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ID:32192425

大小:63.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1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孱头(càn) 猥琐(wěi) 灼灼其华(zhuó)B.凝望(nínɡ) 瞬息(shùn)  芳草萋萋(qī)C.挑逗(tiǎo)迸溅(bènɡ)仙露琼浆(jiānɡ)D.一摞(luò) 伫立(zhù) 忍俊不禁(jìn)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遗憾  繁密  褪尽  怡然自得B.忧郁  幽寂  伶仃  垂垂暮老C.糟蹋  骚扰  卑微  峰围蝶阵D.宽恕  笼

2、罩  矜持  盘虬卧龙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C.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捏着蝴蝶的翅膀,生怕伤害了它。D.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B.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

3、就会幸福一生呢。”C.若物体距离人约四、五十米以内发出声音,人脑就会视听混淆。D.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

4、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紫藤萝瀑布》一文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B.《我的小桃树》一文表达的情感非常丰富,其中含有感谢奶奶对小桃树的呵护,对自己人生信念的呵护。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D.《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发出人生之路难以选择的感慨!7.按要求填写诗句。(6分)(1)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2)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

5、登飞来峰》)(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现出战胜一切困难,攀登人生顶峰的一句是。(4)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诗人在困难中看到希望的一句是。8.你的表哥能力很强,但他在公司里职位很低,一直不被重用,内心感到很郁闷。这时如果要你劝劝你表哥,请你想想应该怎么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引用一句俗语)。(3分示例一:9.综合性学习。(6分)7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6、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3分)(2)假如你被邀请担任“青春·梦想

7、”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要求: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3分)_示例:二、阅读理解(43分)(一)登幽州台歌(10分)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0.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3分)_1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12.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4分)_(二)石崖上的枣树(17分)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

8、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