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

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

ID:34737345

大小:74.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_第1页
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_第2页
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_第3页
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老年保障的新趋势周绍斌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提要:养老是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而言的。精神需求是老年人需求的基本方面和重要内容。老年人的梢神需求能否得到尊重和满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老年保降应从单纯的物质保障走向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的统一。关键词:老年人,精神需求,物质保障,精神保障如果说20世纪是人口暴涨的时代,那么21世纪人口发展的全球趋势则是老龄化。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老龄化加速,200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作为一种人口老龄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必然会给社会的运

2、行和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针对老年人口的社会政策行动,完善和健全老年保障体系,为老年人公正提供全面的生活支持体系,是政府和社会面临的现实任务。老龄问题的内容,一般包括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和老年人问题,前者是社会本位,后者是个体本位。从微观个体本位看,老龄问题的实质就是老年人的需求与满足问题,老年人需求的满足不是老年人个人和家庭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多种力量的共同支持,这种支持系统,我们称为老年保障。老年保障是整个社会为老年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的各种支持的总和,它不同于社会养老保障。前者是一个完整全面的支持体系,而后者显然只是一种收入维持。作为一种全面的支持关怀

3、系统,老年保障的逻辑起点是老年人的需求。西方学者将老年人的需求概括为三个"Mr,即Money,Medicare和Mental,也就是经济需求、医疗需求和精神需求.我国曾提出了“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说法虽然不同,内容却是相通的。无论是西方老年人,还是中国老年人,都有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都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完整全面的老年保障体系是一个包含经济保障、医疗保障、精神保障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忽视和省略其中的任何方面都是不完善的。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背景下出现的。由于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负担的担忧,无论

4、是政府还是学界,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物质赡养上。长期以来,一谈老龄问题和老年保障,首先想到的就是经济上的养老和物质保障,考虑的是资金的筹集、发放、管理等物质层面,很少有人涉及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和精神保障。这是可以理解的,“未富先老”的情境使得物质性的养老资源显得稀缺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物质供养的重要并不能说明精神供养的不重要。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经济上具备自我养老能力的老年人在逐年增多,真正需要完全依靠子女物质赡养的时间在绝大多数老年人身上是比较短暂的。即使在社会保障相对缺乏,基本依靠家庭养老的农村地区,相关研究结果也显示出类似情况(谭克俭,2003),这说

5、明,经过社会和家庭的努力老年人的物质脸养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而在老年人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方面,问题倒显得越来越突出。市场经济对年轻人道德观念的冲击,子女数量的减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增多,活动场所和设施缺短等多种因素和力量使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很多老年人感到失落、无聊,甚至出现抑郁等精神障碍。因此,在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时,进一步明确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并通过社会政策行动来加以满足,已经成为转变养老观念,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内容。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这种独特性在于人的存在的二重性。人不仅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拥有物质需求和物质生活,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精神性存在,拥有精神需求

6、和精神生活。精神需求是人的需求的基本方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规定性,这是没有争议的。但对什么是精神需求,目前尚无定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和表达(张艳国,2000;仲彬,1999:明艳,2000)0精神需求是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精神客体产生的匾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特殊期待状态(李大兴,2002),精神需求的主观性决定了不同主体间精神需求的差异性。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其自身年龄和社会经历的独特性决定着拥有区别于其他年龄群体的精神需求。在我们看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是为维持和恢复主观心态失衡,实现充实,满足和尊严而引发的一种渴

7、求状态。老年人的梢神需求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系统,有其自身内在结构,把握其内在结构和基本特征,对于建立老牟人精神关怀体系显然是有价值的,也是必要的。对于精神需求的内容,马克思曾多次谈到,在他看来,“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马恩全集》第2卷P107,1957年版),“为自身利益进行宣传鼓动,订阅报纸,听课,教育子女,发展爱好等等”(马恩全集30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