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

ID:33742636

大小:54.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_第1页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_第2页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_第3页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陈俊平(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463900)[中图分类号]R51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231-01【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CV-RNA

2、o结果FQ-PCR检测阳性率为73.96%(71/96),漏检率为26.04%0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75.0%(72/96),漏检率为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71%(89/96),漏检率为7.29%(7/96)。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漏检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窗口期”感染的筛选并提高输血安全。【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荧光定量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经皮和黏膜途径传播等,可导致肝

3、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硕化甚至肝细胞癌(HCC),且呈继续增加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丙型肝炎尚无有效疫苗,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感染后容易慢性化,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显得尤为必要[1]。单独检测HCV抗体或HCVRNA均有一定的缺陷,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丙型肝炎的检岀准确率。我院对96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CV-RNA,大大提高了诊断率,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9

4、6例丙型肝炎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7与月一2011年6月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性61例,女性35例。年龄12-73岁,平均41岁。诊断标准严格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排除其他型肝炎(甲乙丙丁等)的重合感染及有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病例。1.2方法对96例患者早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5ml,加入抗凝剂,分离血清立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HCVoHCV-RNA含量采用荧光定量(FQ-PCR)检测,HCV・RNA含量<1.0*103copy/ml为阴性,高于<1.0*103copy/ml为阳性。1.3试剂抗・H

5、CV试剂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HCV・RNA试剂盒选自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结果FQ-PCR检测为阳性有71例,检岀率为73.96%,漏检率为26.04%。ELISA法检测为阳性有72例,检出率为75.0%(72/96),漏检率为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71%(89/96),漏检率为7.29%(7/96)。3结论本研究中HCV-RNA阳性率为73.96%,漏检率为26.04%。18例HCV-RNA阴性,而抗・HCV阳性。可能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体内病毒含量很小,HCV-RNA含量呈阶段性变化或病毒株

6、发生变异等有关。抗・HCV阳性率为75.0%,漏检率为25%o17例抗・HCV阴性,而HCV-RNA阳性,均为早期感染患者。可能与此其患者机体未产生抗体、或抗体过少,或者是病毒株发生了变异等有关。抗■HCV产生是病毒感染的间接证据,现在多采用第三代抗-HCVELISA试剂,它包被的抗原为HCV抗原、NS3、NS4和NS5抗原,特异性达到99.0%,不过无法区分现症感染或病毒已被清除,不能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抗・HCV“窗口期”较长,而血清中RNA“窗口期”仅为1周左右⑵。HCV-RNA能反映病毒复制和肝炎进程,确诊率高,并可用于抗病

7、毒治疗疗效的评估⑶,通过荧光PCR的方法直接检测HCV-RNA,HCV感染的检测准确性明显提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平均缩短“窗口期”约为60d,有利于对“窗口期”感染的筛选和提高输血安全。检测血清HCV–RNA已成为诊断HCV病毒血症的“金标准”。本院应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漏检率为7.29%,大大降低了丙型肝炎病毒的漏检率。综上,应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可以及时对患者诊断及治疗。参考文献⑴叶惠英

8、・63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与HCV・RNA检测结果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5):533.⑵叶剑荣,袁利群•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与转氨酶的关系•当代医学,2010,16(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