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

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

ID:32545014

大小:5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1

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_第1页
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_第2页
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_第3页
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_第4页
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摘要:人们谈到企业社会责任常常与慈善事业联系在一起,本文在阐述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事业关系的同时,言明增强企业责任意识有利于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该大力促进企业履行慈善责任。关键词: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慈善事业,和谐社会“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在我国发展依然滞后。”这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企业公民蓝皮书: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中得出的结论。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上用“十分落后而不是一般的落后”来描述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从企业

2、慈善角度来看,虽然近几年来国内的一部分企业和大公司集聚财富成功之后,越发自觉、频繁地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他们以“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积极心态,与社会大众分享。很多场合都能看到一些不管是你熟悉还是第一次听说的企业,参与到捐款中来,以实际行动体现出企业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企业花大把的钱做广告、请客,而对慈善事业却选择漠视。另外还有许多企业曾经鼓吹的善举最后都以拖欠善款而告终。一份来自慈善组织的调查更令人震惊:在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有1000多万家企业,而有过捐赠记录的只有1%。这说明中国的企业缺少“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已是一个不

3、容辩驳的事实。而面对这样的事实,人们不禁呼吁企业应该要更多地考虑一些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之间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企业是国家“公民”的价值理念,信奉企业作为公民,有权利也有责任为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企业应该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通过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可以谋求良好关系网络,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赢得先机。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

4、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从理论上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企业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就是慈善责任,它通过慈善的形式来实现;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涉及到慈善,还包括其他如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等更广泛的内容。从实践上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表现为:1、企业的慈善行为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企业从事慈善行为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是属

5、于最高层面的社会责任。2、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实施的主体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是企业,;而慈善的主体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我们说个人慈善行为的一元钱和企业慈善行为的一百万元钱在意义上是相同的,都可以说是有爱心。3、企业社会责任是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统一,而企业慈善行为是完全自愿的,没有任何强制成分。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企业也要承担道德义务,如环境保护等,例如哈药总厂就排污事件向公众道歉,当然这是一种危机公关,并不带有强制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从事慈善行为的动机不同。在中国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利润还是企业的最大社会

6、责任。4、企业之间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难以比较,而慈善捐赠的价值容易比较。对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虽然人们同样认为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应当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但由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多种多样,很难对其所尽的责任大小和程度进行比较,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只要不发生突出的问题,各界不会对其给予过多的关注。5、两者的公开度和舆论关注度不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相对少有媒体报道,除非发生重大的企业社会责任事件且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时才见诸报端,而企业向社会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更是少之又少。而作慈善则不同,时刻都在聚光灯下。就在前段时间一直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也面临着舆论对其慈善行为

7、的诸多质疑,其也最近几年中首次没有进入中国慈善排行榜。二、企业慈善行为。我们在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也应注意不要转到另一个极端中。例如把社会责任完全等同于“解囊相助”,以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为由,向企业要“赞助”,甚至认为谁出的钱多,谁“回报社会”更多,否则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是“为富不仁”。如果你查找相关资料就会发现关于中国企业慈善缺位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企业身自身不作为,它也受一定的企业外的因素影响,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情况里来找答案。企业进行慈善行为的动因有以下三种因素:企业利益、外部压力、社会责任感。1、追求企业利益更大化,是企业慈善捐赠行为

8、的根本动力要素。企业的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