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

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

ID:34461376

大小:28.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_第1页
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_第2页
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_第3页
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_第4页
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作倦怠之祸文章出自:财富中文由于工作越来越辛苦,有些员工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但是许多公司还没有开始关注这个现象。因为一旦谈到这个问题,公司就得调整期望值,增加人手,降低要求,而多数公司都不愿这么做,但忽视这个问题只会给公司自身埋下隐患,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这是个管理层已经不再使用的术语:工作倦怠(burnout)。15年前,许多企业开始缩编,员工的工作负担随之增加,这个词也流行了一阵子。而且没过多久黑莓手机就问世了——这款设备后来被人笑称为职场终极催命器。那么,为何关于工作倦怠的探讨已成明日黄花?如今经济形势萎靡不振,大多数员工能有份工作就很满意了,不希望抱怨,也不希

2、望表现得缺乏激情。人人都得全心全力投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叫随到。市场研究公司OpinionMatters对多家公司的500位IT管理员进行了调查,并于4月份发布了相关报告。报告指出,72%的受调查者有压力,67%希望改行,85%都说他们的工作已经干扰了私生活,42%曾因工作问题而失眠。工作倦怠离我们还远吗?不堪重负的岂止是IT管理员。美国劳工统计局(heU.S.BureauofLaborStatistics)2012年3月的报告显示,尽管失业率居高不下,仍有1.8%的全职员工(即约210万雇员)辞掉了他们在私营企业的工作,涉及行业包括建筑、制造、贸易、专业与商业服

3、务、休闲及酒店。2009年6月以来,这个比例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攀升,从中可以读出很多事情,包括工作倦怠的逼近。纽约精神治疗医师、《无所畏惧:28天改变生活》(BeFearless:ChangeYourLifein28Days)一书的作者乔纳森•阿尔珀特指出,他的病人包括企业员工、媒体和金融专业人士,而几乎所有人都“面临着更大压力,部分员工被解雇之后,剩下的人必须承担更多责任、更努力地工作,同时获得的支持却在减少,这些都有可能诱发工作倦怠。”《价值观转变:新职场伦理及其对企业的影响》(Values-Shift:TheNewWorkEthicandWhatItMeansfor

4、Business)一书作者约翰•伊佐称:“商业氛围变得如此激烈,充满竞争性,企业领袖都全神贯注于竞争,要求从员工那里压榨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人人都工作到了自己的极限。”伊佐还称,许多高管及其员工都因不断改变的需求而疲于奔命,将每天的大多数时间用于应对最后关头才浮现的危机。尽管竞争带来的要求不断升级,许多公司都不清楚应该如何给员工减压,有很多甚至根本就不愿提起这个话题。倦怠与淡漠仅一步之遥伊佐说,那些陷入工作倦怠的员工仿佛“受了工伤”,他们仍然会来上班,但却失去了动力,只希望安然度过一天又一天。这种淡漠的态度影响工作效率,扼杀创新,使职场弥漫着惰性。伊佐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

5、观点:一位医疗保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正和董事会一起遴选新的执行副总裁,他批评一位候选人说:“不管工作日程上还有多少事情,她都坚持休满两周的假期”。伊佐本人当时也参加了这场会议,他说他一直等着看,是否有人会开口反对这位首席执行官的说法,但没有一个人这么做。假期能帮助高管充电,提高工作效率。伊佐认为,这位女候选人度假之事不应该招致攻击。阿尔珀特说,有些患者甚至在接受治疗期间都会受到打扰,不时查看黑莓信息,表明他们承受的压力多么巨大。他说,有些患者“蜡烛两头同时烧,他们晚上工作到10点,早上7点又去了公司。”“因为担心丢掉工作,所以没人敢提意见,”阿尔珀特说,因此大多员工日复一日

6、、周复一周地继续干下去,但他指出,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他说:“压力可能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诱发高血压及心脏病。”有些人一心扑在工作上,基本上放不下。一位纽约社交媒体咨询公司的老板自豪地说,周五晚上到周六晚上是他会关掉手机、专门休息,但却没有提及一周里的其他148个小时,他随时准备接客户的电话并投入工作。仅仅是休息24个小时不够。情感疏离、理想破灭且效率不彰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State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罗纳德•唐尼指出,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情感疏离,即员工与工作场所、工作本身、员工乃至本人的认同感消失。”另一

7、个迹象是:员工们请的病假开始变多。员工感情上越疏远,与工作之间的不断联系就越发沉重,甚至令人窒息。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克利尔沃特的GFI软件公司正是前述对IT管理员的调查的资助者,该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史蒂夫•锡克特表示,压力级别的上升使他认识到,他的公司应当着力使员工们了解公司对他们的期望,经理们必须清楚地说明他们希望、期望员工做到什么。他还说,如果工作上的要求不断提高、引发压力,员工应当直言不讳,如此经理人才能将部分负担转移给他人。如果到离职调查时才发现某位员工早已心生倦怠,那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伊佐建议,有意解决工作倦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