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ID:33015280

大小:62.7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9

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1页
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2页
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3页
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4页
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日趋美化,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人们在混凝土结构物上进行装饰,达到美化结构物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在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改进上,特别是客运专线铁路已把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优质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客运专线铁路的建设标准高、技术要求高、质量目标高,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而我们对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的认识还很不足,因此,如何提高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让客运专线铁路墩身靓起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对墩身外观质量的影响如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混凝上的冻融破坏、化学侵蚀

2、、钢筋锈蚀等与混凝土的表面状态息息相关。表面状态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混凝土的长期性和耐久性。因此,必须解决好墩身的外观质量问题。一、原材料的选择及技术要求龙厦铁路LX-III标第一项目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控技术方案一、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控基本方案1.利用自动温度检测仪对龙厦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混凝土芯部温度、表面温度和养护环境温度自动预警监控。2.利用常规测温技术对环境温度、原材料温度、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入模温度进行全方位监测。3•根据监测结果,与设计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和气温变化预报进行养护措施预测

3、。4.建立一套龙厦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养护温度系统,为施工过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科学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二、环境温度的监测(1)大气温度测量方法:测量大气温度时,使用最高最低温度计。具体测量方法如下:①设置测温百页箱:规格为300mmX300mmX400mm,安装于施工营区10m以外,空旷无遮挡,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距地面高度约1.5m,箱体外表面刷白色油漆。②最高最低温度计使用方法是:U形水银柱左右侧所指的温度数据不同,左侧蓝色浮动舷码的下端所指的刻度为上次测温以后至此次测温期间温度变化的最低点,即最低温度

4、;右侧蓝色浮动祛码的下端所指刻度为上次测温以后至此次测温期间温度变化的最高点。记录好大气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后,用磁铁将蓝色浮动祛码的下端吸至水银柱两端的顶点,以备下一次测温。③大气温度每昼夜8:00、12:00、最高、最低共测4次,并求平均值。(2)原材料棚室内环境温度:在每个棚内不同位置挂2只玻璃液体温度计,每昼夜8:00、12:00测温2次;混凝土开盘前2h、0.5h采用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仪各测温1次。三、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监测(1)在混凝土施工中,水和砂石料的温度直接决定着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1.水泥:墩台混凝土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

5、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为粉煤灰或矿粉),水泥屮GA含量均应不大于8%,碱含量小于0.06%,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标准中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2•粗集料:本工程选用当地不具有碱一骨料反应活性的坚硕耐久石子,石子粒径宜为5〜31.5mm,由5-16mm与16-31.5mm两种粒径的碎石组成,最大粒径不超过31.5nini,级配良好,压碎指标不大于10%,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0%,含泥量低于0.5%,泥块含量低于0.25%,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小于8%,其它技术指标符合《铁路

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一般技术要求。碎石要分级储存、分级运输、分级计量,两种粒径碎石质量之比通过筛分按最佳级配确定。1.细集料:本工程选用不具有碱一集料反应活性的河砂,砂子选用细度模数为2.6〜3.0的中砂,含泥量低于1.5%,泥块含量低于0.5%,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小于8%,水溶性氯化物折合氯离子含量不超过集料重的0.02%,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大于15%,0.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一般技术耍求。2.粉煤灰: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7、保证其耐久性达100年以上,根据我单位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经验和国内外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成果,为降低水化热,防止开裂,选用当地漳州后石生产的II级粉煤灰,其需水量比不大于100%,烧失量不大于5%,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2%,其它技术指标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屮的粉煤灰》(GB1596-1991)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粉外加齐I」》(GB/T18736-2002)的技术要求,检验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3.外加剂:在一般条件下,木工程采用福建建筑筑科学院技术开发部生产的低碱低氯离子耐腐蚀外加剂;在热期施工时,采取另掺加适量缓凝剂的办法,以达到

8、延缓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降低水化热的目的。碱含量不得超过10%,外加剂屮的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混凝土屮胶凝材料总重的0.01%,其它技术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