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0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试题

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0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试题

ID:31331572

大小:18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0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试题_第1页
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0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试题_第2页
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0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试题_第3页
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0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复习第三单元函数第10讲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10讲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2015·上海)下列y关于x的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C)          A.y=x2B.y=C.y=D.y=2.(2015·长沙模拟)如图,已知函数y=ax+b和y=kx的图像交于点P,则根据图像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C)A.B.C.D.3.(2016·广州)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下列不等式总是成立的是(C)A.b<0B.a-b>0C.a2+b>0D.a+b>04.

2、(2015·西宁)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1x+b与正比例函数y2=k2x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满足y1≥y2的x的取值范围是(A)A.x≤-2B.x≥-2C.x<-2D.x>-25.(2016·陕西)已知一次函数y=kx+5和y=k′x+7,假设k>0且k′<0,则这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在(A)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2016·益阳)将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7.(2016·怀化)已知一次函数y=2x+4.(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像;(2)求图像与x轴的交点A的坐标,与y轴交点B的坐标;(

3、3)在(2)的条件下,求出△AOB的面积;(4)利用图像直接写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解:(1)当x=0时,y=4;当y=0时,x=-2,则图像如图所示.(2)由(1)可知A(-2,0),B(0,4).(3)S△AOB=×2×4=4.(4)x<-2.8.(2016·北京)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6,0)的直线l1与直线l2:y=2x相交于点B(m,4).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

4、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1)求直线l1的表达式;(2)过动点P(n,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C,D,当点C位于点D上方时,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解:(1)∵点B在直线l2上,∴4=2m.∴m=2.设l1的表达式为y=kx+b,由A,B两点均在直线l1上得到解得则l1的表达式为y=x+3.(2)n<2.9.如图,一次函数y=-x+2的图像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求过B,C两点直线的解析式.解:y=-x+2与x轴、

5、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3,0),(0,2).过点C作CD⊥x轴于点D.∵∠BAO+∠CAD=90°,∠BAO+∠ABO=90°,∴∠CAD=∠ABO.∵∠BOA=∠CDA=90°,AB=AC,∴△AOB≌△CDA(AAS).∴AO=CD=3,BO=AD=2.∴OD=5,即C(5,3).将B(0,2)与C(5,3)代入y=kx+b,得解得∴过B,C两点直线的解析式为y=x+2.10.(2016·新华区毕业检测)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B(,1),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OA′B′,使点B的对应点B′落在y轴的正半轴上.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

6、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1)求∠BOA′的度数;(2)求经过B,B′两点的直线所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判断点A′是否在此直线上;(3)若直线l:y=mx与线段AA′有交点(不与端点重合),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解:(1)∵A(,0),B(,1),∴AB⊥x轴,即∠OAB=90°.在Rt△OAB中,OA=,AB=1,∴tan∠AOB===.∴

7、∠AOB=30°.∴∠B′OA′=30°.∴∠BOA′=30°.(2)∵OB′=OB===2,∴B′的坐标为(0,2).又∵B(,1),∴直线BB′的解析式为y=-x+2.设点A′的坐标为(x,y),∵OA′=OA=,∠AOA′=∠AOB+∠BOA′=60°,∴x=OA′·cos∠AOA′=cos60°=,y=OA′·sin∠AOA′=sin60°=.∴点A′的坐标为(,).当x=时,y=-×+2=,∴点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