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及工资管理串讲资料

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及工资管理串讲资料

ID:32934157

大小:8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7

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及工资管理串讲资料_第1页
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及工资管理串讲资料_第2页
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及工资管理串讲资料_第3页
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及工资管理串讲资料_第4页
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及工资管理串讲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及工资管理串讲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10月考试《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复习资料1、P3工资——劳动者付出劳动以后,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报酬。四个方面理解:明确支付者和收入者,支付依据,支付方式,支付标准。2、P4货币工资——名义工资,以货币表示的工资数量。实际工资——货币工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资率——工资标准,是单位时间支付的工资数额。实得工资——根据劳动者的工资率和他提供的劳动量计算而得到的工资。工资水平——指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工资劳动者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绝对工资水平——指某一区域内职工群体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它间接的决定了工资总额水平。相

2、对工资水平——工资差别、工资结构,从不同角度考察不同类别的劳动者之间平均工资的对比关系。3、P5工资总额——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P6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它包括哪4个方面:1,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2,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3,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4,运动员体育津贴P6-P8工资总额的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4、P7津贴和补贴——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

3、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5、P9-10薪酬形式: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工资、福利工资及非货币收益。6、P10(第四段)非货币收益包括哪些方面?包括赞扬与地位、雇佣安全、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可能还包括成功地接受新挑战以及与有才华的同事一起工作的自我满足感。7、P11工资管理职位的职责是什么?全面负责工资分配的设计及日常工资分配的事务性工作。8、P14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的,这个理论被公认为是对长期工资水平所做的最令人满意的解释。9、P20买方垄断(劳动力供过于求)下的工资率。按低于边际产品收益的价格支

4、付工资。10、P22均衡价格工资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11、P25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本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一般来说,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12、P25-26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有哪四种?普通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劳动力流动、卫生保健13、P28(第三段)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含义工人的生产率取决于工资率。工资提高将导致工人生产率的提高,故有效劳动的单位成本可能下降。工资可作为增加利润的有效手段。P28效率工资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刺激效应、逆向选择效应、

5、劳动力流动效应、社会伦理效应。P311984年,马丁韦茨曼《分享经济》一书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P32(最后一段)分享工资理论的应用一般被用于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或收入分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相对独立核算团队的工资总额**....P34庇古的范围论(了解图解、P35第一段到第四段)P36-P37交涉范围的决定因素及其论点(一共8点)生活费用观点、支付工资的能力、工资应随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动、支付比较的工资率、高工资促进经济繁荣、全国性的“关键性的集体协议”的影响、习惯于货币工资的增长,以改善生活、政府可以规定工资和价格指数14、P41工资差别表现的类

6、型(3种划分)将以工资为收入的劳动者个人特征作为依据进行划分、工作性质、所处的群体15、P43(第二自然段)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差距相对合理;在0.4以上,表示收差距较大;在0.5以上为差距悬殊。16、P45-46产业之间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共五点)1、在一个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中,熟练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是影响产业之间工资差别的重要因素2、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3、不同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影响产业部门之间工资差别的第三因素4、产业部门工会化程度高低5、各产业部门所处

7、的地理区域17、P48补偿性的工资差别有两种:一种是补偿恶劣的工作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是由于补偿工人训练费用的差别而形成的。18、P49非补偿性工资差别——也称竞争性的工资差别,是指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和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者由于劳动能力的差别而形成的工资差别,在实际生活中,它表现为不同质的劳动者在劳动技能上的差异,又称技能性的工资差别。形成原因(两个原因)首先是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差别,其次是有些职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的。19、P49-50非竞争性的工资差别—垄断性的工资差别,是指同质或不同质劳动者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进而使从事某一职业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