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期末复习总结

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期末复习总结

ID:34325587

大小:73.5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期末复习总结_第1页
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期末复习总结_第2页
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期末复习总结_第3页
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期末复习总结_第4页
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期末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期末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1,织造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二、用纱量三、络筒工艺四、整经工艺五、调浆工艺六、浆纱工艺七、穿经工艺八、纬纱准备工艺九、织造工艺:包括有梭织机、喷气织机、剑杆织机及片梭织机生产工艺,十、整理工艺。2,织造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设计依据:原纱条件、织物规格。原纱条件:原料种类、纤维混纺比例、原料等级、纱线特数、纺出标准干重、纱线捻向、捻系数、单纱强度等。织物规格:兀长、幅宽、经纬纱细度、经纬纱密度等。3,规定匹长——折布成包后的实际匹长。规定匹长二公称匹长+加放布长二公称匹长X(1+加放率)。加放率包括折幅加放率、布端加放率、开剪拼件

2、加放率等。4,纱线细度指标有哪些?特克斯Tt(tex):在公定回潮率时,1km长度纱线的重虽克数。公制支数Wm:公定回潮率吋,每1炬重量纱线的长度的千米数。英制支数Ne:在公定回潮率吋,每1磅重量纱线的长度有多少个840码,纱线即为几英支。股线的英制支数表示和计算方法同公制支数。旦尼尔D——在公定回潮率时,9km长纱线的重量克数。公制密度(根/10cm)=3.937X英制密度(根/英寸);英制密度(根/英寸)=0.254X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折算公制密度时精确到0.5根。5,织造对纱线的质量要求有哪些?a、对纱线强度的要求原纱强度(弱环)、浆纱强度符合工艺要

3、求。b、对纱疵的要求粗节、细节、棉结、杂质、弱捻等。c、对原纱条干均匀度的要求纱线条干CV值。d、对纱线毛羽的要求控制对织造有害的3mm及以上的毛羽数量。e、对纱线张力的要求经纱张力均匀,尤其是片纱张力均匀。第二章,1,络筒工艺参数主要有哪些?络筒工艺参数:络筒速度、导纱距离、张力装置形式及工艺参数、清纱装置形式及工艺参数、筒子卷绕密度、筒子卷绕长度、结头形式及规格等。2,络筒速度的大小如何确定?应该根据络筒机的机型、纤维材料、纱线特数、纱线质量及退绕方式确定。当化纤纯纺或混纺纱,络筒速度应适当低些(静电、毛羽);纱线较细、强力较低或质量较差、条干不匀,速度应低些;纱线

4、较粗或络股线时,络筒速度可适当高些。3,络筒张力装置的形式有哪些?比较优缺点。a,累加法特点:不扩人纱线张力的波动程度;接头或粗节通过压板时,会发生动态张力波动。(导纱速度越快,波动越大);b,倍积法张力装置纱线通过导纱部件产生的张力属倍积张力。垫圈式张力装置中纱线与柱芯之间摩擦产生倍积张力。特点:动态张力波动较小。张力波动成倍数增加,纱线张力的不匀程度得不到改善。C,间接法张力装置特点:高速条件下纱线磨损少;纱线张力均值增加的同时,张力不匀率J;结构复杂。4,络筒张力的大小如何确定?张力范围:棉纱:张力不超过英断裂强度的15%〜20%(—般取8%〜12%)。毛纱:张力

5、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20%o麻纱:张力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0%〜15%0确定原则:在满足筒子成形良好或后加工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张力。粗特纱线的络筒张力应大于细特纱线,混纺纱的络筒张力略小于同支纯棉纱。5,什么是最佳清纱范围?如何确定?种类:机械式、电子式。机械式分为隙缝式、梳针式和板式三种。电子式分为光电式和电容式两种。最佳清纱范围:允许保留在纱线屮的无害纱疵级別及个数与必须清除的有害纱疵级别及个数Z间最佳的折衷。乌斯特纱疵分级样照分23级。棉纱:短粗节有碍纱疵可定在纱疵样照的A4、B4、C4、C3、D4、D3和D2七级。涤棉纱:短粗节有碍纱疵定在A4、A3

6、、B4、B3、C4、C3、D4、D3和D2九级。2,设计筒子卷绕长度的目的是什么?筒子定长方法有哪些?满足整经或其它后工序的要求确定;机械定长和电子定长。3,络筒工艺参数对纱线性能有何影响?络筒后纱线线密度下降、反度增加、捻度增加。络筒使纱线毛羽增加,且速度越高,毛羽增加越多,小纱时毛羽增加最多。络筒速度对纱线条干无明显影响。纯棉纱:速度适当时,细节、粗节和棉结略有降低,但高速时条干CV恶化。涤/棉纱:细节、粗节和棉结都随络筒速度增大有增加。8,,络筒工序主要质量指标有哪些?如何检验?I,百管断头次数;检验方法:分品种在任意机台上测试100只管纱,发现断头时记录并分析断

7、头原因,有突出问题应留出样纱以便详细分析分别记录实验前后实验区的温度和性对湿度。2,筒子卷绕密度;检验方法:取样时任取筒子,数量不少于5只,测试筒子卷绕尺寸,v(g/cE3)=G/V(cE3)3,毛羽增加值:检验方法每个品种随即取10只管纱和筒子,满管纱去掉100m左右,满筒纱去掉1000m左右,连续测1()次,最后求平均值。毛羽增加率二(筒纱毛羽数■管纱毛羽数)/管纱毛羽数4,好筒率5,电子清纱器正切率6,无结头纱捻接质量。9,络筒疵点主要有哪几种?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对后道工序有何影响?*小辫子、双纱形成原因:头后送纱太快,,强捻纱对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