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_2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_2

ID:31305548

大小:9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8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_2_第1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_2_第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_2_第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_2_第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_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宁夏银川市学益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网络文学的新贡献桫椤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

2、的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从甲骨文到当代长篇小说,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变化,文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并无太大的差别。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其“新”也在形式上。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文学要以“书”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网络成为文学的载体,文学的传播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陆离的光电幻境所取代。如同从原始岩画、陶器到青铜,从竹木简到帛和纸,文学又一次迎来了载体形式的变化,这是文学最典型的“当代性”。除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

3、变化,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变化。从早期的《悟空传》到改编为电视剧走红的《甄嬛传》,它们都在以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样式发挥着吸引读者的优势。叙述以对话为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模仿网络聊天的样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号分段,每一句话都成为一段,令读者从冗长、复杂的文本段落中解脱出来,以轻松、快捷的愉悦体验完成阅读。受此影响,当代文学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变革,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对话和叙述。网络文学对当代

4、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吸收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对网络语言的大量运用上。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话言已经完全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特别是在大量的对话描写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语的翻版,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会是纯粹的形式艺术,即便是那些“无厘头”的篇章,也一定在表达某种意义。望文生义地理解“网络文学”,仿佛网络是形式,而文学是内容,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网络文学也不是文学在网络上流传这样简单。在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中,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进

5、行着新的探索。以网络小说为例。网络文学的某些类型正走在一条文学的“返祖”道路上,诸如那些神魔、仙侠、玄幻等类型化作品,它们的创作甚至直逼文学源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作者并非像文学的祖先们那样,以懵懂的目光认知世界,而是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

6、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不过在所谓“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文学性思考,将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信息时代来临,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争论和质疑,网络文学也亟待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努力呈现出新的面貌。(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关于“网络文学”,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它作为互联

7、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新”在形式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 B.它的载体形式发生变化,由以“书”为载体转为以网络为载体,传播方式由静态转为动态。 C.它影响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使传统文学期刊的作品用对话和叙述代替描写或抒情。 D.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基本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都是日常口语的翻版。 2.关于网络文学的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文本样式上,网络文学的叙述以对话为主,段落容量短小,阅读体验轻松、快捷。 B.在语言形式上,网络文学大量运用日常生

8、活用语和网络语言,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 C.在寻求意义表达上,网络文学某些类型的作者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 D.它将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是“常量”,文学的形式是“变量”,文学的变化多是形式上的变化。 B.在文学的“返祖”方面,网络文学追求的是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 C.“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作者代替读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