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

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

ID:31941035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9

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_第1页
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_第2页
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_第3页
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昌图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王爽一、发现略读课文教学的问题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1.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原因是:(1)由于我们文本本身的文质兼美,什么都舍不得放弃;(2)由于我们太熟悉精读课文教学模式,容易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2.把略读课文粗略读读了事因为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所以有些

2、老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采用“放羊式”的,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两种倾向都是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尺度把握不当的表现。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地位1.从教材所占比例上看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二年级下册32篇课文,略读课文4篇,占12.5%;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占28.13%;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占45.31%;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占50%;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

3、,占30.61%。总体来说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2.从日常生活应用上看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文章或书籍,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三、领会略读课文编排的意图1.精读与略读的关系联系: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

4、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区别:略读教学和精读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精读教学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略读教学就是让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2.学以致用、阅读指导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对积累语言、理解文章、体会情感、掌握表达的方法等进行了学习。这些语文知识与能力需要巩固、迁移、运用,需要略读课文来承载。如果直接进入课外阅读,对于快速阅读、浏览等大量阅读必备的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运用就无法进行指导,从而可能导致影响阅读

5、的效率。因此,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都有独特的定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不可或缺。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教学得法,它发挥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小,因而,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容轻视。3.围绕主题,承上启下人教版教材是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虽然由一篇篇不同的文章组成,它们相对独立但又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尤其是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就应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导入语: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

6、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领略了很多。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过渡语: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认识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领略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魅力,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随着教师的介绍,课件相继展示孔子拜师、盘古开天辟地、赵州桥的插图。)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畅谈感受,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灿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结束语:

7、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一定已经收集和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请继续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这里既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同时又适时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四、确定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1.粗略(抓大放小,有所侧重)从内容上说,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因此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应该低于精读课文,决不能求全求深,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即“抓整体、抓关键”。A、抓整体:扫读全文。即尽量加快速度来读,但要边读边想

8、课文的主要内容。B、抓关键:就是细读要点。经过对全文的快速阅读,阅读者基本上已明确了文章的重点所在,从整体上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选择文中某些部分继续进行细读,以求读有所得。因此教学结构设计一定要简约,采取粗线条式的结构层次,为学生自主阅读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避免要求过高过全。2.自主(放手阅读,体现个性)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把课文读懂,教师只需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