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

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

ID:32895550

大小:48.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_第1页
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_第2页
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_第3页
资源描述:

《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2010-02-1714:04:35)《江苏教育》2010.1                                      人文理性精神数学文化对称美道口教育   作者:王乃涛   穿越。朴素的解释就是穿透、超越。指人或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A时空穿越到B时空的事件。透析数学的本质,恰如其分地把握数学教育之“道”,需要穿越的力量。  数学是讲原则、讲法则的,其“道”的本质在于理性——数理的严密。规则的恒定。概念的抽象,图形的玄妙……数学教学应该遵循此道,徜徉在

2、客观理性的精神之中,却又不仅囿于此理。教育的核心是“人”,客观之理有人的主观理解和臆测,一味沉湎于唯理性的规则中,恰又忽视了鲜活的人的存在,于是新课改倡导了人文,并且作为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课标,可见其重要性,但课改一度进入了大谈、空谈的“人文精神”——外化于表面的情境创设。外浮于现象间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形式泛化的一问一答的启发教学,生活化的过度泛滥,停留在机械层面的动手操作……都在提醒和告诫我们教学偏离了数学的本质。于是“数学味”的呼声又超过了“人情味”的呐喊,大有只要数学的理性不要教学的人性之嫌。其实,我们本不应

3、该有点傲慢地厚此薄彼,数学教学本应该拿捏好科学与人文的分寸,在数学的理性精神与教学的人性光芒之道口穿越。穿越在理性精神与人性光芒的道口(2010-02-1714:04:35)《江苏教育》2010.1                                      人文理性精神数学文化对称美道口教育   作者:王乃涛   穿越。朴素的解释就是穿透、超越。指人或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A时空穿越到B时空的事件。透析数学的本质,恰如其分地把握数学教育之“道”,需要穿越的力量。  数学是讲原则、讲法则的,

4、其“道”的本质在于理性——数理的严密。规则的恒定。概念的抽象,图形的玄妙……数学教学应该遵循此道,徜徉在客观理性的精神之中,却又不仅囿于此理。教育的核心是“人”,客观之理有人的主观理解和臆测,一味沉湎于唯理性的规则中,恰又忽视了鲜活的人的存在,于是新课改倡导了人文,并且作为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课标,可见其重要性,但课改一度进入了大谈、空谈的“人文精神”——外化于表面的情境创设。外浮于现象间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形式泛化的一问一答的启发教学,生活化的过度泛滥,停留在机械层面的动手操作……都在提醒和告诫我们教学偏离了数学的本

5、质。于是“数学味”的呼声又超过了“人情味”的呐喊,大有只要数学的理性不要教学的人性之嫌。其实,我们本不应该有点傲慢地厚此薄彼,数学教学本应该拿捏好科学与人文的分寸,在数学的理性精神与教学的人性光芒之道口穿越。  对于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辩证地理解,全面而不片面。客观而不主观。课标指出:数学是科学语言和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价值恒定:“工具数学”与“思维数学”反映学习过程的抽象思辨和学习结果的工具价值    传统或现代都肯定数学是一种方法,是工具,更是思维,是数学思维方式。作为工具,数学生活需要或

6、打开科学大门之匙,核心是思维,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直至通过数学学会思维。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看待问题看待世界。成为学生成长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课改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  比如一年级下册的“认识人民币”教学。作为工具的数学其重点应该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但是作为方法的数学其着眼点应该在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作为思维的数学显然是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进行元和

7、角的实际换算,知道8。元可以换成80角或60角可以换成6元等包含着的数学思维方式。    2 文化认同:“学科数学”与“文化数学”彰显数学教学的目的意识和育人价值的重新定位    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是数学文化。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寻找数学发展的历史轨迹,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不能只从功利的角度认为数学文化考试不要求。解题不需要而忽略了对数学教学价值的认识,淡化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  渗透数学文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8、:一是注重对学生数学理性精神的培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批判;二是及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三是体现数学的美感价值。比如轴对称图形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感知体会数学的对称美,探究发现对称美,欣赏创造对称美;四是注重数学人文价值的渗透。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