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ID:40813424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_第1页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_第2页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_第3页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在朗读教学中进行听读评写的训练便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在听中模仿。朗读时,教师要注意用富有感情的范读或示范朗读带作为“

2、导读”,让学生体味、模仿。范读的绘声绘色,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意境之中,形成语感。如在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时,我深情地朗读诗歌,力求把诗的节奏、重音、旋律朗读出来,语调由低沉到高昂、由舒缓到急促。学生听得入神,诗中精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便开启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了学生对祖国方方面面的联想,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情感。范读前,教师也应提示学生注意听字音、重音、停顿、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必要时在内容上也可布置一些任务。这样训练,学生才有的放矢,便于模仿

3、。二、在读中领悟。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总要求。所谓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诵读,可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用词的准确、造句的生动、布局的巧妙,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也就在此。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朱自清的《背影》里是这样描写“背影”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

4、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具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把父亲的背影写得活灵活现。“探”、“攀”、“缩”、“倾”等动词无不写出了父亲买橘子过月台时的艰难、吃力、危险。而“蹒跚”、“慢慢”、“肥胖”等形容词则具体写出了父亲当时的身体虚弱状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段细节描写,想象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情形,让学生既领会语言文字的含义,又受到父爱的感染,学生的语感也就无形中加强了。当然,反复朗读

5、也应该注意运用多种方式,一味的齐读不好。教师应采用让学生全文读、部分读、领读、轮读、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如教《秋天》一诗,可先让学生齐读全诗4,再分组读诗的各小节,还要点名读、接力读等,将多种形式的朗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只有这样的反复朗读训练,学生才不至于觉得枯燥,才更有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去。学生的思想情感自然会丰富起来,领悟文章的语感能力也就提高了。三、在评中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无论是范读还是学生的多形式反复朗读,都要

6、进行点评。“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语)首先教师应作好示范性点评,再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点评,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言、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教师指导学生点评个人读时,要看读音准不准,有无添字、漏字现象,停顿、重音准不准,读得是否流畅、有感情等。点评接力读或分角色读时,要看他们的配合是否默契,谁读得最好,谁还需改进等等。点评之后,

7、再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朗读,语感才得以强化。这样的互读互评、即评即改的形式,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四、在写中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样可以运用于朗读教学。在朗读时,学生如能敏感的发现关键性的词语、优美的语句、精彩的修辞,就要抄写下来,然后再重点朗读、品味。如在朗读《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时,学生感到文章的开头一段很特别,“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总共是八个字,却用了四个句号,于是抄写下来反复朗读。通过写与读,学生感悟到这不仅描写了天气,更是渲染了一种“天地亦与人同哀”4的气氛

8、。四个短句,发挥了极好的表意功能,朗读时,两字一顿,能想像画面,感到无限悲哀。如果是诗词或短文还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之余抄写,在熟读基础上背诵、默写。如教学《陋室铭》,课初可让学生边朗读边抄写,课末可让学生边背诵边默写,学生记得才牢固,为“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语)作了一次成功的积累。当然,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语)就必须有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坚持朗读和笔记,这是语感训练的基石。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