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ID:33392661

大小:601.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25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  )A.B.C.D.2.已知集合A={x

2、1<x2<4},B={x

3、x﹣1≥0},则A∩B=(  )A.(1,2)B.[1,2)C.(﹣1,2)D.[﹣1,2)3.已知命题q:∀x∈R,x2>0,则(  )A.命题¬q:∀x∈R,x2≤0为假命题B.命题¬q:∀x∈R,x2≤0为真命题C.命题¬q:∃x∈R,x2≤0为假命题D.命题¬q:∃x∈R,x2≤0为真命题4.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4、,则目标函数z=x+2y的最大值为(  )A.5B.6C.D.7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A.5B.20C.60D.1206.设向量满足,则=(  )A.2B.C.3D.7.已知{}是等差数列,且a1=1,a4=4,则a10=(  )A.﹣B.﹣C.D.8.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离心率为e.P是椭圆上一点,满足PF2⊥F1F2,点Q在线段PF1上,且.若=0,则e2=(  )A.B.C.D.9.已知函数,若f(x1)<f(x2),则一定有(  )A.x1<x2B.x1>x2C.D.10.中国古代数学有着很多令人惊叹的成就.

5、北宋沈括在《梦澳笔谈》卷十八《技艺》篇中首创隙积术.隙积术意即:将木捅一层层堆放成坛状,最上一层长有a个,宽有b个,共计ab个木桶.每一层长宽各比上一层多一个,共堆放n层,设最底层长有c个,宽有d个,则共计有木桶个.假设最上层有长2宽1共2个木桶,每一层的长宽各比上一层多一个,共堆放15层.则木桶的个数为(  )A.1260B.1360C.1430D.153011.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b)(sinA+sinB)=(c﹣b)sinC,若,则b2+c2的取值范围是(  )A.(5,6]B.(3,5)C.(3,6]D.[5,6]12

6、.已知函数f(x)=﹣(a+1)x+a(a>0),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函数y=f(x)与y=f[f(x)]有相同的值域,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  )A.eB.2C.1D.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它的渐近线方程为  .14.某同学在高三学年的五次阶段性考试中,数学成绩依次为110,114,121,119,126,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15.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16.已知数列{an}中,a1=2,且,则其前9项的和S9=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

7、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函数f(x)=sinωx﹣cosωx(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函数y=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2)讨论函数f(x)在上的单调性.18.某校在高一年级学生中,对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校本选修课程的选课意向进行调查.现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80名学生,其中男生105名;在这名180学生中选择社会科学类的男生、女生均为45名.(1)试问: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男生的概率约为多少?(2)根据抽取的18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

8、认为科类的选择与性别有关?选择自然科学类选择社会科学类合计男生      女生      合计      附:,其中n=a+b+c+d.P(K2≥k0)0.50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00.455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19.如图1,平面五边形ABCDE中,AB∥CE,且,.将△CDE沿CE折起,使点D到P的位置如图2,且,得到四棱锥P﹣ABCE.(1)求证:AP⊥平面ABCE;(2)记平面PAB与平面PCE相交于直线l,求证:AB∥l.20.如图

9、,已知抛物线E:y2=2px(p>0)与圆O:x2+y2=8相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2.过劣弧AB上动点P(x0,y0)作圆O的切线交抛物线E于C,D两点,分别以C,D为切点作抛物线E的切线l1,l2,l1与l2相交于点M.(1)求抛物线E的方程;(2)求点M到直线CD距离的最大值.21.已知f(x)=lnx﹣x+m(m为常数).(1)求f(x)的极值;(2)设m>1,记f(x+m)=g(x),已知x1,x2为函数g(x)是两个零点,求证:x1+x2<0.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