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ID:34699872

大小:4.9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3-09

上传者:U-24835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_第1页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_第2页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_第3页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_第4页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G641单位代码:10364密级:公开学号:11720169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ConstructionofLivableCitiesunder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研究生:胡源指导教师:孙超合作指导教师:申请学位门类级别:法学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当代社会主义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丁怀超2003年6月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研究摘要在我们这个被众人称为城市时代的新阶段,城市造就了人们生活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城市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会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是城市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历史文化的日趋消亡、城市公共服务的落后不完善、贫富差距大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城市宜居性的逐渐丧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在拥有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的同时,越来越追求绿色、和谐、生态文明的家园生活。因此,为了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需要,城市宜居性的提高变得尤为重要,不可小觑。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日益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逐步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从思想上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突出地位,同时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设,全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利,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日益完善。而宜居城市建设也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体现了十八大的精神。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入手,论述了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以及评价标准和评价实践,系统分析了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和要求,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宜居城市的建设应该遵守的原则和具备的要素,并且通过对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这一具体事例的探索,从而得出了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十八大的大背景下,从生态文明建设这个角度利用多种方法对宜居城市建设进行分析,从而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主义思潮可以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得到深化和发展。关键词:生态文明;宜居城市;建设I ConstructionofLivableCitiesunder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bstractWeareinthenewperiodoftimecalled“CityAge”.Citycontributestothedevelopmentofindustrializationandmodernization.Atthesametime,itprovidesabothspecializedandvariousplatformforpeople.Hencethecityhaswitnessedthegreatchangeswithinpeople’slives.However,notonlydoestheprosperitybutalsotheproblemsthecityhasbroughtus,suchasthedestroyofenvironment,thedeclineofculture,thelackinpublicservice,thegrowinggapbetweentherichandthepoor,andthelike.Allthosefactorsdirectlyleadtothelossofcity’shabitabilitygradually.Inthenewperiodofsocialistmodernization,citizensnowliveinabetterlifebecauseoftheadvancedtechnologyandstableriseinnationaleconomy.Meanwhile,citizensarepursuingabothgreenandharmonylife.Therefore,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improvecityhabitabilitybecauseofthesocialneeds.Moreover,accordingto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CPCreport,wearenowconfrontedwiththelimitedresources,theseriousenvironmentandthedegradedforestecosystem.Wemustholdtheopinionofrespecting,complyingandprotectingthenature.And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sconstructionmustbeputtheimportantposition,atthesametime,integratingintotheprocessofeconomicconstruction,politicalconstruction,culturalconstruction,andsocialconstruction.Inaddition,weshouldtryourbesttobuildupourmotherlandandrealizetheChinesedreams.Thelivablecities’constructionrelatestopeople’slifeandnationalfuture.Thisrequirementattachesimportancetothelawsgoverningthe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andsocialistconstruction.Whatismore,itisthedistillationofCPC’sprincipalofgoverning.Besides,thecityhabitabilitybelongstothepartofthelivablecityconstructionaswellasthespiritof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CPCreport.Thisarticletriestodiscussthelivablecities’conception,connotation,components,thecriteriaforevaluationanditspracticeunder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nitanalyzethetheoreticalbasisandrequirements.Itputsforwardtheprincipleandelementsoftheconstructionoflivablecities.Besides,takingChiZhouforexamplestoleadtheenlightmentsoftheconstructionoflivablecities.ThehighlightofinnovationisusingavarietyofmethodstoanalyzetheconstructionoflivablecitiesundertheperspectiveofII ecologicalcivilizationduringthe18thCPCNationalCongress,findinganewwaytobuildlivablecities.Thuscanmaketheideologicaltrendofecologicalcivilizationbedeepenedanddevelopedintheconstructionofalivablecity.Keywords:ecologicalcivilization;livablecity;constructionIII 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与意义..................................................1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4研究方法.........................................................31.5主要内容及逻辑框架.............................................41.6论文的创新点....................................................42生态文明与宜居城市简述.....................................52.1生态文明相关概念................................................52.2宜居城市相关概念............................................62.2.1宜居城市概念..............................................62.2.2宜居城市构成要素.........................................82.2.3宜居城市评价标准.........................................92.2.4宜居城市评价实践.........................................92.2.5宜居城市标准的争议.......................................112.3生态文明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的一致性...........................112.4十八大报告的相关表述...........................................123生态文明视阈下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以及要求...........123.1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123.1.1可持续发展理念............................................123.1.2健康人居环境理念.........................................133.1.3生态城市理论..............................................143.2生态文明建设对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143.2.1发展绿色经济..............................................143.2.2保护绿色环境..............................................153.2.3提倡绿色教育..............................................164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原则与要素..................174.1宜居城市的建设原则..............................................174.1.1要结合中国的人口情况进行建设...........................17 4.1.2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进行建设.......................184.1.3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建设...........................184.1.4要坚持顺应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则进行建设..................184.2建设宜居城市的八大要素.........................................184.2.1社会文明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184.2.2以人为本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194.2.3环境优美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环节......................204.2.4经济建设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214.2.5提高城市资源承载力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可靠保障..........224.2.6生活便宜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224.2.7公共安全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安全屏障......................224.2.8城市文化景观特色是宜居城市建设的一道风景............235案例研究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初探..........................235.1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SWOT分析...................................235.1.1强势.......................................................235.1.2弱势.......................................................265.1.3机会.......................................................275.1.4挑战.......................................................275.2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措施.........................................285.2.1生态环境保护——山水宜居绿色池州.......................285.2.2加强开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旅游池州..................285.2.3利用九华山的知名度做大池州整体品牌——佛光池州......296宜居城市建设启示............................................29结论与展望...........................................................30参考文献.............................................................32致谢..................................................................34个人简介...........................................................35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35 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要求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能让人们吃饱穿暖,遮风避雨,满足其正常生活需要的住所,它还应该成为人们享受生活,乐在其中的人间天堂,由此,宜居城市的建设在现[1]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进程中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虽然城市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却也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普遍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人际交往冷淡、日常出行拥挤、文化古迹消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人文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宜居城市的真正形成便遥遥无期。并且,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这次首次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单篇论述,提出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美丽中国”,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正在不断深化,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子孙负责,同时也体现了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十八大报告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而宜居城市建设正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而十八大也从另一角度[2]进一步强调了提高城市宜居性对当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如今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作为21世纪当代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从而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论述宜居城市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1.2研究目的与意义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现状以及个体案例池州宜居城市建设的具体分析与深入比较,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总结出宜居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全面发展乃至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为当代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参考。意义:众所周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科学的建设理念以及国家政策的指引与号召。如果能够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进行宜居城市建设,那么宜居城市就一定能满足人类生活日益变化的需要,并且每个时期的宜居建设都会对未来时期的宜居建设起到奠基石的作用。一个城市的百姓物质、精神得到满足,就意味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完善,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完善,可以带动多个城市共同进步,从而以城市的力量来提高祖国综合实力。另外,开展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研究,是生态1 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顺应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主义思潮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当代城市尽快实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渡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符合十八大精神的改革道路选择。1.3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状况: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正式具体的提出宜居城市建设,但是宜居的这个思想却是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人们强调城池与自然结合,也是受到了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古代人们的宜居城市意识只是部分有付诸于实践,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直到中国近代,特别是20世纪中期,宜居城市建设有了理论上的指导,那便是人居环境科学。吴良镛先生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1993年8月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他的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系统介绍了该科学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理论方法,这同时也标志着此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系正式形成。他认为要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利用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解决将会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居环境科学这一理论的提出,使得原来老的城市规划设计系统变得更加完善,该理论直接[3]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在20世纪末,北京市率先提出了“大力建设宜居城市”口号,这是宜居城市建设第一次在城市规划的阶段被提出。接着宜居城市的研究便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宜居城市建设理论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中国其他城市诸如上海青岛杭州等也开始加入到制定建设宜居城市规划的行列之中来。而我国对生态文明理念的逐步确立大致可以追[4]溯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于外国,但是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诸多有关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文献书籍相继出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指导。如今,宜居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的融入到了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去。比如说将富有历史韵味的生态文化运用到宜居城市建设的苏州水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运用到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文明城市南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所有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宜居城市建设的城市均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但是,虽然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宜居城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始终面临着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森林缺失、名胜风景区的遗迹破坏、自然资源的滥用等。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趋于繁华的同时,面临着城市发展的窘境。对此,我国很多的专家学者都开展了对低碳城市、和谐社区等的相关研究,比如说胡鞍钢、任志远、牛文元、唐岑等专家学者,他们都以他们独特合理的思想理念[5]丰富和拓展了宜居城市的内涵。任致远通过对人们居住需求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宜2 居就是易居、逸居、康居、安居的概念。张文忠等专家利用大量的问卷调查的数据,从城市的安全性、环境的健康性、生活的方便性、出行的便利性、居住的舒适性等五个方面,研究了北京城区以及街道的居住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6]并且提出了建设宜居北京的合理政策和可靠建议。这些建议对其他宜居城市的建设也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学习意义。楚建群和蓝黎明则认为,宜居城市必须满足居民多方面的各种需要,并且宜居目标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能套用统一单调的发展、评价模式。刘维新则坚信,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是衡宜居城市的三大重要的标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标准不达标,便不能称得上是宜居[7]城市。国外研究状况:宜居城市建设付之于实践之所以在很早就出现在了经济发达的西[8]方国家地区。这是因为宜居城市建设并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城市发展的水平进入了高的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是随同城市建设过程而逐渐的衍生出来的,逐渐被[9]人们慢慢认识到,并因此开始频繁地使用的概念。回顾过去城市发展的一些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共通含义与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概念应该是由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10]市”。该理论的出现较为正式地吹响了改善城市生活与环境质量、切实关注居民城市生活的号角。除此之外,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也正式的通过了《人居议程》,议程提出了为所有人提供合适温馨的住房和实现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当然,除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以外,有关宜居城市的具体实践活动也渐渐地开展起来。另外《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种适合居住的城市观念,两个宪章均一致认为要争取获得城市生活基本的环境与生活质量与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从而使城市真正的成为一个“宜人化”的受人青睐的生存空间。大卫·史密斯在其著名作品《宜居与城市规划》中,明确地倡导宜居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明确宜居城市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公共卫生以及污染问题等层面上的宜居;二是舒适的生活和生活的环境美丽怡人所带来的宜居;最后是由具有文化内涵的历史建筑和优美怡人的自然[11]环境所带来的宜居。2001年《巴黎城市化的地方规划》中提出“将城市生活质量作为巴黎规划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从而从根本上确保城市功能的多样化以及居民与社会的融合度,并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以及生[12]存的环境。2004年2月发表的《伦敦规划》将“宜人的城市”作为一个主要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规划提出了建设繁华的城市、宜人的城市、公平的城市,[13]可以最终达到城市成为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综上所述,宜居城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4研究方法要使得问题能够得到顺利快速的解决,我们就必定需要选择正确可靠的研究方3 法。因此,在对“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这一论题进行论述前,本人有必要确立适宜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结合的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统阐述宜居城市建设现状并提出引导对策。方法如下:1、文献资料法:在对论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前,到图书馆、互联网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与名人专著,并且对文献资料的内容认真的阅读并且仔细进行二次分析。对文[12]献资料的阅读与总结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石。2、历史研究法: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念的思考的历史较为悠久。因此,我们要从历史不断发展变化的视角出发,探索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历程,并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合理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形式以及其内涵,使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以及效应。此外,宜居城市的建设也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其内涵与定义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地被专家学者重新定义或者丰富。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宜居城市建设,必定需要在系统梳的基础上,比较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清晰的历史线索中发觉新的研究点。3、案例分析法:研究一个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行相对应的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汲取经验与教训,从而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在分析与探讨中,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当今社会思想形态、物质形态的发展变化。由此可见,具体的案例分析是非常的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对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的案例分析,发掘其在宜居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从而更好的诠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宜居城市建设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4、统计分析法:利用社会科学相关知识就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总结出宜居城市建设在不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以及困难性,为城市的宜居性建设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1.5主要内容及逻辑框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为入手点,立足于宜居城市的建设,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与宜居城市简述——生态文明视阈下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以及要求——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原则与要素——案例探究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案例初探——宜居城市建设启示的思路展开论述。1.6论文的创新点通过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的研究重点相较可知,本文的创新之处可能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视角新:宜居城市建设这一课题虽然在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研究,但是从生4 态文明视阈看宜居城市建设依然是新命题、新课题。时代新:课题研究符合十八大精神,符合我国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方法新:采用多种方法分析案例,例如图表数据分析、SWOT方法分析案例。2生态文明与宜居城市建设简述2.1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意识文明以及生态行[13]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实现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相应制度的建立是其基本前提与保障。生态文明相关制度的建立需要满足如下三个必要条件,首先,这些制度应是较为完善的,并且能够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起积极作用;第二,人们能够主动遵守制度的相关规定,自觉投入到生态文明的保护与建设中去;最后,生态文明制度应该得到较为全面的贯彻落实,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生态意识文明: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如果公民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缺乏生态意识,那么生态文明的建设就不可能真正落实并且取得成效。可以说,现在公民普遍的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因此,建立生态文明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职责,培养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石。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用行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行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当代社会思潮,其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毋庸置疑,同时宜居城市建设也是生态行为文明的重要体现。5 2.2宜居城市相关概念2.2.1宜居城市概念宜居城市,在字面上理解并不深奥,“宜”就是适宜、适合;“居”就是居住,“宜居”就是适宜居住,因此,宜居城市的定义就是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适宜人们生活、居住以及工作的[14]城市。“宜居城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判定一个城市是否宜居,必须将其与其他城市或者过去时期本城市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发现一个城市相对的优势。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但是对宜居城市的理解不能拘泥于形式和概念,需要有一个审视的角度。宜居城市是人和自然系统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谐共存并且不断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区,它表现了人们对传统的工业化、老旧的城市化模式的批判性反思,也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市民的价值观的转变提出了希望。宜居城市这一概念绝不是靠着凭空想象出来的。一千多年以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机构组织就已经开始对城市的安居性、人居性、宜居性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并且将自身的研究观点付诸实践。最终,众多学者对于关于城市建设的议题达成了共识,即在于建立人类聚居学和人居环境科学方面达到共识。“宜居城市”这一观点的独创性就是通过城市规划实践这个重要途径,将理论思考与城市化的实现目标,两者紧密结合,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然而,每个学者对宜居城市的定义理解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差别。董黎明认为,宜居城市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必须良好;要有齐全的生活配套设施,尤其需要完备的公共交通设施,以便人们出行;要有良好的治安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赵菲认为,宜居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要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的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发展和将来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最终达到人与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个适宜人居城市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笔者认为宜居城市并不是某一个城市的专有或者代名词,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宜居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说一个城市宜居,那么它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完整统一体。与此同时,它还是市民对城市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与市民本身的个人属性,例如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因此,对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评价标准和怎样建设一个宜居城市不仅要考虑政府单方面的主观意愿,而且还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评价。6 宜居城市是一个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进行宜居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如果一个城市没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那么,就算有再多的宜居城市建造方案也是徒劳无功。只有在城市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市民的就业率以及正常的人均消费水平。一个过于贫穷落后的城市,不仅无法进行城市建设,而且不能够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而宜居城市指的是在保证生活温饱的前提下,进行的人文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等。因此,要想建立宜居城市,必须先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汲取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发展战略经验,并且结合自身实际以及本城市的物质特色、文化特色,努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活动,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城市的繁华。宜居城市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绝不是动荡不安、充满矛盾的城市,而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社会治安良好、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邻里团结,工作中互相帮助与鼓励,生活中互相体谅与扶持,朋友间互相问候与学习,才能使人们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社会治安良好,公交车、公共场合没有偷窃与抢劫,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与吵架,才能使人们对自己所在的城市充满信任感;只有城乡协调发展,乡村发展如同城市发展一样受到同等的重视与福利,才能使人们真切感受到这个城市的人性化与公平。宜居城市是一个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增强城市的文化韵味,是提高公民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需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足够的文化传播设备、精彩频繁的社区文化活动。并且要将文化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从小就能够受到文化元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苏州的园林建设,便体现了其古色古香的文化特色。宜居城市是一个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生活舒适便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便捷;居民住房符合安全以及绿色健康标准,并且设备齐全;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居住区干净卫生,生态健康,人均绿地面积高等。宜居城市是一个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众所周知,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拥有优美宜人的景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要求。要实现城市景观的优美宜人,就需要城市的基础建设具有人文尺度的关怀,如道路的建设更加人性化,设置了盲人行道,广场的布局更加合理,厕所的布局合理,公园的设计考虑到各个年龄阶层的喜好等等。这些具有人文尺度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关怀。宜居城市是一个具有公共安全度的城市。所谓的一个城市的公共安全度与城市的治安安全的意义并不相同。公共安全度指的是城市预防和处理一些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以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能力。其中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7 干旱、瘟疫、台风等,而人为灾害包括游行、暴乱恐怖袭击等。公共安全度是市民得以安心在城市中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2.2.2宜居城市构成要素如果我们将宜居城市看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那么根据人的需求层次和现代社会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的追求,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城市宜居性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层次:城市安全性要素,除了最基础的人的生理需求之外,安全性是人生存的第二需求,现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绝大数人已经不用再苦恼考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了,这个时候安全问题便显得尤其重要了,从而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宜居性,安全性要素便成为基础中的基础。生态环境要素,环境是一个城市宜居性的最根本要素,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城市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各种污染日渐严重,饮用水水源的安全性能降低,周围环境加速恶化,这些城市环境问题促使城市居民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诉求更为迫切。社会文化要素,社会稳定和谐,风气良好,城市居民拥有归属感,善于接纳外来文化和新鲜的事物但是却不盲目改变自身地域文化色彩,仍然保持自己的地方特色,社会各个阶层都可以相处的十分融洽,这些现象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和社会和谐氛围,而且这一切还是城市宜居性的基本体现,所以由此看出社[15]会文化要素也是城市宜居性的基础重要要素之一。经济要素,宜居城市的宜居性是不断持续发展的,而维持这个城市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根本前提就是该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所以如果要使一个城市宜居,你就必须得使这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即使在经济发展不断加速的同时也不会对该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伤害作用,做到经济既发展,环境也不会因此受到破坏。由此可见经济要素也是宜居城市建设所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通信要素,城市的宜居性还体现在这个城市的交通通信的便利程度上。在一个城市的生活便利度最明显的显示就是交通通信的便捷程度。交通通信不仅仅包括交通的便捷程度,同时还包括相应的交通和通信的服务质量。生活质量要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质量成为城市居民日益追求的目标之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要素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之所以在此单独提出来是因为生活质量要素必须也必然是考察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核心指标之一。人的要素,宜居城市不仅仅是对该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提出许多要求,更也是对作为该城市软环境有主导作用的人具有更高更加严厉的要求,宜居城市还是一个学习型的城市,城市居民各阶层都要不断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对宜居城8 市建设提供支持。人的要素还涉及城市居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程度、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需要引起特别重视。2.2.3宜居城市评价标准宜居城市就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人性就是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全面的概括,也就是使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居民感到安全、舒适、放松。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16]适度、景观怡人度以及公共安全度。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进步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经济得到发展,那么就能为解决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就业不足等一系列其他问题奠定坚实基础,才能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过硬的城市人居环境。社会和谐度也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一个城市社会系统运行通畅,财富分配均匀公平,社会治安状况普遍良好,市民能够安居乐业,那么它的社会才能和谐,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宜居城市。文化丰厚度,城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那么这个城市才能称得上是宜居城市,因为它能够利用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带动城市居民更加喜爱自己的城市,可以促进培养城市居民的城市自豪感。同时宜居城市也应该具有高度生活舒适度。这个高度生活舒适度指的是城市居民的居住舒适度、生活质量水平和生活便捷度等内容。景观怡人度也是一个城市宜居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要求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筑环境相互协调并且有机融合,由此营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环境氛围,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和心理舒适要求。公共安全度也是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之一。社会安定,人们才能住的踏实,才能在这个城市落地生根。2.2.4宜居城市评价实践不同的国家或者组织机构对宜居城市评价标准的设立以及实践有也所不同。现今世界主要的宜居城市标准实践有零点集团和《商务周刊》联合调查的中国宜居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还有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零点集团、《商务周刊》联合调查的中国宜居城市:零点集团与《商务周刊》联合组织的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应用社会调查方法开展城市宜居性评价的典型例证。可以说,零点集团与《商务周刊》为专家学者对于宜居性城市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这两个机构于2004年通过入户访谈以及电话采访的方式进行了“十大宜居城市”的评选活动。为日后其他机构以及组织对宜居城市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石。它们利用德尔菲法对宜居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在前期调查成果的理论基础上,有关城[17]市经济、房地产研究、城市规划、生态研究、建筑设计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进行相关指标的甄别删选。最后,这些专家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56个三级指标组所形成的一个零点调查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里面主要9 描述了生态环境、城市住房两大块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表1零点调查评价指标体系指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居住面积居住空间:市民对目前个人以及家庭的住房户型设计条件的主观的感受评价新技术应用休闲房产普通居民结合在城市生活的经历以社区空间:市民对个人以及家庭所居住的小社区环境及其个人主观感受,对于城市满足其区满足其与居住、生活有关的各方面的主观社区管理生活需求的平衡性以及完备性在各的评价社区配套个维度上的综合评价绿色生态环境公共空间:市民对所在城市满足其与居住、城市规划生活有关的各方面需求的主观的评价城市人文环境城市经济环境联合国人居环境奖:1989年,联合国人居中心创立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其目的是对世界各地为适宜人类居住区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或者组织机构进行鼓励和表彰。这项奖项之所以是所有人居建设研究者梦寐以求的奖项,是因为它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表彰。早在1990年,我国便开始申报联合国人居奖。近年来,我国人居建设日益进步与发展,并且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自从1990年开始申报联合国人居奖以来,几乎每年都会获得此奖项,尤其是2001年之后,没有哪一年是[18]没有申请到此荣誉的。这恰好是我国人居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有力证明。中国人居环境奖:追随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潮流,我国从2000年开始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这一荣誉。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人居建设评选,更是一种推动各大城市加强宜居性建设的强大动力。其评选目的是为了表彰在城乡管理以及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不断加强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有着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奉献并且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的出色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于2006年出版,出版人是中国科学院张文忠。这项报告采用主观调查数据和客观调查数据相互结合的分析研究方法。这项调查一方面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客观评价,一方面将重点分析北京市民对北京的宜居性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11000份大规模的民意调查。这项调查主要从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居住的具体环境入手,对象是北京城市主要城区的街道的安全性、健康性、方便性、便捷性、舒适性以及北京市民对城市的安全满意度、环境满意度、设施满意度、出行满意度、10 设施满意度进行调查与研究,由此来确定宜居城市评价的基本模式。2.2.5宜居城市标准的争议然而,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标准确立与磨合,但是对于宜居城市标准的设立依旧存在着争议。有的人认为宜居城市标准的提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不仅能够衡量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而且能够推动各个城市将更多的精力以及经费用到宜居城[19]市的建设中去。当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在宜居城市标准的约束下进行宜居城市建设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百姓会有更加安全、舒适、富裕的生活。然而,有部分学者、市民或者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表示,设立宜居城市的标准是没有必要的。首先,真正的宜居城市是不需要所谓标准的督促就能主动积极地进行相关设施、人文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建设的。如果需要一定标准的约束才投入宜居城市的建设,那么这座城市的人文品质与城市自身追求就不符合宜居城市的内涵要求。再言之,宜居城市标准的提出,容易造成城市之间的攀比之风,这种建设攀比之风完全违背了宜居城市的真正内涵。另外,有专家学者认为,宜居城市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20]而不断变化的。详细的来讲,伴随的科技的日益进步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以及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时代在不断进步与变化,人们的需求以及品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因此,宜居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其具体的标准也大不相同。正因为如此,才引来了部分学者对制定宜居城市标准的否定态度。“宜居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真正适宜人类居住的,因此,设立合理可行的宜居城市标准便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真正具有宜居性的,什么样的宜居城市标准才是最能为百姓接受的。对这些问题,至今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每年宜居城市的评选基本上都是一些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入选,几乎没有区县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他们认为,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在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区县以下地区的宜居建设,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然而,有的人的观点便截然不同,他们认为只有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才有资格被评选为宜居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区县城市都是比较高的,而且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是宜居城市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经济稳定与繁荣了,百姓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才会有稳定的工资,才会有较好的生活水平。2.3生态文明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的一致性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生产活动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它是指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成果的总和,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从生态文明的内涵上来看,它包括物质生产、11 机制制度以及思想观念三大层面。这个对于宜居城市建设同样是可以借鉴的,宜居城市建设也可以从物质生产、制度建设以及市民思想观念这三个大方向来进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使得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作,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不但有量的要求,更加有质的追求,生活质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尺度。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积极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下了一个相当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提高全民族生态安全意识。这些要求对于我们现在的宜居城市建设都是高度一致的。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2.4十八大报告的相关表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日益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逐步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从思想上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突出地位,同时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设,全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利,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日益完善。然而怎么样才能真正实现所谓的国富民强,答案是我们必须要守住祖国的“绿水青山”。那么,如何才能守住“青山绿水”?十八大报告也给了我们答案: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之一,也是我党现阶段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而这一主张恰好符合宜居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宜居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成为国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3生态文明视阈下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以及要求3.1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念、健康人居环境理念以及生态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宜居城市建设的根本方针,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处于核心作用。而建设宜居城市则是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理念的一个重要目标。最后,生态城市理论里面有很多关于城市环境保护、治理以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配置的描述,对于宜居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强的助推器的作用。下面对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做简单介绍:3.1.1可持续发展理念1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和模式,目前已经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它是人类新文明时期的旗帜。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发展,是一种系统性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发展,是一种系统性发展模式。但是因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涉及到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多方面领域,并[21]且研究者所处的角度也不同,所以他们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大致归纳如下:1、侧重自然方面的定义: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2、侧重社会方面的定义: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九项可持续生存的基本原则;3、侧重经济方面的定义:爱德华-B.巴比尔(EdivardB.Barbier)在他的著名作品《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直接描述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而皮尔斯(D-Pearce)则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3.1.2健康人居环境理念健康的人居环境,是实现人们性格健全和情绪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居环境品质的提高和环境的营造始终是以“健康的需求”为目标。健康的人居环境应该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社会环境的完好,必须是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住户的身心健康要求,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总之,健康的环境最终目标应该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实现人文、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图1)。13 合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满足资源与自然环境心理的和谐共存健康减少对大自健然的负面影康响和生物破的坏人全面提高人居居经济生活环境品质,实环目标现人文、社会、基础设计境环境效益的统完好的社会服务设施一环境文化生活休闲活动满足环境保护身心社会治安健康健康保障图1健康的人居环境示意图3.1.3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最早的提出是由于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研究的课题,即“人与生物圈计划”。理查德·瑞杰斯特在1993年正式提出了有关生态城市设计的12条原则。随后在1996年他又提出了更加完整的十条原则。即,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优先开发紧凑的、多样的、安全的、绿色的混合土地利用社区;建设低价的、方便的、安全的、适合多种民族的混合居住区;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提高公民的局部环境以及生物区域意识;提倡自觉的简单化生活;共同支持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活动;运用新型优良的资源保护技术;支持城市绿色项目。这[22]恰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2生态文明建设对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3.2.1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实现形式,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绿色经济的发展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绿色的概念深入人心,如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绿色空调等。绿色的词义已经超越了它本身具有的原始词义,成为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绿色正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14 个的绿色正汇成了绿色经济的广泛存在。现实告诉我们,被称为绿色经济的,是那些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它是与绿色技术和绿色管理相联系的经济。绿色经济的主要目标是,不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或节约资源的浪费,以此来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为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环境。综上所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正是宜居城市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建设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运行机制,用来实现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个强大的运行机制就要求有完善的市场游戏规则,强大的科技保障以及健全的法制环境。绿色经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城市实现发展的现实选择。以北京密云为例,作为北京重要的饮水源基地的密云县,在保证北京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成功探索了一条符合本县县情的生态环境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在多年探索基础上,提出了四三二路线,发展工业、农业、建筑业和旅游业四大产业,建设环城工贸、环湖果品、环线旅游三大基地、加快城镇和山区两个开发。密云县在走这一路线同时,始终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也是从自身特点出发,大力发展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环城工贸基地就是以密云工业区为核心,吸引了清华紫方、清华同方等高科技企业进入工业开发区,他们成为了密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此外,在保护密云水库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建设环湖水果带和环线旅游业,使山区和城镇的经济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密云区域经济模式。3.2.2保护绿色环境环境治理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政治、经济、生态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意义。环境治理和保护也是宜居城市建设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人和环境友好相处、协调发展,才能称得上是舒适惬意的生活。但是,如果人们肆意的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滥用大自然的资源,那么环境的日益恶化将反作用于人类的正常生活。比如说,人们为了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肆意砍伐树木,将其作为纸质品、木制品的原料。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中,有益于人类社会的稳步发展,但是长此以往,森林资源必定会面临枯竭的窘境,森林的日益消失,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温室效应也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干旱、洪涝等灾害也愈加增多。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与破坏最终是伤害了人类本身的利益,是得不偿失的。另外,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呈现着迅猛增长的趋势。这既是人们富裕生活,经济实力增强的体现,又给人们敲响了这样的警钟,私家车的数量越多,尾气排放量就越多,城市空气的污染程度就越重。对此,大部分城市为了实现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开始鼓励私家车车主采用公共交通如15 公交车、地铁等出行。政府等相关部门还出台了单双号限行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得汽车尾气的排放量逐渐减少,而且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拥护与支持。综上所述,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的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需要洁净的空气状况。因为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既关系到城市的宜居性,又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如果一个城市由于其发达的经济,大量的私家车,而使得空气被污染、人民的身体健康被摧残,那么即使这座城市多么繁荣富强,也不可以称之为宜居城市。因此,为了我们所在的城市更加适宜居住,更为了我们自身的长远利益以及身体健康,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义务有责任为建设宜居城市贡献出微薄的力量,如垃圾入篓、不随地吐痰、不适用一次性筷子等在平时的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型社会,我们更应该响应国家号[23]召并且付诸于实践,总之,无论是哪个时代,不管是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者政体基础,都需要所有人以及相关机构致力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去,只有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建设出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城市,才是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本质体现。3.2.3提倡绿色教育城市的绿色教育也称生态化教育。相对于绿色教育,我们把以前的教育称为传统的教育。世界上的绿色教育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危机进行的深刻反思而出现的。传统教育出现于工业文明时代,其培养人才的理论、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模式等,都是按照城市的工业文明的轨迹而进行的,出现了许多反自然的因素。传统教育一方面教育的生产性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生态性相对薄弱。他们向学生灌输工业文明价值观,提倡主宰自然、征服自然、驾驭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片面的把人作为劳动力资源加以开发,以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然而,这种工业文明观的教育完全忽视了城市的全面发展的这个基本要求。正是由于教育的生产性相对突出而生态型几乎被忽视,使得现代教育和大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一起,制造了城市外部自然环境的生态危机。绿色教育是构建和未来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新型教育体系他可以分为学校绿色教育和公众绿色教育。对于学校而言,要以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构建教育的观念、理论、目的、价值、目标、政策、方法、内容等,并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自然之间的各种矛盾,从而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新人。对于公众而言,要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积极参与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而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5年着手制定和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198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倡导将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环境教育的十年。随后在许多国家16 各个城市各科各类学校中都开设了生态教育课程。美国城市绿色教育的面极其广泛,公众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许多城市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性。俄罗斯的绿色教育也发展的相当成熟,在那里几乎所有城市的综合性大学都设有生态学专业,同时还将普通生态学课程作为文理工科各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而在我国,绿色教育已经引起了政府和有识之士的关注,有了蓬勃的发展,已经从实验研究和是反的阶段逐渐推向普及阶段。中国教育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BP公司共同签署了实施“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旨在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我国中小学国家课程,并做好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和教育资源开发工作中。我国自1996年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现在已经进入了推广阶段。我国进行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教育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媒体需要加大对建设绿色城市的宣传力度,积极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城市政府机关需要积极扩大绿色教育范围,在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加强绿色教育。同时还需要坚持绿色教育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各个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许多的典型人和事,都可以成为市民学习的榜样,应当深入总结,广泛宣传,努力弘扬,引导学习。例如我国许多城市争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我国也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绿色城市先行者,例如给河南兰考披上绿装,把兰考人民从风沙危害重营救出来的人民好干部焦裕禄。同时我们还要坚持城市绿色文化的熏陶。城市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城市绿色文化的传播力度,让更多的市民去关注城市绿色文化,并从中得到陶冶。4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原则与要素4.1宜居城市的建设原则在当今提倡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宜居城市要在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当前中国处于非常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文明理念中强调,工业化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同时,城市化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正因为如此,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式下,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做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那么一定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根据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进程进行建设,只有两者起步并进,协调统一,才能使得城市宜居性真正的提高。4.1.1要结合中国的人口情况进行建设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人口问题也是中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如今,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都聚集在农村。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17 的人将涌入城市中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归宿。这种现象对宜居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满足越来越多的人的共同的要求以及各自不同的需求,由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这样的问题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因此,如何在城市人口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有针对性、有重点性的进行城市规划,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所以,结合中国具体的人口迁移情况[24]进行宜居城市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4.1.2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进行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就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宜居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现今人类的生活条件,而且要考虑到后代即将面临的生存危机;不仅要考虑到眼前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到人类长远的利益。现在,许多经济实力比较强大以及科学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开始探索外太空世界,如探访火星,为的就是为子孙后代找寻适宜生存的生存领域与环境。从一方面来说,这体现了发达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先进的科学及时水平和航天技术水平,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又反应了地球的环境正日益恶化、资源正日益枯竭,不再能够长远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坚持可持续性的原则进行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4.1.3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建设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在历史的演变中诞生。在人类智慧以及思想的推动下,城市也在慢慢的发展。宜居城市的规划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城市是因为人而存在,人是推动城市繁华与兴起的重要内在动力。“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为基本立足点,一切为了民众,一切依靠民众,一切造福民众。这正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切实反映与具体实践。4.1.4要坚持顺应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则进行建设一个城市要建设、要发展,必定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那么这个城市便拥有了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条件之一,并且这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那么这座城市即使有再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再好的人文资源环境、再多的宜居城市建设的建设方案,都是毫无意义、纸上谈兵的。因此,各个城市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制定相应的宜居城市建设方案,并且这个方案要切实可行,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4.2建设宜居城市的八大要素4.2.1社会文明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国家”,即先有国,再有家。同理,要先有一个宜居的社会,才能有适宜百姓居住的一个个小家。建设一个适宜百姓居住的社会,打造宜居城市,就离不开城市的社18 会文明建设,因此,社会文明建设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更是百姓宜居的必要[25]前提。笔者认为,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指的是这个城市的居住主体——城市居民在文明认识上的进步和先进程度。社会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为百姓宜居提供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社会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社会呢?在这里,笔者想用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大道之行也》中对大同社会的阐述,来详细表述一些笔者对理想中百姓宜居的文明社会的认识。首先,文中讲的第一点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我认为的一个宜居的文明城市所应具备的第一点,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第一点:健全的社会政治制度,包括所有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仅仅只靠经济基础,它必须有与城市发展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即社会制度。百姓要想有一个宜居的城市社会文明环境,必须得依靠完善的社会制度对城市进行管理和维护;第二点,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文明的社会关系。宜居城市是用来给人居住的,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当高度发达城市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时,当人们每日出门、回家,却不知自己的邻居叫什么名字,具体的家庭情况时,宜居城市的文明的社会环境建设就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建设文明的社会关系上,使百姓真正生活在宜居的社会环境中;接下来,笔者将阐述百姓宜居城市中的社会文明应当具有的第三个“文明”——也就是社会观念文明。《大道之行也》对“大同”社会中的民风的描述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我认为,人的观念文明的建设是社会文明中最重要的部分。毕竟,说到底,百姓才是城市居住的主体,城市的宜居程度也最终体现在百姓的生活及百姓自身的一言一行中。百姓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的,只有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民风,才能有一个适宜百姓居住的社会,也才能够建设出一个适宜百姓居住的城市。由此可见,社会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分支,并且社会文明建设在百姓宜居城市建设中的前提作用不可忽视,只有解决好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问题,才能使得宜居城市建设中其他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建设顺利进行下去,从而保证百姓宜居。4.2.2以人为本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城市的宜居性建设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切身利益为根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以人为本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三方面。首先,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就是强调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应该是积极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宜居的社会就是要能够尊重人的人格与思想,依靠人的劳动付出与智力付出以及帮助社会中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更重要的是,这种利害关系是一种思维方式,对待不同的主体以及不同的客体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19 地说,人与自然的相互促进关系就是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然而,从唯物辩证法观点来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世界,就是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组成的一个矛盾统一体,他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城市在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建设时,往往会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许多城市在为百姓谋取福利的同时却牺牲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并且重视的。正因为如此,城市的宜居性建设要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教育我们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并处理问题。最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体现在人与外界的联系,毕竟两者是相互需要并且相互依存的。人与人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和空间进行活动的。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范围中,人们的关系可以体现为互相帮助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体现为互相需要的关系。同是生活在一个共同圈的人类,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宜居城市的建设需要注重人的感受,即人的生理和人的心理需求。要从人的生活习惯出发,设计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而不是只有宽敞的空间,这样只会让人觉得不充实,要根据人的心理特征,生活习惯,来创造一个适合人的生活环境。人和城市环境有着不可代谢的情感关系,要融情于景,来策划一个适宜的人的城市景观和设施。另外,宜居城市的建设要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出发,要让人有归属感的空间,能够满足人交往的需求。能够让居民与居民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帮助,从而创造和谐的社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除此之外,宜居城市的建设还需要强调人的主导型,即强调市民要做城市的主人。政府要给予市民相关事务更大的建议权、投票权以及选举权,从而使得人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在这座城市存在的价值,并且政府需要根据人们在行使这些权利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政治需求,依据多数市民的需求,做出适当的改变与让步。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要求。综上所述,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追求的主流,提出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理念,拓展城市公共空间内涵,形成广义的公共空间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创造美好和谐的城市。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4.2.3环境优美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环节一提到宜居城市建设,人们便首先想到优美的城市环境,舒适的自然条件,因此在实践中,宜居城市的首要目标便是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大力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环境优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决定性因素,它主要包括气候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四个方面。一般我们可以从噪声达标区覆盖、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城市工业污水处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社区景观、城市中心区景观、市容市貌等方面来考虑。此外,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安全性和危险性也影响了宜居城市的20 发展。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上升,污染排放持续增加,人类给予地球的负载越来越沉重。风、洪水、山火、融冰等地球变暖所带来的气候问题正在变得日益严重,水资源枯竭、农业歉收、海平面上升、森林资源毁灭、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人类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弘扬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不仅仅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市民也已经意识到,现在的城市生态环境片面追求整齐划一、观赏效应,一味追求城市美化亮化,是错误的做法。发展城市森林,建设以森林为主体的,带有原生态特色,接近自然状态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比方说生态园等。因此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要求我们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环保优先,建设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宜居城市。构建城市文化,铺就建设生态城市的崭新轨道。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具体实例中得到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例如厦门的城市绿化以及生态建设做的非常成功。它们将增植大树作为政府民办实事项目积极提高绿化覆盖率以及绿视率,率先倡导军民共建绿色家园活动,建立生态风景林,打造多彩山体,同时积极开发海湾公园成为岛西的新明珠,打造园博园成为厦门的一个新的城市名片,并且还成立国内第一个以三角梅为主题的较具规模的公园,阳台绿化美化扮靓鹭岛,建设天竺山森林公园,建立278公里长的绿色长廊。经过不懈努力,厦门于2008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重庆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也做的相当成功,他们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提倡绿化进城区进社区进家庭,反对形象工程,加强监管,有效地治理了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同时还强化了饮用水源保护,深化碧水行动。综上所述,这些城市打造宜居城市都具有共同特点,他们都积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凸显城市文化特色,提升绿化品味,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同时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经验。4.2.4经济发展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良好的经济水平是判定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依据。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直接[26]决定了本城市人民的就业率、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首先,人民的就业率提高了,就意味着社会更加的安定和谐。如果一个城市有着高的失业率,那21 么这座城市治安一定不如人意,因为,高失业率会导致很大一部分群体的贫穷,在为贫困所迫的时候,部分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极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偷窃、抢劫、欺诈等。很显然,这种充满犯罪与恐慌的城市是不可能戴上宜居城市的头衔的。由此可见,加强城市的经济建设对建设宜居城市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这个城市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便意味着人们拥有着享受生活的经济实力,以及人们的娱乐消费、社交消费等的增加。人们的娱乐消费以及社交消费的增多必然能够使市民的日常生活拥有更多的幸福感。现今,许多政府机构强调为建造幸福城市出力,加强经济建设无疑也是对建设幸福城市起到助推剂的作用。同时,幸福感也是宜居城市的必备条件之一。除次之外,加强城市的经济建设还能够提高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预示着贫富差距的逐渐缩小。贫富差距的缩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悬殊所遗留的社会矛盾以及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以及阶级矛盾的进一步缓解,可以大大缓解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居民的心理压力以及内心的不平衡感。这样的话,人们会觉得其所在的城市更适宜生存与居住。加强城市经济建设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城市,坚实的经济基础是其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支柱。4.2.5提高城市资源承载力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可靠保障城市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空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包括土地、水、矿产、大气、水环境、土壤以及人口、交通、能源、经济等各个系统的生态阈值,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的客观属性,是客观的、可变的、可控的,是通过人类的“活动”来反映的。在城市环境规划中,人类的开发强度应小于或等于环境承载力。特别以昆山为例,它重点实施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工程和水质提升工程,大力建设绿色昆山生态昆山,全面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环保工程,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提高生态承载能力。所以提高城市资源承载力最可靠的途径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观念统筹宜居城市建设。4.2.6生活便宜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生活便宜包括城市交通情况、商业服务情况、市政设施情况、教育文化情况、体育设施情况、绿色开敞空间、城市住房情况以及公共卫生情况。这些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都对宜居城市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个优秀的宜居城市,它应该具有便利的城市交通、发达的商业服务、完备的市政设施、先进的教育文化水平、丰富的体育基础设施、广阔的绿色开敞空间、充分的房源以及完善的公共卫生医疗制度。4.2.7公共安全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安全屏障公共安全包括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机制。宜居城市有一套完整的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和供油、卫生和消防工程。这22 些都是城市安全的生命线,它们的安全对城市极其重要。并且宜居城市建设还要建立健全大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这些都是一个城市的最后的安全屏障。4.2.8城市文化景观特色是宜居城市建设的一道风景[27]文化性、历史性的杰出展现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因此不同的城市一定会有其与众不同的文化遗产以及历史事件,如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地方戏剧、具有历史韵味的古迹遗址、独具特色的地方方言、有研究价值的民间习俗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发掘利用、弘扬光大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现在,有许多致力于建设宜居城市的地区,纷纷将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这种景观既可以是有形的民间艺术作品,也可以是无形的地方方言。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大都市,不仅有着具有时代特色的摩天大厦,而且至今都保留着其有着地域特色的地方方言——上海话。小到一个普通的家庭,大到一个社会,所有的上海人都在坚持说着自己的家乡话。甚至在小学或者高中的课堂中,开设了上海话的学习课程。而且,上海有些地方节目,都是运用的上海话与电视机前的观众沟通的。上海这一例子,不仅给其他城市做好了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特色的榜样,而且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一个警钟,即我们家乡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人们以及社会的视线中逐渐的消逝。除了创造无形的文化景观之外,有形的文化景观也非常的重要。市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安排相关专业人员研讨分析本市的文化特色以及文化内涵,从而将这种特色以及内涵融入到公园的建设甚至房屋的建设中去,使得文化元素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特色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顶峰。生态文明建设也多次强调了文化韵味的重要性以及持久性,所以,可以肯定的说,一座文化韵味十足、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的城市应该是一座宜居城市。5案例研究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初探安徽省池州市人口大约200万,面积8272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安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物资集散中心,同时作为长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它更成为了长三角经济圈、中原经济圈连接武汉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的水陆枢纽和重要结合点。近年来,池州人民依托地方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九华山为中心的旅游资源优势,深蕴雄厚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便捷的交通资源优势以及国家的政策的大力支持,着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大力弘扬地方文化,使该市成为皖江地带的一座美丽新城。5.1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SWOT分析5.1.1强势23 1、生态资源优势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北纬30度左右、东经116度左右,东临铜陵,西与江西省交界,与庐山相望,南毗邻黄山。位于中亚热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地貌类型多样,多为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和湖泊湿地,江河水系发达,水源充沛,特产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处处青山绿水,被称为“天然大公园”。池州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之一,境内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九华山,华东动植物基因宝库、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亚洲重要湿地保护区、中国鹤湖——升金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是池州建设宜居城市的最大比较优势。2、旅游资源优势池州以九华山为中心,共分布旅游景区(点)300多个,九华山风景区占地131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国家5A级旅游区,九华山有“仙城佛国”的称号,同时它作为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也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也被道家列为第三十九福地。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曾有诗云:“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28]物”,他称赞九华山为“江南第一山”。九华山是池州的优势之一,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当中,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发旅游市场。2012年池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国内旅游持续增长,省内城市的中短线游客市场依然是主体;入境旅游持续上升,境外以韩国、日本等地游客为主流,以欧美游客为主体的豪华游轮仍是池州长江岸线旅游的亮点;一日游比重大幅增长,自驾游市场增势强劲;各大景区魅力彰显,产品结构趋于合理。3、文化资源优势池州是历史文化文明古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现存的的实物文化主要有杏花村遗址、清溪双塔、名列全国十大古钓台之一的昭明太子钓台、太白书堂、《昭明文选》楼及陶公祠等上百处。李白在池州游玩的时候曾经作诗上百首,杜牧也作诗几十首,陶渊明、苏轼、司马光、王安石、文天祥、吴敬梓等历代文人骚客、政治家也都曾经挥毫池州,留下一首首瑰丽诗篇。其中杜牧的《清明诗》,曾激起无数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正所谓“游罢扬州游池州”。池州地方古戏曲“池州傩”在当代也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2005年5月,池州傩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池州市贵池区为“中国傩文化之乡”。作为京剧鼻祖的池州“青阳腔”也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在九华山更不必说。“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九华山佛教文化集中表现为“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精神集中表现为24 [29]“大愿、奉献、孝道、慈悲”。池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宜居城市建设的不可多得的重大保证,特别是在当今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池州市要在宜居城市建设的诸多要素中,突出发挥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诸多资源,更加重视城市历史文化基因的保护和利用。4、交通区位优势池州位于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区和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交叉位置。在水路上,池州紧邻中国黄金水道长江,全年通航,已经成为长江航道物流客流的集散中心,同时池州也是国家“十五”期间四个对外开放口岸之一。池州港已经成为连接皖南旅游区的必经港口之一,它也是进入黄山九华山等国际航轮的定点停靠码头,池州港可常年停靠8000吨级以上船舶。沿岸腹地平阔,适合建立高密度产业带,尤其适合发展大运输量、大用水量、大吞吐量的工商产业。在陆路上,池州贯穿东临上海西达武汉的沿江高速公路,北接合肥南达杭州的合黄高速也经过池州。在铁路上,池州位于铜九铁路中心位置,东达上海西至重庆。而且九华山飞机场也正在建设中,池州即将拥有一个立体的对外交通网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池州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这条大动脉,为池州的宜居城市建设不停输送新鲜血液,以上为实现整个城市的生态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提供了有效的可能性。5、国家的强力扶持池州市坚持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正确路线得到了国家的强力扶持。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池州市的旅游宣传力度,宣传范围已经扩散到东南亚、欧洲、北美。同时也大力提倡池州市与国际城市的交流合作,近期池州市已经与韩国求礼郡结成友好城市。而且池州在确立各类生态城市建设和“循环经济”试点等产业发展战略中,都得到了国家以及省政府的有力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近年来,池州市政府依托以上五点优势,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池州已经逐步走上了工业化、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快速突破的道路,目前池州市经济已进入了高速发展轨道。根据两会报告为指导,在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城市主导和支柱产业来培养和发展,以“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池州最现实的优势,把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口放在加快发展工业、城市、旅游上,同时抓好新农[30]村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抢抓中部崛起、东向发展、建设皖江经济带、皖南旅游圈等重大机遇,拓宽发展思路,正确地看待宏观调控,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因地制宜抓好征地拆迁、筹资融资等工作,有效地25 破解了土地、银根紧缩等制约难题,加快了园区和城市、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构筑了平台,赢得了空间。这一系列的战略和政策支持无疑给池州宜居城市建设带来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5.1.2弱势池州市虽然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也有建设中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这也就成为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不足之处:1、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生态敏感区存在有一定程度生态退化趋势,由于对资源开发性建设项目生态保护的监管不够,部分地区仍有开山炸石现象;局部的水土流失现象仍时有发生;工业污染虽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城市生活和农业污染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畜禽养殖、屠宰场,无法集中控制污染,导致沿江圩区水产养殖导致水体污染严重等,都表现出了生态环境退化的迹象;而主城区的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工业废气废水以及生活垃圾的排放,城区空气质量大不如前,水污染日益严重,噪音扰民,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堪忧。这就成为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的重大难题。2、经济基础薄弱,旅游业基础较差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知名度低的限制,池州旅游资源根本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实为暴殄天物。再加上池州是旅游业发展较晚,速度较慢,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全市上档次的星级酒店寥寥无几,三星级酒店及经济型酒店多数集中在市区,景点附近的酒店分布较少;一般档次的饭店旅店服务档次较低,餐饮质量也较低,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小吃。城市市区内车站建设滞后,城市公交建设速度缓慢,公交路线目前只有15条,路线较少,旅游线路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出租车管理[31]比较混乱;现代娱乐设施也相当匮乏。五星四星三星经济/客栈图3安徽省池州市酒店分布情况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原因,池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宜居城市建设面临一系列难解课题。26 3、九华山一家独大,其他文化资源不能凸显现在池州已经面临一个“只知九华山,不知池州市”或者“直奔九华山,撇开池州市”的窘境。池州市其他的一些优秀文化资源在九华山的光芒之下愈显无光,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杏花村是池州,而一直认为是山西的。所以正确利用九华山的知名度,[32]充分利用池州市其他文化资源也正是宜居城市建设的一大课题。据不完全统计,池州市除九华山以外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升金湖和大历山风景区目前开发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的开发;杏花村、齐山——秋浦仙境部分开发,生态状况良好,但是,这些景点的知名度还没充分利用;另外一些已经开发的景区,如大王洞、蓬莱仙洞、鱼龙洞、神仙洞等溶洞景区,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开发潜力,利用居民的积极参与性,使这些资源能够与九华山并肩。4、传统观念所带来的惰性和城市发展思路缺乏创新由于受到地域限制,池州市与外界沟通不足,信息渠道十分闭塞,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池州市市民都认为只有发展高资源消耗的重工业才能帮助城市实现现代化,而看不到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他们甚至认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城市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具有很强的排外心理。这种传统守旧的观念就大大制约了池州市的发展,反而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惰性的负面效应。再加上池州市政府对城市的发展思路缺乏新意,一味照搬照抄其他城市建设经验,卖资源求发展,这些都对池州市宜居城市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阻力作用。5.1.3机会由于池州市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深蕴的文化资源,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其宜居城市的建设有了较大程度的飞跃。再加上十八大政府报告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池州市发展机会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入境旅游持续存在。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等为重点的世界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皖南大开放”的重大决策,池州市政府也提出“把九华山建设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世界性旅游圣地,把池州打造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国内政策的导向作用,将这些优势资源合理的进行优化配[33]置,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开发,用其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九华山的人气带动池州其他优质生态文化资源开发,以宜居的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整合优秀旅游资源,从而打造出了池州品牌,池州城市的宜居性不断的提高。5.1.4挑战池州市旅游业基础较差,特别是城市旅游交通、住宿和餐饮文化的相对滞后。九华山佛教文化作为国家优秀文化资源已经被世人所知晓,但是池州市还是很多历史文27 化瑰宝不为外人所了解,包括地方古傩戏、目连戏文化、以及诗文化。这些优秀的池州古文化遗产都被九华山的佛光所遮住了。这些都是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5.2池州市宜居城市建设措施5.2.1生态环境保护——山水宜居绿色池州生态环境对宜居城市建设相当重要,宜居城市建设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主要措施如下:1、城市绿地保护,绿地是一个城市的“肺”,对宜居城市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对市区内所有的绿地进行规划和保护,加强对九华山,齐山等旅游区的绿地保护,从而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还池州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2、水体保护,水体安全是一个城市的“肾脏”,做好秋浦河的水体治理任重而道远。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思想意识,经济投入和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对秋浦河的治理,从思想意识上要加强对清溪河水体治理的宣传教育,开设水体保护讲座,使得市民自觉参与到水体保护之中,从经济投入上政府要加强对清溪河的财政支出。从监督管理角度上政府要加强对水体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不仅政府要管,还要动员市民也参与到水体保护的行列之中。3、改善空气质量,加强治理噪音污染等,政府应该对池州市区一些空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责令停业整顿并且限期搬离,限制摩托车、拖拉机等对空气污染特别严重的交通工具入城,加强农用车进入市区的管理制度,在晚上十点之后禁止汽车鸣笛和建设施工,加强治理噪声污染。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绿色无污染的新兴旅游业,限制高污染的重工业发展,加速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转变,外向型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重工业和制造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池州市要充分利用九华山优秀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且通过旅游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同时限制高污染的重工企业,多吸收一些像海螺一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品牌企业。5、加强学校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以及对城市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从小孩做起,积极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对池州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环保应该从小事做起。同时要向他们展示池州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一些文人骚客的美丽诗篇,地藏王的神奇故事,让他们爱上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因为只有爱这座城市,才会去保护这座城市。5.2.2加强开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旅游池州针对池州市旅游业基础较差,特别是城市旅游交通、住宿和餐饮文化的相对滞后28 等现象,在宜居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要注意:绿化美化亮化各个池州市区内景区景点的交通路线和交通点,增加公交班次和公交线路,提高出租车服务质量,改善出租车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档次;池州的一些饭店要凸显池州的地域特色,从饭店取名到饭店装潢以及饭店服务要凸显池州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特点,最好还可以突显池州佛教名山九华山的特点,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强池州市内星级酒店的申请评定工作,争取提[34]高市区内星级酒店的数目和服务质量;重点开发体现池州市地方特色的小吃餐饮,运用本地食材,利用本地特色烹饪技术,开发出最具本地特色的池州餐饮小吃,从而提高池州的知名度。5.2.3利用九华山的知名度做大池州整体品牌——佛光池州旅游业作为一个开放的行业,需要系统内部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协调发展。我们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各自为政,一方为大的局面,优势资源要学会共享,尽量减少竞争所引起的摩擦矛盾等负面效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协调的地方旅游体系。这点在池州就尤为重要,由于九华山的巨大影响力,以致于世界都目光都集中在这座佛教名山之上,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山是在池州这座城市里,九华山超群的佛光笼罩以及把池州的其他优秀历史文化瑰宝全部盖住了。除了九华山,我们还有李白杜甫歌颂的秋浦河,我们还有历代文人骚客所留下的万卷诗篇,我们还有戏剧鼻祖的地方傩戏,这些全部都是历史所赠与我们的瑰宝。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正是要通过九华山的超高人气,来将这些世人所不知的瑰宝展现出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池州品牌。6宜居城市建设启示第一,在政府方面,要积极响应国家十八大报告关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的号召,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政策导向,为地方政府争取更多优势资源。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从而整合地方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真正实[35]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硬环境。同时要继承并且发扬地方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地方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精神文化遗产,依托优秀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在社会上加强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宣传,使宜居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第二,在城市居民方面,要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仅在自身要加强环保意识,也要积极监督身边的其他人或者企业是否有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行为,在享受宜居城市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明确认识到自己作为城市的一分子应当履行的责任以及义务,看到不利于宜居城市建设的行为应该制止并且举报,积极保护并弘29 扬地方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力量将地方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市民还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监督的权利,监督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监督企业的生产行为和经营行为,积极行使自己作为城市一份子的权利,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保障。第三,在企业方面,要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以牺牲地方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树立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壮大企业自身实力同时,加大对社会的回馈,做一个有良心的企业,为宜居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第四,在对城市进行宜居建设的时候,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能片面的局限于其中某一个方面进行改造与建设。如果耗费过多的时间与资金在宜居城市建设的某一方面的话,那么定会相对减少了其他方面的宜居城市建设方案的实施。不论其建设结果的某一方面多么成绩喜人,只要一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都不能称之为宜居城市。第五,宜居城市的建设不能够墨守成规,要具有创新性。一个城市只有具有其与众不同的城市特色,才能吸引更多居住者或者游客的目光。一个没有自身特点的城市,就算其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做得再好,一旦丧失其独创性、多样性、文化性,便与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渐行渐远。结论与展望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观念日益的深入人心,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优秀理念的不断弘扬,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并且,这种思潮正逐渐被运用到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的日益提高,人们愈加追求高品质、高情操的绿色生活。因此,大力倡导建设宜居城市、生态文明城市是顺应百姓高品质的生活追求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虽然,宜居城市的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理念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突破,但是宜居城市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衡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与提高。此外,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在对宜居城市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同时,必然会存在一些弊端与不足之处。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优势与弱势相依。面对这样的形式,就需要政府以及相关机构提出具有创新性的与时俱进的建设政策与方针,在不断的实践与检验的过程中保留其优势,发现其劣势并且加以完善与改进。与此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任何人都要在政府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及宜居城市内涵的有力引导下,了解以30 生态文明的视角进行宜居城市建设的有效性以及必然性,坚持走生态文明的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文明城市。笔者坚信,在生态文明思潮的指引下,以及相关机关与时俱进的建设措施的全面落实下,在全体民众的共同配合与支持下,宜居城市的建设定会在实践的检验与完善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飞跃。31 参考文献[1]罗新阳.城市生态系统视阈下的宜居城市建设[J].未来与发展.2011(7):2-7[2]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性视角[M].第一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92-201[3]王如松.生态城市建设内涵、目的与目标[J].现代城市研究.2004.4(3):33-38[4]袁中金.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J].生态城市.2010.3(1):1-31[5]吴琳.宜居城市管理[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16[6]王建民.城市管理学[M]第三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3-35[7]郭强,卢杨.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报告[M].第一版.上海: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61-163[8]刘维新.以三大标准看北京宜居环境[J].北京规划建设.2007(1):46-47[9]任燕.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1(5):122[10]詹祎.宜居城市建设中的城市园林绿化探讨[J].绿色科技.2012(10):8-10[11]李建军.宜居城市建设中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构建[J].规划师论坛.2012(6):13-17[12]尹罡.可持续理念下的宜居城市建设[J].资源人居环境:30-33[13]张凯兰.积累和培育社会资本:宜居城市建设新视角[J].2011(1):51-56[14]袁筱青.《大学》三纲八目与宜居城市建设中市民道德认识的提高[J].今日南国.2009(10):218-220[15]俞可平.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第一版.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6-7[16]程世丹.生态社区的理念及其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2004.37(3):83-86[17]石纯.居住区规模适宜性指标体系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8):564[18]胡娟.建设武汉市宜居城市研究[J].武汉建设:14-15[19]顾文选.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J].北京规划建设.2007(1):7-10[20]舒川根.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宜居城市建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6):37-41[21]姜煜华.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9(4):99-104[22]刘明华.区域文化资源中的思想价值探索[J].资源与社会.2008(7):29-31[23]杨宏山.市政管理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1-112[24]王宏燕.PDCA循环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J].山西建筑.2008(10):25-26[25]梅良勇.老子休闲思想和宜居城市建设[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23-26[26]任志远.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拙见[J].城市发展研究.2005(4):33-36[27]董黎明.创造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J].北京规划建设.2007(1):15-17[28]颜红.池州城市旅游开发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6(10):101-104[29]谈家胜.池州区域文化资源中的教学价值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4(4):27-30[30]程晓丽.池州市旅游形象塑造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5-108.[31]孔华.池州地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1):92-95[32]张军占,殷亚丽.池州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43-44[33]丁绍璠.提升池州文化“软实力”的构想[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2):106-10932 [34]徐美健.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实践与探索[M].第一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7-15[35]林柯余.宜居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特色营造与追寻[J].现代城市研究.2010(6):35-4333 致谢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孙超教授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孙超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及时且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无论是在致学,还是在做人上,老师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真心感谢老师的关怀和教导!感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吕绳振教授、黄洪雷教授、方章东教授、吴惠敏教授、王伟教授、俞宁教授、欧元雕副教授等,是他们在我攻读研究生期间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对我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并教会我善于思考。同时也感谢我们可爱而严格的生活导师——袁修雨老师的热心帮助。感谢班主任彭庆刚老师,感谢我的师兄邓厚福、师姐骆璇、徐姗姗、张洋、颜冰、李铭在学术和日常学习中对我的帮助。当然,还要感谢405寝室的兄弟们以及王成璋、刘泉、刘鎏、翟羽佳等对我的无私帮助。“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将牢记于心。即将毕业,踏上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我将会用努力工作、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来回报父母,回报各位老师,回报爱我的和我爱的每一个人。34 个人简介胡源,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安徽省池州市人,1989年6月出生,2011年7月毕业于池州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攻读法学硕士学位。曾获得的奖项主要有: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研究生入学以来,扎实学习,努力进取。在研究生阶段,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生态文化资源与宜居城市建设》,发表于2013年第2期《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