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

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

ID:34300578

大小:669.84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3-04

上传者:beiai1218
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_第1页
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_第2页
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_第3页
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_第4页
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ECOLOGICALBEINGANDECOLOGICALCONSCIOUSNESSWITHINTHEPERSPECTIVEOFTHEECOLOGICALREDLINE庞玉泽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7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B029学校代码:10213国际图书分类号:14密级:公开科技哲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硕士研究生:庞玉泽导师:叶平教授申请学位:哲学硕士学科:科学技术哲学所在单位: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答辩日期:2015年7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Index:B029U.D.C:14DissertationfortheMasterDegreeinPhilosophyECOLOGICALBEINGANDECOLOGICALCONSCIOUSNESSWITHINTHEPERSPECTIVEOFTHEECOLOGICALREDLINECandidate:PangYuZeSupervisor:Prof.YePing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PhilosophySpecialityPhilosophyofScienceandTechnologyAffiliation: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DateofDefenceJuly,2015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 摘要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并把生态文明作为新时代的文明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实践化,要求划定“生态红线”。本文从生态红线的视域研究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特别是对于“红线”划定的生态存在方式以及作为伦理自觉内核的生态意识展开探讨,揭示并确证生态红线的内涵、类型和划定的原则,阐释荒野、城市和乡村三大领域相对应的生态安全、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个维度的生态红线的定位及其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建构为特征的社会支撑体系。对生态红线存在和生态红线意识存在的生态进行了研究,生态红线存在体现为种群、资源、环境和生产力的结构要素和生态、经济、社会和生产关系的结构关系;生态红线意识则表现为感性危机意识、理性意识和非理性意识的结构要素,以及诠释论、实践论和社会建构论的结构关系。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有互为决定的关系,也有协同进化的关系,其中介是生态实践,并通过生态实践转变生态红线意识为常规生态意识,体现为渐变和质变两种形态,协同和进化两种进路。本文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关系的学说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地梳理提供了帮助,并且有助于深入探讨生态的文明和文明的生态蕴含的生态哲学基本问题,以及由此内在的生态信念、基本的生态道德态度和道德原则,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奠定理论基础。关键词:生态红线;生态存在;生态意识;生态红线存在;生态红线意识-II- AbstractAbstractTheproposedtheconstructiongoal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theparty's18and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asacivilizationsymbolofanewera.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18bulletinfurtherthepractic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requirementdefined"ecologicalredline".Thisarticlefromtheecologicalredlineofdomesticatingtranslationstudyecologicalbeingandecologicalconsciousness,especiallyforthe"redline"designatedecologicalbeingaswellasethicalconsciousnessoftheecologicalconsciousnessofthekernel,uncoverandcorroboratetheconnotationofecologicalline,type,anddefinedtheprincipleofinterpretationofthewilderness,correspondingtotheurbanandruralthreeareasofecologicalsafety,environmentalqualityandresourceusingthethreedimensionsofecologicallinepositioningandischaracterizedby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andthesystemconstructionofthesocialsupportsystem.Beinginecologicalredlineandthebeingecologicalconsciousnessoftheredlineisstudied,ecologicalredlineisembodiedinthe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andstructureelementsofproductivityandtheecological,economic,social,andthestructureofproductionrelations;Ecologicalconsciousnessoftheredlineischaracterizedbyemotionalcrisisconsciousness,consciousnessofrationalandirrationalstructureelements,andinterpretsthetheory,practiceandsocialconstructivism,thestructureoftherelationship.Based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logicalbeingandecologicalconsciousnessofecologicalline,haveamutualdecision,thereisalsoaco-evolutionaryrelationship,themediationisecologicalpractice,andthroughtheecologicalpracticetoredlineforconventionalecologicalconsciousness,embodiedinthegradientandthequalitativechangetwoforms,coordinationandevolutionoftwokindsofapproach.Thisarticleunder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tothe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logicalbeingandecologicalconsciousnesstheorytocarryonthetheoreticalandsystematiccomb,providesthehelp,andhelptoexplore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civilized-III- Abstractecologicalcontainsthebasicphilosophicalproblems,andtheinnerecologicalbelief,basicecologicalmoralattitudeandmoralprinciple,doabitfor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philosophycoretheoryfoundationwork,atthesametime,alsocantoacertainextent,providedecision-makingadvicefor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inourcountrypractice.Keywords:ecologicalredline,ecologicalbeing,EcologicalConsciousness,thebeingofecologicalredline,theconsciousnessofecologicalredline-IV- 目录目录摘要.............................................................................................................IIABSTRACT....................................................................................................III目录.............................................................................................................V第一章导论...................................................................................................11.1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1课题的来源.......................................................................................11.1.2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2国内外与环境概念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分析.......................................51.2.1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51.2.2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111.2.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51.3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171.3.1研究内容........................................................................................171.3.2研究方法........................................................................................18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192.1生态红线基本内涵的确证.............................................................192.1.1生态红线现有概念的弊端及其修正...............................................192.1.2生态红线应有的类型......................................................................222.1.3生态红线划定的基本原则...............................................................222.2生态红线的定位和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232.2.1生态红线的定位.............................................................................232.2.2生态红线的社会支撑系统建构......................................................252.2.3生态红线划定的风险......................................................................292.3本章小结....................................................................................30第三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313.1生态红线存在..............................................................................313.1.1生态红线存在的结构要素...............................................................313.1.2生态红线存在的结构关系...............................................................343.2生态红线意识..............................................................................383.2.1生态红线意识的结构要素..............................................................38-V- 目录3.2.2生态红线意识的结构关系...............................................................403.3本章小结....................................................................................42第四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作用机制...........................444.1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互为决定的关系............................................444.1.1生态存在决定生态(红线)意识...................................................444.1.2生态(红线)意识决定生态存在...................................................474.2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协同进化机制............................................484.2.1协同进化的模式..............................................................................484.2.2协同进化的特征..............................................................................504.3本章小结....................................................................................52结论................................................................................................................53参考文献:.........................................................................................................2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57致谢..............................................................................................................58-VI-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课题的来源本课题来源于我们承担的哈尔滨市阿城区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划界研究课题,其中关于新划定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一种新的生态存在,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生态意识存在,不仅进入公共政策领域,成为决策意识决定着其他变化中的存在,而且也进入公共文化领域,从新的生态存在和新的生态意识两个方面引导和规范公众对生态存在的理解。这种关于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同时存在,是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划界的结果,而在划界开始时要划定的存在与意识之间的先-后决定关系也不是线性的,与存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状态紧密相关,而当意识成为存在的时候——决策意识的时候,不是反作用存在而是决定存在。由此生态存在与生态意思的关系,既有先后的决定关系,也有并列互为映射关系,还有生态意识(作为决策意识)决定生态存在的关系。由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有反作用的线性关系的描述不同,联想国内学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研究,仅仅局限于对人类有益,忽视对自然生态有益,这与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划界的目的不符,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需要深入探讨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揭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新关系,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的理论基点和定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1.2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当前我国生态哲学界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本问题和伦理根据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自然本体论的研究,提出了自然主体性概念,把自然界的存在分解为物理、化学意义上因果关系的存在和生物、生态意义上有机体关系的存在,前者的自然存在与后者不同,53 第1章绪论区别在于活性,有机体关系的存在是有活性的存在,具有生命主动性、能动性。二是关于生态伦理何以可能的前提性研究,提出了生态与环境概念的区别,前者的存在包括人与其他生命形成的同质存在状态,后者则依赖主体形成不同的异质存在状态,人与其他生命正是处在地球同一生态形态并由此造成了生态伦理存在的前提条件。三是关于生态伦理理由和根据的讨论,出现了所谓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进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将上述二者调和的协同进化论的探讨。这些讨论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首先,自然主体是一种活着的存在,表现为各种实体形态,确实具有活的主动性能动性特征,但是自然主体性是指着自然有机实体存在的本质属性,由此探讨这种本质属性既要考虑活性也要考虑活性存在的物理化学条件,而生态哲学的研究恰恰在活性存在方式的研究方面缺乏进一步的探讨,这直接影响了哲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其次,生态的存在与环境的存在固然不同,但是相对人而言,在认识论上来看,其他植物、动物既可以被看做是人的环境,也可以被认为是生态存在,因此同一事物存在由于认识方位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认识结果,所以,人对生态与环境的认识仅具有相对的意义。进一步说,任何存在,它在,是一回事,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另一回事。人的认识总是企图对存在进行全面的把握,但总是存在着偏差。今天生态哲学对生态存在的认识上升为意识即生态意识,也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对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关系的研究显得相当薄弱。再次,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或是协同进化论的生态伦理定位,都是特定语境下的生态意识表达,都是在某种意义上对生态存在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的概括,它们或者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人类中心主义),或者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或者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伦理关系(协同进化论),但是这些理论都还停留在人或其他物种、生态系统等实体和关系层面,没有进一步揭示和深入的研究这些理论支撑的生态意识与生态存在之间的生态要素及其内在关联。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发展很快,呈现出三大方向:一是生态哲学本体2 第1章绪论论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生态哲学界走过了借助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解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和借助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揭示生物群落和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演化关系阶段,1972年英国宇航学家拉伍洛克提出盖娅假说,发现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与植物和动物的群落平衡有某种必然联系,进而提出生命与地球的关系在于,生命捕获了地球并与地球自然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员,系统整体支配并决定部分,同样适用于人类,这种观点成为生态哲学的本体论基石。二是生态哲学“还原论”的研究倾向,最近几年,西方生态哲学家在关注生态整体论和个体论的同时,开始进一步讨论构成生态整体和个体的基本单位,追究地球上生命之根和万物之源,发表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大卫马考利(DavidMacauley)的《元素哲学:土、气、火、水的环境理念》,其主要观点认为,当今的生态哲学对自然认识的模型大多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却忽视了地球自然本身的自然原型,因此提出一种能够反映自然原型的新的认识模型,即土、气、火、水四元素模型。这个模型是一种新的生态文化,体现为元素论的生态意识。三是回归古希腊自然哲学传统,挖掘和汲取对当代生态哲学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渊源和合理因素,特别是倡导和张扬古希腊博物学传统和追究万物本源的自然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综上所述,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已经步入生态哲学的轨道,关于本体论的研究特别是盖娅假说揭示的生态存在有助于深入探讨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核心内容;关于生态哲学还原论研究倾向值得注意,特别是元素生态哲学开辟了生态哲学整体论与还原论之间的实践经验论中介,对于深入揭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关于回归古希腊自然哲学传统,特别是博物学的传统,作为一种观点和方法有助于诠释和理解生态伦理,也能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之间的关联提供精神资源和方法论导向。我国现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运动,特别是国家已经制定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这3 第1章绪论些规划要求各省、市、县要制定本地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其中在理论上提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等基本概念,在实践上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操作方法,但是在具体制定市、县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规划时存在着理论概念不清,实践操作方法难以取得共识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识别生态功能的“短板”,即生态存在的承载力或阈限,这些关键点识别的指标不能用传统的环境评价的指标,也不能用城市环境评价的指标,自然保护区评价的指标可以反映某一个侧面但缺乏城市和乡村的评价指标,上述种种问题投射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在基础理论上缺乏对生态存在的本质认识,也暴露出传统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之间的差距,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需要深入探讨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揭示存在决定意识的当代生态哲学意义,以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的理论基点和定位。本文的选题,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是国内外学者在理论上研究的薄弱环节,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特别是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理论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倡导生态保护的伦理自觉,提供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相关性的理论基础。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生态存在生态意识生态红线图1-1问题研究域4 第1章绪论(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生态存在与意识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为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关系的学说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地梳理提供帮助,并且有助于深入探讨生态的文明和文明的生态蕴含的生态哲学基本问题,以及由此内在的生态信念、基本的生态道德态度和道德原则,为生态哲学核心理论的建构做一点基础工作。2、实践意义生态哲学本质上就是定向实践的。从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来看,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保护主要是“末端治理”,突出环境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并实施环境的法制管理;90年代以后,环境保护实践开始贯彻和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末端治理”与“前端治理”相结合,突出环境保护的政策引导和战略环评;进入2000年以来,世界环境保护的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环境污染的空间转移和时间转移,以及从“京都议定书”到“坎昆会议宣言”,折射出环境保护功利主义的强化和人道主义责任伦理的旁落,问题的本质在于经济决定论的社会契约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全球生态伦理在信念、态度和原则方面仍然难以达成共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展国家急于“跨越式发展”导致的重化工工业及机器制造业的引进,自愿走上“服毒经济”怪圈。从全球生态环境考察,从20世纪60年代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全球生态环境不但没有改观,而且问题越来越严峻。有鉴于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的学者都在努力的寻求解题的出路。1.2国内外与环境概念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分析1.2.1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1)关于生态存在的研究1)关于存在的研究5 第1章绪论(1)关于存在的研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也是最不清楚的概念了,这个概念是无法定义的。他主张把“存在者”区分为作为人的存在的“此在”和“其他存在者”两类。只有人“此在”才能询问存在的意义。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让存在能够从存在者中[1]得以显露,并解释存在本身,这便是本体论需要完成的任务”。卢卡奇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把存在分为无机自然、有机自然和社会三大类型。他把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做了两点区分,一是认为社会存在本体论只能建立在自然本体论之上。二是认为自然存在具有因果性,社会存在则具有目的性,二者在劳动中实现了完美结合,“劳动使得自然界的目的性和因果性实现了统一,于存在中逐步引入此二者,而在产生劳动之前,因果过程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关系。如此可见,社会实践本体论需要以自然界目的性改造为前提。但自然界往往会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形,如,因果性与目的性[2]之间缺乏联系,或者说,目的性与因果性处于独立存在状态”。马克思在其著作《巴黎手稿》中提到:个体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其本身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从方法论上看,马克思主张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存在和自然存在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然存在才是一种真正的存在,而此时的自然界才是人之[3]所以能够成为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存在的观点,其精髓就在于解释人的存在方式。要想对存在本身以及自然存在的意义进行准确解释,就需要先了解社会存在的真正内涵。(2)生态存在的研究英国学者拉伍洛克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超级有机体,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化的活体。地球的生物圈、大气圈、海洋和土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系统所具备的功能,让地球上能够出现生命,让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而生存于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具备大气温度调节功能,回对生物环境造成影响,但反过来,环境也会对生物的进化产生影响,所以说,二者之间存在相[4]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关系”。6 第1章绪论E.哈里斯认为,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从微观有机系统与无机系统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现其内在的结构层次协同性机制。即有机系统的“每一层次都为后一层次提供了根据,但是在每一层次上相应实体的独特性质取决于它们的整体结构,它们具有协作性质,不那么复杂的实体不可能有这些性质。原子具有自由电子不可能有的性质,而分子具有化学亲和性。化学亲和性仅取决于它们的组成部分原子化合的形式,并不取决于任何游离的原子所具有的特性。这对于涉及生命物质活性的大分子来说尤为如此,这种活性在无机界层次是不可能的。决定趋向性的正是结构,而结构总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发现贯穿于各级自然形式的是整体支配并决定它们的部分。[5]这在每一阶段都是正确的”。法国学者埃得加·莫兰认为:生态系统关系中存在两个开放的实体,并且他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包容。每个系统是另一个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整体的继承。一个生物系统的自主性程度与生态系统依赖性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即:自主性越强,生物系统依赖性越大。但实际上,复杂性是形成自主性的基本前提,这就意味着,各个环境系[6]统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美国学者欧文·拉兹洛在《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著作中把人与自然看作是统一的生态存在系统,这个系统他给出的经验解释包括三个层次:即物理系统(原子)、生物系统(有机系统)和社会系统(人类社会),分别阐释了原子的整体性、原子的秩序,以及“微观物理控制论”的定义、原子的适应性自稳和自组、原子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等级体系;有机体的整体性、秩序,以及“生物控制论”的定义、有机体的适应性自稳和自组、有机体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等级体系;社会的整体性和秩序、社会控制论的定义、社会的适应性自稳和自组、社会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等级体系。他进一步从心理-物理、物理事件和精神事件、大脑-心灵同一性和相关性、双透视论诸方面揭示了系统哲学关于系统本体论的框架。德国学者克劳斯·迈因策尔在《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7 第1章绪论复杂动力学》中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系统是非线性复杂系统,描述和解释这个系统的存在相关理论“不可能打破自然规律,对其进行特殊的物理学还原,它的数学原理尽管来源于物理学,并且成功地应用到了物理学领域,但其并不属于传统‘物理主义’范畴,而是一种单纯的方法论,只不过跨了多个学科罢了。该方法论通常以复杂系统为基础,对微观元素相互作用下的宏观现[7]象进行解释”。此外,克劳斯·迈因策尔还写道:“在整个复杂的地球系统中,生命并非偶然形成的,而是自然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说,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相符。……立足于哲学角度而言,在解释生命的诞生时,可以借[8]助非线性因果关系”。(2)关于生态意识的研究1)生态科学意识研究在西方,一些生态学家在环境保护实践过程中总结和概括出一些生态科学观念并成为共识,上升为指导生态行为的生态科学意识。20世纪20年代美国林业局局长吉福德·平肖提出森林的“明智利用”的生态科学意识,其要点包括森林是可以被人类利用的,但要以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不是以公司的利益为原则。20世纪30年代美国生态学会会长利奥波德在森林保护实践中进一步提出“一切事情,只要有助于生物群落完整、稳定和美丽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这种生态科学意识成为美国现代森林管理的基本理念。美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奥都姆在《基础生态学》中把人类社会过程视为自然生态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地球生态系统视域提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其中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环境承载力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生态观念,这些观念已经成为生态学家普遍流行的生态科学意识。美国生物学家康芒纳在《封闭的循环》中提出四条生态学定律,即万物皆相互联接、物质循环、自然界最懂自然和取予平衡。其中自然界最懂自然争议最大,促进了生态科学意识的文化普及。2)生态经济意识研究8 第1章绪论美国学者加勒特·哈丁考察了历史上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并与农业、矿业、渔业和林业做类比概括出“牧童”生态经济意识。进而他又把地球视为一个宇宙飞船,类比宇宙飞船的物质循环模式,提出人类社会在地球上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循环型经济。美国杜宁在《消费多少算够?》著作中对人类工业社会物欲横流现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工业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和人口的发展紧密相关,不消费经济就衰退。他进一步发现消费并不都是合理的,基本简约消费与奢侈消费、大量的浪费不同,但入奢容易,入简难。工业社会消费的本质在于物欲还是节欲,因此他提出当代社会的生态经济意识应当是节约型的经济意识。3)生态政治意识研究世界环境运动是一场群众运动,但是在政治高度保护环境的运动,有两种主流的生态政治意识:一是常规的生态政治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从1972年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世界峰会”,反应了生态政治意识的主题,即从“只有一个地球”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二是激进的生态政治意识,这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制定的一些行动纲领和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表现为一些激进行为,例如用小船去碰撞大船来呼吁人们保护鲸鱼,用裸体展示唤醒动物同情和保护,甚至还有更为强硬的手段,如黑手党暗杀以保护生态环境。[9]美国加勒特·哈丁提出地球生存船模型。这个模型阐释了地球如同一艘在大海里航行的船,有两种情况:一是所有的人都上船,船必沉;二是根据船的容量,只能允许部分人上船。那么哈丁认为在选取哪些人上船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论,从人道主义标准看,是儿童、妇女、青年上船;从竞争的角度看,谁有能力谁上船,强者上;从地域空间优势看,哪个国家离船近就有上船的优势。哈丁的这个生存船模型至少投射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以大欺小、倚强凌弱是否正当的环境正义问题,以及生态安全处在临界状态时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应对全球生态政治问题。4)生态伦理意识研究9 第1章绪论西方生态伦理学发展迅速,形成了许多学说,其中有个体论,典型代表是阿尔贝特•施韦兹、保尔·泰勒;整体论,有利奥波德、克里考特和罗尔斯顿。有人类中心主义改造论,有莫迪和诺顿;非人类中心主义,有彼得·辛格、汤姆·雷根。有浅层生态学,帕斯莫尔;深层生态学,有纳什。这些不同的学说,其生态伦理意识倾向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帕斯莫尔突出人对“自[10]然的责任意识”,其理由正如诺顿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性追究,即用生态世界观、伦理和美学观点对人类行为进行合理性的筛选并上升为一种生态伦理决策意识,确立制度化、责任化意识;二是体现对动物的“相情同感意[11]识”,如辛格讲究对家养动物饲养福利,确立不造成有感觉动物不必要痛苦的意识,也如雷根讲究对野生动物的尊重,确立让“它们自在”的生态伦[12]理意识;三是施韦兹基于“愿意生存”原则倡导“敬畏生命”的伦理意识,进而泰勒发现“任何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善”,倡导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13]四是利奥波德倡导确立“大地伦理”意识,进而克里考特基于动物-人类-大地三角关系培育文明的生态伦理整体系统意识,以及罗尔斯顿基于大地-非人类生物-人类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现地球历史积累的成就,培育文明的生态伦理整体系统演化意识。5)宗教的绿化,新的宗教生态意识研究宗教与生态关系的研究非常丰富,在此我们仅关注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视域中的新的宗教生态意识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成为社会问题,不同的宗教改革出现了绿色转向,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历史学家林·怀特发表《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揭示了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立场并认为基督教教义《创世篇》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意识根源。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芝加哥召开的有6500宗教人士参加的几乎涉及每一种宗教教派的世界宗教大会,讨论并通过《全球伦理普世宣言》,其中呼吁各教派应确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其要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存在有内在价值,“因为万物不论有无生命,都只因其存在便具有一种内在价值”。二是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假如环境被严重破坏则人10 第1章绪论类就不能作为人类充分发展甚至生存下去”。三是尊重“我们大家生活、活动并拥有我们的存在”的生物圈,提出人利用自然的审慎而又明智的生态伦理意识,即第一“除非是用于某选择更大的善(例如用植物或动物果脯),否则不毁灭任何自然形态的生物或无生物”;第二是“只要可以办到,就仅仅消耗[14]可替代或可再生的自然形态物质”。1.2.2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1)关于生态存在的研究内蒙古大学包庆德在《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中借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关性原理类推到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相关性。他认为:社会存在与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居所,它的存在价值主要在于:对生态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揭示,同时分析此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分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事实上,生态存在是人的自然与社会统一存在的反映。如果说,地理环境、人口要素都包含在社会存在范畴,那么生态地理环境、生态人口要素也应该[15]包含在生态存在范畴。”董云英在其著作《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中认为,“生态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赋有社会意义的自然界的存在”。她主张“生态地理环境及人口要素,是其主要构成部分。生态存在具有开放性特征,其目的在于: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对于人类而言,自由与全面发展,是最理想的人生追求目标,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陈名财在《生态存在论》中对马克思主义存在论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有三方面: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论是生态学角度的存在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其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它不同于传统[16]哲学,不具备传统哲学视角下的主、客二元对立关系”。二是马克思研究的视角,不在于探讨世界的本原,不再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纯粹语言领域,对起点的逻辑的追寻,并基于此构建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范畴体系,运用生态存在论视角下的独特思维方式,对“存在”这一11 第1章绪论有机生态系统本身进行完美展示。三是马克思生态存在论也可以从哲学角度进行理解,它基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解释存在物到底以何种方式存在,即人如何向自然生成和自然如何向人生成。四是马克思用“对象化”、“类的存在物”、“实践的目的性”以及“人作为肉体的自然存在物和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等概念的推演,揭示了人在“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肉体存在和有意识的存在,以及个体的存在、群体的存在和人类的存在过程。(2)关于生态意识的研究1)生态意识涵义相关问题董云英指出:学术界目前关于生态意识方面的研究,大多未与生态存在相结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又体现出了意识的前瞻性特征。她认为这种意识在先存在后的研究现状是不正常的,她指出这种研究方式“并没有对存在与意识之间关系作出明确说明。无论何时,存在以生态存在隶属于哲学范畴的关系始终都不会发生改变。从某种角度而言,生态意识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由生态存在决定,并且会作用[17]于生态存在。”。当前我国关于生态意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一是社会意识论,该观点认为生态意识反映生态活动,是人对自己把握社会生态系统运动规律,并从最优方式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社会意识。二是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反映。[18]三是对生态存在的反映,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一是从广义上说,生态意识是对生态存在的反映,这种存在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立足于狭义角度而言,生态意识一种觉醒,是对人类[19]工业和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全球生态危机的理智反映。包庆德对生态意识觉醒观给予了认可态度,并指出:“生态意识形成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过程,不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会破坏生12 第1章绪论态系统的平衡,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利。这些与生态主体息息相关的活动与社会现象,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在这些问题面前,人类给出[20]的反应则是生态意识的体现。”生态意识反映了生态存在,在现代社会意识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人的自然、社会意识之间,有着密切[21]联系。四是“生态意识也可以称之为忧患、责任意识;或者价值、科学意识;”[22]“生态意识实际上也就是价值科学意识;”“生态意识是一种生态伦理、科学以及忧患意识;”侯吉侠指出:“生态意识将生态价值、忧患以及人与自[23]然共存等意识都包含在内。”这些划分,都以生态意识属性为依据。五是作为一种生态发展的规律性的观念和意识,“生态意识作为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是人类基于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出于是生态环境保[24]护目的而形成的,属于观念和意识的结合,遵循了生态发展规律。”2)关于生态意识的特征问题余谋昌把生态意识的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生态意识是全球意识;二是生态意识见诸于人和社会主体,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客体;三是生态意识体现长期性和未来意义;四是生态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因而突破传统理论的限制;五是生态意识是对保守与激进环境运动的反映,呈现更鲜明的意识形式。包庆德指出,生态意识能动地反映了生态存在,揭示了其时代特征,并展示了相应的指导功能,具体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生态意识基于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特征,是对人类社会存在方式的协调反映;二是生态意识彰显内在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三是生态意识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目的的[25]思想意识。陈铁民认为:生态意识反映了生态活动,它与社会意识相比,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是对物体进行综合反映;具有广泛的生态规律作用范围,并且其结果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摆脱了传统理论框架的束缚,注重维[26]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行为规范特征比较明显。赵建军指出:生态意识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和主要价值取向:一是对整体性的强调;二是对生态[27]伦理观的主张;三是对未来的关注。张久恒则指出:生态意识的本质特性13 第1章绪论是能动性,并且对生态意识及其思维方式、能动作用进行了综合性反映,一[28]方面形成新的主观意识,另一反面创造全新的客观世界。刘湘溶指出:生态意识的特征有三点:一是生态意识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整体性;二是生态意识在时间序列上具有未来性;三是生态意识在上述两个维度上具有高度统一[29]的和谐性。(3)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关系的研究关于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关系的研究相当薄弱,只有两篇文章,其中内蒙古大学的包庆德的《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具有代表性。包庆德观点主要体现在个方面:一是“生态存在与意识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并且这种关系在生态哲学领域内,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30]基本问题”。二是从哲学理论角度而言,“存在”的概念非常抽象。他认为:学术界与[31]生态意识相关的研究,可以抛开生态存在,展开单独分析。三是生态意识由生态存在决定。但包庆德将“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等同于“存在与意识”哲学问题,并且利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关原则,分析生态社会存在与生态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然而,类比方法在方法论上是或然性推理,不具有必然合理性的条件,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他突出人与自然的差异性和重大区别。“生态存在中融合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关概念,它对生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揭示,并且分区了此二者的不同之处,主、客体二元哲学倾向比较明显。第三个问题是他所讲的生态存在仅代表人类生态存在或围绕着人的生态存在,忽视或不顾生态存在的本体论蕴含。(4)关于生态红线的研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和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组于2014年1月发布《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简称《指南》),其中把生态红线界定为生态保14 第1章绪论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在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保障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有助于实现生态功能的拓展、环境质量[32]的改善、资源的优化配置等,设定了最小的空间保护范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具体表现于:限定自然资源利用量、环境保护指标等,但是此次发布的《指南》没有针对生态红线划定给予必要有效生态补偿的规定,因此作为生态红线存在如何能转变成被接受的生态意识,需要进一步研究。1.2.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本文基于生态红线的视域研究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从本体论的意义上看,研究的出发点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使存在从存在者中显露出来,并对存在本身进行解释。由此,我们认为存在有三个层面:一是显在的存在,二是潜在的存在,三是由潜变显过程中的存在。卢卡奇是在显在存在层面把存在者分为无机自然、有机自然和社会三大类型,他对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做的两点区分,特别是认为自然存在具有因果性,社会存在具有目的性以及通过劳动将因果性和目的性结合起来的阐释,有助于理解存在者背后的存在,即潜在的存在或由潜变显的存在。马克思则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存在和自然存在的意义,其研究视域在于人类的生态存在既是社会存在也映射自然界的存在。这显然是从人类视角研究存在,还需要扩展这种视角,即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视角研究存在。生态存在地球上是以“人-社会-自然”系统的方式存在的。在拉伍洛克看来,地球是由于被生命捕获才成为生态存在,这种生态存在他概括为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造成了动物与植物的存在,由此他认为今天气候的变化与生物群落的变化紧密相关,这是一个惊人的结论,为我们认识生态存在及其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哈里斯关于地球有机体构成的层次结构关系学说,特别是层次递进学说,对于我们理解整体支配并决定部分的原理具有启发意义。15 第1章绪论莫兰研究了生态系统间的作用关系,得出三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一是系统间的存在是包容的存在,二是每个系统是另一个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对整体的继承。三是一个生物系统的自主性程度与生态系统依赖性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即:自主性越强,生物系统依赖性越大。但实际上,复杂性是形成自主性的基本前提,这就意味着,各个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迈因策尔进一步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存在是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存在。他认为描述此系统的存在不可能还原成特殊的物理学的自然规律,而要借助非线性因果性和耗散自组织理论加以解释,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拉兹洛则把生态存在分解为物理系统(原子)、生物系统(有机系统)和社会系统(人类社会),并从微观到宏观分别阐释了整体性、秩序,以及“物理、生物和社会控制论”的定义、揭示了适应性自稳和自组、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等级体系,对于我们研究生态存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参考。西方生态意识研究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生态科学意识研究、到生态政治经济意识,再到宗教生态意识分化研究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生态存在、社会存在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存在的性质、内容和本质,揭示了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在生态环境危机的形势下所发生的一系列思想意识的生态转向,也投射出人对自然的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这对于我们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之间的关系具有可借鉴的意义。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研究,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存在的研究,或者是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原理类比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具有或然性,没有认识到社会存在与生态存在的同质性中的异质性,或者从生成论视角研究人向自然的生成和自然向人的生成,没有深入探讨与环境容量、承载力密切相关的生态要素及其生态关系。二是生态意识以及生态意识与生态存在的关系的研究,仅局限于静态的存在与存在的反映,或者是觉醒意识、危机意识、价值意识、回归意识,或者直接解释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未能反映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如何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特别是16 第1章绪论生态意识滞后于生态存在,生态存在如何作用和支配生态意识的进步或者是革命,其中社会存在作为人工自然存在又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中介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生态红线视域中把上述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结合起来,定向生态红线的存在生态,生态红线存在决定的生态意识建构,以及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关系原理。1.3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1.3.1研究内容生态红线视域中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研究,指向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红线划定提出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划定红线作为一种生态存在如何转变成生态意识,以此揭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相关性及其规律性关系,为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存在、生态存在、生态意识、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以及我国正在开展的生态红线划定提出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相关性问题,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基点,为进一步开展本文研究奠定基础条件。二是研究生态红线存在的生态,分析红线划定的原则和类别,以及红线作为生态存在转换成社会存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方式,研究与生态红线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围绕着生态红线揭示人与自然新的存在状态。三是分别对生态红线存在和生态红线意识的结构进行研究,从生态红线存在和生态红线意识各自的结构要素以及其各种的结构关系入手,对生态红线存在和生态红线意识各自的内在结构加以研究。四是基于生态红线对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运用库恩科学革命理论描述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互动的渐变和质变,揭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内在的作用机制。17 第1章绪论1.3.2研究方法(1)案例分析法例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实例,揭示红线划定作为一种新的自然生态存在,如何通过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重构,实现新的生态意识的建构。为此要参与实践,配合老师参加哈尔滨市阿城区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规划的研究,亲身体会和深入研究其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践基础。(2)文献归纳和综合分析方法围绕着存在、生态存在、社会存在、生态意识、社会意识等关键词,展开文献的比较和梳理,运用归纳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研究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3)类比方法借助库恩科学革命模式,“常规(范式)-危机-革命(新范式确立)”类比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变革过程,即常规(生态存在对应常规生态意识)-危机(新的生态存在还没有建立起新的生态意识,传统生态意识危机)-革命(新的生态存在与新的生态意识建立)。18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2.1生态红线基本内涵的确证生态红线的定义: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即《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以下[33]简称《指南》),是中国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纲领性技术指导文件。《指南》规定,2014年,中国要完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34]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生态保护红线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红线。指的是水源涵养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等。城市发展需要安全健康的水源,这是一条经济社会的生态保护安全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二是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保护红线。即重大生态屏障红线,可以为城市、城市群提供生态屏障。建立这条红线,可以减轻外界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和风险。广东韶关便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三是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红线。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红线,是为保护的物种提供最小生存面积。红线就是底线,如果再开发就会危及种群安全,[35]非常紧迫。2.1.1生态红线现有概念的弊端及其修正现实中,针对生态红线的概念使用的是国家在《指南》中所给出的界定,53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它指出,所谓生态红线即是讲那些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与安全等具有保障性质的基本限度要求,这一限度要求能够对国家以及地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对国家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人民健康等具有积极的影响,它对于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环境质量等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该定义在指导人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实务中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划线的具体范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限度的明确要求,在我国自然保护历史上也是第一个可以操作的自然保护纲领性文件,由此红线的规定为红线背后涉及的利益结构乃至资产核算以及补偿制度等配套保障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但是该定义由于时间限制、可计算方式的规约以及错综复杂的地理和环境因素,乃至地区之间、区域之间在经济上发展的阶段差异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该定义显露出诸多弊端和不足,总体上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红线”的概念中所涵盖的含义,重点强调了“国家以及地区的生[36]态系统安全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三大要素,但是仍然局限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场域,具有明显的国家中心主义和区域保护主义倾向。实质上,生态红线是地球生态稳态存在的红线,国家层面的红线划定必须在全球生态视域下定位和展开,否则国家层面的红线划定缺乏地球整体的生态规约,国家层面的生态保护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上述定义明确了提升生态功能的宗旨和目的,以及划定“生态功[37]能保障基线”。但是生态功能的主体不清。在《指南》中被保护的主体仍然是国家、经济社会、本国人民,自然界特别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地没有被列入保护主体的范畴,保护生态功能也是被列入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框架下,由此看来,自然界或荒野地的生态功能仅是处于国家或地区的工具利益的地位,忽视了自然界或荒野地本身的固有价值。第三,上述定义明确指出了该红线主要涵盖了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实现的保障性基本准线、国家或地区环境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性底线、国家或者地20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区的自然资源可利用的最高上限等三个主要方面,但是在《指南》中只对生态功能保障基线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而对后两个红线的划定没有展开,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没有后两个前一个也很难得到保证。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生态保护红线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设定该红线的目的即是要有效的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社会环境水平、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它在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必须要保护的区域范围以及相应资源等的使用限度,这一红线系统依据区域的不同主要涵盖了三个小的部分:荒野区域、乡村区域以及城市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论文中所讲的有关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含义,激吸取了现有《指南》中红线定义的合理因素和具体范围,又对红线定义进行了原则性的扩展,其要点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生态保护划红线看作是一个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原有的红线定义没提到自然本身独立的价值和本身存在的方式,具有人类中心的倾向。事实上,划红线主要是约束人的而约束或限制的理由和根据既有人类方面也有非人类方面,还有自然生态方面,所以人在生态中或人在自然界中规范人类的行为不能没有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第二,对局限于生态功能的原有的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必要的扩展。我们认为,自然界的生态功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不是作为人的对象和异己的存在。一方面人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人所需要的淡水食物和气候环境离不开自然生态,所以我们界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避免了《指南》中人与自然二分的方法论,由此按照我们的定义,自然界的生态功能、可耕地的生态功能和城市生态功能都包括健康态、病态和生存态。这些生态功能与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后两者的限制,生态功能是无法保全的。所以我们认为原有的生态红线概念没能强调生态功能红线到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三位一体的关系。第三,我们界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弥补了《指南》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在空间类型上的空缺。事实上,人类生活的地球除了国家和地区分类以外,还21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有地球整体生态空间分类,即最适合人居的城市,野生动物家园的荒野地和人和参半的乡村。划定红线就是要明确各自相互依存的边界和相互作用的限度,特别是以一方为主体明确生态功能的稳态,包括兼容态和不兼容态,资源共享态和垄断态,生态位重叠态和分离态等,在三者有机系统的景观层面分析和确定其相应的敏感地区以及相应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等可使用的最高限度等,所以由此有机整体论指导下开展红线的划定具有现实意义。2.1.2生态红线应有的类型依据其相应的功能要求,对它的基本类型进行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类是生态功能方面的红线要求,另外一类是环境质量方面的红线要求,最后一类便是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红线要求。这里面第一类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或者地区的整个生态安全而设定的,[36]它对于这一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种类型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地基本环境条件设定的要求,为了人们的健康生存,必须严格实施这一红线;最后一种类型是为了能够保持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等而设定的红线,它对于国家的水土等资源使用限度做了严格的要求。2.1.3生态红线划定的基本原则在进行这一“红线”的划定过程中需要坚持“两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第一个有利于—即“一切事情,只要有利于自然生态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第二个有利于—即“一切事情,只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应当基于两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和道法自然;二是保持生态系统生态健康原则,包括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本着开发与保护、破坏与恢复、保持与保存、人工与自然并重的原则,要有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视野,也要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与此同时,从技术角度来思考时,设定这种“红线”需要严格依据下面6个原则:22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首先,重要性原则。源于这一“红线”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对其进行设定时需要主要考虑相关地区在整个生态平衡系统中的重要性问题。其次,系统性原则。源于这一“红线”设定时的整体性系统性要求,所以它不能仅以某一地区小范围为考核标准,需要统筹全方位的、整体化的需求进行设定。第三,等级性原则。依据相应的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这一“红线”的设定需要实行严格的等级化管理,针对不同要求、重要性等的情况,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有针对性的设定与管理。第四,协调性原则。在进行“红线”设定时不能盲目的设定,需要很好的顾忌这一红线区域在整体大环境中的协调性问题,它应该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等环境相匹配,能够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五,可操作性原则。源于这一“红线”需要在现实中进行操作和落实,所以在对其进行设定时需要严格依据这一原则进行,保证“红线”的基本要求能够落到实处。另外,国家在大的范围内进行区域划分之后,地方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落实,并对相应的边界进行划分。最后,动态性原则。随着现实环境等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所以这一“红线”的设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现实生态保护能力的变化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这一调整属于只增不减的调整。2.2生态红线的定位和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2.2.1生态红线的定位我们把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位域限定在荒野地、城市和乡村三大领域,从生态安全、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个维度分别加以考量:(1)荒野的生态功能状态可以分为健康态、病态、生存态和死亡态等,其中最弱势的也是最难以把握的是生存态和病态,健康态和死亡态都是属于稳定态,因此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视域中如何使荒野生态由生存态和病态转向健康态和“寿终正寝”,是红线划定的重点。或者说,一个健康的荒野生23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态系统与一个被人类干扰并导致病态危机其存亡的系统,前一个系统具有自组织的功能,后一个系统可能有两种状态,即在系统的自调节范围内的涨落,或超越自调节范围不得不求助外界负熵流的输入才能够自调。无论是哪个系统,生态安全是衡量其功能的基线,由此划定红线是保证其功能健康的基本措施。特别是对那些荒野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直接关系到生态安全的区域,要明确标定红线,以达到荒野空间面积不减少,生物多样性不降低,生态系统服务逐步改善的效果和目的。“荒野的环境质量指的是在荒野生态系统所处区位环境要素的质量好坏,如空气质量,水质量等。这些环境要素的质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荒野[38]生态系统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存质量。”所谓荒野资源利用,应该从两个层面去考虑:首先,荒野为生活在其中的非人类生物提供不可或缺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同时荒野为人类提供了例如森林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以及荒野旅游等可再生资源。其次,当前荒野保护最关键的问题是人类对荒野资源的滥用、误用和掠夺式的开发。所以,我们在评价荒野资源利用的这个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那些非人类生物的利益。保护其赖以生存的资源。(2)城市的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主要体现在人类生态和社会生态以及城市环境生态的功能方面,其红线的定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类生态功能定位于人类生态安全,其脆弱和敏感因素在于人的疾病状态以及预防和预报的及时性,其红线关联在于人口的优化和计划。二是社会生态功能,定位于生产要生态化、消费要适度化、社会要生态文明化。三是城市环境生态功能定位于生态学规定的物质封闭循环、能量梯级转换,从而其红线关联在于保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淡水、适度温、湿度和光通量等生存参[39]数范围内。(3)乡村生态系统作为连接荒野与城市的桥梁,具有荒野自然性和城市文化性相交融的特点。因此,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大尺度巨系统来看,乡村生态系统本应是荒野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它可以减缓人类对荒野的冲击和压力,但是在当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空间上向24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荒野地与乡村相交界的边缘地带转移成为一种态势,因此乡村生态功能的保持与荒野地生态功能的保护同等重要。由此乡村生态功能划线的定位,既要考虑到与荒野地的相互依存,也要考虑乡村生态功能主体—土地自然生态承载力。乡村环境质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人居环境不断地改善,能源的利用由“硬”能源向“软”能源转化,乡村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红线划定的关联要素包括空气环境指标,水体环[40]境指标、森林指标、废弃物指标等等”。乡村的资源利用,主要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利用。红线划定应当考虑资源经济利用的最大限度,以不造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并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尺度。2.2.2生态红线的社会支撑系统建构(1)生态保护红线视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1)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原则: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圈定了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范围,并作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存在,限定并要求人类的行为,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同时在制度上政策上赋予红线区域享有被保护的权利,客观上也就决定了该地区围绕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状况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格局。通常情况下,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格局有以下几种建制:第一种经济发展格局是以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结构。如林业、农业、牧业、渔业、矿业等所谓的第一产业。第二种经济发展格局是以制造和加工为特征的工业,包括冶炼、机械制造和加工等第二产业。第三种经济发展格局是以服务依赖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结构。旅游和休闲产业、餐饮和商服、卫生和保健、医疗、金融等第三产业。此外还有以科技依赖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结构。如电子通讯和信息25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电子计算机产业、基因工程和生化等产业。还有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结构。手工业和民族艺术品产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服装业等。上述产业形式都是某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划定红线后,有三种产业结构的状况:一是不变或变动不大,这主要是指主导产业不变,其他辅助产业有微调,或者做减法或者做加法;二是产业结构做大调整,原来作为次要产业或辅助产业变成主导产业,体现为产业结构的重组;三是产业结构向绿色地缘优势产业转变,由多样变单一,由复杂变简单。例如我国国有重点森工林区由“大木头经济”转变成“天然林保护”,由原来考核经济指标转变为考核生态保护指标。2)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产业结构调整案例分析:基本情况:红星镇位于阿城区中部综合经济区和东部山地经济区,是哈尔滨市蔬菜生产基地、经济动物生产基地、肉牛生产基地和玉米生产基地,也是经红星水库、慈兴村、北赵村、三合屯等地穿越红星镇广大地域进入金龙山镇的阿城旅游环路的经过区,由此红星镇被阿城区暨作为旅游型城镇,也作为水源涵养重点公益林保护区纳入市区整体规划和建设,也被纳入黑龙[41]江省和哈尔滨市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的重点单位之一。所以,迫切需要在保护生态功能和开发旅游和文化产业之间划界并阐释其理由和根据。存在问题:阿城区政府高度重视把红星镇建设成旅游型城镇的发展规划,即以红星水库为中心,沿着镇内阿城旅游环路规划建设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村,打造“旅游名区、花园式生态新区和文化大区”。显然,红星湖及其山地森林生态景观确实有发展的生态资本和经济增长优势,然而,令人担忧的是:(1)“有的地方—保护就死,有的地方—放开就破坏”。红星镇,如何在开发建设的同时兼顾保护,在保护的同时促进发展,这确实是红星镇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2)多少年来,人们在红星水库的上游开采山石,不仅造成山地森林景观的破坏,而且还破坏风水流转的自然秩序,直接危及蓄水之源;26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3)尽管红星湖,一直有人在这里养鱼、垂钓、观光和运动,但是没有形成具有生态文明品味的休闲和度假区。划定生态红线的决定:(1)红星镇定向旅游型城镇的产业结构。为此首要任务就要把红星水库上游的七个采石场关闭,不这样做红星水库将面临水源枯竭的危险;(2)不仅如此,还要在红星水库上游建立森林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以保证森林涵养水源的重要功能,保证红星水库的水源源不断,这也对下游基本农田的水土保持,防止沙漠化加剧创造良好条件。根据上述红线划定的要求,红星镇的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采矿业转变到旅游产业”。即红星小镇项目是以水库生态系统为核心,定向打造旅游、文化和商务、人居和休闲运动开发为一体的“全国旅游名镇”,为达到这个目标,省和市主管部门都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并专门安排给红星镇建设用地指标3平方公里。根据《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镇总体规划》,红星绿色城镇建设范围,包括2海兴村,海东村,主城区,总面积151km。镇区范围即红星镇老镇区、滨湖2[42]综合组团、产业组团、文化运动休闲组团。总用地面积为713.98hm。其建设指导思想和规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导,以建设旅游精品城镇为目标,遵循旅游城镇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确定红星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2)转变发展模式,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3)保护风景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学处理红星湖保护和城镇发展的关系,尊重历史文化和地方文脉。(2)社会制度建构为了保障划定生红线后有效性,本小节主要针对在生态红线划定过程中应制度的建构加以研究,我们认为,划定生态红线应建立和完善以下5种社会制度:27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1、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针对河流、草原等一系列的自然资源需要做好统一化的等级处理,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形成有效的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按照红线规定进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严格节约集约使用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确[43]保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资源。需要深化环境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机制,切实推进各种环境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建立,在有关城市规划等领域切实考虑到现实环境的承载限度,有效的评估自然的承载水平,并且对相应的建设等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做好准确的判断,以避免各种不必要的环境破坏出现。2、建立生态红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在环境保护中应该有效的实施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将各项生态指标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将其纳入主管领导的考评系统中,作为其升迁任免的决定的重要参考指标。另外,这类生态保护的完成状况还应该和该地区的财政拨款等的数量相结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3、健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在公共资源的使用与交易过程中,应该健全相应的市场机制,使用集中化的交易模式,将这类资源的管理与监督的权利进行有效的分离,确保公共资源的交易行为得到较好的约束与管理。此外,针对这类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其公共性特点,所以需要构建较为合理的补偿机制,在资源的交易价格[44]等方面做好相应的补偿,切实保护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需要加快水、电等基层公共资源的价格体系完善进度,切实发挥这类资源的最大效益。4、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较为透明的社会环境信息管理制度,及时并定时向社会各界公布有关环境的使用与监控数据,提高社会对它的了解与认识程度,使这一市场权[45]利能够较好的在阳光下运行。在城镇区域,需要强化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力度,在保护区域内部应该坚决拒绝违规、污染等项目的建设,切实维护水资源安全。将生态保护红线建设各项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范围,严格追28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各种事故责任,对于因为决策失误而引起的损失应该切实追求到人,严格执法。5、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制度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一些生态型产业、科教文卫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应该选择并培养出一群有实力的大型项目。将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财政等投入用到实处,争取取得更多的生态环境效果,并[46]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财政支持。此外,还需要有效的利用现实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系统。另外,还应该积极引导民间资金等的进入,将民间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以此来更好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2.2.3生态红线划定的风险生态红线划定的风险是指划定红线后由于不可知因素,或不可抗力,或统称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可能未来实施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自然规律的无知和相关影响因素无知可能带来的风险;二是制订规则者和利益相关者对话、沟通、兼容或妥协可能带来的风险。三是划红线的依据具有局限性,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然而“红线”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家的环境安全不受侵害,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它需要构建起较为完善严格的划定红线的制度。一方面,对红线划定者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决定,要制定责任追究制度,终身追责。另一方面,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一基本要求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达到人口、环境等的相互平衡,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的协调发展。因此,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与严格的管理措施是关键。我们必须明确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区进行一切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各级各类红线区实行规范化管理,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封闭化管理。例如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水源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加强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与养护,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29 第2章生态红线及其社会支撑系统的建构态环境,加强水源保护区内的生态治理和修复工作。成立专门的水源环境监察大队,对全市水源进行严格监控。对重点水源地进行勘界立标,并实施围[47]网保护。同时,加强对穿越重要生态功能区交通干线的生态化设计,尽可能减轻对自然板块的负面影响。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角度考虑,禁止城市扩张和工业建设占用,除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项目外,生态保护红线[48]内的工矿企业及居民将逐步迁出。通过这些措施,让生态保护红线区真正由规划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保护区。2.3本章小结首先,我们对我国2014年颁布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中关于生态红线概念和基本内涵的界定进行了分析,揭示现有生态红线概念和内涵中存在的弊端并对其做了修正和重新界定。由此,我们得出了应有的生态红线类型和划定生态红线的基本原则。随后,我们对生态红线的定位和其背后的社会支撑系统展开了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将生态红线定位域限定在荒野地、城市和乡村三大领域,并分别从生态安全、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三个维度分别对生态红线进行了考量。二是结合对阿城区红星镇划定生态红线这一具体案例的研究,得出了划定生态红线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原则和划定生态红线时应完善的相关的社会制度。最后,我们对划定生态红线的风险即划定红线后由于不可知因素,或不可抗力,或统称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可能未来实施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力图通过对相关配套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降低和消除此类由于不确定性给生态红线带来的风险。从而保证生态红线制度真正的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保护作用30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存在是事物在和如何在的总体概念。生态存在是有机体实体与其环境关系的存在方式,社会存在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而且极大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生存基础方面,它是一种人们生存最基本资料需求、生产需求以及最基本劳动力基础的汇总。然而,以往的社会存在不包括生态存在的考虑,生态存在也不包括人类活动,所以,本章把生态存在与社会存在连接起来作为地球大系统生态存在的组成部分,从以往单纯考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联系,扩展到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而且把社会存在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生态存在,介于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而作为生态红线的存在则是从“益于人类并促进生态”的双标尺度重新划定的生态存在与社会生态存在的“底线”,由此作为一种反映,称为生态红线意识。本章重点研究生态红线存在的结构与生态红线意识的结构,分析其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关系。3.1生态红线存在生态红线作为一种人类保护生态存在的一种方式,又称为生态红线存在,其结构是通过要素及其关系加以呈现。本节首先阐释生态红线存在的要素,再揭示生态红线关系。3.1.1生态红线存在的结构要素生态红线存在的结构要素,包括种群、资源、环境和生产力。为什么选定这几个要素呢?理由有三:一是这几个要素是生态存在最基本的实体。任何所谓生态存在的地方必要种群,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乃至人类。二是某种群的生存离不开其他种群的相生相克。如狼种群与羊、鹿等种群,相对狼而言,是资源。由此资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羊与狼、鹿与狼互为资源。三是有种群的地方不仅必有资源,也必有环境。如老虎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鹿是老虎的资源而树木却不是,而只能是老虎存在的环境,树木确是人类的资源。而人类作为特殊的种群,也离不开资源和环境,但森林53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作为一种自然生态存在,既是人类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四是任何种群或资源都有一定的的生产能力,即生产力,如我们已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但我们不大关心自然生产力,特别是老虎、老鼠种群、森林、湿地等的生产力,因为我们把它们一律简称为我们的自然资源。事实上,把人类的伦理扩展到生态伦理就是对生态讲文明的一种方式。把生态纳入人类伦理考虑,把传统的人类社会界定的一些概念加以扩展,从生态总体的视域而非仅仅人类视域,这是创造“绿色知识”并划定生态红线的基础工作。见图3-1。第一性生产力种群环境资源第二性生产力图3-1生态红线存在的要素(1)种群所谓种群是指任何生物存在的基本自然单位。包括人类种群、其他动物、植物种群和微生物种群。人类种群又称人口,包括数量和质量。种群有其动态规律,呈现r对策和k对策。即大型动物是以少生即保质保量为种群的健康和种的延续创造条件;小型动物是以多生即以数量取得种的健康和延续。划定生态红线是为了保护种群的生存和种的健康延续。如保护东北虎种群、保护朱鹮种群等。划定此红线的依据是种群动态规律。(2)资源所谓的资源,从地球生态的大视域来看是指一切生命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来源,包括各种矿物质和生物质。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来看,资源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一切生命所需要的物质来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人类所必须的维持生存、繁衍的物质来源。二是人类所需要的维持32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矿物金属和矿物能源以及野生生物资源。三是非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需要的不可被剥夺的物质来源。由此看来,人类社会发展与非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内在着在基本资源利用上的矛盾和冲突。由此划定生态红线依据的原则有两条:一是人的生存的利益高于其他非人类生物的非生存利益;二是非人类生物的生存利益高于人类的非生存利益。一般来说,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即指维持物种生存、演化、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来源。对于人类而言,资源是生活与社会进步需要的各种物质以及生产生活基础等所有物质与条件的大集合。对于非人类物种而言,资源主要体现在食物链的捕食与被捕时既能量传递循环的复杂的关系网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狼与羊,老虎与鹿都是互为资源的物种。划红线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保证人类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被保护的种群的生存和健康必须的最基本的资源。人类与其他种群有冲突,划红线就是要先定人类利用资源的最大值,要划定被保护的决不能破坏的其他种群必须的最小值。(3)环境所谓环境,是指围绕着生命并为生命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包括空气、水和土地。由此环境是有层次的,有人类的环境,通常指的是人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有老虎的环境,通常是在深山老林中形成的隐蔽地,即栖居空间。有红松的环境,通常在我国是指位于小兴安岭南坡的森林植被“适地适树”决定的空间。事实上,在地球环境中,“一个地球,两个世界”,体现了人与其他非人类生物共处在一个地球空间中,最好的生存方式是“人走人道,兽走兽道”,在空间上互不干扰。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划定生态红线就是要划定人类和其他非人类最适空间,让他们各自都在他们该在的位置上,是我们在考虑生态红线问题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4)生产力生产力是标定生产能力的指标,在人与自然整合系统中,生产力是指一切事物自然而然的运用物质和能量的能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人类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又分为总体的地球自然生产力,局部种群生产力、群落生产力、33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生态系统生产力;人类生产力可以分为人类物质生产力、人类精神(文化)生产力、人类人口生产力。无论是自然生产力还是人类生产力,最终的能源都是来自于太阳。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首先被植物利用,形成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固定生物质,造成所谓第一性生产力。动物吃植物、植物吃动物、造成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形成地表森林、湿地、草原等荒野景观,这就是所谓第二性生产力。人类生产力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建设和恢复自然的能力。人类物质生产力包括工业、农业等物质生产能力;人类精神生产力主要是指创造文化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能力;人类人口生产力是指繁衍人类种群的量和质的能力。这些生产力是划定生态红线的基本依据。3.1.2生态红线存在的结构关系(1)生态生态指的是生物圈内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紧密联系。早在19世纪初世界上的学者们就开始探究生物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由此而形成了生态学,当代,生态学发展迅速,与其它各种学科都产生一定联系,其它各领域发展都需要生态学的支持,使得“生态”一词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们也用这个词形容各种好的事情或东西,如美好的、方便的以及可持续的[46]都用“生态”一词来形容。同时,不同环境下的人对“生态”概念的理解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其理由在于人是一种生态存在。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正值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世界多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多元化,近而产生人们对各种事物理解的多元化,包括对生态的理解。这些理解不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生态理解为人类的生态,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善恶的问题。因为对人类好的未必就一定对其他非人类生物也是好的。二是把生态理解为自然的生态,倡导“回归自然”的传统,即日本学者星野芳34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郎的技术终结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无所谓善恶,但确实是不正确的,或不真实的不切实际的。三是把生态理解为人既是其中一部分又不是其中的一部分的观点。这种观点是条件论的,具有一定的道理。划定生态红线就是要依据“益于人类并促进生态”的原则尽量掌握好条件论。当代人与生态关系重在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指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由生态体系自我调节能力使得自然界恢复到健康状态,同时需要人们有针对性的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以自然界调节能力和发展规律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平衡而统一的状态。要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体系平衡、人类社会与生活水提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目标。重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自然环境的发展与平衡。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健康、统一。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仅仅控制人类生存与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和自然体系的自我调节能力,而是运用现代绿色科学技术去掉人们社会生产与生活弊病,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划定生态红线不仅仅是一个原则和规范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进生态建设的问题。(2)经济经济,在古希腊词汇中是指对“家”的管理,而生态则是关于“家”的学问或“家”的运行规则。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只有人类按经济生活,地球生态系统不是按经济配置的,但是人类必须在地球上发展经济才能够生存下来。因此,人类经济活动是有计划的,不是盲目的,可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浩劫,由此教训是人类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经济与生态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不解决此冲突不仅人类要加速灭绝,而且非人类也要遭到灭顶之灾。所以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成为不得不被重视的大问题。事实上,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存在着如下的矛盾:一是自然环境为人类经济系统提供了生产的原料,没有这个原料生产就不可能持续下去,就无经济可言。但是人类经济过程又把这些原料转变成产品和废物,最终以废35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物的形式抛弃于自然环境系统之中。二是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以“征服”者自居,利用科学技术和工业大规模的发展城市和乡村经济,荒野自然生态遭到了急剧的破坏,其他野生物种的大规模灭绝也导致了人类恶性疾病不断的增多。特别是影响人类的三大疾病,即血管病、肿瘤病、糖尿病成为家庭经济投入巨大甚至影响到家庭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疾病。所以,经济与生态的矛盾已经成为各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划定生态红线就是要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3)社会所谓社会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结构,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以及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等。在这里我们把社会作为生态存在的一种关系范畴,主要是指直接影响生态存在的社会关联要素及其关系。首先划定生态红线是一个政府行为,政府是第一责任人。由此各级政府作为国家在地方的代理人行使国家赋予的管理责任、服务责任、监督责任。其次承担划定生态红线项目的专家既有受托责任,也有主动接受政府和公众监督的义务,体现项目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再次,企业或利益相关者要明确或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律,应当做遵纪守法的企业家或当事人。特别是在划定生态保护项目的讨论中,涉及到企业的利益、个人的利益,要根据一定的程序或相关规定提出复议或申请再议,切不可消极怠工、造谣惑众或夸大其词。第四,作为参与者的公众应当多听,多看,多体验,按照程序和规则发表中肯意见。特别是当红线划定项目多次讨论悬而未决时,更应当如此。总结以往的划生态红线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是只有专家的意见,划定生态红线是符合生态学规律的,是客观的,但不征求或不顾其他人的意见很可能是不公正的。二是只关注或仅考虑地方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来划定生态红线,而不顾专家的意见,很可能对地方而言是合乎“地方主义”的,但往往偏向于人类利益却忽视了自然生态利益。三是专家的意见和政府的意见,以及利益相关者和民众的意见,这些多方意见总是讨论悬而未决时,确实应当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制约着大家的价值取向和利益36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定位,往往由此思路可以发现利益的关节点、转折点。从社会关系的公共利益角度出发,还是从自然生态功能的健康发展出发,这或许是一个二难选择。事实上所谓公共利益在具体的地域中就是指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利益,所以保护生态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前提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公正。实质上这就涉及到所谓的生态补偿问题。生态补偿搞不好,生态红线不可能划好。(4)生产关系。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不是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与生产力相对应的生产关系,而是在人与自然整合系统中围绕着地球自然“超级有机体”视域最基本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这种基本关系,按照生物存在方式,可以分成“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群落与环境的系统内在关系”、“生态系统间的关系”,“生态景观的内在关系”、“地球生态景观间的关系”,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这些关系是在保持自然生产力的条件下结成的生产关系并以“占有和繁衍”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二是这种生产关系的存在方式具有多样性。就动物而言,有互利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偏利关系、偏害关系等。三是也有与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关系三要素”相类比的关系。从地球生命世界来看,这些不同的生命存在方式,有所谓“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如社会性动物如狮子、蚂蚁、蜜蜂,种内形成“为了种的可持续”而建立的“生产和资源分配体制”,种内个体间的地位和作用也存在差异,作为个体的狮子王、蚁后、蜂王是种群内的物种,而种内其他个体不具有物种的繁殖权利。四是自然选择与协同稳态的关系并存。从地球自然环境系统而言,局部生态存在具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或斗争关系,但是从地球生态系统总体来考察,则是协同进化、生态稳态。这些生产关系是划定生态红线考虑的基本关系,破坏这些关系不仅破坏生态过程,而且也导致物种加速绝灭。37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3.2生态红线意识3.2.1生态红线意识的结构要素(1)感性危机意识所谓感性危机意识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直觉到生态问题的本质及危害严重性引发的思想和观念的共鸣。特别是近几年来,PM2.5现象以及PX现象引发社会问题,就是感性危机意识的体现。PM2.5现象是一种社会存在,但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未引起环境科学专家的重视,公众更是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可是这种局面被打破,是由于美国驻北京的中国大使馆揭露了北京城市空气PM2.5严重超标,极易引发肺炎甚至是肺癌。这则消息得到确证并传播开来,使人们惊醒、警觉,在北京外出可以看到戴口罩的“景观”。这种PM2.5的存在,最终变成了人们的感性危机意识,特别是柴静《穹顶之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危机意识。PX项目,作为基础化工原料造成环境的危害与PM2.5现象不同,但是在导致人们产生感性危机意识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效。PX项目应用特别广泛,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其生产对环境影响大,干扰周边人的正常生活。可建厂者已经得到政府的批准执意要建,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PX项目被[50]迫宣布放弃。实质上,感性危机意识是一种直觉,更是一种顿悟。没有感性危机意识就不会有大众生态文化自觉。所以感性危机意识是一种唤醒意识,也是一种走向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尽管它部分的包含着理性认识。(2)理性意识所谓理性意识是指人类区别于其他非人类在意识层面的独特思想和观念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内在属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和植物是因为只有人具有理性灵魂。这在笛卡尔看来,理性是“怀疑”之性,是一种通过归纳法对特殊性事物的怀疑得出事物的一般属性的逻辑推理。理性在黑格尔看来,是通过正-反-合的辨证思维所进行的逻辑内省38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和自我检讨。所以理性意识不同于感性意识并包容感性意识或以感性意识为前提和基础,是一种通过理性思维逻辑验证的主观见诸客观并反映客观的主观意象和心灵印象。随着现在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实证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数学建模的方法对理性认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扩展,这为人类理性意识的确立和不同理性意识的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处理手段。就个体而言,理性意识是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例如科学家他不仅有知识和方法的规定,还有经验和技能的规定,还潜在有价值、意志和情感方面的规定。而对于公众而言,接受大众知识和文化教育并饱含个人兴趣和情感的导向,其理性认识在知识层面并不多,但在情感和意志方面不一定比科学家差。所以理性意识可以分为科学家的理性意识,政府官员的理性意识,公众的理性意识,利益相关者的理性意识等等。问题不在于理性意识的多样性、特殊性,划定生态红线并作为一种新的生态存在,寻求的生态意识是一种红线意识,由这种多样的意识存在,最终要实现并达到红线意识的共识,这是理性意识成为划红线后确立的红线的理性意识的最终目的。(3)非理性意识我们认为,作为生态红线意识的非理性意识,不是指生态红线意识仅仅是非理性的,而是指具有非理性意识观念的人在划定生态红线后或在划定之前所具有的非理性意识观念和态度。非理性意识通常是与理性意识相对应,是一种以宗教或地方民俗、民风为特征的意识形式。非理性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存在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宗教情怀和意志决定意识形式和内容。例如信奉佛教的人有不杀生的情怀和意志;信封道教的人有吃素而不食肉的情怀和意志。二是地方民俗和民风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和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有些地方的人以上山打猎为生或开发矿山为生,他们都有敬“山神”拜“山王”的仪式,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感恩。这一点不只局限于我国,如在美国西部的原始印第安人部落中就存在着拜山祭天的非理性意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存在着类似的习俗,如鄂伦春族人信奉萨满教,他们把河水称为圣水,有敬河神的意识。三是在我国有一些地区的老年39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人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宿命论或天命论的意识,这被人们称为所谓的“迷信”。以往我们在宣传口径上对这种所谓的“迷信”持否定态度,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无论是迷信还是什么信仰都是一种意识并且一旦形成了这种意识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信者为信,不信者则不信,似乎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也不能否定它对行为的指导作用。相反,没有信仰的行为只能靠利益,而利益的作用似乎是品味不高的,与非理性意识相比是另外一种行为的动机根据。我们在划定生态红线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当地人所具有的非理性意识,因势利导才能够更好的建立起生态红线意识。3.2.2生态红线意识的结构关系划定生态红线是确立了一种新的生态系统的存在方式,由此,重点不在于生态系统的存在而在于要它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即形成生态红线意识。那么如何形成生态红线意识就成为这一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1)诠释论关系生态红线存在变成生态红线意识不是线性的,是需要经过观念的“破”和“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诠释论为我们提供很好的解释。首先,划定生态红线并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政府行为,而政府行为来源于国土资源的整体管理规划,其依据是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遥感监测数据和地理区位的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及其现状的分析,因此,从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角度看,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干扰甚至破坏,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不可逆的生态过程,一方面,无助于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自然生态系统要遭到破坏,即所谓的生态失衡。所以,划定生态红线目的是限定人类经济系统的边界,规范人类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经过感性危机意识、理性意识和非理性意识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最终形成生态红线意识,并使这种生态红线意识成为指导人们习惯的思想和观念。这种诠释论揭示了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之间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关系,对生态红线意识作为一种人们头脑中的思想和观念的存在做了系统论的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40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和意义。(2)实践论关系从实践论的关系考察生态红线意识的形成和确立,有助于认识生态红线意识结构关系的特征。具体说来,在生态红线意识形成的实践中有三个阶段:一是常规的生态意识运行阶段。在此阶段的生态实践是生态意识指导下的实践,生态意识成为人们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生态意识也成为政府决策的意识,进入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形成政策、体制和机制的表现形式。以此形成了所谓社会常规的生态意识。二是常规生态意识出现“危机”的阶段。在此阶段,常规生态意识遇到现实生态问题的严峻的挑战:首先,生态破坏加剧以至于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引起了人民普遍不满。这类诉讼案普遍增多。其次,政府组织专家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组织召开相应的研讨会,会同各方形成治理生态问题的若干方案供政府决策选择。再次,非政府组织与相关企业对话,沟通不利、矛盾升级,揭露性文章、曝光性新闻报道不断,以引起社会关注,成为不得不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三是生态红线划定后的生态红线意识确立阶段。生态红线一旦划定就意味着生态红线作为政府行为已经进入决策并且形成了相应的地理区位规划性文件,由此,需要确立生态红线意识。一方面,通过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到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生态红线意识确立的教育和宣传开始进入各种新闻媒体的视野,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也有学者开始围绕着生态红线意识确立的若干环节问题、社会观念转变问题、新旧观念在文化层面的趋异与趋同的关系问题等展开研究,形成研究的热点和研究群体。四是生态红线意识进入常规生态意识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生态红线意识已经成为大众公共文化,并已经转变成一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3)社会建构论关系从社会建构论的视野考察生态红线意识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出生态红线意识在其结构关系层面的三个特点。一是促进生态红线意识形成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认清传统的生态意识的顽固性。正如柯林斯“经验相对主义纲领”的一个核心隐喻——“瓶中之船”揭示的那样,一旦人们在特定的文化传统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基本看法,这种看法就会被固定下来变得十分顽固,很难被破除。划定生态红线意识需要打破传统的意识观念,这种传统的意识观41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念的改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特别是讲清生态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说服教育的效果。二是生态红线意识的确立需要利益结构的调整和统一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事实上,划定生态红线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政府与企业的二维对策而言,政府采取“大棒子”的做法是不可能奏效的,采取“大棒子加胡萝卜”的策略可以一时见效,这是一种所谓经济手段,但是,要心服口服还必须有伦理道德的辅助和强大的社会舆论,这就是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三是确立和完善生态红线意识需要搞好全社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这一点与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五位一体”的格局建设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开拓融为一体,则更有现实意义。3.3本章小结本章,我们对生态红线存在和生态红线意识存在的生态进行了,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的结构要素探讨和对二者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的研究上。首先,我们将种群、资源、环境和生产力这四种要素作为生态红线的存在的结构要素分别进行了考察,主要考察的方面包括这些生态红线存在结构素的基本定义、内涵以及它们如何能够被看作是划定生态红线的基本依据被来加以考虑的。随后,我们对生态红线存在的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围绕着生态红线存在要素所结成的生态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这四种关系对生态红线的内在结构关系加以考量,并得出要想划好生态红线就要将以上四种结构关系为主的生态红线存在结构关系加以充分的考虑的结论。其次,我们对作为一种生态意识的生态红线意识的结构要素和结构关系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我们认为生态红线意识是一种主要由感性危机意识、理性意识和非理性意识的构成的生态意识。通过我们的研究得到了生态红线意识作为包括意识三种结构要素的生态意识的依据和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我们分别从诠释论、实践论和社会建构论三个维度对生态红线意识的内在结构关系进行了分析。就此,我们得出了以下三方面的结论:一是在诠释论生态红线存在变成生态红线意识不是线性的,是需要经过观念的“破”和“立”的过程。二是在实践论层面,生态红线意识形成的实践中有42 第3章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四个阶段,分别是常规的生态意识运行阶段,常规生态意识出现“危机”的阶段,生态红线划定后的生态红线意识确立阶段以及生态红线意识进入常规生态意识阶段。三是在社会建构论我们得出生态红线意识在其结构关系层面的三个特点,即形成生态红线意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认清传统的生态意识的顽固性;生态红线意识的确立需要利益结构的调整和统一的价值观念的形成;确立和完善生态红线意识需要搞好全社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43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作用机制我们基于生态红线考察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发现,生态存在作为客体的存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但是当人类经济系统与生态存在发生关系后,生态存在就打上了人类的烙印并对人类产生影响甚至是危机性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就存在为了人类也为了生态存在,需要划定生态红线并确立生态红线意识。生态红线圈定了生态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二者具有怎样的关系?从常规的生态存在到新常规的生态存在有怎样的演变机制?其中涉及哪些利益结构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如何从生态存在可持续的视野考虑必要的生态补偿?这些问题是本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4.1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互为决定的关系4.1.1生态存在决定生态(红线)意识从认识论的角度说,生态存在既包括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人与人关系的人类社会系统,还包括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社会整体关系的经济系统。其图示如4-1。图4-1作为生态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和人类经济系统示意图从图4-1可以发现以下认识规律:53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第一,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具有双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首先所谓自然资源既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也是人类和非人类生物生存和发展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因此,人类社会系统、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一荣俱容,一损俱损。第二,划定生态红线在认识论上是为了避免自然资源R的破坏和生态环[51]境E的恶化。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埃利希的经验公式:R=P×C..........................................(1)E=R×T.........................................(2)QPK...........................................(3)CQ=Re+Rd.........................................(4)从公式(1)可以发现,自然资源的消耗R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P以及人均消费量C呈均消费量C不足,以及山区人都向往大都市生活所形成的人口迁移,由此,一方面,这种人均消费C不足表现为“贫穷”,另一方面,类比自然选择,这种“城市选择”选拔走了优秀的山区人,由此也造成了山区人口降低,对自然资源R的压力减小,但却变的越来越穷。如果我们要保护这里的生态,需要当地人不以开发为目的而是以保护为目的的话,在划定生态红线时应当给予当地人以生态补偿。因为保护者保护的环境,不仅仅是当地人的环境,还是广大区域人民的环境,以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部分环境。从公式(2)可以看出,边远山区的环境状况E,与资源消耗R和技术发展水平T有直接关系。显然,边远山区越绿,说明生态环境越好,即资源消耗和技术发展水平越低。从公式(3)和(4)可以进一步加深认识划定生态红线需要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首先,在某一个需要划生态红线的地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可被人类利用的资源存量是一定的量,Q。当人口少或人口下降的时候,人均消费量就应当增加。可是在边远贫困山区人人口外流,人均消费量居低不长,客观上保护了当地的资源和环境,所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如果要求他们有限利用可再生性的资源Re,不能开发不可再生性资源Rd。由此划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并要求他们严格遵照执行,以保护环境,那么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正和生态公正相统一的角度来说,政府应当考虑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态补偿。使保护者心情舒畅,有助于确立良好的生态红线意识。45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从方法论角度说,生态红线的作为新的生态存在,具有决定生态红线意识的方法论功能。事实上,对生态存在的本体论认识,来源于生态模型。生态模型是抽象并简化了的生态存在。具有客观性基础。“第一,模型以野外观察或实验室的大量数据为根据,它的变量和各种根据来自现实。也就是说,它与现实的观察事实是相符的;第二,组织这些参数的理论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包括认识规律和自然规律;第三,它既体现自然系统的价值要求,又体现社会系统的价值要求,即合目的性。也就是说,棋型与事实(证据)存在逻[52]辑关系,两者是配比的;模型与建模目的相符,达到价值要求”。然而,模型终究是一定观点和思想方法的人建构的,因此以怎样方法论建构模型就直接影响模型的真理性和与生态存在相符合的程度。因此,我们认为,建构模型不能没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但反对基于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地实用主义。我们也反对单纯的机械决定论,因为任何生态存在既符合物理化学规律,也依据一定的生命规律,所以简化的生态模型不能仅仅停留在物理世界的因果关系的范畴,还必须充分包含生命世界的有机体关系。有鉴于此,我们倡导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坚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生态中心主义的方法论根基,并以“完整、稳定和美丽”为尺度,并以“像山那样思考”的思维方式建构生态存在的模型,由此以内在的科学逻辑决定性地沟通生态红线意识的建立。从价值论的角度说,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生态存在对我们人类有用的工具价值,还要认识到自然界生物之间互为工具的内在价值。由此,在价值论上,不仅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还要走进人类中心主义。正如美国学者诺顿提出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改良方案那样。诺顿发现,当代生态危机主要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导致的结果。但要全盘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就有可能犯“泼洗澡水连小孩一起抛掉”的错误。因此,要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系统的分析。人类中心主义来源于人类利益的需求,这种需求有合理的,也存在不合理的。那种建立在感性意愿基础上的“需求-供给”模式,是不合理的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而那种从感性意愿出发,但对感性意愿进行理性评价——那种建立在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美学观点之上的理性评价体系筛选后决定的供给,被诺顿定义为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模式为:“需求—评价体系—供给”。这种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生态存在具有内在价[53]值的途径之一,有助于达成生态存在决定生态红线意识的价值共识。46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4.1.2生态(红线)意识决定生态存在生态(红线)意识决定生态存在,而不仅仅是对生态存在的反作用,其理由和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第一,生态红线意识变成政府决策意识,指导和决定工程项目是否有可能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生态红线意识一旦变成政府决策意识,就意味着生态红线意识作为一种政府的文件或政令成为一种政策或者是制度或者是某种机制存在,这在工程项目选择或论证或者是立项等过程中发挥作用。具体说来,有三种可能:一是看一个新工程是否可行或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不是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是根据该项工程是否符合生态红线意识的规定,符合者就存在,不符合者就撤销。二是决定一个工程以何种方式存在,除了按照国家规定的三同时制度外,还要严格遵守生态红线意识体现的生态存在知识方面的规定,特别是,不破坏生态过程,不加速灭绝物种,作为任何工程项目以何种方式存在的判决和评价基准。三是生态红线意识明确规定了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因此任何工程都必须在此项规定的范围内遵照执行不得违背,否则轻则整改,重则停产。第二,生态红线意识转变为公共政策意识,进入各行各业公共政策圈,决定哪些存在将被禁止或改变,哪些存在需要被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划定生态红线是一种生态保护行为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行为。通常由林业、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行动,一旦红线划定,形成了相应的政府报告或文件就由原来的几个资源管理型部门传播到其他政府部门,对其他政府部门涉及到土地占用和开发,排泄污水和废气以及人们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一定的规范、限制甚至是禁止的效果和影响。例如,在某地政府要建立一座医院涉及到土地的占有和地表周边环境的占用,以及围绕着医院形成新的商业圈和居住圈,这些土地利用形式的改变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符合作为公共政策层面的生态红线意识的相关规定,如果是建在禁止开发区,那么此项目不能被通过,即使通过了,但一旦被发现,就可能处罚当事人并追究审批者的失察之责。如果是建在限制开发区,要根据限制开发的工程种类,依法行事。此类公共政策方面的生态红线意识的贯彻和实施,是一种政府工作的“警示行为”,政府相关责任人对此无知或明知故犯或胆大妄为,都要付领导的责任,而且要终身追责,所以生态红线意识一旦进入公共政策意识层面,就就有了行政法律法规的效力,是不应该触碰的红线,也是政府行为坚守的底线,只能遵守它,不能挑战它。47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第三,生态红线意识进入公共文化教育体系,成为大众文化和科学知识,改变社会存在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生态红线意识不仅要让执法者严格执法,也要让政府的官员率先垂范,更要作为先进文化进入人们的公共生活。首先,通过新闻媒体包括电视、广播和报刊,发表相关研究报告和新闻事件唤醒人们对生态红线意识的直觉和理性认知,促进生态红线意识的公众理解。其次,生态红线意识作为一种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式,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从中小学到大学都以不同的文本形式展现生态红线意识的基本知识和伦理要求,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再次,生态红线意识进入社区,作为绿色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加强社区板报宣传,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并且把社区的文艺活动与生态红线知识竞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是生态红线意识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中来,发挥文明的先导作用。4.2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协同进化机制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互为决定性的关系是作为共时性的存在,那么作为一种历时性的存在,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具有怎样的协同进化机制或协同进化模式是本节讨论的重点。4.2.1协同进化的模式从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历时态考察,前后相继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是同时并存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关系的逻辑补充。见图4-2所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是人与自然作为一种存在及其反映,本来就在人们的观念中,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存在。那么它如何从一种状态跃迁到另外一种状态,如何揭示其内在转变的机制或模式,成为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库恩关于科学革命范式转变的模式为我们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类比库恩的常规科学-反常-新范式-新常规科学的模式,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历时态变革也经过了相应的四个阶段,体现了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在时代变革中的协同和进化过程:一是常规范式的阶段。此时的常规生态存在形成了常规的生态意识,由此,决定了常规的生态实践方式,包括建设常规的产业结构和配套的制度建设。其特点是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形成一种相对稳态的依存和作用关系。二是反常阶段。此阶段生态存在出现危机,其主要表现为资48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源的破图4-2类比库恩科学革命范式转变模式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渐变和质变关系图坏,环境的污染,野生动物的加速灭绝和气候异常等等。由此引发了常规生态意识是危机,主要表现在常规的生态意识不能解释生态存在的危机现象,难以引导和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出现思想和观念的混乱,也暴露出常规生态实践出现了危机,急需重新审视生态存在,重新修正生态意识以解决生态实践的危机。这不仅表现为必要性而且也体现为迫切性。三是新范式提出并确立的阶段。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政府指49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导,专家调研并实施的划定生态红线的保护生态存在的工程项目,以及由此提出并确立的生态红线意识,作为一种政府的文件和社会的政策、体制机制的建构,改变或修正或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存在的规范,并以新的生态红线实践的方式进入政府决策、公共政策和大众文化生活。一方面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建立适应生态红线存在的产业结构并制定与生态红线相配套的制度。四是新常规的建立和运行。当划定生态红线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并反映到人们的生态红线意识之中,通过生态实践不断的加以落实和普及,这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被现行的逐渐取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逐渐形成,这标志着新常规的生态存在与新常规的生态意识已经形成。新的常规生态实践已经成为主导的社会实践方式,进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认识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由常规生态存在与常规生态意识,跃迁到新常规的生态存在与新常规的生态意识的过程中,生态实践始终发挥着关键的中介作用。所谓生态实践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动力的物质[53]性实践。生态实践可以分成自然实践和社会实践,也可以分成生态生产实践、生态生活实践以及生态科学技术实践。生态实践作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中介桥梁,其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生态科学技术的实践对生态存在进行评价并划定生态红线的存在;二是通过生态生产实践和生态生活实践,使之转变成一种生态社会存在;三是通过社会实践将生态社会存在转变成新的生态意识存在。其中实践对划定生态存在与促进生态红线意识的形成具有积极的生成作用。4.2.2协同进化的特征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在变革过程中体现了协同进化的特征,其中包含着渐变中的质变和质变中的渐变。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对此加以概括性的描述。(1)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变革过程中的渐变。在图4-2中,常规的生态存在与常规的生态意识体现为传统的生态哲学理论、观点和方法,但在反常阶段和新的范式确立阶段,即新范式指导下划定生态红线存在并倡导生态红线意识,其中由常规的生态哲学观念向新的生态哲学观念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如果仅仅是渐变的话,那么其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总体指导思50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想上或在基本哲学立场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仅仅是范围的扩大或方法手段的改变。二是或许在发生渐变的思想认识过程中也不排除小的质变和小的思想飞跃。如仅仅局限在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限度内,似乎一切改变都是渐变,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简单,如由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向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渐变中包含质变的一个事例。因为,征服自然的强化人类中心主义其思想认识模式是:“需求—供给”与带有革命性的弱化人类中心主义的模式:“需求—理性评价体系—供给”具有本质区别。前者指导划生态红线存在只能停留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范畴内,而后者则通过以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态美学为特征的理论评价体系对感性意愿进行筛选后得出生态红线存在的意义评价,这是进行生态红线划定的值得倡导的一种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尽管此观点仍然局限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内,但是其思想的革命性不容否认。(2)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变革过程中的质变。事实上,划定生态红线存在与建立新的常规生态存在是一个延续的无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不可能停留在某一种方法和观点的阶段,由此看来,从常规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到新的常规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中间起推动作用的是生态实践,而生态实践来源于生态意识,生态意识的变化,特别是质变决定了生态实践的方式,具体说来,这种质变有两个特点:一是从人类中心主义扩展到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又一次思想大飞跃。从历史上考察,人类在认识上的飞跃经过了两大阶段,首先是认识到人类与其他自然物不同,所谓“知识就是力量”表明人类是有文化的理性存在,能够借助于科学技术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一次认识上的质变。然而好景不长,全球生态危机惊醒了人类,终于发现了人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类可靠的资源和环境。这种生态危机的意识及其反省,在思想认识上走进了人类中心主义,认识到人离不开自然,这是在自然作为工具意义上体现的生态哲学观点,显然境界不高,但是相对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不能不说是一个质变,因为前一个阶段人和自然分离或分立时主旋律,这与人类历史上惧怕自然的万物有灵论相比,不能不说是一次质变,相对人离不开自然的人类中心观念,即在认识上走进自然的观念不能不说前者具有短视和偏见。二是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的对象既有人类又有非人类物种及其环境,从西方生态哲学理论上来看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是一场哲学观念的革命。但是这次革命或质变包含着众多的渐变过程:即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家养动物到野生动物的保护,从保护动物到保护植物的一般生命道德51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的关怀,直至保护整个地球和生物圈,体现了思想认识过程中的渐变和质变相互交融的存在方式。就是在我国历史上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道法自然的思想、民胞物与的思想以及资源合理利用的思想,都具有人类中心主义也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传统,因此划定生态红线,确立生态红线意识,作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境遇选择不同的立场和方法,因此,无论是思想的渐变还是质变都是与现实的环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密切相关,体现了理论的进步具有包容性的和兼容性的两种方式展开,这为我们认识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之间的观念变革的联系提供了思想方法的指导和帮助。4.3本章小结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作用机制,我们认为此机制既体现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互为决定的共时态关系,也体现为生态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的历时态关系。在这里我们将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库恩的科学革命论范式转变的模式进行类比得出了以下结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范式转变经历了常规生态存在与常规生态意识阶段、反常-范式危机阶段、划定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确立阶段、新的常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阶段。其中范式的变革有包容式渐变和兼容式渐变,也有质变,既包含局部渐变中的质变也包含质变中的渐变,其判断标准就看是否发生了哲学立场和观点的变化。52 第4章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作用机制结论本文基于生态红线视域对国内外关于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从我国开展的划定生态红线的总体部署和技术规则入手,对现行的生态红线内涵、生态红线类型、划定原则、定位和社会支撑系统的构建,以及在生态红线促动下生态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的共时态和历时态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把生态红线圈定的存在看作是一个包括人类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因此,生态红线定位于荒野的生态安全、农业的粮食安全和城市人居的环境安全,与自然生态功能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由此决定了人类经济系统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方式。第二,生态红线存在是以种群、资源、环境和生产力作为结构要素,以生态、经济、社会和生产关系作为结构关系的存在;生态红线意识是有结构的,其要素包括感性危机意识、理性意识和非理性意识,其结构关系体现在诠释论、实践论和社会建构论的意识存在。第三,基于生态红线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作用机制,既体现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互为决定的共时态关系,也体现为生态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的历时态关系。类比库恩的科学革命论范式转变的模式,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范式转变经历了常规生态存在与常规生态意识阶段、反常-范式危机阶段、划定生态红线存在与生态红线意识确立阶段、新的常规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阶段。其中范式的变革有包容式渐变和兼容式渐变,也有质变,既包含局部渐变中的质变也包含质变中的渐变,其判断标准就看是否发生了哲学立场和观点的变化。53 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M.Heidegger.SeinUndZeit,MaxNiemeyerVerlag[M].Tuebingen,1986:4.[2]G.Lukacs.ZurOntologiedesGesellschaftlichenSeins(1.Halbband)[M].HermannLuchterhandVerlag,1984:8.[3]K.Marx.PariserManuskripte,DietzVerlag,1985:85.[4]LovelockJE.TheGaiaHypothesis.InMargulisL,MatthewsCandHasletonA(eds).2000.EnvironmentalEvolution.MITPress,Cambridge,Mass,PP.77-80.[5][美]E哈里斯·自然、人和科学:它们变化着的关系[J].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0(2):30.[6]JosephR.Jardins,EnvironmentalEthics,Belmont,California,WadswarthPublishingCompany,P152-156.[7][美]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钱兆华,熊继宁,刘俊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8-68[8]克劳斯·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曾国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9]叶平.道法自然:生态智慧与理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49.[10]Passmore,J,MansResponsibilityforNature:EcologicalProblemsandWesternTraditions,NewYork:RandomHouse.1974:88-90.[11][英]彼德·辛格.动物解放[M].孟祥森,钱永祥译.业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12]陈铎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156.[13]LeopoldA.1949TheLandEthic.InASandCountyAlmanacandSketchesHereandThere.OxfordUniversityPress,LondonandBallantineBooks,NewYork(1974edition),pp.237-264.[14][德]孔汉思,库舍尔编.全球伦理:世界宗教会议宣言[M].何文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66.[15][21][25][30][31]包庆德.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陈名财.生态存在论: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思想的新解读[D].中共中央党校,2006:94.55 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硕士毕业论文[17]董云英.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J].韶关学院学报,2003(4).[18]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19]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4).[20]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3).[22]刘湘溶.论生态意识[J].求索,1994(2).[23]侯吉侠.试论生态意识与环境道德[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24]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陈铁民.论现代生态意识[J].福建论坛,1992(4).[27]赵建军,关于生态意识的几点哲学思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2(3).[28]张久恒.论生态意识的基本特征[J].江淮论坛,1988(6).[29]刘湘溶.论生态意识的构成及其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科社版),1992(6).[32][33][35][36][37]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和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M].北京:国家环境保护部印刷稿,2014:3-10.[34]李倩倩.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耕地保护红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31]白宇飞.我国地方湿地保护之立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2014.[38]冯宇.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红线区划定的方法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39]张万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2010.[40][45][47]刘淋淋.基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4.[41][42]叶平.哈尔滨市阿城区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划界研究报告.哈生态功能红线第001号,2014.[43]左志莉.基于生态红线区划分的土地利用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44]于信顺.项目用地与生态用地的协调发展[J].绿色科技,2011(02).[46]曾招兵,陈效民,李英升,邱尧荣,方堃.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用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11).[48]张德平,李德重,刘克顺.规划修编,别落了生态用地[J].中国土地,2014(12).[49]邓红兵,陈春娣,刘昕,吴钢.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J].生态学55 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硕士毕业论文报,2012(03).[50]李文艳.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51][53]叶平.回归自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66,201.[52]余谋昌.生态学中的主体与客体[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2):21.[53]陶火生.生态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6.56 致谢致谢本论文是在叶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是论文的选题、框架确定、最终成文,还是文献的搜集和理解,都得到了叶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风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都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我懂得了许多专业知识,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这将使我终身受益。首先,感谢美丽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这里我碰到了一群勤奋、执着的人们,他们坚定的追逐自己的梦想,从未因挫折或失败而放弃过;也从未因为成功而自满过,他们总用纤尘不染的行动去诠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感谢哈工大给了我们这样的舞台,让我们学会了尝试,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用最真实的行动践行自己曾经呐喊过的誓言。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定会秉承哈工大的校训去攻克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自豪的哈工大人。在此还要感谢吴永忠老师、黄丽华老师、谢永梅老师、王德伟老师和王凤珍老师,他们在论文开题和研究过程中给予我宝贵的意见,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最终使我的论文能够顺利完成。感谢陪我度过两年时光的同学们,他们真诚善良,在生活、学习中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感谢我的家人、朋友,永远给予我支持和信任,让我轻松愉快的度过求学时光。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人。5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