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

ID:3140160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_第1页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_第2页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_第3页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  摘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指提高劳动力法定退休年龄或劳动力全额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1]延迟退休年龄已被提上人社部的政策制定日程,学术界也从各视角对该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对延迟退休年龄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延迟退休;生命周期理论;退休年龄  一、延长退休年龄的现实思考  退休制度自古就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条例对不同身份的人建立了相应的退休制度。[2]我国的退休年龄一般为男子60岁,女子50-55岁。但是,退休年龄并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各国实际情况的变动而做出相应调整的。  纵观各国退休制度可

2、以发现,大部分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都在后延。早在1983年,美国《社会保障法案》修正案中就明确了逐步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3]OECD国家在面临养老金困境时也往往选择把退休年龄向后推延。总言之,本世纪以来有很多国家已经或试图将本国退休制度的年龄限制提升至65岁。下文将用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延长退休年龄的理论研究  (一)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4是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等人提出的。其观点是:每个人都是根据其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消费支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假定消费者是自利主义者,能够理性消费,目标是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4]笔者尝试将人

3、的一生划分为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的负储蓄阶段、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正储蓄阶段及年老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负储蓄阶段来做分析。  (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分析  1.受教育年限和人均预期寿命对退休年龄的影响。  从表一可以看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虽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从2000年的7.11年增加到2014年的9.0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已获得的资料看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那么就会造成由于负储蓄两阶段时间延迟挤占了正储蓄阶段的时间,导致个人储蓄的不足,导致养老压力增加。  根据趋势进行推测,预计到2019年工作年限将下降至39.64年

4、,与2000年比缩短了2.75年。对国家而言将损失掉一部分正当时的劳动资源;对个人来说,将减少进入到劳动力市场进行储蓄的时间。其次,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个人退休后的生存年限也会相应延长。预计2019年这一年限将增加到20.35年。按照美国学者对人年龄阶段的划分,45~64岁仍是工作年龄时期,65~74岁属于老年时期。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本身的经济、社会价值要得到充分利用,就应维持退休后的生存年限在人一生中的比例的相对稳定。0最后,如果考虑到实际退休年龄和法定退休年龄仍有一定差距。这将进一步放大工作年限的缩短效应和退休生涯的增长效应。  2.工作寿命年限比、退休寿命年限比、

5、退休工作年限比的讨论。4  笔者引入工作寿命年限比、退休寿命年限比、退休工作年限比做进一步研究。笔者用SPSS对2000-2014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预期寿命统计数据的相关性进行测算,得出相关系数为0.89(显著水为0.01)二者呈显著相关。二者的同步向后延伸为延长退休年龄提供了可能。  退休寿命年限比=退休生涯/人均预期寿命;  退休工作比=退休生涯/工作年限。  从图1可得出:第一,2000-2019年工作寿命年限比呈下降趋势(顶部线)。工作时间被挤压导致个人储蓄的流失严重。第二,退休时间占个人生命周期的比例(底部线)在2000-2014年间呈上升趋势。扩张的退休生

6、涯导致个人消费的需求放大。储蓄和消费之间的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第三,退休工作比在2000-2019年呈上升趋势(中间线)。说明个人自我养老负担在逐渐加重。  综上所述,退休年龄延迟至少具有以下合理性:(1)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带来实际劳动起始年龄下限上移使得工作年限被挤压。(2)考虑到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预期寿命都有向后延伸的趋势,要提高工作寿命年限比,降低退休工作比,只有延迟退休年龄。(3)延迟退休年龄就个人而言,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工作时期的积累;就国家而言,将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会缓解养老带来的压力。  三、改革时应注意的几点4  笔者认为若真是要延长退休年龄,

7、还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退休年龄的设置应该只是作为领取全额养老金的标准,而非硬性规定。其次伴随着延迟退休年龄的还有男女同年龄退休的问题。笔者认为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社会资源向女性倾斜也无可厚非,但是男女退休年龄的设置差距不宜过大以免造成社会的不公平。最后,政策的制定要经过科学测算,选择能实现最优政策效果的方案,这样才能争取社会绝大多数对政策的认同,也才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乐章刘二鹏.延迟退休年龄:研究进展与若干争议[J].社会保障研究,2015,(2).  [2]吴芙蓉.提高退休年龄研究述评[J].经营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