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

ID:34672007

大小:1.9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3-09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1页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2页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3页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4页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036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研究培养单位:国际商学院专业名称:企业管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作者:张旭指导教师:陈胜军副教授论文日期:二。一三年五月学~声一亘锣一塑节涮务?一厘一彳n0川榭~等~一一一。一¨~:,E朝孑?≯。。;:一槽町■●■-IL.、.1,j——I,一。蛰、i爹k.、曳嗲¨V。TheResearchofExecutiveCompensationStickinessinChina。SNon.financialListedCompanies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2、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孤想矽c弓年争月28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3、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张乡坦导师签名:弦乎于≯B年争月28El沙13年S具e.-'dEl捅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之上,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同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设计一个最优的薪酬契约则被认为是实现经理人目标和股东目标兼容的主要机制之一,但是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这种最优的薪酬契约事实上不可行,于是把薪酬与业绩相挂钩的业绩型薪酬就成为了次优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相关信息的公开披露,

4、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和讨论也一直是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一领域中,研究的视角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初期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到研究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再到近期的高管薪酬粘性,人们在一步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认识。高管薪酬粘性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即企业业绩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业绩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对于这一现象是否依然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目前学术界还未有统一结论。本文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最优契约论,激励理论和管理层权力论的角度对高管薪酬及其粘性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并采用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2007—201

5、1年连续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以此为前提又检验了高管薪酬粘性的存在性问题,并分析了其时间发展趋势,再试图从董事会特征角度寻找可以降低粘性的因素,但没有得到在统计上显著的结果。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我国上市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2)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粘性特征,并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稳定性;(3)董事会特征中的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还未能实现对高管薪酬粘性的显著影响。关键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粘性AbstractThemodementerprisesystemisbuilt

6、onthebasisoftheseparationofovmershipandmanagement,theovmersandmanagersoftheenterprisessimultaneouslypursuetomaximizetheirowninterests,thereforeitwillgeneratetheprincipal—agentproblem.Designanoptimalcompensationcontractisconsideredtobeoneofthemainmechanismstoachievegoalcompatibilityofb

7、othshareholdersandmanagers,butinreality,informationasymmetrymakesoptimalcompensationcontractnotfeasible.Therefore,performance-basedremunerationwhichlinksperforlnanceandcompensationbecomesthesecondbestoption.Inrecentyears.vfiththepublicdisclosureofexecutivecompensation—relatedinformati

8、onof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