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

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

ID:3139409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_第1页
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_第2页
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_第3页
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加强朗读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朗读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朗读的过程要合理、有层次。只有把握好朗读指导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朗读兴趣朗读方法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0-0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包括有表情地朗读和默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2、对课文要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能力与个人的经验、感悟、语言环境息息相关,儿童阶段语感的培养需要靠朗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的语文教师却常常将朗读弃之不用。一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所谓的语文分析上,花在所谓的课堂提问上,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而用于朗读训练的时间却很少,以致课堂上很少听到琅琅书声。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学会朗读,在朗读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感受语言的优美。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叶圣陶说:“4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

3、看作一种享受,不要看作一种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可采用导语激趣的方法。“同学们,广西桂林风景优美,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你们想不想到甲天下的桂林去游览一番呢?想知道桂林山水有多美丽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朗读几遍,你一定会喜欢上桂林山水的。”又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可采用情境激趣的方法,先配乐朗读,创设情境,再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学生能很快进入情境中,教学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二、朗读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1.抓住朗读训练重点,体会正确流利朗读  叶圣陶说,课

4、文只不过是个例子。只要在一篇篇的课文中找好训练点,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朗读而言,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让学生字字入目,用心去读,这样才能读正确。朗读训练应从小学一年级抓起,要求连词读、不数读、不唱读,长句子可指导学生画停顿线来读。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的要求,就具备了读书的基本能力,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2.与理解课文内容相结合,体会有感情朗读4  小学生的情感是在具体而清晰的形象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用文字表述的图景、情节,通过想象,

5、具体生动地映现在脑海里,从而加深感受,激发情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朗读,将大大提高朗读的意蕴丰富、声情并茂的效果。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第五自然段时,先让学生理解这段话是分两层来写的。先写小女孩冷得厉害,擦燃了火柴,于是出现了好像坐在大火炉前的幻景;再写火柴灭了,幻景消失了。朗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用惊喜、兴奋的语气来表现小女孩在幻景中的欢乐;用失望、悲伤的语气来表现幻景破灭后的痛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读,并且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学不能没有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示范朗读,让学

6、生有法可依  针对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教师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的范读实际上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语气艺术的再创作活动。在范读时,教师除了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以外,还要有自身情感的投入。可以说,范读中的情是文中的情和范读者的情融合的结晶。通过范读可以让学生领会语句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由此,教师在语言艺术的再创作中,自然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在接受语言艺术再教育时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熏陶。一篇篇的课文范读,犹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必将深深融入学生的心田。  三、朗读的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在朗读指导时,

7、教师要合理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如比较朗读法、引导朗读法等,从而发挥朗读功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三次出现的小壁虎借尾巴的话:“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4既要让学生读出小壁虎彬彬有礼的口气,也要读出它难过、焦急的心情,但每次的读法不能用同一种语气、语调来表达。因为第一次找小鱼姐姐借尾巴,第二次找黄牛伯伯借尾巴,第三次找小燕子借尾巴,小壁虎每次心情是不同的,朗读时应对语速、语调稍作处理,读出层次,读出变化。同样一句话“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在文中不同的地方出现,教师先范读,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

8、内容的理解,从而体会到文中的感情。  特级教师张志芳指出: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语感的形成又是语文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情感,启迪心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