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

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

ID:34774322

大小:78.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_第1页
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_第2页
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_第3页
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_第4页
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理创新信任激励乐育英才-----做一个拥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我常常这样说:“戎老师要感谢你们,因为你们不但让我知晓了很多幕后的故事,还挑战了我的教育智慧,让我的教育人生更充实(每天很忙)、睿智(和学生斗智斗勇)!”每每与家长交流的时候,我也会真诚地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信任与配合,我的一些教育措施才得以“政令畅通”!现在,我更要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我深入反思、学习、交流的机会。老师们,一提到班主任,我们的脑海中大概立刻闪现出这几个关键词:忙碌、琐碎、繁杂…

2、…我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本学期收到的短信中大概有80%是发给咱们班主任的,班主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如果把一个班级比作一艘航行于大海中的轮船,那么班主任就是掌握航船的舵手,大海航行靠舵手!下面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这个“舵手”的管理思想及做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一、以爱动情善明理。被周总理称为“国宝”的人们教育家霍懋征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自从我也成为一个家长开始,便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把对孩子的爱蕴涵在每一个细节中,比如系鞋带、剪指甲

3、……特别是碰到有问题(调皮捣蛋、学习差)的孩子时,我总要反思:如果他们是我的孩子,我该如何教育?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还发现,爱孩子的最佳境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这样就能和孩子们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真正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我采用了这样两种方法。(一)、给孩子们写信。2008年6月19日晚上,我写了一篇博文《毕业前夕,写给我的孩子们》,文中回忆了师生间一些美好的活动,表达了对孩子的爱,对他们的美好未来进行了憧憬,我真的是用心用情在写,一直写到晚上11点才写好,我是23:18分发至我的博客,因为那年我带的

4、是最后一届寄宿生班,孩子家的电脑也不像现在这么普及,不少孩子不可能上网,所以我把它打印下来,请班长读给孩子们听(我不在场),据当时的班长项文钰后来告诉我,读完后,好多同学眼睛里有泪花。我明显地感受到,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们更懂事了。从尝到甜头以后,每一学期开学再忙,我都要给孩子们写信。2009年9月7日我写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学生每年也都是新的》2009年2月13日22:45我写了《新学期寄语》2010年09月《金秋九月,给六(1)班孩子的一封信》,这一封信学生的反响最大,其中褚晨钧这个孩子的回复,让我特别感动:戎老

5、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让我们在六(一)班里健康成长!那一瞬间我真的特别有成就感!(二)、请孩子们回信。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我让孩子们给我写信,我戏谑: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人在写作前,必然要思考,于是虽然我没有规定孩子写什么,但很多孩子向我倾诉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也给我提了一些建议,极大地避免了我工作的盲目性。(三)善于揭秘背后的故事。说实话,有时候,当我们的孩子犯一些老生常谈的错误,难免要发火,但其实,每一种现

6、象后面都一个故事,有的还真的让我们意想不到。2007年11月的一个周四,我集体备课结束了,看到教室的灯还亮着,奇怪的是窗帘全部拉上了,走进去才知道,几个孩子双目微闭,双手合拢,嘴巴张开,似乎在念叨着什么,那一刻,我也有点火了,在搞什么鬼,走读生放了晚学不回去,寄宿生不上晚自习?但当我冷静下来看到旁边的蛋糕时,这才恍然大悟,他们看到我也很紧张,一个孩子急忙解释:“老师,您放心,我爸妈都在门口等呢!”这时,我微笑着说:“我也是来和你们一起给寄宿生瞿慧过生日的,谢谢你们!”后来,我写了《意料之外的一幕》这一篇博文!我常想:

7、岁月的流失将改变我们年轻的容颜,但只要心中有爱,便可以姿态优雅,淡定从容。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二、虚实相生巧创新。美术老师都知道,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我们语文老师呢也知道,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诗词的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境界。那么,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班级管理中也完全可以“虚实相生”!平常我们都教育学生要有组织纪律性

8、,要珍惜时间等等,但有时往往是我们班主任在台上讲得动心、动情,但学生却未见得能入心、入脑、入耳,不是有“屡教不改”这个词吗?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组织纪律性”“时间”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是“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回去笔头作业做得很快,阅读、背诵作业喜欢磨蹭甚至偷懒,也是这个原因。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一)、制定班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