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ppt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ppt

ID:52147142

大小:27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01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ppt_第1页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ppt_第2页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ppt_第3页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ppt_第4页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一、对“略读”和略读课文的认识。(一)对“略读”的认识。“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精读”在于深入、准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狭义上来讲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快速地读,了解内容梗概,作者意图,较快地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从而确定是否进一步仔细阅读,深入研究。广义上讲,速读、浏览、默读都可属于略读的范畴。(二)对略读课文的认识。1、编排依据。新课标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阅读

2、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课文”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而编排的,用“*”表示。2、编排数量。略读课文逐册加大了数量、加长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册数单元数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一60/200二80/345三80/346四84/326五88/328六88/328七814/328八815/328九814/288十814/2883、在选材上。略读课文的选材相当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古诗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

3、,大部分选择当代、现代的国内外优秀作家的美文,和精读课文在主题思想一般也保持连续一贯。二、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第一、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和交流。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应该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从而真正地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第二、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过程。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提倡学生个性

4、化理解。教学中应避免要求过高过全,要多给学生提供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不同潜能的机会。第三、加强课内外联系,适度拓展、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三、第八册教材略读课文教学要求。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

5、教学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外的数量则逐渐增加。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一是教学内容上的要求。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教学方法上的要求。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

6、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三是教学程序上的一般要求。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表达方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泡泡”的内容,提示学生思考。四、关于选读课文教学的提示。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供学生自学完成。属于选择性学习,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按内容分别插入

7、相关专题单元阅读,也可作为期末复习材料,集中安排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完成。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通过引导和交流促进阅读。对于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引导学生更多、更广泛地阅读。谢谢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