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

ID:32546174

大小:6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1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_第1页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_第2页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_第3页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_第4页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  九震运元漕运一金漕运  【金史】  《食货志》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之十里,故为闸以节高良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凡诸路濒河之城,则置仓以贮傍郡之税茗。恩州之临清,历亭,景州之将陵,东光,青州之兴济,会川,献州及深州之武强,是六州谓县,皆置仓之地也。其通漕之水,旧黄河行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沧州、会川之境。漳水东北为御河,则通苏门、获嘉、新乡、卫州、濬州、黎阳、卫县、彰德、慈州、州之餽。衡水则经深州、会于滹沱。以来献州、清州之饷,皆合于信安海土需,流而至通州,由通州入闸,十馀日而后至于京师。其他若霸州之巨马河,雄州之沙河,山东之北

2、清河,皆其灌输之路也。然自通州而上,地峻而水不留,其势易浅,舟胶不行。故常从事陆,入颇艰之。世宗之世,言者请开庐沟,金口。以通漕运。役众数年,竟无成功。事见漕渠。其后亦以闸河或通或塞,而但以车矣。其制,春运以冰消竹,暑雨毕,秋运以八月行,冰凝毕。其纲将发也,乃合众以所载之粟,苴而封之。先以付所卸之地。视与所封样同则受。凡纲舡,以前期三日修治。日装一纲,装毕以三日启行,计道里。分流,沿流为限。至所受之仓,以三日卸。又三日给收付。凡漕脚直,水运盐,每石百里四十八文;米,五十文一分二厘七毫;粟,四十文一分三毫;钱则每贯一文七分二厘八毫。陆运佣直,米,每石百里百一十二文一分五厘

3、;粟,五十七文六分八厘四毫钱,每贯三文九厘六毫;馀物每百斤行百里。平路则春冬百三十一文五分,夏秋百五十七文八分。山路则春冬百四十九文,夏秋二百一文。凡使司院务纳课佣直,春冬九十文三分,夏秋百一十四文。诸民户射赁官舡漕运者,其脚直以十分为率。初年克二分,二年克一分八厘,三年克一分七厘。四年克一分五厘,五年以上克一分。初,世宗大定四年八月,以山东大熟,诏移其粟,以实京师。十月,上出近郊,见运河湮塞,诏问其故。主者云,户部不为经画所致。上召户部侍郎曹望之责曰,有河不加浚,使百姓陆运劳甚,罪在汝等。朕不欲即加罪,宜悉力使漕渠通也。五年正月,尚书省奏可调夫数万,上曰,方春不可劳民

4、,令宫籍监户,东宫亲王人从,及五百里内军夫浚治。二十一年,以八月,京城储积不广,诏沿河恩献等六州粟百馀万石,运至通州,辇入京城。明昌三年四月,尚书省奏辽东北京路米粟素饶,宜航海以达山东。昨以按视东京近海之地,自大务,清口,并咸平,铜善馆,皆可置仓贮粟,以通漕运。若山东河北荒歉,即可运以相济。制可。承安五年,边河仓州县,可令折纳菽二十万石。漕以入京。验品级养马。于秦内带支仍漕麦十万石,各支本色。乃命都水监丞田栎相视运粮河道。泰和元年,尚书省以景州漕运司所管六河仓,岁税不下六万馀石,其科州县近者,不下二百里。官吏取贿延阻,人不胜苦,虽近官监之亦然。遂命监察御史一员往来纠察之

5、。五年,上至霸州,以故漕河浅涩,敕尚书省发东,河北,河东,中都,北京军夫六千改凿之。犯屯田户地者,官对给之,民田则多酬其价。六年,尚书省以尺漕河所经之地,州县官以为无与于巳,多致浅滞,使纲户以盘浅剥载为名,奸弊百出。于是遂定制,凡漕河所经之地,州府官御内皆带提控漕河事,县官则带管勾漕河事,俾催检纲运,营护岸。为府三,大兴,大名,彰德。州十二,恩,景,沧,清,献,深,卫,濬,滑,磁,,通。县三十三,大名,元城,馆陶,夏津,武城,历亭,临清,吴桥,将陵,东光,南皮,清地,靖海,兴济,会川,交河,乐寿,武强,安阳,汤阴,临彰,成安,滏阳,内黄,黎阳卫,苏门,获嘉,新乡,汲潞,

6、武清,香河,漷阴。十二月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与天津河同为一司,通管漕河闸岸正名。天津河巡河官隶都水监。八年六月,通州刺史张行信言,舡自通州入闸,凡十馀日,方至京师。而官支五日转脚之费,遂增给之。贞祐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  九震运元漕运一金漕运  【金史】  《食货志》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之十里,故为闸以节高良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凡诸路濒河之城,则置仓以贮傍郡之税茗。恩州之临清,历亭,景州之将陵,东光,青州之兴济,会川,献州及深州之武强,是六州谓县,皆置仓之地也。其通漕之水,旧黄河行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沧州、会川之境。漳水东北为御河,则通苏门、

7、获嘉、新乡、卫州、濬州、黎阳、卫县、彰德、慈州、州之餽。衡水则经深州、会于滹沱。以来献州、清州之饷,皆合于信安海土需,流而至通州,由通州入闸,十馀日而后至于京师。其他若霸州之巨马河,雄州之沙河,山东之北清河,皆其灌输之路也。然自通州而上,地峻而水不留,其势易浅,舟胶不行。故常从事陆,入颇艰之。世宗之世,言者请开庐沟,金口。以通漕运。役众数年,竟无成功。事见漕渠。其后亦以闸河或通或塞,而但以车矣。其制,春运以冰消竹,暑雨毕,秋运以八月行,冰凝毕。其纲将发也,乃合众以所载之粟,苴而封之。先以付所卸之地。视与所封样同则受。凡纲舡,以前期三日修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