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

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

ID:31191578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_第1页
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_第2页
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_第3页
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_第4页
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因人说理散文写作策略  因人说理散文是议论散文的一种。这种说理散文最大的特色是“由人及理”,即“人”是由头,“理”是归旨;而一般议论文往往是“由理及人”,即先有“理”,再以“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由人及理”也就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合乎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流程,所以显得自然;“由理及人”则是观点在先,不经分析先抛出来,然后再选典型的人的行事为例印证观点,这会导致读者没有一个思考的机会,感觉是作者在灌输,显得生硬。  本策略以感悟为核心,分为三个构思环节:描述人物重要行事――联系现实生发感悟――分析阐述所得感悟。  (1)描述人物重要行事。因人说理散文最能体现“散文性”的地方首

2、先就在开头部分。这“散文性”就是描述。运用特写法描述所借之人的重要行事――他说的某句重要的话及其神态,他做的某件重要的事情及其神态,甚或是他在自己的文章中的所说、所为。  (2)联系现实生发感悟。这是文章的“枢纽”部分,是由“情”及“理”的枢纽。这里的“现实”可以是现实生活的现象,也可以是作者自己的经历、自身行为,关键是运用了比较的手法生发感悟。“感悟”可以是观点,也可以不是观点。如果不是观点,也要隐含着观点,以便于下文分析。7  (3)分析、阐述所得感悟。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要占全文的一半。这一半是很见功力的分析。它不同于一般议论文“面”的分析,它是紧紧扣住感悟所得这个“点”的逐步深化式分析

3、。在分析过程中既可以提及上面的人物行事,也可以用另外的人事名言来论述。  猫头鹰人  ◇林清玄  ①在信义路上,有一个卖猫头鹰的人。我想不通他从何处捕到那么多的猫头鹰。有一次闲谈起来,才知道台湾深山里还有许多猫头鹰,他光是在坪林一带的山里一天就能捕到几只。  ②他说:“猫头鹰很受欢迎咧!因为它不吵,又容易驯服,生意太好了。一有空我就到山上去捉,大部分时候捉到的是还在巢中的小鹰,运气好的时候,也能捉到它们的父母……”  ③我劝他说:“你别捉鹰了,捉鹰的时间做别的也一样赚那么多钱。”  ④他说:“那不同咧!捉鹰是免本钱稳赚不赔的。”  ⑤对这样的人,我也不能说什么了。  ⑥后来我改变散步的路线,有

4、一年多没见过卖猫头鹰的人。前不久我又路过那一带,再度看到卖鹰者,他还在同一个街角卖鹰。当我看见他时,大大吃了一惊,他的长相几乎变得和他卖的猫头鹰一样。耳朵上举,头发扬散,鹰勾鼻,眼睛大而瞳仁细小,嘴唇紧抿,身上还穿着灰色掺杂褐色的大毛衣,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只大的猫头鹰,只是有着人形罢了。  ⑦7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为什么使一个人的长相完全不同了呢?我努力思索卖鹰者改变面貌的原因。我想到,做了很久屠夫的人,脸上的每道横肉,都长得和他杀的动物一样;而鱼市场的鱼贩子,不管怎么洗澡,毛孔里都会流出鱼的腥味。我又想到,在银行柜台数钞票很久的人,脸上的表情就像一张钞票,冷漠而势利;在小机关当主管作威作福的人

5、,日子久了,脸变得像一张公文,格式十分僵化,内容逢迎拍马;坐在电脑前面忘记人的品质的人,长相就像一架电脑。还有,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到后来,长相就如同社会版上的照片……  ⑧一个人的职业、习气、心念、环境都会塑造他的长相和表情,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像卖猫头鹰的人改变那么巨大而迅速,却仍然出乎我的预想。我的眼前闪过一串影像,卖猫头鹰者夜里去观察鹰的巢穴,白天去捕捉,回家做鹰的陷阱,连睡梦中都想着捕鹰的方法,心心念念在鹰的身上,到后来自己长成一只猫头鹰都已经不自觉了。  ⑨和朋友谈起猫头鹰人长相变异的故事,朋友说:“其实,变的不只是卖鹰的人,你对人的观照也改变了。卖鹰者的长相本来就是那样子,只是习气

6、与生活的濡染改变了他的神色和气质罢了。我们从前没有透过内省,不能见到他的真面目,当我们的内心清明如镜,就能从他的外貌进而进入他的神色和气质了。”  ⑩难道,我也改变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意念都如在森林中的小鹿,迷乱地跳跃与奔跑,这纷乱的念头固然值得担忧,总还不偏离人的道路。一旦我们的意念顺着轨道往偏邪的道路如火车开去,出发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走远了,就难以回头了。所以,向前走的时候每天反顾一下,看看自我意念的轨道是多么重要呀!7  我们不止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灵之镜,来照见世间的真相;也要常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与昨日的不同;更要照心灵之镜,才不会走向偏邪的道路。卖猫头鹰的人每天面对

7、猫头鹰,就像在照镜子,我们面对自己俗恶的习气,何尝不是在照镜子呢?  想到这里,有一个人与我错身而过。我闻到栗子的芳香从他身上溢出,抬头一看,果然是天天在街角卖糖炒栗子的小贩。  本文是一篇成功运用因人说理写作策略的作品。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紧紧围绕“描述人物重要行事――联系现实生发感悟――分析、阐述所得感悟”这个关键构思逻辑设计。“人”为一个普通的卖猫头鹰的小贩,“理”是“要照心灵之镜,才不会走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