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文,苦心积累

依托课文,苦心积累

ID:31390628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依托课文,苦心积累_第1页
依托课文,苦心积累_第2页
依托课文,苦心积累_第3页
依托课文,苦心积累_第4页
依托课文,苦心积累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托课文,苦心积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托课文,苦心积累  叶圣陶先生有言:“课文无非就是‘例子’。”课文既为“例子”,当然就是开启未知大门的钥匙,对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不少学生平时阅读课文,仅仅把它视为分析鉴赏的“例子”,而没有一种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知识的强烈意识。其实,文质兼美的课文蕴藏着巨大的写作“能量”,只要善于汲取,勤于积累,巧于释放,就一定能提高写作水平。当然,积累一环尤为关键,它是作文成功的基石。那么,该如何从课文中积累写作能量呢?从写作的规律来讲,其主要途径不外乎如下三种。  一、积累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毋庸置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书籍也为写作提供了间接

2、材料。秦牧就曾经提倡作家应该用一个仓库装载这些材料。有道是“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不但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充实思想,培养气质,更可以学习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的方法。试想,假若罗贯中不摄取陈寿的《三国志》中的大量材料,《三国演义》就不会横空出世,震古烁今;假若韩愈不借用《战国策?楚策》中的“伯乐相马”的深刻蕴涵,《马说》就不会别开生面,光照文坛;假若柳宗元不援引《礼记?檀弓》中的“苛政猛于虎”的鲜明主旨,《捕蛇者说》就不会石破天惊,不同凡响。同样,对课文,我们如果教学生熟读成诵,融会贯通,他们也可以把其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化为自己笔下的写作材料。譬如,借鉴《藤野先

3、生》中作者“7弃医从文”的经历,构思《选择》当不在话下;模仿《羚羊木雕》中“我”被逼讨木雕的情节,运筹《委屈》应唾手可成。当然,这要有“触类旁通”的功夫,即善于拿所积累的课文中的知识内容,来烛照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启迪思维,触发情感,从而提炼出与之相类或相反的观点。2010年湖北仙桃中考作文试题是以“位置”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作文。有位考生独出机杼,将鲁迅小说《孔乙己》深入开掘,拟题为“梦圆破庙”续编故事,叙写濒于绝境的孔乙己用手“走”进荒野外的一座破庙里,疲困入睡,于酣梦中爬上举人位置,享尽荣华富贵,醒来后发现自己仍处于穷途末路而陷入怅惘的故事。文章细腻地刻画了

4、孔乙己迂腐而麻木的灵魂,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文化的腐朽和罪恶,扣题严密,构思独特,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取了满分。  二、积累技法,使作文言之见巧  高尔基说:只有在掌握了文学的技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赋予材料以或多或少完美的艺术形式。而多读名著,“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化”(郭沫若语)。作家如此,学生亦然。通过“师法”而“入法”是非常必要的,课文中的许多写作技法,我们应该牢牢掌握。因为它们往往布局巧妙,各具匠心。《阿长与〈山海经〉》先抑后扬刻画人物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以蓄势陡转突出文章中心;《威尼斯商人》以欲擒故纵掀起情节波澜;《故乡》以插叙对比打

5、破结构平板……就局部而言,它们开合自如,不拘一格。或起似凤头:《阿长与山海经》开门见山,点明人物;《风筝》联想切入,巧设悬念;《羚羊木雕》凸显矛盾,展开情节;《观舞记》铺排假设,先声夺人……7或收如豹尾:《珍珠鸟》卒章显志,饱含哲理;《爸爸的花儿落了》双关点题,发人深省;《紫藤萝瀑布》戛然而止,升华主题;《我的叔叔于勒》描写环境,烘托心情……把这些都积累起来,写作时根据主旨的需要灵活运用,就可以使文章新颖别致,摇曳生姿。2011年浙江宁波一考生的满分佳作《沟通》就因巧用技法而魅力大增,亮人眼球。作者先写父亲领回一个漂亮的后妈,“我”臆测她那迷人的微笑后面藏有阴险而

6、对她极力排斥;次写一天放学,风雨交加,“我”为后妈没有前来相接而满怀恼恨,万般无奈中独自怏怏地回家;再写“我”接到父亲电话,获悉后妈因在接“我”的途中遭遇车祸住进了医院;最后写“我”赶往医院,与重伤卧床却含泪微笑着的后妈用手语交流,并抒情点题作结:“默默的爱是沟通我们的桥梁!”文章安排情节,像《我的叔叔于勒》一样蓄势陡转;塑造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般先抑后扬,不仅造成文势的起伏跌宕,而且有力地突出了后妈的仁慈善良的美德。  三、积累语言,使作文言之出彩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大凡优秀的作文必然文采飞扬。课文中不同风格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典范。《孔乙己》

7、幽默含蓄,《范进中举》诙谐酣畅,《安塞腰鼓》雄浑豪壮,《背影》凄婉沉郁,《雷电颂》激扬奔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犀利辛辣……熟读精思,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就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积累语言,还可以从如下诸方面着手。一是推敲文字的绝妙之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与“圆”为什么传神?细加琢磨,就能感受其“诗中有画”的意境,从而逐步养成炼字的能力。二是揣摩哲言雅句的深刻蕴含,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之灯……”7,领会它的意旨,在作文之中直接引用,或者脱胎化用,甚至创新仿造,可以加深作文的内涵;三是背诵脍炙人口的名篇美段,如郭沫

8、若的《雷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