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427392

大小:102.0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09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一二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罢黜百家的结果B.宋明理学的影响C.科举制度的繁荣D.民间书院的兴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题干分析可知,从汉代到宋代“

2、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说明孔子的思想在宋代影响很深,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宣扬“理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故孔子取得了独尊地位。故选B项。A是汉代儒学措施;C不是材料中现象主要原因;D属于民间教育发展,排除。2.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A.夭下为主君为客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答案】D【解析】从材料“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出

3、而仕于君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中可以看出,黄宗羲认为臣为天下而仕,与君是平等的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AB项都是比较片面的,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否定”。点睛:对材料“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出而仕于君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的理解是解题关键。3.自古以来儒学对人性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朱熹则提出本善习远的主张。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B.为了提高社会道德水准C.顺应了儒学发展的要求D.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答案】A【解析】孟子提

4、倡"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要保持并扩充这个"善",要靠教育的作用;荀子的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故三者共同之处是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A正确;孟子、荀子目的在于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道德水准”不是三者的共同目的,排除B;儒学对人性的不同认识无法反映是“儒学发展的要求”,排除C;对人性的认识与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无关,排除。4.董仲舒重建了天

5、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君主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种观点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故答案为A项。这种主张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天与天子即君主的关系,排除C项;这种主张在儒家思想中本来就已包含,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点睛:董仲舒以较为曲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

6、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5.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D.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朝中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市民阶层壮大

7、的同时,也引起思想的震动,明末思想家李贽反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冲破封建纲常名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在文学上的表现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B项仍然是儒家思想主张应该排除;D项更倾向于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D项是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应排除。故选C项。6.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因为科举制A.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

8、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政府官员,从而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是材料“才真正实现‘国养’”的依据,故C项正确;A项益于重学风气形成与人才“国养”无关,故错误;B项提升官员文化素质与人才“国养”也无关,故B项错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也与人才供养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