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

ID:31802545

大小:80.52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1-18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_第3页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_第4页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绪 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

2、宋末年的刘辰翁。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思 考 48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

3、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4、。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小说和戏曲评点。(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48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墨家思想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

5、部规律方面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墨家思想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   )。  A.意境说     B.文气说     C.兴趣说     D.神韵说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   )。  A.夏承焘     B.王国维     C.况周颐     D.唐圭璋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   )。  A.金圣叹     B.张竹坡     C.朱彝尊     D.刘辰翁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

6、在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是(   )。  A.教化说     B.文气说     C.教化说     D.神韵说   E.兴趣说2.重要的文学评点有(   )。  A.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  B.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  C.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D.刘辰翁的《水浒传》评点  E.毛宗岗的《金瓶梅》评点三、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四、论述题   1.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8   1.A   2.B   3.A   4.D  

7、 5.D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三、四题答案请参考“思考题”部分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 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

8、”、“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