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ID:33740830

大小:11.50 MB

页数:178页

时间:2019-02-28

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_第1页
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_第2页
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_第3页
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_第4页
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姓名:李莉媛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药物化学指导教师:顾谦群201206四株南极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宄四株南极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摘要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低温、干旱、强辐射等特点,这也造就了极地微生物在基因组成、酶学特性以及代谢调控等方面独特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生理生化特性。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极地微生物在低温适应机制、新药开发、新型酶制剂研制、新型保健食品开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本论文以南极陆地来源的真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

2、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活性菌株的分离筛选、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部分化合物生合成途径的推测、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的初步探讨。从采自南极长城站及中山站附近的苔藓下层土、地衣下层土和苔藓等7个样品中共分离得到真菌200株,放线菌17株,采用P388细胞毒活性筛选,结合TLC及HPLC化学筛选模型,得到6株活性真菌,从中选取苔藓下层土来源的树粉孢属真菌pf坊D沈门加船扩甜刀c日,z,聊GW3.13、地衣下层土来源的子囊菌亚门真菌么s∞彬弦D砌sp.GW31—6、苔藓来源的绳状青霉心,2fc肋“聊.加船七“fDs“mGWT2—24和苔藓来源

3、的桔青霉尸P力纪川f枷ff驴砌甜脚GW8.28共四株真菌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对四株目标活性菌株发酵产物利用萃取、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提取分离纯化手段,从树粉孢属真菌Df疥。沈刀加胛护纠,?c口砌垅GW3—13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32个单体化合物(1—32);从子囊菌亚门真菌彳scD彬),cD砌印.GW31.6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单体化合物(33.38);从绳状青霉尸P,zfcfⅣf甜m屈,?七甜,Ds蹦mGWT2—24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并解析了16个单体化合物(39.54);从桔青霉尸P胛fc讲砌聊c咖砌甜聊Gw8—2

4、8共分离纯化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56—60)。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IR,UV,MS,NMR,CD,X—ray)阐明了60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F蛾1),结构类型包括:甾体类化合物4个(31,32,56,57)、萜类化合物11个(26.28,39—46)、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7个(1—17)、苯的衍生物类化合物24个(18—25,29,30,33—36,47.54,58,59),吡喃酮类化摘要合物1个(60),环己烯类化合物1个(37),苯醌类化合物1个(38)。其中发现新化合物23个,包括7个含多硫键的二酮哌嗪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1,2,4—7,11)、3个较罕见的

5、氨基酸0【位被羟基或者甲氧基取代的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3,15,16)、5个苯的衍生物(33,34,35,48,49;其中化合物33含有1个独特的缩酮螺环结构)、1个带有环氧结构的环己烯类化合物(37)、一个苯醌类化合物(38)、6个混源萜类化合物(39,40,42.45)。在构型确定方面,我们采用NOESY、CD并结合化学转化实验推测了含硫二酮哌嗪类化合物(1,2,4—7)的绝对构型。采用MTT法和SRB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从中筛选出了7个活性化合物(细胞毒IC50<10¨M)(1—4,9.11)。进一步采用ELISA等方法对活性化

6、合物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其中:1.新的Epipolythiodioxopiperazines类化合物(1)对HCT-8、Bel一7402、BGC-823、A-549和A2780细胞的IC50分别为0.013、0.003、0.011、O.022和O.028pM;该化合物在10“M时对蛋白激酶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C.Met(49.5%),RET(64.1%),ABL(61.2%);化合物(1)对HIF一1的抑制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初步的实验表明化合物(1)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具有体内抗肿瘤活性;目前对化合物(1)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正在进行当中。本

7、论文从4株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共分离鉴定了54个化合物,其中18个新化合物。新化合物l,2,4.7和11为首次报道的南极嗜冷真菌来源的的含硫二酮哌嗪类化合物,新化合物13,15和16为含硫二酮哌嗪生合成过程的支路产物;评价了22个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发现了7个活性较强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体外细胞和分子水平有效,是一个新颖的多靶点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初步评价了含硫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HIF.1抑制活性。共分离筛选获得6株抗肿瘤活性菌株,发现了能产生系列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树粉孢属真菌D砌D如门办D胛护“玎c口,“聊GW3—13、新种真菌GW3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