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ID:33842898

大小:3.64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2-28

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_第1页
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_第2页
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_第3页
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_第4页
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方医科大学2011级硕士学位论文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studyonthehealtheffectsofworkersexposedtonanocalciumcarbonate课题来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2012A061400007):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8120224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10011816)学位申请人导师姓名专业名称培养类型培养层次所在学院粱丽红黄汉林教授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术型硕士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2014年6月6日广州硕士学位论文纳米碳酸钙对作业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硕士研究生:梁丽红

2、指导老师:黄汉林教授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纳米材料大量涌现,人们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随之增加。纳米碳酸钙是纳米材料中重要的一种,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磁性、催化剂、光热阻和熔点等方面显示出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造纸、涂料、油墨、日化、医药和食品等方面。目前,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和离体细胞培养,有关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同时,关于工作场所中纳米碳酸钙水平的检测尚未建立国家标准方法。广东省纳米碳酸钙产量约占全国的60%,职业接触人群数量较多。本文根据本省某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工人的接触水平及其健康检

3、查结果进行分析,对纳米碳酸钙人类健康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目的1.探索纳米碳酸钙接触水平的检测方法。2.初步了解不同作业岗位纳米碳酸钙的接触水平。3.初步了解纳米碳酸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方法1.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碳酸钙进行粒径和形貌分析,同时使用X射线能谱仪(EDX)分析纳米碳酸钙的成分。2.对接触组人群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接触水平检测,摘要确定共有13个工作岗位存在纳米碳酸钙接触,每岗位设1个检测点,采用2种方法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纳米碳酸钙接触水平检测,①颗粒计数浓度检测:根据前期预调查结果,使用超细粒子计数器进行短时间检测。各个检测点每小时检测记录

4、1次,重复测量8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②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rwA)检测:按照GBZ159--2004《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对各个检测点进行长时间定点采样,采集头置于工人作业时的呼吸带。办公室使用FCC.25型防暴粉尘采样器(采样流量为20.0L/min),其余12个检测点使用GilianGilAir5恒流空气采样器(采样流量为3.0L/min)采样,采样时间为103--480min。按照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有关要求,采用丙纶测尘滤膜重量法进行检测。同时,分析13个检测点的纳米碳酸钙颗粒计数浓度与质量浓度的

5、关系。另外,为了比较不同滤膜的采样效果,在研磨工艺同时使用丙纶测尘滤膜和微孔滤膜进行长时间定点采样。3.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纳米碳酸钙企业35名工作人员作为接触组,包括后勤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按照年龄及工龄l:1配对,选取远离纳米碳酸钙企业非接触尘毒的事业单位35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2组人员均排除既往有其他粉尘接触史、慢性肺部疾病和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由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对2组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具体内容包括职业体检调查问卷,内科检查,血压测量,五官科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彩色B超检查(肝脏、胆囊、脾脏、肾脏、输尿管及膀胱),数字化X射线摄影(DR)胸片检查,肺功能检查,右跟

6、骨骨密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功能、血脂、心肌酶和血清离子)、尿常规及显微镜检查,尿钙检测及人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实验。使用SPSS19.0软件对2组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纳米碳酸钙悬液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分散均匀,晶体形貌呈立方形,粒径范围30.00~150.00nm,其中30.00~100.00nm占92.9%,100.00~150.00nm占7.1%,平均粒径(72.384-19.19)nnl。EDX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碳酸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钙和氧,未见其他组成元素。纳米碳酸钙接触水平检测结果:13Ⅱ硕士学位论文个检测点的纳米碳酸钙颗粒计

7、数浓度范围为7396-.,39621个/cm3,M(/25,/'75)为15716(9665,29575)个/cm3,以包装检测点浓度最高;13个检测点的纳米碳酸钙CTWA范围为0.042--20.897mg/m3,M(P25,P75)为2.419(O.395,8.161)mg/m3,以包装检测点浓度最高。纳米碳酸钙颗粒计数浓度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654,P--0.015】。在相同采样情况下,研磨检测点同时使用丙纶测尘滤膜和微孔滤膜进行长时间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