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立芦洲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第三次-芦洲国中

台北县立芦洲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第三次-芦洲国中

ID:32836840

大小:87.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台北县立芦洲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第三次-芦洲国中_第1页
台北县立芦洲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第三次-芦洲国中_第2页
台北县立芦洲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第三次-芦洲国中_第3页
资源描述:

《台北县立芦洲国民中学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第三次-芦洲国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臺北縣立蘆洲國民中學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第三次段考國文科試題範圍:語文常識(下)、第十一課至第十五課一、注音(每格1分,共十分):3.1.「羊闡一

2、1-圈述*—十語二卞P63P564.2.S5I—I—永T?—佞士1-二—P68十P605.木「問」±P716.召I_伸十四P747.齧(十五P82)&「浓」然欲泣(十五P82)9.「緋」聞(十五P82)二、改錯(每字1分,共十分):L不良習慣常引銹和趨使我們做不正當的事。(十二P64)2遇到棘手的問題,人常嶄轉難眠;一但解決,心境壑然開朗,自然容易鼾然入夢。(十三P69P7

3、0)3.父母一生勞祿,為子女付出了無限的愛,作了很多很多的犧性,卻不願列出一份賬單。(十四P75)4.精緻的宅第,稱得上美侖美幻。(十五P78)三、摘釋(每題1分,共八分)・・1.-1是I謂能養+P602.便显I—z-*x.十P603.「立地」成佛(十二P66)4.屋l—誠z-*x.士P715.-1乍I_看Z-*X±P716.-1庇I—蔭+四P767.「向」暮(十五毗)&驚「悸」(十五P82)四、解釋(每題2分,共十二分)・・匚善柔(十一P60)2.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十二P66)3.關鍵(十三P71)4.辜負(十四P76

4、)5.蠕動(十五P82)6.奄奄一息(十五P82)五、填充(每格1分,共五分)・・L標明語意轉變、聲音延續、時空起止或用為夾注的符號為()號。(語下P54)2.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丫何以別乎?二十一P58)3.()是人死後依據其生前行為事蹟所給的稱號。(十一P60)d()是一條綢住手腳的繩子。(十一P64)5.「圓頂放踵」為()的代稱。(十五P83)六、選擇(每題2分,共四十分)・・L「如果在L1J上,我們很容易便能發現□那麼紅的泥巴,竟能長出那麼綠的樹□那麼枯瘦的枝®□竟能綻出那麼豔

5、麗的花朵。」缺空處應填入的標點符號,正〔P51——P84〕一年班號姓名確的順序是••①:;,②,;:③:、、④♦»0(語下P51—P57)Z有一個人到友人家作客,天雨,留了一張便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客人-看便欣然接受主人的慰留。請問:便條中所缺的標點符號該如何標示才是?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④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語下P56)3.下列有關《論語》和孔子的敘述,何者正確?①《論語》各章互相連綴,是一有系統、有組織的經典②《論語》一書詳述孔子生平,是

6、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③《論語》對我國學術思想及歷史文化有重大影響,是儒家重要經典,後人列為十三經之一④《論語》一書曰!和再傳弟子共同編輯而成。(十一P58)d子游、孟懿子都曾向孔子問孝»但孔子的回答卻各不匸同'那J悶為①賢旳£義浪仝洞②*歩忙們衣吃各自的情況來行孝③犀欲強調孝道是很難實踐的④孔子在說明孝的意義須隨時代而變。(十一P58P59)5.下列「」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②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③歲寒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④三人行,必有我師

7、「焉」——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十一P58P59、十二P66)6.下列文意闡釋,何者正確?①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懿子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父母的心意。'②「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一說明孝道的實踐,要注意本分,不要僭越失禮③「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一——離開罪惡,要像農夫鋤草一樣快速④「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結交正直、能忍讓、博學而見多識廣的人,是有好處的。(卜一P59、十一?66)7〈從今天起〉文中,引用名人格言、俗語、佛典等,其作用是:①誇示博學②引起讀者注意③具

8、權威性,有說服力④解決問題,增加信心。(十一P64P65)&關於〈飲水思源〉的寫作,下列敘述那一項錯誤?①先總說人應該「飲水思源」,然後舉例證明②全文結構可分為「動機、經過、議論」三大部分③借記敘的方式來說理④情節採「層遞法」,由杵臼♦水車J水J水源-甘霖J天,層層遞進,節節緊扣銜接。(十三P68—P70)9._卜列那一組的解釋相同?①就是上天「與」社會的賜「與一②飲水思「源」一大河「源」於小溪③由水車轉動所「致」一對水車深深「致」敬④「闔」第光臨一「闔」家歡樂。(十二P68——P70、十五P79)10.〈飲水思源〉結尾說:

9、「人的一生,就是上天與社會的賜與。」這和下列那一句話意思相同?①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②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③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卜.-P70)11.有關〈讓關心萌芽〉的說明,下列何者有誤?①首段即以最切近,最能讓我們感受到的人的關心講起,為「開門見山法」②第三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