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

探析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

ID:34834741

大小:5.14 MB

页数:148页

时间:2019-03-12

上传者:U-24835
探析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_第1页
探析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_第2页
探析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_第3页
探析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_第4页
探析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研究姓名:刘范嘉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化学工程指导教师:张卫江20061201 中文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高纯甲醇应用及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甲醇工业和高纯试剂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自主研发生产国际标准高纯甲醇的必要性,研究了以煤为原料采用联醇工艺生产的甲醇(工业甲醇1)和以天然气为原料低压法生产的甲醇(工业甲醇2)纯化生产多功能级高纯甲醇(欧洲知名试剂公司的ME0315标准)的技术方法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表征工业甲醇杂质脱除效果的方法,即紫外分光光度计与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联用监测样品的紫外透过率和水含量,再对最终产品和中间样品进行其他指标的补充检测,节约了时间,节省了费用。分别考察了常规间歇精馏、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反应精馏、间歇萃取精馏及常规间歇精馏.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联用等技术手段对工业甲醇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工业甲醇l适合用问歇萃取精馏纯化;常规间歇精馏对工业甲醇2整体纯化效果较好。在既定的实验装置上,确定了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纯化制备符合ME0315标准高纯甲醇的最佳工艺条件:塔釜投料2000mL,DMSO为萃取剂,以598mL/h的流率在指定塔板处连续加入萃取剂,前馏分采出回流比R,=8,无萃取剂加入和有萃取剂加入时分别采出甲醇投料体积5%和15%的前馏分,产品采出回流比R2=5,控制产品收率为甲醇投料量的60%(玎y)。针对工业甲醇1建立了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的准稳态模型,得到适宜的纯化工艺条件:总理论板数Nr=35,在第10块理论板上连续加入萃取剂DMSO,溶剂比为0.3,前馏分段回流比尺,=8,产品段回流比R2=5,此时高纯甲醇产品的单程收率可达60%。针对工业甲醇2建立了常规间歇精馏恒摩尔持液模型,采用两点隐含和组分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和实验验证,实验值与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在模拟计算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纯化生产符合ME0315标准高纯甲醇的最佳工艺条件:总理论板数Nr=50,前馏分段回流比R,=10,前馏分采出量为原料甲醇投料体积的15%,产品段回流比R2=5,此时高纯甲醇产品的单程收率可达65%(II/y)。针对两种典型工业甲醇原料分别制定了项目方案,初步可行性分析表明: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短,内部收益率高,有很好的盈利水平。关键词:工业甲醇纯化高纯甲醇模拟间歇精馏萃取精馏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dtheevolutionofapplyingandproducinghighpuritymethanolathomeandabroad,discussedthemattersinmethanolandhigh-purity-reagentindustryandpointedoutthenecessityofinternational··standard·-high--purity-methanolresearchinchina.Andthenthetechniquesandfeasibilityofproducinghighpuritymethanolfromindustrialmethanolwerestudied.Aneconomicalandpracticalmethodofevaluatingtheimpurityofmethanolwasputforward.Itwasvaluingultraviolettransmissionandmoisturecontentofsampleatthesametimeinsteadoftestingthetotalqualityindexfrequently.Ionexchangeresin,molecularsieve,normalbatchdistillation,reactiondistillationandbatchextractivedistillationwereestimatedandcomparedsuccessively.Theresultsindicatethatbatchextractivedistillationisbestsuittopurifycoal-mademethanolandyetnormalbatchdistillationsuitnatural—gas-mademethanolperfectly.Theinfluenceofextractivesolvent,operationprincipleandconditionparameteronbatchextractivedistillationWasmeasured.Theoptimumoperationconditionisthat2000mLindustrialmethanolisextractedwithdimethylsulfoxide(DMSO),theaverageflowofDMSOis597.6mL/h,therefluxratiooftheslopcutwithdrawalis8,theproportion(v/z)oftheslopcutoutputwithoutsolventandwithsolventrespectivelyis5%and15%,therefluxratioofproductphaseis5andtheyieldofproductphaseis60%(V/功.Thequasi-steady-statemodelofthebatchextractivedistillationprocesswassetup.Onthebasisofsimulation,theoptimumconditionisthatthenumberoftheoreticalplatesis35,DMSOasextractionsolventisaddedatthe10也theoreticalplates,solventratiois0.3,therefluxratioofproductphaseandslopcutwithdrawalrespectivelyis5and8.Accordingly,thesingle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is60%.Thistextsetupconstant-molar-holdupmodelofthenormalbatchdistillationprocessandsolveditbytwo-point-implicatemethodwithcomponentbalancecalibration.Theexperimentresultsfitthesimulationnicely.Onthebasisofexperimentandsimulation,thebesttechnologicalconditionisthatthenumberoftheoreticalplatesis50,theproportion(v/r3oftheslopcutoutputis15%,therefluxratioofproductphaseandslopcutwithdrawalrespectivelyis5and10.Accordingly,thesingle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is65%. Thisarticledrewuptheprojectfortwokindsoftypicalmaterialmethanolandeconomicfeasibilityofthemwasbrieflyestimated.Theresultsshowthatitisanexcellentprojectwithashorterpaybackperiodandahigherinsideincomerate.Keywords:industrialmethanol,purification,highpuritymethanol,simulation,batchdistillation,extractivedistillation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谓}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苤盗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占形7檄签字同期:2∞7年/月毯FI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苤盗盘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叁鲞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言叨壤导师签签字同期:础旁7年,月笤同⋯瓤冲"7同7}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1甲醇工业的发展现状1.1.1甲醇的用途第一章文献综述甲醇是除合成氨之外,惟一可以由煤经气化和天然气经蒸汽重整大规模合成的简单化学品,是重要的一碳化工基础产品和有机化工原料n1。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屈居第四乜1。甲醇最主要的衍生物是甲醛。甲醛可用来生产胶粘剂,进而用于木材加工业;其次是用作模塑料、涂料、纺织物及纸张等的处理剂。其中,用作木材加工的胶粘剂约占其消费总量的80%。甲醛需求的增长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甲醛还用来生产缩醛树脂和特种化学品l,4一丁二醇,其增长速度很快,但不会显著改变甲醛的总体需求状况⋯。醋酸是另一重要的甲醇衍生物,可用于生产醋酸乙烯、醋酸纤维等,其需求与涂料、粘合剂和纺织等方面的需求密切相关,1997~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7.5%n1。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简称MMA)约占全球甲醇需求的2%~3%,主要用来生产丙烯酸板材、表面涂料和模塑树脂等,在亚洲地区的需求增长速度很快n1。甲醇的大宗衍生物还有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等甲酯衍生物,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简称DMSO)等硫类衍生物,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简称DMF)等胺类衍生物,以及二甲醚等n1。随着C1化工的发展,以甲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乙醛和乙醇等产品的工艺正日益受到重视。甲醇作为重要原料在敌百虫、甲基对硫磷和多菌灵等农药生产中,在医药、染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工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甲醇还可经生物发酵生成甲醇蛋白,进而用作饲料添加剂,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n1。甲醇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还是性能优良的能源和车用燃料。甲醇与异丁烯反应得到甲基叔丁基醚(MethylTert-butylEther,简称MTBE),它是高辛烷值无铅汽油添加剂,亦可用作溶剂。自1973年第一套10万吨/年(以下记为t/a)装置建成投产以来,它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甲醛的第二大甲醇消费大户。甲基叔戊基醚(TeN.amylMethylEther,简称TAME)也是重要的汽油含氧添加剂。美 第一章文献综述国和西欧是应用MTBE/TAME的传统市场,较大潜力的新市场将是韩国、中国、中国台湾、泰国和墨西哥。据预计,1997"--'2010年MTBE/TAME需求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Ⅲ。在寻求汽油替代燃料的过程中,醇醚燃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醇醚燃料是指甲醇和二甲醚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新型液体燃料,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均高于液化气。甲醇也可以直接作为汽车内燃机燃料使用。甲醇燃料电池是甲醇潜在的巨大消费领域⋯。甲醇另一新兴的应用领域是转化为烯烃(MethanoltoOlefin,简称MTO),这一用途可吸收大量甲醇。目前,世界上只有UOP(环球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石油公司掌握MTO技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甲醇是目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煤化工产品之一。按目前的油价和烯烃价格,甲醇制烯烃的预期经济效益可以和以石脑油或轻柴油为原料制烯烃大体相近。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公司及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MTO技术已开发成功,甲醇转化率为99.18%,2.95吨甲醇产1吨烯烃,其中50%乙烯,50%丙烯。首个煤烯烃工业化项目即将落户陕西榆林,年加工甲醇300万吨,年产烯烃约100万吨聆1。1.1.2甲醇的工业制造甲醇最早由木材和木质素干馏制得,故俗称木醇n1。在1924年以前,甲醇几乎全部是用木材或其废料分解蒸馏来生产的。用60,-一100kg木材干馏只能获得lkg甲醇。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才完全抛弃这一过程。这种“森林化学’’的甲醇含有丙酮等杂质,要从甲醇中除去这些杂质比较困难。由于甲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木材干馏法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人们开始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甲醇H1。目前,生产甲醇的原料大致有煤及其加工产品(如焦炭、焦炉煤气)、石油及其加工产品(如石脑油、重油)、天然气、H2和CO(或C02)的工业尾气(如乙炔尾气)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天然气逐步成为制造甲醇的主要原料,因为它简化了流程、便于输送、降低了成本。目前,世界甲醇总产量中的约70%左右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H1。据测算,以天然气、石油和煤为原料生产甲醇,其相对成本比为100:140:150插1。但是,随着能源的紧张,如何有效地开发煤炭资源,成为越来越热门的研究课题。从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世界煤的储藏量远远超过天然气和石油,我国更是富煤贫气少油,将来以煤制取甲醇的原料路线终将占主导地位H1。目前,工业上几乎都是采用CO、C02加压催化加氢法合成甲醇。典型的流程包括原料气制造、原料气净化、甲醇合成、粗甲醇精馏等工序。在不同的催化剂存在下,选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单产甲醇(分高压法、低压法和中压法)或与合成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氨联产甲醇(联醇法)。而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生产流程使得甲醇工业产品的组成也各不相同,因而对应不同的提纯净化方法。通常,合成后的粗甲醇经双塔或者三塔精馏后得到成品工业甲醇。高压法是BASF公司于1923年最先实现工业合成的方法,能耗较大、设备加工复杂材质要求苛刻、产品中副产物多。英国ICI公司和德国Lurgi公司分别于1966年和1971年成功开发出中低压合成甲醇的工艺,逐渐取代了高压法∞1。世界甲醇生产以大型化为主,其中装置能力大于30万t/a的装置合计生产能力达至lJ3000多万t/a,占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的79%Ⅲ。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研究以煤为原料的高压法合成甲醇工艺,之后不久又自行开发成功了中压法联醇技术。我国自行开发成功的甲醇合成技术,生产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消耗指标和能耗高。1979年,四川I维尼纶厂引进ICI低压法,以乙炔尾气为原料,建成10万t/a装置;1987年,齐鲁石化公司引进德匡]Lurgi公司低压法,以渣油为原料建成10万讹装置;1996年上海太平洋化工公司引进Lurgi公司低压技术建成20万t/a甲醇生产装置。截至2003年末,我国甲醇生产装置规模在20万t/a级的仅有两套,10万t/a级规模的也只有9套。我国甲醇生产原料以煤为主,2003年甲醇生产的原料结构中,煤为65.6%,天然气占29.5%,其他为4.9蚶引。1.1.3甲醇的市场现状国际甲醇市场总体上呈集团化、大规模、跨国性运营。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商和经销商加拿大MethanexCorp.成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六个国家和地区建有甲醇装置,并在世界上近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其产能约占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的2l%。另外,该公司还计划在澳大利亚的Perth建造年产能力达500万吨的甲醇装置,进一步控制世界市场。位于沙特的SABIC公司,近几年,依靠国内廉价的天然气,建造了数座大甲醇装置,使年生产能力达到320万吨,一举成为亚洲第一。目前,该公司在新加坡和中国的太仓港都设有中转基地,每年出口到中国的甲醇达60万吨左右,在中国的市场占有量(进口)位居第一嘲。我国现有甲醇生产装置200多套,多以煤为原料,大部分规模较小。较大的有: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以煤为原料)和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以乙炔尾气和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装置,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企业还有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公司、大庆油田甲醇厂、陕西长庆油田、四川江油甲醇厂等,生产规模多在10万妇左右。其余近200套装置大多采用合成氨联醇工艺,生产规模多在l万一5万讹。现有的200多家甲醇生产厂中,由于生产成本高、装置能力小、工艺 第一章文献综述落后等原因,有30多套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哺1。自2002年以来,甲醇价格呈现一种稳步上扬的走势,同最低价格相比,甲醇市场的最高涨幅超过了120%,甲醇生产的利润相当丰厚。从2003年开始,世界甲醇的生产能力出现甲醇史上最短时间内最大规模增长的时期。据美国化学市场协会(CMAI)在最新发布的《2006.2010年全球甲醇分析报告》中预测,在2006"-'2010年间全球甲醇市场需求量将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新增需求量约为870万讹,但其间有近2700万讹的新增产能将上马。市场需求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是中东和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旧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甲醇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国内甲醇消费市场走强,国内外的生产企业纷纷看好我国甲醇市场,陆续在我国新建或扩建甲醇项目,正在建设和拟建的甲醇产能达到1500万讹‘71。表1.1和表1.2分别列出了2006~2008年国际和国内部分拟建和在建的大型甲醇生产装置(摘引自国家商务部网站)。,表1.1国际甲醇工业的超大型生产项目(2006"--2008)Table1-lSuper-largeproducingitemsofinternationalmethanolindustry(2006-2008)可见,目前国内外甲醇市场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据SRI咨询公司咨询I)币EdSporcie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前全球甲醇市场需求有望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而同期甲醇新增产能将以年均5.7%的速度增长。这种产能增速高于需求增速的现象最终将导致市场供过于求n引。同时,大型装置建设将对高原料价格地区的小规模非经济产能装置生存产生巨大压力,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从而推动甲醇行业重组和合理化配置以适应市场供需平衡。因此,如何消化过剩的甲醇,大力开发生产甲醇深加工的精细化工产品,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表1.2国内甲醇工业的大型项目(2006~2008)Table1-2Largeproducingitemsofnationalmethanolindustry(2006-2008)1.2高纯甲醇的发展现状1.2.1高纯试剂的概况1.2.1.1化学试剂的分类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国防军工等科研领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具有品种规格多、质量要求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是科研开发和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支撑条件⋯1。化学试剂门类、品种繁多,国际上流通的商品有数万种,国内常用的品种也有近万种,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地增加。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学科间相互交叉和渗透,对化学试剂不论从规格、品种还是配套、开发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m1。目前,国内外对化学试剂的分类都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方法,各试剂公司根 第一章文献综述据本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品种、分类上各成系统。综合国内外各种化学试剂的分类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按照试剂产品的组成和结构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按其用途可分为通用试剂、基准试剂、分析试剂、仪器分析试剂、有机合成试剂、临床诊断试剂、电子产品专用试剂和特种试剂等几大类;按照对试剂存储、运输的要求可分为一般试剂、爆炸品、易燃品、腐蚀品、有毒品、放射性物品等大类;按照其纯度可分为化学纯试剂、分析纯试剂、优级纯试剂、超纯试剂、超净高纯试剂等大类。在每大类下再细分小类⋯1。国家科技部组织制定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化学试剂分类》中,将化学试剂分为一般无机试剂、一般有机试剂、高纯无机试剂、高纯有机试剂、一般分析试剂、仪器分析用试剂、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用试剂、临床医学检验用试剂、同位素试剂、专用化学品试剂和其他试剂共1l大类,再按照化合物结构、性质和用途划分为140个中类和800个小类,比如超净高纯试剂被归为专用化学品中类的K0102dx类‘1¨。1.2.1.2高纯试剂的定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相关行业对化学试剂的纯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对于高纯试剂的确实意义和质量标准还很不统一,在名称上有的叫高纯,有的叫超纯、特纯、光谱纯,等等,这些名称对于纯度的界定也不尽相同‘1刳。同时,随着高纯试剂应用领域的扩大,不同的应用领域对于“高纯"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要求。除了纯度(主含量)以外,对于试剂中杂质的种类和每种杂质的数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用作色谱分析时,对紫外吸收(对应于有紫外吸收的有机化合物杂质)的要求比较高;用作微电子行业芯片的清洗剂时,对于洁净度(对应于各种金属离子的含量和固体杂质颗粒)的要求非常高;用作光谱分析时,对荧光物质的含量有特别的要求;用作农药残留量分析时,对于一些背景化合物含量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高纯试剂,如色谱分析纯、光谱分析纯、农药残留量分析纯、超净高纯试剂(国际上又称工艺化学品,ProcessChemicals)等。很多高纯试剂的杂质分析项目多达几十个,含量要求已I扫ppm级(10-6)提高至iJppb级(10。9),甚至个别指标已达ppt级(1002)【13】O此外,考虑到重新校正调节仪器参数和工艺条件的问题,产品的稳定性以及批与批之间的一致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上所述,高纯试剂已经不仅是纯度的概念,而是高性能、高洁净度、高批次一致性、低紫外吸收、低荧光残留物、低水分等高品质的综合概括。因而,国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外著名的试剂厂商都赋予自己的高纯试剂产品专有的商品名称以代表其高品质,如英国药物公司(B.D.H)的Aristar、德国默克(Merck)公司的Suprapur、美国贝克(J.T.Baker)公司的Ultrex等n引。1.2.1.3高纯试剂的生产制造从世界范围看,化学试剂的生产正在向高纯及超高纯方向发展n引。高纯试剂通常由工业级试剂或低纯试剂经过纯化精制而成,其工艺过程包括选料、提纯、过滤、分装、贮存等主要环节n引。高纯试剂的特点是品种繁多,质量要求严,对环境、包装、运输、贮存的洁净度要求苛刻,产品更新换代快,开发资金投入大,研制难度大,产品附加值高,价格高,用量相对较少n"。目前,高纯试剂的生产制造商主要分布在欧美的几个先进发达国家,并由几十个世界知名化学公司所垄断。以微电子工业使用的超净高纯试剂为例:2004年底国际上从事工艺化学品研发及生产的公司中,德国的E.Merck&Merck.Kanto公司(成立于1668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化学及制药集团公司之一,7在55个国家拥有分公司,在28个国家建立了67个生产基地,2005年德国BASF收购了其全球电子化学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6.4%,美国的Ashland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7%、Arch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5%、MallinckradtBaker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4%,日本的Wako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1%、Sumitomo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1%n引。此外,从事高纯试剂研发生产的大公司还有美国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FisherScientific(飞世尔科学)公司、Sigma.Aldrich公司,日本关东株式会社、住友合成、德川、三菱,英国的B.D.H公司,前苏联化学试剂和高纯物质研究所,我国台湾地区的长春、中华、长新化学,韩国的DONGWOO、FINECHEM、DONGJIN、SEMICHEM、SAMYOUNGFINECHEM等。在亚洲,新加坡、台湾地区也相继建立了5000,-一10000t级的超净高纯试剂基地n引。1.2.2高纯甲醇的应用1.2.2.1化学分析和精密仪器分析的通用溶剂最早大量的使用高纯甲醇是在精密分析仪器上。纯甲醇在200nm'--,400nm不吸收紫外线,可作为薄层色谱、纸色谱、光谱、极谱和高压气、液相色谱的有机改性剂和溶剂。特别是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简称HPLC)的使用中,高纯度甲醇作为流动相,单独或混和使用,应用广 第一章文献综述泛。如测定大鼠血浆中雷替蓝塞浓度,测定丹栀逍遥丸中栀子苷、芍药苷、丹皮酚和甘草酸含量,测定红法夫酵母胞内虾青素的含量等n7‘1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工、制药、天然产物和精细化工等领域高速发展,HPLC由于不受样品挥发度及热稳定性的限制,并且具有高效、快速和灵敏等特点,因而不仅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进行组分分析,而且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分离手段,用以提纯和制备具有足够纯度的单一物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制备色谱的产业化应用,使高纯甲醇的用量快速增长瞳眦引。1.2.2.2电子工业的清洗去油剂在高精度的晶片生产中,微量的杂质都会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品的性能,普通纯度的试剂中的杂质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碱金属杂质会溶进氧化膜,从而导致耐绝缘电压下降;重金属杂质附着在硅晶片的表面上,将会使P-N结耐电压降低;杂质分子和离子的附着又是造成腐蚀或漏电等化学故障的主要原因乜引。因而,电子行业中涌现出一类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一一超净高纯试剂。超净高纯试剂主要用于芯片的清洗和腐蚀,它的纯度和洁净度对各类芯片的成品率、物理性能及可靠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半导体清洗剂一直采用盐酸、硫酸、硝酸、过氧化氢、氢氧化铵、甲苯等,这些试剂均有强腐蚀作用,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差。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出无毒或低毒的中性半导体清洗剂晗制,高纯甲醇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应用相对局限于清洗和腐蚀,并严格控制有关杂质反应和副反应,所以要求超净高纯试剂是同等物理性质、化学功能的各溶剂中最简单、最稳定而且最容易纯化的。比起其他领域品种繁多的试剂,电子微细加工技术使用的超净高纯试剂只有30几个品种幢副。极性较强,对油脂、无机物、有机物和高聚物均有很好溶解性的甲醇就是其中较常用的一种,可以清洗掉硅片上的油脂、蜡、指纹、尘埃、腐蚀剂和助焊剂残留物等心副。随着国内外的微电子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超净高纯试剂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晗副。1.2.2.3天然药物生产的提取浸出剂高纯甲醇在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手性化合物、-中药、生物制药等多学科领域的分离和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化合物研究时,高纯甲醇就常作为提取剂使用。在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如海鞘、海藻、千金子以及瑞香狼毒的活性和抗瘤机理研究中,其有效成分的提取都是用高纯甲醇得到的心Ⅻ1。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很多生物制药厂的高纯甲醇需求量都具有相当规模。1.2.2.4其他高纯甲醇还可用作农药分析的淋洗剂口¨,如用甲醇做淋洗剂,测试农药在土壤的渗透情况,减少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用作有机药物的合成原料或溶剂b别,如在油酸乙酯与蔗糖八乙酸酯转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用作农作物的溶剂提取剂口3咱制,如辣椒籽提取物对猪油抗氧化作用研究,花生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水稻感性和抗性品种提取物对褐飞虱的影响,青藏高原33种野生植物杀虫活性筛选,都是用甲醇最为溶剂提取的。此外,高纯甲醇还被用作电池燃料。目前,甲醇燃料电池(MFC)的研发已经获得了突破瞄引,直接式甲醇燃料电池(DMFC)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如东芝新近发布的几款燃料电池驱动的mp3随身听就是以纯度99.5%以上的高纯甲醇为燃料的,展现了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高纯甲醇还可用来生产下游高纯有机化工产品。1.2.3高纯甲醇的质量标准国内外对于高纯甲醇的产品质量指标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即没有列入国际标准(IS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可以搜集到的有美国化学会标准(A.C.S)、日本工业标准(J.I.S)、德国Merck标准、英国B.D.H的AnalaR标准以及美国、欧洲一些著名公司和我国重要化学试剂生产厂家的企业标准。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各标准中还有不同的级别,如色谱分析级、光谱分析级、农药残留量分析级、电子化学品级(超净高纯级)等。表1-3yIJ出了国内外部分标准中色谱分析级甲醇的产品质量指标啪1。此外,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与之配套的高纯试剂标准不断提升,超净高纯试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微电子技术领域,不同时期有不同线宽的集成电路制作工艺,也就要求有不同的金属杂质和颗粒含量的电子化学品,即不同级别的超净高纯试剂与之配套,超净高纯试剂的纯度标准与集成电路发展的关系㈨如表1—4所示。我国超净高纯试剂的研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上海化学试剂总厂和天津试剂三厂等单位可以生产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级试剂。为了满足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需求,国家自“六五”开始至“八五”都将超净高纯试剂的研发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b钊。2002年10月上海华谊微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开始承担国家“863’’计划ULSI(UltraLargeScale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净高纯试剂制备工艺 第一章文献综述研究课题,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Ⅲ1。表1.5列出了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超净高纯级甲醇的质量标准n劓。表1.3部分标准中色谱分析级甲醇的产品质量指标Table1—3Producingstandardsofchromatographymethanol表1.4超净高纯试剂的纯度标准与集成电路发展的关系Table1-4Therelationbetweenstandardofprocesschemicalsandintegrationprogress.10.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表1.5国内超净高纯级甲醇的质量标准Table1—5Nationalproducingstandardsofprocesschemicalsmethanol1.2.4我国自主生产国际标准高纯甲醇的可行性1.2.4.1高纯试剂研究开发的背景我国化学试剂产品结构中以通用试剂为主,约占全国试剂产量的66%以上,而高纯试剂、生化试剂、有机合成试剂仅占总产量的2%~3%H¨。目前,国内市场上大约需要1万种试剂才能满足正常的市场需求,而现有试剂种类为6000--,7000种,常年能够正常生产的仅有2600种左右,因而市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高纯试剂、生化试剂等缺口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品种尚属空白,市场需求只能长期依赖进口解决,耗费大 第一章文献综述量的外汇。现阶段,我国化学试剂的质量水平仅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70年代末的水平,因而严重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化学试剂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以结晶、蒸馏、萃取、升华、直接合成等传统生产工艺为主,而国外已采用离子交换、色层分析、膜分离、超净过滤、汞阴极电解、气液和柱层分离等高科技新工艺。国外控制化学试剂中杂质的指标已达至iJppb.ppt的水平,而我国尚处于ppm-ppb的水平。我国化学试剂生产企业约有500多家,大型企业仅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其次为天津、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共7个生产基地,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甚至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总体技术水平较差,大多数属亏损企业,都在低水平上重复生产一些通用型试剂,品种单一,难以打开市场局面m1。1.2.4.2高纯甲醇研究开发的意义工业甲醇是石油化工企业的主要下游产品之一,价格低廉、原料充足。近些年,甲醇工业发展迅速,而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如何消化过剩的甲醇,大力开发生产甲醇深加工的精细化工产品,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H引。工业甲醇市场年均售价在2000元/吨左右。而作为试剂,4L瓶装国际标准的色谱纯甲醇市场售价为200元--一280元(去除20%小包装成本,折合5万元/吨,增值25倍左右),500ml瓶装MOS级和ULSI级的甲醇市场售价则在40元左右(去除20%小包装成本,折合8万元/吨,增值40倍左右)。利用工业甲醇制备高规格、高纯度的试剂甲醇,附加值高,极富市场开发价值。同时,结合我国高纯试剂的现状,高纯甲醇的研发生产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我国现有的高纯甲醇制备技术还比较落后,多采用化学处理和蒸馏的工艺,产品技术标准混乱,指标达不到高端要求,与国外高纯甲醇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有些工艺采用膜分离、亚沸蒸馏等先进技术,但生产成本居高,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无价格优势,较高端的高纯产品仍需进口。同时,还存在生产规模小(多是年产几吨至几十吨的小作坊模式),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高纯试剂在国际上的有效竞争力,解决目前甲醇市场的供需矛盾,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纯甲醇生产工艺,不仅可以填补我国在高纯试剂生产技术上的不足,而且还为我国电子化学品、精密仪器以及制药、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对于提高国内试剂企业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以及今后高纯试剂产业的发展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壮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2.4.3高纯甲醇的技术开发背景国内高品质、高纯度试剂的研究报道不多,能检索到的资料多停留在基础技术和专利报道方面。国际上高纯试剂工艺路线属于行业机密,一些基础技术也都申请了专利保护。高纯甲醇的生产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用高纯原料气直接合成高纯甲醇,合成过程中需要洁净的反应环境、设备及严格的反应条件,为了去除甲醇蒸汽中的杂质,需要以高纯的锰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还需要有高纯的气体如氮气、氢气或氩气等作为防氧化保护气H引。该种方法对生产工艺条件的要求十分严格,掌握该技术对我国现阶段还不成熟,且应用该方法制备的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另一类方法是用粗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该种方法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甲醇精制技术在国内外已经研究很长时间,公开的技术文件也比较多H州1。国外知名企业多采用多级精馏、吸附、亚沸蒸馏等先进工艺,并实现连续生产、检测和灌装的一体化操作,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和检验工艺严格,操作弹性大,指标可按照用户不同要求进行调节,成本相对较低,其生产规模大,可达到万吨级。国内也有一些厂家和研究单位正在研发该种技术。这些技术多是以精馏技术为基础,并结合一些化学及物理方法,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H嗍1,但其提纯制备的产品都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只是接近国外著名厂家的低级别高纯甲醇产品指标要求。因此,依托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填料塔及其塔内件技术,辅以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等技术手段,研制一种新型有效的、适应我国国情的甲醇精制方法,生产具有高纯度、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工业级甲醇的下游产品,在技术和经济上都具有探索价值。1.3高纯甲醇提纯精制方法的研究现状1.3.1概要高纯试剂生产过程的关键是如何确定纯化技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适于有机液体提纯的技术有各种形式的蒸馏、精馏、萃取、化学处理、离子交换、吸附过滤、超净过滤、制备色谱等十几种。这些提纯技术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不同的提纯技术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工艺以及提纯精制的规模(实验室级别、小规模生产、工业制造等)。有的提纯技术只能用于前期的提纯工作,有的技术目前还 第一章文献综述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有的技术只适合制备少量的产品,而有的提纯技术可以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受催化剂选择性的限制,合成甲醇的反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系列副反应,生成少量的烃、醇、醛、醚、酸和酯等化合物啼叫。由于采用不同的原料、催化剂及合成条件(如压力、温度、合成气组成等),工业甲醇产品的组成十分复杂,各厂之间也有较大差异。此外,甲醇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生产、存储、运输等过程中还会引入一些杂质。对照高纯甲醇的指标要求(见表1.3、表1.4和表1.5),工业甲醇中的杂质概括起来主要有有机物(醇、醛、酮、醚、酯、烷烃等)、离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水等三大类。1.3.2针对有机杂质有机杂质的存在直接影响“紫外透过率"、“还原高锰酸钾"、“硫酸试验”、“醛酮含量”等技术指标。目前,去除溶液中杂质有机物的常用方法有常规精馏、化学净化、反应精馏及萃取精馏等。1.3.2.1常规精馏精馏在化学试剂的提纯中被普遍采用,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精馏过程主要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其中挥发度较高的物质在气相中的浓度比在液相中高,借助于多次的部分汽化及部分冷凝,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的目的。常规精馏是甲醇精制的基本步骤,对于制造分析纯等级的甲醇是有效的。精馏主要的设备是塔设备,其中最重要的类型是板式塔和填料塔。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具有通量大、压降小、效率高和滞料量小等优点。近年来,具有新型塔内件的高效填料塔的理论和设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将原精馏系统改造成新型高效规整填料塔,不但使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0万妇增大为35万t/a,而且纯度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晦¨。1.3.2.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在试剂的纯化工艺中被广泛应用,是制各高纯试剂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包括添加氧化剂、还原剂、沉淀剂、络合剂、中和剂等。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当工业甲醇中还原性杂质含量较多时,采用化学处理比较有效,比如采用锌铬催化剂、以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的甲醇产品中含有较多的醛类、酮类、烯类、胺类以及酸类等杂质。与工业甲醇形成共沸物的大部分组分也可以通过化学处理后再精馏而得到分离。有的化学试剂厂家利用盐酸羟胺与甲醇中的醛酮杂质反应生成固体肟H81,有的通过2,4.二硝基苯肼除去醛酮HL驯,更为经济有效的是高锰酸钾氧化法,将还原性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逸出,或生成酸并结合成钾盐与高锰酸钾泥渣一同滤去‘倒。1.3.2.3反应精馏反应精馏(ReactiveDistillation,简称RD)是精馏技术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使化学反应过程和精馏分离的物理过程结合在一起,是伴有化学反应的新型特殊精馏过程。“反应精馏"概念自1921年由Bacchaus提出以来,已经历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对特定体系的工艺探索、70年代提出RD的计算方法、80年代进行数学模拟和最优化研究几个发展阶段晦2。53l。RD具有选择性高;使可逆反应收率提高;缩短反应时间,强化设备生产能力;能耗低,操作费用低;投资少等优点。但RD仅适用于反应过程和反应组分的精馏分离可以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组分之间存在有恒沸现象,或者反应物与产物的沸点非常接近时,RD技术则不适用嘲1。RD是化学处理与常规精馏的联用,但由于反应和精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RD过程比单纯的反应和常规精馏过程的研究复杂得多,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哺引。Kenny在专利中指出:以氢化铝锂做还原剂,结合氢氧化钾等强碱和碳酸钠等弱碱,可以有效去除原料甲醇中的丙酮、甲乙酮、水、乙酸、甲醛和乙酸甲酯等杂质㈨。徐州矿务集团的王中银采用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结合,有效地把低于或与甲醇沸点相近的醛酮杂质氧化成沸点较高的羧酸,以确保馏出物甲醇符合分析纯标准,同时综合改善了甲醇的“易炭化物质”、“羰基化合物"、“还原高锰酸钾”等技术指标m1。哈尔滨气化厂李红光等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采用2,4.二硝基苯肼去除工业甲醇中含有的醛、酮类杂质,采用氢氧化钾去除羧酸、酯类杂质,结合精馏工艺,最终将工业甲醇提纯得到合格的色谱级甲醇H7“引。1.3.2.4萃取精馏萃取精馏(ExtractiveDistillation,简称ED)是通过向精馏系统中加入适当的 第一章文献综述质量分离剂(MSA)来显著增大相对挥发度很小或者易形成共沸物的混合物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使分离易于进行,从而获得产品的一种特殊精馏技术。ED兼有精馏和萃取的优点,能分离单纯采用常规精馏和萃取无法分离的物系。加入的溶剂无论与物系是否形成均相,只要能改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不与物系形成新的恒沸物,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哺"。在工业甲醇的制取工艺中,水就是作为萃取剂来分离影响甲醇稳定性的杂质(如异丁醛)的H1。TarbiatModarres大学的研究表明哺引,利用水做萃取剂也能够很有效的分离甲醇.乙醇体系。另外,清华大学的段占庭嘲1等人的一篇专利中使用ED精制高纯试剂的方法,能够使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含水量和含醇量都由原来的二级品提高到一级品和优级品,甚至可达试剂级。1.3.3针对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甲醇属强极性有机化合物,对无机物和有机物都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甲醇与氯化钙形成结晶状物质CaCl:.4CH,OH,与氧化钡形成BaO.2CH30H的分子化合物并溶解于甲醇中,类似的化合物还有尥C,2-6CH,OH、CuS04·2CH,OH、CH30K·CHlOH、彳,以·4CH30H、么,C73·6CH30H、么,以·IOCH30H等唧{。因而,在生产、存储、运输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入一些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且不容易除去。1.3.3.1亚沸蒸馏亚沸蒸馏是指采用在低于该物质沸点的情况下进行蒸馏的一种方法。普通蒸馏法中,液体沸腾时产生大量的蒸汽雾粒,而每个蒸汽雾粒则由几百乃至几百万个液体分子组成,在这样的沸腾过程中,金属离子或固体微粒就可能夹带在蒸汽雾粒中进入提纯后的液体中去。亚沸蒸馏中,加热器不直接加热液体,而是主要依靠红外线辐射加热液体表面,控制液体温度,液体在未达到沸腾的状态下缓慢蒸发,液体始终不沸腾,因而不会产生气泡,与液体平衡的气相不再由大量蒸汽雾粒组成,此时蒸汽中极少夹带杂质。另外,蒸馏器四周受辐射热,液体不会沿器壁上流,这样蒸出的液体纯度很高口引。与普通蒸馏相比,亚沸蒸馏具有产品纯度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亚沸蒸馏在国外许多化学试剂厂早已用于试剂的提纯,而且获得了一定成效。近几年,我国一些研究机构也利用此工艺进行了高纯试剂的试制和小批量生产方面的研究b引。华东理工大学的方芳等哺¨利用新型高纯石英两级亚沸蒸馏器处理电阻值为20万11的去离子水,提纯出超净高纯水,其主要金属离子K、Mg、Ca、Fe、Sn的浓度含量均小于0.1×10-100此外,有文献报道这一提纯法在国内用于制备超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净高纯乙腈嗽3和超净高纯盐酸哺引,但用于提纯制备高纯甲醇未见报道。1.3.3.2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与液体中离子进行交换的功能。1935年Adams等合成了多价苯酚类与甲醛的缩聚物,这也是有机质阳离子交换剂工业生产的开始。其后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8年苯乙烯二乙烯苯系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出现与美国Rohm&Hass公司苯乙烯二乙烯系季铵盐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生产的开始,使离子交换树脂在大范围的溶液处理中进入了实用的时代。目前,离子交换树脂的商品种类已达2000余种,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吸附、络合,从而达到分离、提纯、富集等效果。由于树脂法分离化学物质的许多独特的优点,数十年来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m制。赵哲勋等人经过两年的研究,将粗品(工业品)分子量6000的聚乙二醇溶液依次通过001x7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为氢型,约为3/5的柱高)和201x7苯乙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为羟基型,约为2/3的柱高),分别去除了大部分杂质Ca+、M92+、Fe2+、Pb2+等阳离子和8042。、C1一及有机色素,成功地将其精制为符合国家药物标准的聚乙二醇6000的产品,并已投入工业化生产‘鹋1。表1-6离子交换法与精馏法提纯试剂甲醛质量对比Table1-6Comparisonofionexchangeanddistillationintheproductionofformaldehyde周干名采用体积比为1:1的001x7型Ⅳ+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与201x7型OH一式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树脂提纯甲醛,工业甲醛水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使得其杂质含量达到国标(AR)。其中使用过的树脂还可以通过再生反 第一章文献综述复使用。再生的方法为日+式离子交换树脂用适当浓度的盐酸溶液浸泡处理;OH一式离子交换树脂用适当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处理,随后,分别用自来水、纯水洗涤至洗涤水的pH值达到所需值为止。再生好的离子交换树脂经离心机脱水处理后,即可装入离子交换柱内,继续用于交换提纯。文献中还将精馏法和离子交换法在提纯精制甲醛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1-6所示旧1。沈阳辽中化工总厂的薛允莲"们利用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精甲醇,净化后甲醇的游离碱、醛酮、易氧化物质及阳性金属离子等指标都显著改善。但是,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活性降低,需要活化与再生,其方法繁琐耗时,平均每年在三次以上。1.3.3.3微胶囊固定溶剂自1990年开始,微胶囊作为金属离子萃取剂支撑材料的发展十分迅速。将萃取剂固定于微胶囊内进行萃取操作,增大了接触表面积,具有选择性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小、使相分离过程简化、设备简单等优点。因此,微胶囊被广泛应用于药业、农业、化工等行业中,尤其是在金属离子的分离与回收方面n卜731。将萃取剂和聚苯乙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作为分散相,将此分散相放入含凝胶0.5%(谢)的250mL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快速搅拌,得到O脚乳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将二氯甲烷蒸发完全,便得到含有萃取剂的聚苯乙烯微胶囊,再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几遍,放于去离子水中待用。将含有季铵氯化物336的微胶囊填充于直径为4.6mm,高度为150mm的填充柱内,用NaOH和HN03来调节溶液的pH值,对溶液中的Cr6+/Cd2+或Cr6+/Zn2+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pH值下,溶液中的Cd2+或Zn2+及微胶囊匹]Cr6+的含量均很高,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m1。1.3.4针对水对于水分的去除,由于甲醇与水不形成共沸混合物,故可用精馏法脱水呦1。然而,因为甲醇、乙酸甲酯和水可形成3元共沸混合物n钔等原因,这样精馏得到的“无水甲醇’’一般还含有0.1%左右的水盯引。1.3.4.1化学净化微量的水分可加入镁条,用生成的烷氧基镁去除,反应式如下:2CHA)H+№№(0CHA)H)+H2Mg(0CHa0H)2+2H202CHA)H+Mg(0H)2丫—————’.18-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如,59清洁干燥的镁带、0.59碘和50--一70mL上述“无水甲醇”共热,至碘消失而镁带全部反应生成甲醇镁,加入“无水甲醇”至lL,回流2-~3h后,隔绝湿气的条件下蒸馏n副。1.3.4.2分子筛等吸附剂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硅酸盐化合物。它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内比表面极大,这些微小的空穴直径大小均匀,能把比其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空穴的内部中来,因而能把直径大小不同的分子、极性程度不同的分子、沸点不同的分子、饱和程度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分子筛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能选择性超微型吸附剂,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分子筛的种类按有效直径进行分类,例如有效直径为3×10_8cm的称3A分子筛,4×10-8cm为4A,5×10_8cm为5A,9x10-8cm为IOA,10x10-8cm为13A。各种尺寸的分子筛所吸附的主要分子见表1.7所示。表1.7各种分子筛所吸附的主要分子Table’1-711lemainmoleculeofmolecularsieveadsorption分子筛具有很强的吸湿能力。目前,在化工、电子、石油化工、天然气等工业中已被广泛使用。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刘玉平等人应用4A分子筛对蒸馏回收后的溶剂二氯甲烷进行处理,使其含水量由0.17%降至小于0.04%,可以继续用于合成反应,避免了将二氯甲烷运到外地处理,为公司每年节约了大量成本m1。KennyG的专利中嘲1,也在甲醇的纯化脱水中使用了活化的分子筛。InnovativeTechnology公司利用Grubbs等盯刀所做的设计工作,通过装有活性氧化铝的柱子来去除溶剂中的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章文献综述1.3.4.3渗透汽化膜膜法用于有机液混合体系的分离是膜分离领域的一个热点。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分离技术,正目益成为各国研究机构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用渗透气化法脱水具有能耗低、过程简单、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已在乙醇、异丙醇和含氯碳氢化合物等的脱水中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7¨引。清华大学李继定等人采用甲醛处理过的P、硝/PAN膜,用渗透汽化法,在料液温度为65。C左右和膜后侧绝压为0.266KPa左右的条件下,成功的将C6溶剂油中的含水量脱至3mg/l【g以下旧引。Chen和Martin阻31将磺化聚苯乙烯(PSS)复合在微孔氧化铝支撑体上得到PSS/A1203复合膜,在进料甲醇为5%~14.3%时渗透汽甲醇浓度达到99.5%,然而膜的通量很低。膜分离对离子、杂质的去除,以及外观色度的改善都是有效的,但目前膜分离法经济价值不高,还无法真正得到工业应用,只限作为高纯溶剂提纯的一种辅助手段。1.3.5各种方法的集成联用在制备高纯物质时,往往要先分析杂质的种类、数量和去除难度,设定提纯精制的规模,之后有针对性的通过各种提纯技术的集成联用达到提纯精制的目的。中石化的郑学根等似21采用干燥脱水.亚沸蒸馏.膜过滤组合工艺,制备出超净高纯乙腈,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可降至10I.tg/L。华东理工大学的许振良等和上海华谊微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沈丽萍等采用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集成纯化制备了超净高纯过氧化氢,金属离子含量和颗粒含量已达到SEMI—C12技术指标m’。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孙建平等和华东理工大学方芳等以优质工业盐酸为原料,采用蒸馏、过滤、洗涤、吸收、亚沸蒸馏方法制备的超净高纯盐酸中的金属离子质量分数均低于0.1x10一,达到SEMI.C12标准,符合制造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生产超净高纯试剂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哺引。1.4常规间歇精馏的理论和相关技术1.4.1间歇精馏的概述随着化学工业向生产特种精细化学品方向的加速转移,化工过程中所采用的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批处理过程越来越多。据报道哺1,世界各大化学公司所生产的化工产品中有数百种是采用间歇过程来生产的。间歇精馏过程是批处理过程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分离过程,常常被用作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分离和提纯的手段。与连续精馏相比,间歇精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特点有:(1)间歇精馏过程为非稳态过程,由于釜中的液相组成随着精馏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因此塔内的操作参数(如温度)不仅随着位置变化,而且也随着时间变化;(2)间歇精馏塔只有精馏段;(3)间歇精馏适用小批量高分离要求的分离,容易适应被分离物料浓度的变化,且方便的使用单个塔对多元物系的各组分进行分离。间歇精馏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馏出物组成恒定的间歇精馏操作,即馏出液组成恒定而相应的回流比不断增大;另一种是回流比恒定的间歇精馏操作,即回流比保持恒定而馏出液浓度逐渐减小。实际生产中,有时可采用联合操作方式,即某一操作阶段(如操作初期)采用恒馏出液组成的操作,另一阶段(如操作后期)采用恒回流比操作i联合的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1.4.2间歇精馏的模拟计算间歇精馏过程的模拟计算按是否考虑塔顶和塔身持液的作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持液模拟,另一类是有持液模拟。无持液模拟主要是建立在Rayleigh方程的基础上的,使用Rayleigh方程时要求已知任一釜浓下的顶浓,若忽略塔顶和塔身持液的作用,则可将无持液间歇精馏过程看成由无数个持续时间无限短的连续精馏过程所组成而用连续精馏的算法得到任意釜浓下的顶浓,这就大大简化了间歇精馏的过程计算协删1。正因为如此,大部分间歇精馏模拟的文献汨洲1是采用无持液模型,其中典型的代表是Diwekar四u提出的间歇精馏的简捷模型。然而,对塔内持液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少量的塔顶和塔身持液(如5%)都对间歇精馏的动态特性起极大的作用,而实际间歇精馏塔内持液往往高于此值,因此持液作用是不能忽略的。Pigford悖21等研究了塔身持液对间歇精馏过程的影响,指出塔身持液除在少数易分离的情况下可减少过渡馏分外,总的趋势是增加过渡馏分,对分离是不利的。塔内持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塔内存有持液使塔内沿塔身建立浓度梯度的过程需要占用一定时间,即开工时间客观存在,持液愈多开工时间愈长。(2)由于塔内存在持液,使分离难度加大。因为开始馏出产品时,塔顶和塔身持液中有已被浓缩的易挥发组分,使釜液浓度比无持液情况降低,故塔顶塔底 第一章文献综述浓度差变大,则获得同样纯度产品所浓缩的倍数增加,分离难度加大。(3)由于塔内持液占有一定质量,具有组分的“吞吐”作用,塔内持液“吞”、“吐”的是某组分的质量,起着延缓塔内浓度变化的作用。如当塔内馏出产品的后期,釜液内易挥发组分(即产品组分)浓度一定很低,但塔身持液内仍含有较多易挥发组分,塔顶仍可馏出高浓度产品而优于无持液塔,这就是文献上所谓“飞轮效应”(nywheeleffect),它使塔顶与塔底的浓度差在某瞬时大大高于无持液情况,有利于分离,但飞轮效应的积极作用并不是永恒的,当口值较小或持液量过大时,积极作用将消失,这就是人们经常感到塔内持液不利于分离的原因。所以,有助于分离的积极作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物料、设备和操作条件的巧妙结合)才能出现,而大量的、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消极作用,如当间歇精馏过程进行到过渡馏分阶段后期,即将馏出下一合格产品时,由于持液的惯性作用而不断“吐出”残余的前一组分的含量(即为该产品的易挥发杂质),而使馏出物呈现轻杂质的“拖尾”现象,迟迟得不到合格产品,加大了过渡段馏出量,减小了产品收率。间歇精馏过程的有持液模拟计算嘈螂1最早是在机械模拟计算机上进行的,当时只能计算7块理论板。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间歇精馏过程的有持液模拟计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Distefano睁31研究了多种数值方法解描述间歇精馏过程的微分方程组的稳定性,他推荐采用3阶Adams.Moulton—Shell预报校正法,在此以后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模拟计算方法,Galindez‰1等将连续精馏的模拟计算方法引入间歇精馏过程。尽管现有的间歇精馏过程有持液模拟计算方法已经有多种,但是多数模拟计算方法所要求的内存和机时均较大,以至于间歇精馏过程的有持液模拟计算在间歇精馏过程的研究和设计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者经常通过各种假设来进行简化严格模型,如:恒摩尔流假设可避免热量衡算;恒相对挥发度简化了气液平衡计算;而持液量也有恒摩尔和恒体积两种简化假设。1.4.3间歇精馏的设计计算多元间歇精馏过程设计大多是建立在无持液假设和Rayleigh方程基础上的,由于无持液条件下间歇精馏过程可以看成是进料组成不断改变或在空间上多个首尾相连的连续精馏过程,用Fenske或Henstebeck.Geddes关系式计算最小理论板数,利用Underwood公式计算最小回流比,在确定回流比后,用Gilliland图或一些关联式进行关联得到理论板数,这种方法称为间歇精馏的简捷设计方法或FUG法。Bauerle和Sandallm1在恒相对挥发度和理论板数无限大的情况下,对二元持液间歇精馏过程的恒回流比和恒塔顶浓度两种操作方式下的Rayleigh方程进行积分,得到了恒回流比操作时塔顶馏出量与釜浓关系及恒塔顶浓度下蒸发量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与釜浓关系的解析式,并将其用于设计。Diwekar用FUG法进行了常规间歇精馏塔的设计睁¨;Barolo等做了产品段最优回流比的计算呻¨;XuS等人啪1进行了提馏式间歇精馏塔的设计;Lotter和Diwekar∞1进行了提馏式间歇精馏塔及带中间罐的复合式间歇塔的设计。A1.Elg和Palazoglu㈣1提出了一种高纯间歇精馏塔的模型和控制。徐柱亮n011提出了采用序列稳态法进行间歇精馏设计的方法,但该方法实质上与Rayleigh方程没有根本的区别,仍为FUG法。吴迪和杨志才u蚴提出间歇精馏的操作周期应为过渡馏分循环稳定后的操作周期,并用简捷法进行多组元无持液间歇精馏塔的设计,他们用产品段收率及过渡段保留率两个参数确定各段的最小回流比和最小理论板数,并认为这两个参数应通过优化来确定。FUG法是连续精馏简捷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方法,非常简单、成熟,但间歇精馏过渡段和持液影响的存在,使得用连续精馏的设计方法进行间歇精馏设计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学者们一直在寻求其它的设计方法。Salomonen031等将FUG法所得的产品段及过渡段最小理论板数及最小回流比采用与Gilliland不同的方法重新进行关联得到解析式,使其更适于间歇精馏。Luybenu041研究了二元物系板持液、回流罐持液、初始塔釜投料量、理论板数及回流比等参数对塔的单位时间生产能力的影响,指出应尽量减少回流罐持液,因为它不但延长了开工时间还增加了过渡馏分的量,为间歇精馏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Roseu∞。建立了一套间歇精馏过程无持液模拟设计程序,其中引进了塔身、塔顶冷凝器和塔釜的负荷调整机制及浓度控制机制,但该程序只考虑了一个操作周期,没有涉及过渡馏分的处理,因而只能说是间歇精馏过程无持液模拟计算程序,而不是一套完整的间歇精馏无持液设计程序。Chiottin吲等在恒相对挥发度、恒摩尔流的情况下研究了二元持液间歇精馏塔和提馏塔,采用产品段保持恒塔顶浓度、过渡段保持恒回流比的操作策略,用产品段结束与过渡开始的瞬间的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关系及无限理论板数情况下的结论,得出了有限理论板情况下产品段的蒸发量、过渡段的产品馏出量与釜浓(精馏塔)项浓(提馏塔)关系的解析式,同时他考虑了过渡的循环,并给出解析式。Mohammadn071等研究了多组元过渡馏分的处理方法,并将负荷因子的概念用于间歇精馏塔的设计,讨论了各种参数对负荷因子的影响。Sharif‘1鸺1等将设计问题与操作问题相互联系,并将优化方法引入间歇精馏的设计,但未考虑过渡段。李文秀n矧将极限次品率用于多组元间歇精馏塔的塔板数的确定,极限次品率e,它只取决于物系的物性参数、分离要求以及持液量。 第一章文献综述1.5间歇萃取精馏的理论和相关技术1.5.1萃取精馏的概述萃取精馏是通过向精馏系统中加入适当的质量分离剂(MSA)来显著增大相对挥发度很小或者易形成共沸物的混合物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使分离易于进行,从而获得产品的一种特殊精馏技术。所添加的溶剂一般沸点较高,且不与任一组分形成恒沸物。萃取精馏兼有精馏和萃取之优点,能分离单纯采用精馏和萃取无法分离的物系。加入的溶剂无论与物系是否形成均相,只要能改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不与物系形成新的恒沸物,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喳利。与常规精馏一样,萃取精馏操作分为连续萃取精馏和间歇萃取精馏。自1985年Berg等首先提出间歇萃取精馏操作以来⋯剖,迄今为止公布的间歇萃取精馏实验结果的有:Yatim(1993年)n1¨、Lang等(1994年)n121以及Milani(1999年)嘲1等。根据萃取剂加入方式的不同,间歇萃取精馏可分为一次加入方式和连续加入方式。所谓一次加入方式即一次性加入装有物料的再沸器中,然后按间歇精馏操作。Milani晦羽采用一次加入方式,分离水.丙酮.甲醇体系,证明该操作是可行的。但由于萃取剂一般采用高沸点物质,完全残存于再沸器中,故仅在再沸器中发挥其改变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作用,对物系分离效果较差,且随着组分馏出,塔釜液组成改变,必须选取适宜的溶剂比,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连续加入方式即萃取剂从塔顶或塔的某一块塔板处连续加入,将塔分为萃取段和精馏段,萃取剂在加入塔板处以下每层塔板上均起到萃取作用。为了减少溶剂使用量并且提高实验操作的可行性,Lang等人提出连续加入方式分4步操作n121:①无萃取剂加入下的全回流操作;②连续加入萃取剂下的全回流操作,分离混合物系,提纯精馏段产品;⑨连续加入萃取剂下的部分回流操作,分离出产品;④无萃取剂加入下的精馏操作,分离萃取剂。由于萃取剂加入及回流比的改变,使得操作参数中再沸器热负荷发生改变,操作困难,易于发生液泛等不稳定操作。1.5.2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剂的选择是萃取精馏分离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工业生产中,首先要求萃取剂对被分离物系组分有较高的选择性,其评价参数为萃取剂的选择性参数Sij,大多数情况下,Sij等于溶剂存在情况下轻重关键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值;其次,还要求萃取剂与原组分之间有较大的互溶度,以防止液相为非均相,影响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传质和传热。另外,还要求萃取剂具有以下性质:(1)具有较高的沸点,不与原组分形成共沸物;(2)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分离过程中不发生聚合或分解;(3)具有足够低的凝固点;(4)不与被分离组分发生反应;(5)不腐蚀设备,无毒,易回收;(6)价格适宜,来源丰富。萃取剂从组成上分为单一溶剂和混合溶剂两大类,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单一溶剂往往存在自身选择性与溶解性矛盾的问题,即具有高选择性的溶剂一般和原组分之间的相互溶解能力较弱,反之亦然。单一溶剂的这一弱点限制了萃取精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于是人们开始使用混合溶剂进行萃取精馏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n131。混合溶剂就是在单一溶剂基础上再加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分构成新的溶剂,加入的组分称为副溶剂,副溶剂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保证原单一溶剂高选择性的前提下,改善原单一溶剂的溶解性。副溶剂的要求同单一溶剂,另外,副溶剂强调具有使体系完全互溶的能力且与原单一溶剂容易分离。副溶剂的溶解能力主要通过组分的极性来表现,其对应评价参数为介电常数。副溶剂选取过程中,副溶剂的介电常数要适宜,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介电常数大,即极性强,则与整个体系互溶性差,难以消除第二液相,此时若要改善整个体系的溶解状况,需要提高分离温度,消耗大量能量;介电常数小,即极性弱,则削弱原单一溶剂的选择性。由于萃取精馏混合物多为强非理想性的系统,所以在选择萃取剂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目前,萃取剂的选择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实验法、性质约束法和计算机优化法。1.5.2.1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测定气液平衡数据或无限稀释溶液的活度系数,对溶剂进行初步筛选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耗时长,筛选溶剂范围窄。实验法又分为停留时间法、稳态法、沸点升高测定法和稀释器技术法等。前三种方法仅适用于纯溶剂,而稀释器技术法既适用于纯溶剂,又适用于混合溶剂,有较大的优越性n¨1。1.5.2.2性质约束法性质约束法是指根据某些原则划定分离混和物系所需溶剂的大致范围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溶剂的初步筛选过程。 第一章文献综述(1)经验筛选法该方法主要的依据是溶剂分别与待分离关键组分形成的二元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会产生不同的偏差,一般用于粗略地筛选溶剂。应用比较广泛的有EHB法n153和Robbins法n埔1等。(2)活度系数法这种方法通过计算精馏物系关键组分在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进而推断出各备选溶剂的选择性及溶解性等参数,然后经过比较选择最佳溶剂。活度系数法分为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法和有限活度系数法。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法是指通过简单的经验公式预测溶质在无限稀释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再通过无限稀释活度系数计算得出相对挥发度,然后选择最优溶剂。使用较多有PDD法n1刀和溶解度参数法n181等。有限活度系数法主要有UNIFAC法⋯引、ASOG法n2町等。在众多方法中,UNIFAC法应用最广。Fredenslund等人n2玎于1975年提出UNIFAC基团贡献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相对完善,具有良好的预测活度系数效果。1.5.2.3计算机优化法计算机优化法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各种选择指标,设计或具体选择最佳溶剂的方法。可分为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法(ComputerAidedMolecularDesign,简称ChMD)和计算机优化筛选法,有时二者也结合使用。(1)CAMD法CAMD法n221首先预选一定结构的基团,然后按照某种规律组合成分子,并依据所设定的分子目标性质进行筛选,在众多的有机物中逐渐缩小搜索范围,最终找到所需的优化物质。另外,CAMD方法还可以组合生成新的溶剂分子,取代现有溶剂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CAMD法根据算法依据分为:内部作用法、基本性质限制法、集合法、数学模型程序法和最近出现的以达尔文进化论假设为理论根据的优化溶剂方法一一基因算法n2引。内部作用法的缺点是需要设计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基本性质限制法、集合法、数学模型程序法虽然克服了前者的缺点,但却都存在计算量大且结果不可靠的通病;基因算法综合了上述算法的优点,是一种相对科学的选择方法。所有CAMD方法均是根据对于萃取剂性质的具体要求主动地合成与设计具有最好选择性的萃取剂分子,而往往这样的萃取剂目前并不存在,且经常在完成萃取剂分子的设计之后还要开发与研究这种新结构萃取剂的化学合成及工业生产方法,完全依赖和受制于基团贡献法的准确度。即使这样,基于优化溶剂范围广、速度快这一特点,CAMD算法有着其他选择溶剂算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选择设计溶剂的步骤大体分为以下4步n241: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热力学模型计算溶剂的选择性S;②在一些合理的假设前提下简化分离过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分离过程所需理论塔板数及加入的热量负荷;③结合溶剂要求,淘汰不符合规定的溶剂,如形成共沸物等;④考虑进料板位置、溶剂比、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最后选定溶剂。(2)计算机优化筛选法计算机优化筛选法是指通过一些计算机算法,对现有的众多溶剂进行综合的性质权衡,从而选择最佳溶剂的方法。其中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模糊数学法。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新型信息处理和计算系统。它建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生物神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数学抽象、简化和模拟而逐步发展起来,具有自适应能力和自学功能,在预测多组分非线性性质关系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前景。将该技术与定量分子结构一性质关系式(QSPR)、定量结构一活性系数关系式(QSAR)相结合建立的模型用于预测各种物质的理化性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由于系统处理过程中参数的选取缺乏全面性以及可利用的数据有限,所以仍处于探索性研究的初步阶段。,模糊数学即描述模糊现象的数学,它所研究的是涉及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精确状况,摆脱了“非此即彼”的精确性,反映了事物之间由于差异的中间过渡性所引起的划分上的不确定进而引起概念外延的不分明性。模糊数学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对于溶剂选择的研究,国内学者经过近些年来的努力,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如引入修正UNIFAC法对溶剂进行选取,并首次发现混合溶剂的最佳性能点[125],发明简捷实用的气液平衡仪直接法n2们等。1.5.3间歇萃取精馏的应用间歇萃取精馏(BED)结合了间歇精馏与萃取精馏的诸多优点,如:设备简单,投资小;可用于同一塔分离多组分混合物,适用性强,所处理物料组成可频繁改动等。通过选取适宜的萃取剂,可用于化学工程、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中常规精馏无法完成的共沸物系和相对挥发度极小的物系的分离,且较恒沸精馏过程简单。华东理工大学徐志珍等n271利用二乙醇胺作萃取剂,当溶剂比为10.O(体积比)时,精制工业萘可以得到结晶点为79.3℃,纯度为99%的精萘:精制萘渣可以得到结晶点为76.0℃,纯度为91.8%的萘,可以作为分步结晶制精萘的进料。利用煤油作萃取剂,当溶剂比为3.0时,精制工业萘可以得到结晶点为79.2℃,纯度为 第一章文献综述99.2%的精萘;精制萘渣可以得到结晶点为75.0℃,纯度为90.1%的萘,也可以作为分步结晶制精萘的进料。南京化工大学林军等以C9芳烃为原料,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溶剂,制取高纯度均三甲苯。当回流比为4,溶剂与原料进料物质的量比为10时,经过填料塔理论板数N为170块的玻璃塔一次萃取精馏,塔顶馏出液中的均三甲苯的摩尔分数可达98%以上,溶剂回收率达99%以上。同时,他们还对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用萃取精馏方法分离制取高纯度均三甲苯是令人满意的n驯。1.5.4间歇萃取精馏模拟与优化最先对多组分间歇精馏的严格模拟计算进行研究的是Meadowsn∞1(1963年),Distefano阳31(1968年)对这一模拟给出了指导性的解决方法分析,1991年前后Albet和LeLann等人先后公开了用于一般性间歇精馏过程的模拟方法n纠捌,借助于这种方法,液液分离及连续加入溶剂的间歇萃取精馏也可以进行模拟。间歇萃取精馏过程模拟数学模型的建立机理和计算方法基本与间歇精馏塔过程数学模型相同。建模过程中,由于萃取精馏体系往往是非理想性极强的混合物系,因此,要注意尽量避开每一块理论板上出现两个不同组成的液相。同常规间歇精馏模拟过程数学模型相比,间歇萃取精馏过程模拟数学模型着重解决相平衡方程。近年来,间歇萃取精馏过程模拟数学模型n33’1411的建立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无论如何,大多数精馏过程数学模型均是建立在平衡级假设的前提之上。关于间歇萃取精馏的优化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Safritn421431等对提馏式间歇精馏塔和精馏式间歇精馏塔的萃取精馏可行性进行了研究。Lekles等n331对于萃取剂连续进料常规间歇精馏塔的萃取精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随后涌现出了许多关于精馏式间歇萃取精馏塔、提馏式间歇萃取精馏塔及带中间贮罐的间歇萃取精馏塔的操作优化的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啼8’144。14引,建立了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的过程模拟理论模型。对于溶剂的回收过程及过渡产品段、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以及更具体实用的经济可行性问题的数学模拟问题将是今后间歇萃取精馏技术优化研究的重心。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2.1实验条件的确定2.1.1产品质量指标的确定所谓纯溶剂是指由100%的相同分子所组成的溶剂。实际上,要使溶剂的纯度达到100%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运用最先进的现代物理和化学方法,也只能检验是否存在着其他分子而达不到完全纯化的目的。在溶剂中,由于其他分子的混入而使纯度降低,这些其他分子称为杂质。溶剂杂质混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溶剂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料的一部分可能原封不动地残留下来;其次,受催化剂选择性的限制,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系列副反应,副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也会保留下来;此外,由于溶剂本身性质的特殊性,在灌装、储存以及运输等过程中还会引入一些杂质。由于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溶剂产品的技术指标也各不相同,相应划分为不同的级别标准。世界各国对溶剂产品的纯度规格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如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Materials,简称A.S.T.M),美国化学会标准(AmericanChemicalSociety,简称A.C.S),德国标准协会标准(DeutscheIndustrial-Normen,简称D.I.N),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IndustrialStandard,简称J.I.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uoBiao,简称GB)等。美国、欧洲一些著名试剂公司也都有自己的产品规格,如德国Merck、美国Baker、瑞士Fluka、西班牙Scharlau等。我国京、津、沪等重要试剂产地有各自的行业标准,重要化学试剂生产厂家也有各自的产品规格。国内外对于高纯甲醇的产品质量指标都没有统一的标准。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各标准中还划分了不同的级别(参照表1.3国内外部分标准中色谱分析级甲醇的产品质量指标)。本课题以欧洲某知名试剂公司的多功能级高纯甲醇ME0315的产品质量指标(由项目合作方“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为参比对象,其中涵盖了主含量、色度、水溶解性、酸度、碱度、金属离子含量(15个)、酸根离子含量(2个)、有机杂质含量(4个)、还原高锰酸钾物质含量、硫酸试验、不挥发物含量、水含量、紫外透过率(5个波长)等共计13项、35个质量指标,具体指标如表2.1所示。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表2-1高纯甲醇的产品质量指标(ME0315>Table2—1SpecificationsofhighpuntymethanolfME0315)检测项目指标备注(单位换算)含量(G.C.)/%最小99.999.9色度(Hazen)最大1010水溶解实验合格澄清酸度最大0.0003meq/g0.001%(以甲酸计)碱度最大0.0002meq/g0.0003%(以氨计)氯化物(C1)/%最大0.00005500ppb硫酸盐(S04)/%最大0.00011ppm铝(A1)/%最大0.00001100ppb钡(Ba),/%最大0.00000110ppb硼(B),/%最大0.00000220ppb镉(Cd),/%最大0.00000110ppb钙(Ca),/%最大0.00003300ppb铬(Cr)./%最大0.00000220ppb钴(Co),/%最大0.00000220ppb铜(Cu),/%最大0.00000220ppb铁(Fe),/%最大0.00000220ppb铅(Pb),/%最大0.00001100ppb镁(Mg)/%最大0.00001100ppb锰(骱)/%最大0.00000110ppb镍(Ni)/%最大0.00000220ppb锡(Sn)/%最大0.00001100ppb锌(Zn)/%最大0.00000110ppb丙酮(G.C.)/%最大0.00110ppm乙醇(G.C.)/%最大0.10.1%醛和酮/%(以丙酮计)最大0.00110ppm甲醛/%最大0.00011ppm还原高锰酸钾物质/%最大0.000252.5ppm硫酸试验合格50rain不挥发物/%最大0.00033ppm水分/%(K.F.)最大0.03300ppm最小紫外透过率/%(Icm池,参比去离子水)207nln101.0吸光度220nl/l500.30吸光度232nlll800.097吸光度242nln900.046吸光度260nln980.0088吸光度各质量指标之前相互关联制约,每增加一项指标都会倍增纯化的难度。根据.30.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这一质量指标生产的高纯甲醇可以满足多数行业的要求,而且,掌握这一技术之后,经过工艺强化可以制备出更高质量要求的甲醇和更多种类的高纯溶剂产品。2.1.2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表2-2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Table2-2Theprimarymaterialsandreagent2.1.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表2-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Table2-3Theprimaryequipmentsandinstruments2.1.4主要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2.1.4.1水含量的测定(1)设备:梅特勒一托利多DL37卡尔费休库仑水分测定仪。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2)试剂:尔费休试剂。(3)原理:存在下反应:阴极液和阳极液均采用天津四友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的无吡啶卡在卡尔费休水含量测量中,水与碘和二氧化硫在有机碱和甲醇的H20+12+S02+CH30H+3RN--'[RNH]S04CH3+2[RNH]I(2—1)在容量法测定中,碘是作为滴定剂加入,在库仑法技术中,碘是在含有碘离子的阳极电解液中电解产生的:2I。_12+2e一(2—2)一旦滴定杯中存在有水,产生的碘即按(2.1)式反应。一旦所有的水已被反应,在阳极电解液中出现少量过量的碘,双铂丝电极探知到过量的碘即停止碘的产生。根据法拉第定律,产生的碘的量与发生的电流成正比。在方程式(2.1)中,12和H20是以l:1的比例反应,因此1摩尔的水(18克)等于2x96,500库仑,或10.72库仑/lmgH20。因此,用测量电量的总消耗的方法可以测定水分总量。(4)测试步骤①接通电源开关,水分仪显示器上出现“预滴定(Pre.Titr)"闪烁。②按Pre.Titr键,开始预滴定。等待到显示器显示“稳定的(Stable)”后,DL37即为滴定做好准备。③在电子天平上称量装有样品的注射器的总重量a,按DL37显示器上的启动(START)键,将注射器内的样品注入水分仪,滴定自动开始。同时立刻称量注射后的注射器重量b。④在结束滴定时,DL37要求输入Wtl=(a--b)g,并按回车键确认,输入Wt2-=Og,用回车键确认,然后DL37显示并打印结果。2.1.4.2紫外透过率的测定(1)设备:Uv-2100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备lcm石英玻璃皿。(2)试剂:18MQ高纯水,去离子水经亚沸蒸馏制得。(3)原理: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吸收现象来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分析,判断物质的结构及化学组成。根据相对测量原理,即选定某一溶剂(本实验选用高纯水)作为参比溶液,并设它的透过率为100%,而被测试样的透过率是相对于该参比溶液而得到的。透过率T的变化和被测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它符合朗伯一比耳定律:T=I/Io(2—3)其中:T一透过率(透射比);I一光透过被测试样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的强度;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o一光透过参比样品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的强度。(4)测试步骤:①接通电源,至仪器自检完毕,显示器显示“546nm100.0”即可进行测试。②用键设置测试方式为透射比(T)。③用波长设置键,设置所需的分析波长。每当波长改变时,必须重新调整T为100%。④将参比液高纯水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lcm厚的石英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⑤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调节参比溶液的透过率为100%。即按“100%T"键,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一一"直至显示“100.0”为止。⑥将被测样品推(拉)入光路,这时,即可在显示器上读出被测样品的透过率。2.1.4.3样品纯度的测定根据国家行业标准,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甲醇纯度和有机杂质只对杂质含量较高的工业甲醇适用,而对纯度大于99.5%杂质含量很低的工业甲醇和试剂甲醇(尤其是HPLC级甲醇),该方法就不适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合作方“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委托)采用气相色谱和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T.MS)联用技术,测定工业甲醇原料和部分甲醇样品的纯度及其他微量有机杂质的含量。中间样品纯度的检测以此为参照,实验条件和方法如下。(1)设备:rip6890型气相色谱。检测器:氢火焰检测器(FID)。毛细管柱:型号HP.PONA,填充物methylsiloxane。气速:氮气50mL/min,空气300mL/min,氢气30mL/min。检测室及汽化室温度:250℃。检测温度:初温60℃,程序升温至220℃,维持2min。进样量:0.5础。分流比:30:1。(2)测试步骤①先将氮气、氢气钢瓶打开,再接通色谱仪电源。②在色谱仪面板上调节method键,将方法设为实验方法,enter,待ready后即可进行后续操作。③在工作站应用TCNaV软件来BuildMethod,BuildSequence,BuildReport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format,最后setup导入刚建的方法和序歹lJ。④当工作站显示ready后,用进样针注入约0.5肛的样品,按控制面板的run键,同时拔出进样针。⑤在工作站选real—timeplot,可重复进样,并显示进样状况。BuildGraphicEdit中peakreport可显示测试结果。2.1.4.4离子的检测(1)设备:VarianVista.MPXICP.OES(美国瓦里安公司,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2)说明:ICP.OES是利用待测元素本身在高温等离子体中激发出来的特征谱线进行分析的一种元素分析仪器,具有多元素同时分析、线性范围宽、速度快及可分析元素多等优点。本部分由“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并出具报告。2.1.4.5常规分析方法原料和产品的纯度、密度、沸点、酸碱度、蒸发残渣、还原高锰酸钾物质、羰基化合物和水溶解试验等指标按照国标通用方法进行分析和测试。GB/683.93《化学试剂甲醇》GB/9721.1988GB/611.1988GB/616.1988GB/9736.1988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密度测定通用方法》沸点测定通用方法》酸度和碱度测定通用方法》GB/9740.1988《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GB/9726.1988《化学试剂还原高锰酸钾物质测定通则》GB/9733.1988《化学试剂羰基化合物测定通用方法》GB/9738.1988《化学试剂水不溶物测定通用方法》7’部分指标由“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并出具报告。2.2原料的选择及特征目前,工业上几乎都是采用CO、C02加压催化加氢法合成甲醇。典型的流程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包括原料气制造、原料气净化、甲醇合成、粗甲醇精馏等工序,而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生产流程使得甲醇工业产品的组分各不相同。当以天然气为原料时,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少量的其它烷烃、烯烃和氮气,所以原料气只需要在蒸汽转化前将硫脱净,转化气无需变换工序,还要外加二氧化碳以满足甲醇合成的组成;当以煤为原料时,原料气组成氢碳比例太低,硫含量高,其净化过程比较复杂,一定要设置变换、脱硫、脱碳工序,有时甚至在变换前后需要两次脱硫。通常,合成后的粗甲醇都要经双塔或者三塔精馏后得到成品工业甲醇,其中甲醇的纯度都可以达到98%以上,但精制后的工业甲醇中一般还会含有微量的水、有机杂质(醇、醛、酮、醚、酯、烷烃等)、离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等。表2.4所列为我国工业用甲醇的现行国家标准。表24工业用甲醇国家标准(摘自GB338—2004)Table2-4ThenationflstandardsofmethanolformdustriflUSe(GB338-2004)正因为如此,以不同原料和不同工艺流程生产甲醇时,在保证达标的前提下,甲醇产品中微量杂质的具体种类和含量会有很大的不同。以煤为原料采用联醇工艺生产的甲醇(以下简称工业甲醇1)和以天然气为原料低压法生产的甲醇(以下简称工业甲醇2)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二者和进口色谱级多功能高纯甲醇(以下简称HPLC甲醇)的紫外吸收曲线如图2.1所示。对比可见,在紫外波长为200nm-~280nm的范围内,工业甲醇2比工业甲醇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1紫外吸收率低,指标更接近于HPLC甲醇;工业级甲醇1的紫外吸光度相对较高,这就说明工业级甲醇l中含有较多200nm'--280nm波长范围内有紫外吸收的杂质,即所含影响甲醇紫外吸收指标的杂质比较多。wavelength,nlTl图2-1不同甲醇产品的紫外吸收曲线Figure2-1UltravioletabsorbencyCU-rve8aboutdifferentkindsofmethanol两种工业甲醇(原料)及所参比的多功能级高纯甲醇ME0315的一些典型特征质量指标如表2.5所示。表2-5工业甲醇原料和高纯甲醇ME0315的产品质量指标Table2-5QualityindexofindustrialmethanolandmethanolME0315对比表2.5中的数据可知,工业甲醇l比工业甲醇2纯化难度大得多。目前,世界范围内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占主导地位。而我国国情比较特殊:一方面,以煤为原料采用独创联醇生产技术(即与合成氨联合,既生产氨又生产甲醇)生产甲醇的中小型装置数量庞大、运营成本高、缺乏竞争力,亟需寻求出路,提高竞争力、增加收益;另一方面,我国富煤贫气少油的能源状况又决拍“舱幼协协¨他们¨:宝¨啦∞啦,}o口DD.Io∞o爵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定了将来以煤制取甲醇的原料路线将占主导地位。因而,首选杂质多、纯化难度大、以煤为原料采用联醇工艺生产的甲醇(-r业甲醇1)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以天然气为原料低压法生产的甲醇(工业甲醇2)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验考察,研发出一种更经济、更合理的工业甲醇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工业技术。2.3简单实用的杂质脱除表征方法按照ME0315的质量指标要求,除必须保证产品纯度t>99.9%外,还要求水含量、<300ppm,十余种金属离子含量都≤20ppb,而且对于200nm'~260nm波长范围的紫外透过率、酸碱值、酸根离子含量、有机杂质含量、还原高锰酸钾物质含量、不挥发物含量等都有具体规定,质量指标多达35个。在实验过程中做到对产品所有指标实时检测是不现实的,而由合作方委托检测不但周期长且价格昂贵。因此,寻找简单实用的杂质脱除表征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比原料工业甲醇和目标高纯甲醇的质量指标(分别参见表2.4和表2.1),结合前期实验样品的测试结果,分析可知,需要脱除的杂质主要是水和一些具有C=C乙烯基、C=0羰基、COOH羧基的醇、醚、酮、醛及酯类等微量的低碳链有机物。工业甲醇中相关有机杂质的紫外吸收特性如表2.6所示。表2—6相关孤立生色团的吸收特性Table2-6Ultravioletabsorptionofsomeehromogenicgroups竺竺里竺竺兰兰二!竺垦兰鲞型>一<~=一177石j石。7/'*一’⋯一’,¨U”—▲骨‘饱和脂肪族醇的吸收光谱位于远紫外区。含有羰基的饱和醛、酮类化合物呈现三个吸收谱带:在150nm附近,1/"一7/"·跃迁引起的吸收峰;在190nm附近,n专盯·跃迁引起的吸收峰;在270nm--一300nm范围内,刀j万·跃迁引起的吸收峰。不饱和醛、酮中既含有羰基又含有乙烯基,如果这两种生色团被两个或更多的单键隔开时,一般来说,其吸收光谱是这两个生色团的“加合”。脂肪族羧酸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和酯的紫外吸收光谱的第一个谱带波长在210hm附近,是由刀一聆·跃迁产生;第二个谱带吸收波长约为165nm,对应于万一万·跃迁。分别考察了微量(配置浓度约为lOOppm)低碳链醇、酸、酮、酯的存在对HPLC甲醇紫外吸收的影响,结果如图2.2、2.3和2.4所示。可以看出,HPLC甲醇中微量酮类、酸类、酯类和其他一些具有氧化作用的杂质的脱除可以通过200nm---'260nm波长下紫外吸光度的降低来表征。通过检测样品的紫外透过率和水含量代替整个样品的全系列指标分析,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省了检测费用。同时,在整个产品收集过程中,实时检测紫外透过率和水含量也使更加有效的获取实验数据和控制产品收率成为可能。图2—2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对HPLC甲醇紫外吸收的影响Figure2-2Theultravioletabsorbencycurvesofethanol,1-propanolandisopropanolinHPLCmethanol图2.3丙酮、乙酸和甲酸乙酯对HPLC甲醇紫外吸收的影响Figure2-3Theultravioletabsorbencycurvesofacetone,formicacidandformicetherinHPLCmethan01.38.O864208642O21210O0A。_go.Io∞^哥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2102∞2柏2∞2702∞波长,nm醇高纯甲醇图2-4含有各类杂质的HPLC甲醇在不同波长下的紫外透过率Figure2-4Ultraviolettransmissionofsomekindsofmethanolatdifferentwaves图2.5为某一产品采集过程中,不同时间样品的紫外透过率情况。0123456产品收集时间,h图2.5最终高纯甲醇产品不同时间的紫外透过率Figure2-5Ultraviolettransmissionofthefinalhigllpuritymethanolindifferenttime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过程,通过监测(实时取样检测样品的紫外透过率和水含量,下同)来控制产品收率,然后再对最终产品和中间样品进行其他指标的补充检测,方法简单,切实可行。∞OX.龉技缎武龋m7020加拢嬲孔弱长长长长长波波波波波∞”∞加∞{己伯oX.静般蝌畚第;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2.4实验方法与工艺研究2.4.1常规间歇精馏的初步评价2.4.1.1实验装置及说明常规间歇精馏的实验装置如图2-6所示。1,4冷凝器;2电磁铁;3回流比控制器;5馏分储罐;6塔头7、10温度计;8加热带;9塔节;11加热套;12塔釜;13压力计图2—6常规间歇精馏装置示意图Figure2-6Schemeofexperimentalapparatusfornormalbatchdistillation装置主要部分说明:(1)塔釜为5000mL三口圆底玻璃烧瓶,分别插接温度计、塔体和压力计;(2)塔体由①40mmX1000mm的玻璃管制成,内装①3mmX3mm不锈钢O环填料,高度为900mm;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回流比用继电器和电磁铁控制;(4)塔身用电加热保温带绝热,加热量可调节,塔顶及出料口处均通冷却水冷凝。2.4.1.2实验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①组装实验装置,对塔身、冷凝器和塔釜等进行清洗,填料进行预处理后均匀填装,并做好各部分的密封。②填装原料甲醇,全回流2小时,充分润洗实验装置,充分冷却后倾倒废液。③换装HPLC甲醇,重复步骤②。④更换原料时,重复上述步骤。(2)实验开动根据实验方案填装一定量原料液。向塔顶冷凝器通入冷却水,接通塔釜加热电源,待再沸器内液体开始沸腾时,接通塔体保温电路,再缓慢提高再沸器的加热电压,使塔内发生液泛,以便塔内填料充分润湿。当塔内出现液泛现象后,降低再沸器的加热电压使塔内液体迅速流回塔釜,避免塔身持液量过大影响产品的分离效率和产出速率。维持正常的操作状态,每隔10分钟记录实验数据,通过调整加热量来稳定压降,直至全塔处于稳定状态,维持全回流2小时。(3)产品采出调节回流比控制器,按照实验方案预定的回流比采出前馏分,每隔一定时间采出一个样品并记录实验装置各参数。监测样品,达到预定指标后停止采出前馏分,封存前馏分。调节为预定的回流比,改用塔顶产品接收器收集产品,继续按照一定时间间隔采出样品进行监测,根据实验方案调节或保持回流比不变,直到样品指标达到预定值,关闭回流比继电器,停止接收产品,封存产品待测。(4)实验的停止停止塔釜加热和塔身保温,切断电源,待塔釜温度接近室温后,关掉冷却水。2.4.1.3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表明:工业甲醇2经常规间歇精馏得到的产品其水含量、纯度(甲醇含量)以及紫外透过率中间波段等检测结果均已达到ME0315的标准要求;工业甲醇1的指标也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和HPLC甲醇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典型的一组实验结果如表2.7所示,其中产品1.1和1.2分别为工业甲醇1和工业甲醇2经常规间歇精馏得到。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表2.7常规间歇精馏典型产品质量指标Table2-7Qualityindexofsomesamplesfornormalbatchdistillation·前馏分采出回流比R』=10,收集产品回流比彤-5,馏分段15~85%。甲醇能和多种有机溶液互溶,并形成共沸混合物。表2.8Y0出了甲醇和部分有机化合物形成共沸的组成和共沸混合物沸点口4。。因为工业甲醇1中含有较多能与甲醇或水形成共沸物的杂质,而共沸物很难通过常规精馏分离。共沸物的形成严重影响了这些在200nm--一280nm范围内有紫外吸收的有机杂质及水的脱除,进而表现为紫外透过率和水含量不能达标。表2.8与甲醇生成共沸混合物的物质和共沸物的沸点Table2-8Thecomponentandtemperatureofazeotropeinmethanolpurification综上所述,仅通过常规间歇精馏无法将组分复杂的工业甲醇1纯化为符合质量指标(ME0315)要求的高纯甲醇产品;而对于工业甲醇2,通过选取适宜的工艺参数能够生产出符合ME0315质量指标要求的高纯甲醇产品。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模拟及工艺优化将在第四章中进行讨论。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4.2离子交换树脂的评价2.4.2.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2.7所示。1固定床吸附柱;2产品接收瓶;3蠕动泵图2.7固定床吸附装置示意图Figure2-7Schemeofexperimentalapparatus装置主要部分说明:(1)柱体为①30mm×500mnl的玻璃管制成,填装高度为400mm;(2)柱体下部设有旋塞,可控制流出液体的流量;上方熔接注入导管:(3)流体由蠕动泵注入,通过控制泵体转速进而控制流量,原料储罐与装置间用硅胶管连接,流体采用滴加和浸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固定床。2.4.2.2实验步骤(1)采用湿法填装离子交换树脂,流体用HPLC甲醇,同时起到浸润清洗的作用。(2)测算蠕动泵转速与原料液流量的工作曲线。(3)按照预定的实验方案,关闭柱体下部旋塞,从柱上部注入原料液,刚好浸没全部树脂后停止加入。达到预定接触时问后,再以一定的流量注入原料液,同时打开柱体下部旋塞并控制出口流速与进口流速相当,待实验过程稳定以后用接收瓶接取产品,并定时取样监测。(4)同样的方法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替或者连续进行,得到产品,封存待测。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2.4.2.3实验结果与讨论典型的一次实验结果如表2-9所示。表2-9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的典型产品质量指标Table2-9Qualityindexofsomesamplesforionexchangeresin木流速3.5mL/min,接触时间30rain。从表2-9可以看出:离子交换树脂对于去除甲醇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有一定的效果;去除酸根离子及Cu、Mg两种金属离子效果比较明显,处理后已经达标;Fe、Zn、Ca、Mn等离子处理后含量降低但仍未达标。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离子,如Ni、Cd、Cr、B、Ba、A1等,处理后不但没有达标,而且比原料中含量还有增加,应为操作过程中引入的。同时,纯化后产品的含水量比原料也有增加,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应为离子交换树脂前处理时未能脱除干净的和离子交换过程中生成的。紫外透过率略有改善,但并不明显。结果表明,实验中所选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去除具有选择性,且会使产品含水量增加。此外,高纯混合树脂不易再生,重复利用成本较高。2.4.3分子筛的评价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决定了它对很多物质具有吸附作用。主要考察其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由于实验中涉及的甲醇、水分子的临界直径分别为3.8A和2.57A,所以本实验主要研究3A和4A分子筛的吸水能力。实验中采用的是大连海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球形3A和4A分子筛。3A分子筛主要用于吸附水、各种液体、空气、制冷剂、天然气、甲烷气、不饱和烃以及裂解气、乙烯、乙炔、丙烯、丁二烯等的干燥。4A分子筛主要用于吸附水、甲醇、乙醇、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乙烯、丙烯等,不吸附直径大于4A的分子,是工业上用量最大的分子筛品种之一。2.4.3.1实验装置装置及主要部分说明参加2.4.2.1。2.4.3.2实验步骤(1)分子筛的活化①将分子筛置于盛有原料甲醇的密闭容器中浸泡洗涤,之后转移至蒸发皿内,放于通风厨内自然干燥。②自然干燥后的分子筛放入马福炉中,程序升温到预定活化温度,恒温活化3小时,冷却。③移至真空干燥箱中,80℃下处理2小时。④放入装有硅胶的干燥器冷却,存放待用。(2)将活化后的分子筛装入固定床吸附柱内,用HPLC甲醇浸润清洗。(3)按照预定的实验方案,关闭柱体下部旋塞,从柱上部注入原料液,刚好浸没全部分子筛后停止加入。达到预定接触时间后,再以一定的流量注入原料液,同时打开柱体下部旋塞并控制出口流速与进口流速相当,待实验过程稳定以后用接收瓶接取产品,并定时取样监测。(4)同样的方法分别测试3A分子筛和4A分子筛,根据需要重复操作,得到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产品,封存待测。2.4.3.3实验结果与讨论典型的一次实验结果如表2.10所示。表2.10分子筛处理的典型产品质量指标Table2—10Qualityindexofsomesamplesformolecularsieve宰流速6mL/min,接触时间15min。由表2—10可以看出:经分子筛处理后,所有产品的含水量都明显减少而紫外透过率却大幅降低,其中经高温(400。C)活化处理的3A分子筛的吸水效果最好而紫外透过率指标最差。3A分子筛的孔径介于甲醇分子和水分子的临界直径之间,这使得水分子可以进入到分子筛微孔内部,而甲醇分子不能进去,从而使分子筛起到除水的作用。长久存放的分子筛暴露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被污染。所以,在使用分子筛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清洗并活化。活化温度高的,吸水性能好,但被污染的几率也增大。由于采用的工业级分子筛污染物比较多,虽经清洗但仍有污染物存在,因而处理后的产品透过率(澄清度)明显降低。2.4.4精馏、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联用根据以上的考察,常规精馏、离子交换树脂和经过多次洁净活化的分子筛在甲醇纯化过程中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见于目标HPLC甲醇的指标要求较多,考虑离子交换树脂高效的去离子能力、分子筛除水的良好性能以及精馏除杂的广泛性,尝试常规精馏、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三种分离技术联合的耦合技术进行纯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工业甲醇1依次用常规间歇精馏、离子交换树脂和多次活化净化后的3A..47..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分子筛处理得到产品4.1。(2)工业甲醇1依次用离子交换树脂、间歇精馏处理得到产品4.2。(3)工业甲醇2依次用离子交换树脂、间歇精馏处理得到产品4.3。多次活化净化后的3A分子筛和常规注:常规间歇精馏中,前馏分采出回流比R』=10,收集产品回流比Rz=5,馏分段15,-.85%;400"C活化的3A分子筛,流速6mL/min,接触时间15mira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替,流速3.5mL/min,接触时间30min。2.4.4.2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如表2.11所示。由表2-11可以看出:工业甲醇1(原料1)依次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和常规间歇精馏处理得到的产品4-2指标较好,多数指标都已达到或接近目标值;工业甲醇2(原料2)依次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和常规间歇精馏处理得到的产品4.3各项指标除杂质酮和个别离子外大都达到要求,可以通过优化工艺使结果达标。同时可以看出,分子筛对游离水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由于所用国产分子筛产品含杂质太多,很难将其充分清洗干净,致使处理后的产品中不挥发物增多,检测阴离子时干扰严重。结果表明,所选分子筛吸附及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两个预处理过程起到了一定的纯化作用,但效果不理想且使工艺复杂,处理能力大幅下降。针对酮杂质含量不达标和分子筛除水不理想的情况,拟对精馏分离技术进一步改进加强,故此考察反应精馏和萃取精馏等复合精馏的可行性。2.4.5反应精馏2.4.5.1反应原理在呈弱碱性的甲醇水溶液中,高锰酸钾按下式进行分解:2KMn042Mn02+K20+3[0】然后,与还原性杂质反应:墨一i娃,墨一RCHRC08...——01t0.I-IR孑一C—R,%j—C—R,qIR’C0H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R{1、H—R一掣一。K上R、、H噌L—’R—c—oK◆然而,氧化温度高于30"C时,甲醇也会被氧化,产生下述反应:01101ICHaOH¨一c1+H20CH30H舯H—c、+H20CHaOH舻C02+2H20可见,使用高锰酸钾氧化法时要清楚原料中杂质的组成和数量,进而控制高锰酸钾投料量,而且氧化反应和精馏过程不宜同时进行。另一方面,此法会产生废渣,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潮流。镁带与甲醇作用可以去除微量水,螯合物可以去除溶液中的部分金属离子,其具体的原理为:甲醇与镁反应生成甲醇镁,甲醇镁可以用于脱水。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反应式:2CH30H+畋一Mg(OCH3)2+日2脱水式:鸭(OCH3)2+2心Dj鸭(o吁)2山+2CH30HEDTA全称为乙二胺四乙酸,也称“依地酸",其结构式为::,O—OC-弋-CH峨2狒’~删z~讯⋯蜚(C⋯tb:'--C⋯00渊它是一个强有力的络合剂,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所谓螯合物也称内络合物,它是由络合物的中心离子(也称络合物形成体)和某些合乎一定条件的同一配位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体原子键合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络合物。“螯合”就好像螃蟹的两个钳子从两边把中心离子“钳住"。EDTA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和四个羧基上的氧原子都是配位原子,是一个六基配位体,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例如EDTA跟M92+离子可以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其结构如下: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由于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从而可再利用精馏去除形成的鳌合物,实现纯化的目的。2.4.5.2实验装置合成甲醇镁实验装置如图2.8所示。图2.8镁与甲醇反应的实验装置图Figure2-8SchemeofexperimentalapparatusforreactingMgwithmethanol装置中选用聚四氟乙烯搅拌桨,避免引入杂质。2.4.5.3实验步骤(1)称量剪短的镁条109,量取150mL工业甲醇1,待用。(2)将称好的镁条加入上述甲醇内,接通冷凝水,打开电源及搅拌器,使加热套缓慢变热。(3)缓慢升温,使镁与甲醇平稳反应(60。C左右,有均匀的气泡产生;温度过高反应剧烈,会有爆沸现象),待无起泡产生后,冷却待用。(4)向精馏塔塔釜内加入约2000mL工业甲醇1,将上述制得的甲醇镁甲醇溶液加入塔釜,稳定全回流2小时。(5)以回流比8:1采出前馏分,之后回流比5:l采出,馏分段20~80%,记为产品5.1。(6)重复前3步,在第4步加入甲醇镁的同时向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EDTA,之后进行相同的操作,得到产品5.2。注:问歇精馏中,前馏分采出回流比R,=10,收集产品回流比Rz=5,馏分段15~85%。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4.5.4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如表2.12所示。表2.12反应精馏实验结果一览表Table2-12Resultsoftheexperimentaboutreactivedistillation由表2.12可以看出:产品5.1质量指标中的水含量明显降低,其它多项指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标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反应精馏对于工业甲醇1的纯化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在脱水方面;产品5.2总体上好于5.1,尤其是在金属离子的脱除方面;有机杂质方面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结果表明,此种反应精馏工艺对于去除金属离子及脱水比较有效,但对于脱除有机杂质效果不明显,且工艺比较复杂。拟采用有机溶剂代替加入的无机物,通过液液作用,实现纯化的目的,故而考察萃取精馏是否可行。2.4.6间歇萃取精馏的初步评价2.4.6.1实验装置塔顶连续加入溶剂的间歇萃取精馏装置如图2-9所示。1、4冷凝器;2电磁铁;3回流比控制器;5馏分储罐;6塔头;7、13温度计;8、11塔节;9、12加热带;10蠕动泵;14塔釜;15加热套;16压力计图2.9间歇萃取精馏装置示意图Figure2-9Schemeofexperimentalapparatusforbatchextractivedistillation实验装置主要部分说明: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塔釜为2000mL三口圆底玻璃烧瓶,分别插接温度计、塔体和压力计;(2)塔体由040illm玻璃管制成,内装03mmX3mm不锈钢0环填料,为两段,两段之间有溶剂进料口,进料口上段填料高度为100咖,下段填料高度为900mm;(3)回流比用电子继电器和电磁铁控制;(4)塔身用电加热保温带绝热,加热量可调节,塔顶及出料口处均通冷却水冷凝;(5)溶剂由蠕动泵,通过硅胶管,以一定流速从溶剂进料口加入塔内。2.4.6.2萃取剂的初选萃取剂的选择是萃取精馏分离过程能否实现和是否经济的关键。二甲基亚砜(DMSO)和N,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是化学工业领域分离过程中常用的溶剂。DMSO有微毒性,但其选择性强。它们除与甲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溶解性外,还具有较高的沸点,不与原组分形成共沸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分离过程中不发生聚合或分解;具有足够低的凝固点;不和被分离组分发生反应;不腐蚀设备,易回收;价格适宜,来源丰富等诸多作为工业甲醇优良萃取溶剂的特点。因此,主要考察DMSO和DMF作为萃取剂时对工业甲醇l纯化的影响。2.4.6.3实验步骤(1)一个完整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通常由四个步骤组成。①无溶剂加入,全回流条件下操作。这一步的目的是预热塔,使塔内形成一定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并达到稳定。如果直接加入溶剂,则由于塔内无料液存在而不能发挥溶剂的萃取作用,并且导致塔持液的进一步增加,为后面的操作增加困难。’②有溶剂加入,全回流条件下操作。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馏出液中重组分的浓度。③有溶剂加入,一定的回流比条件下操作。这一步的目的是生产含有易挥发组分的产品。④无溶剂加入,一定的回流比条件下的操作。这一步的目的是分离重组分与溶剂,得到重组分的产品,并回收溶剂以便循环使用。(2)塔顶连续加入溶剂的间歇萃取精馏操作步骤①实验前的准备。处理填料,清洗塔(具体参见2.4.1.2),做好各部分密封。②无溶剂全回流操作。根据实验方案填装一定量原料液。向塔顶冷凝器通入冷却水,接通塔釜加热电源,待再沸器内液体开始沸腾时,接通塔体保温电路,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再缓慢提高再沸器的加热电压,使塔内发生液泛,以便塔内填料充分润湿。当塔内出现液泛后,降低再沸器的加热电压使塔内液体迅速流回塔釜,避免塔身持液量过大影响产品的分离效率和产出速率。维持正常的操作状态,每隔10分钟记录实验数据,通过调整加热量来稳定压降,直至全塔处于稳定状态,维持全回流2小时。③以一定回流比采出轻组分(前馏分,约占塔釜原料液体积的5%)。④加溶剂全回流操作。按照预定方案,用蠕动泵以一定速率向塔内加入溶剂,全回流0.5小时,再以一定回流比采出一定比例的前馏分(约占原料液体积15%),打破共沸物。⑤停止加入溶剂,全回流O.5小时。调节为预定的回流比,改用塔顶产品接收器收集产品,继续按照一定时间间隔采出样品进行监测,根据实验方案调节或保持回流比不变,直到样品指标达到预定值,关闭回流比继电器,停止接收产品,封存待测。⑥停止塔釜加热和塔身保温,切断电源,待塔釜温度接近室温后,关掉冷却水。剩余甲醇与溶剂的混合液冷却下来后贮存起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分离,回收溶剂及工业甲醇。,(3)塔釜一次加入溶剂时的操作步骤参见2.4.1.2。2.4.6.4实验方案(1)以132mL/h的溶剂流率从精馏塔塔顶加入萃取剂DMF,以回流比尺尸8采出前馏分,回流比Rz=5采出产品,馏分段20--一80%,得到产品6.1。(2)以132mL/h的溶剂流率从精馏塔塔顶加入萃取剂DMSO,以回流比尺尸8采出前馏分,回流比Rz=5采出产品,馏分段20"-'80%,得到产品6.2。(3)以368mL/h的溶剂流率从精馏塔塔顶加入萃取剂DMSO,以回流比R尸8采出前馏分,回流比Rz=5采出产品,馏分段20"--'80%,得到产品6.3。2.4.6.5萃取剂的评判(1)用Up6890型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工业甲醇1、产品6.1、产品6.2、产品6.3及HPLC甲醇,得到系列谱图,如图2.10至2.14所示。(2)利用气相色谱仪,首先测定甲醛、丙酮、甲酸乙酯、甲酸及乙醇标准物,找到各自主成分的保留时间,再据此来对照工业甲醇l、产品6.1、产品6.2、产品6.3及HPLC甲醇的气相色谱图,从而测算出各样品中这几种杂质的含量。归一化处理后的结果见表2.13。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图2一10工业甲醇1气相色谱图Figure2.10Thegaschromatogramofindustrialmethanol1啦图2.11产品6.1的气相色谱图Figure2—11Thegaschromatogramofproduct6-1图2.12产品6-2的气相色谱图Figure2-12Thegaschromatogramofproduct6-2.55.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图2.13产品6.3的气相色谱图Figure2—13Thegaschromatogramofproduct6-3图2.14HPLC甲醇的气相色谱图Figure2—14ThegaschromatogramofHPLCmethanol表2.13GC分析样品的有机杂质含量Table2-13Organicimpuritycontentofsamplesbygaschromatogram(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工业甲醇1、产品6.1、产品6.2、产品6.3.56.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及HPLC甲醇在特定波长207nm、220nm、232nm、242nm及260nm处的紫外透过率,并用卡尔菲修水分仪测定其含水量,测定结果见表2.14。表2.14样品的紫外透过率和水含量Table2·14Ultraviolettransmissionandmoisturecontentofsomesamples由表2.13和2.14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间歇萃取精馏技术纯化得到的产品的效果要好于以上讨论过的各种技术方法;随着溶剂流率的增加,产品纯度也相应增加;在相同的溶剂流率下,以DMF作为萃取剂时的除水效果要好于DMSO,但紫外透过率不如后者;水含量均己达标。图2—15DMSO、DMF和HPLC甲醇的紫外吸收曲线Figure2—15TheultravioletabsorbencycurvesofDMSO,DMFandHPLCmethanol由于DMSO比DMF的极性强,所以以DMSO为萃取剂时紫外透过率指标稍好,即脱除有机杂质的能力稍强。图2.15为DMSO、DMF和HPLC甲醇的紫外吸收曲线。可以看出,在波长~§HQeo∞o时 第二章纯化制备高纯甲醇的方法与工艺研究200nm~280nm范围内,DMF的紫外吸光度值要高于DMSO和HPLC甲醇,说明溶剂DMF在这一波段范围内吸收较强。显然,实验过程中若将微量萃取剂夹带入产品中(如发生液泛),则不但会影响到产品的纯度,而且对产品的紫外透过率也会有很大影响。综上所述,对于工业甲醇1的纯化,以DMSO作为萃取剂比DMF更有优势,选取适宜的工艺参数可以得到符合ME0315质量指标要求的高纯甲醇产品。以DMSO作为萃取剂,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模拟与实验将在第三章中进行讨论。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目前,世界范围内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占主导地位。但我国国情比较特殊:一方面,以煤为原料采用独创联醇生产技术生产甲醇的中小型装置数量庞大、运营成本高、缺乏竞争力,亟需寻求出路,提高竞争力、增加收益;另一方面,我国富煤贫气少油的能源状况又决定了将来以煤制取甲醇的原料路线将占主导地位。因而,以杂质多、纯化难度大的工业甲醇l(以煤为原料采用联醇工艺生产)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考察间歇萃取精馏用于纯化生产HPLC甲醇的效果。根据萃取剂加入方式的不同,间歇萃取精馏可分为一次加入方式和连续加入方式。3.1萃取剂的确定萃取精馏中溶剂的选择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多指标性。在工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溶剂要考虑多种因素。(2)模糊性。被评价对象的优劣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线,而是具有中间过渡性。模糊综合评判是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原则,考虑被评判对象各相关因素,对其做出综合评判。3.1.1评判因素集的确定影响溶剂选择的因素很多,综合考虑后选取选择性、溶解性、粘度、比热容、毒性、腐蚀性、沸点和摩尔质量作为溶剂选择的因素集,即:U={选择性,溶解性,粘度,比热容,毒性,腐蚀性,沸点,摩尔质量}2{≮。,S。,万,Cp,D,F,乇,Mj(3-1)={ul,U2,U3,U4,U5,U6,U7,U8)3.1.2确定评判因素的隶属函数对于评价因素集U中的所有因素均设评语集合H=/u},对z,,的每个评价因素求出对H的隶属度,则构成单因素评判矩阵为: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R8xt2r11r12r21r22rsIrs2一rlk—r2k●:一r8k(3—2)式中蜥是第.,个被评判对象中第f个因素对H的隶属度。(1)选择性足。选择性是判断溶剂好坏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超过15时视为很好,评判值均定为1;当S。。大于5小于15时视为好,最。为5时评判值定为0.8r当&。大于2小于5时视为一般;当S。。小于2时,视为不好。溶剂选择性的隶属函数关系见式(3.3)。0.815(2)溶解性r从理论上讲,溶液的非理想性越强,溶解性越小。通过对各种物系进行研究发现,当∥大于O。2时可定义为很好;当∥大于0.14小于O.2可定义为好,定义∥等于0.14时的评判值为O.3;当r等于O.02时,说明溶液的非理想性很强,因此酽小于0.02时评判值均定义为0。溶剂溶解性的隶属函数关系见式(3-4)。吃,21U2,≥0.20.7(u2厂0.14)/0.07+0.3O.14≤甜2,<0.20.3(u2』一0.02)/0.120.02≤甜2』<0.14O0≤%』<0·02(3.4)(3)粘度万粘度是影响传递性质的主要因素,粘度越大,物料输送越困难,传热、传质性能越差。规定溶剂的粘度最大值不超过3mPa·s,rl大于3mPa·s时规定评判值为0。溶剂粘度的隶属函数关系见式(3.5)。f—U3,/3+10≤坞,≤3勺2to妒3(3-51(4)热容C。热容直接影响到塔板效率和热量消耗,对过程的经济指标产生影响。通过统计得出,C。小于1KJ/(kgⅨ)时,溶剂对塔板效率和热量消耗的影响较小,因此规定评判值为1;当C,大于2.59a/(kg口K)时,溶剂对塔板效率和热量消耗的影响o05..”525<●●■<一%‰%U<一<一甜52O件∥●$一0。吼一oUq@“=r1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很大,规定评判值为0。溶剂热容的隶属函数关系见式(3.6)。I102·5(3-6)(5)毒性_D和腐蚀性,通常,对分子的毒性和腐蚀性只作概念性的评价。根据有机化合物溶剂手册,分子的毒性和腐蚀性可分为高、中、低、微和无五类。据此,规定隶属函数关系式(3-7)。吩,。%,20高0.25中0.5低0.75微1无(3—7)(6)沸点乇为使溶剂回收方便,避免与被分离组分形成共沸物,溶剂的沸点至少要高于被分离组分50K。另一方面,随着沸点的增加,过程的热负荷将增加,所以沸点不能过高。规定溶剂最高沸点不超过600K,当溶剂的沸点与被分离组分沸点之差小于50K评判值为0:溶剂的沸点与被分离组分沸点之差等于50K评判值为1;溶剂的沸点大于600K评判值为0。沸点的隶属函数关系见式(3.8)。10U7,<(五+50)或甜7,>600乃,21』坠坠五+50150(或‰,>240)(3.9)3.1.3权重分配集的确定选择溶剂时,不同的情况对各因素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每一个因素要有一个相应的权重。但是,不同的人对各因素的评判不同。为增加模糊数学预测的准 第三章工业甲醇l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确性,经过专家的评判,选出3组权重分配集:A2(q,a2,a3,a4,a5,a6,a7,as)=《0.4,0.2,0.1,0.1,0.05,0.02,0.08,o.05)鳓=(q,a2,a3,a4,a5,a6,a7,as)=(0.5,0.1,0.1,0.08,0.04,0.04,0.04,o.1)鳓=(q,a2,a3,a4,a5,a6,a7,as)=(0.4,0.3,0.05,0.05,0.05,0.05,0.05,o.05)3.1.4综合评判将么与R进行模糊合成,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为:B=4。。呱。。=(61,如,⋯,如)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判定最佳溶剂。根据工业甲醇2间歇萃取精馏的初步评价(见2.4.6),萃取精馏主要解决的是甲醇、丙酮、乙醇和水的共沸问题。甲醇与水、甲醇和乙醇无共沸现象,甲醇摩尔分率大于0.615时乙醇和水之间的共沸点消失,所以主要考虑甲醇与丙酮共沸体系的分离。对于甲醇和丙酮的分离,常见的溶剂中水、单乙醇胺(MEA)、DMSO和DMF都有一定的作用。选择这四种溶剂作为候选溶剂,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判。候选溶剂的各项指标值见表3.1,其中M、乃、叩、C、毒性。和腐蚀性来自数据手册旧J静1鸺1,S。。、舻用式(3.10)计算。s.。:&∥:上5Y0。一,s^s(3-10)式中广表示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下棚、B表示被分离的化合物,S表示溶剂,广用UNIFAC法进行计算。表3.1候选溶剂的各因素指标1’able3.1Thefactorindexofthechosensolvents根据候选溶剂的各项指标,进行模糊合成,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归一划处理后得到评判结果见表3.2。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表3—2溶剂评判结果Table3.1Theestimatedresultsofthechosensolvents由评判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甲醇和丙酮的分离,DMSO为候选溶剂中的最佳溶剂。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3)2SO,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具有高极性、高沸点、非质子、与水混溶的特性,毒性极低,热稳定性好,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溶剂”。所以,选取DMSO作为萃取剂进行间歇萃取精馏制备高纯甲醇的模拟和实验。3.2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3.2.1影响因素的考察在塔釜中加入工业甲醇1约2000mL,一次性加入萃取剂DMSO,投料时的溶剂比1:3(即VDMSO:VCmOH=1:3,下同),全回流1小时,然后采出产品,回流比恒定为8,每采出200mL进行一次采样分析。考察样品含水量和在指定紫外波长(207nm、220nm、232nm、242nm和260nm)处的紫外透过率随采出量变化的情况,部分结果如图3.1所示。从图3.1可以看出,随着采出量的增加,样品的紫外透过率先逐渐升高,然后趋于平缓,当采出量达一定数量以后,样品的紫外透过率有所下降;样品的含水量随采出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分析可知,由于萃取剂的作用,随着采出量的增加,萃取精馏的作用时间及体系中的溶剂比增加,萃取剂打破络合物和共沸物杂质的作用越显著,因而纯化甲醇的效果增强。在采出量OmL'--200mL区间,馏出物中包含的主要是在200nm,---'240nm波长范围内有紫外吸收的小分子醛酮等有机物杂质;由于这时分离主要受塔高影响,在之后的200mL---.1200mL区间,样品的紫外吸收率和含水量变化趋于平缓;在采出量大于1200mL后,塔釜内甲醇含量已经很少,少量沸点高于甲醇吸收波长在240nm'---280nm之间的有机物杂质和微量水也随甲醇蒸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出,从而使采出样品的纯度下降。认u35;20Q5;//.◆-'-~90伪肋450卸蜘6008001∞12f1014∞卉龋髓也图3-l样品的质量指标随采出量的变化产IR采出量吐Figure3-1Qualityindexofsampleversustheyield由此可见,萃取精馏纯化工业甲醇,需留出足够的前馏分和后馏分的非产品裕量:得到优质产品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前馏分的采出过程;要控制产品品质,产毋.瓣蜊蜊素装水.辫翅彗f畚凝一%)瓣竣霎}式凝珊d△.瓤*钿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品收率必然降低。考虑经济的可行性,在后续的实验中,产品收率控制在60%。3.2.2溶剂比的确定溶剂比图3.2溶剂比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Figure3-2Effectofsolventratioonthequalityindexofproduct毋.诗趔魁武浆毋.钋捌霉f六虢誊.瓣捌蚪武氍乎.褥翊煅畚黼基A.嘲*妞毋。僻翊煅隶麓;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DMSO,投料时的溶剂比分别选取为1:6、l:5、1:4、1:3、1:2、1:1,采出前馏分时的回流比R厂8,采出产品时的回流比飓=5,前馏分采出量为原料甲醇投料体积的20%,随后采出的60%(r/V)作为产品,考察产品含水量和在指定紫外波长(207nm、220nm、232nm、242nm和260nm)处的透过率随投料溶剂比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3-2所示。由图3.2可以看出,随着投料溶剂比的加大,产品在紫外段各波长下的透过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低波长(207nm、220nm和232nm)处,产品的紫外透过率随投料溶剂比加大的变化比较明显;产品的含水量随投料溶剂比的增大而减少。分析可知,这是因为随着投料溶剂比的加大,与相同数量甲醇作用的萃取剂量随之增大,萃取精馏的效果显现的相对充分。但当投料溶剂比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种作用就不显著了;同时,随着萃取剂数量的增加,萃取剂被带入产品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而DMSO在低波长(207nm、220nm和232nm)处有吸收,从而导致产品的紫外透过率降低。由此可见,对于以DMSO为萃取剂的间歇萃取精馏纯化生产高纯甲醇的工艺而言,溶剂比要适宜。同时考虑技术指标和经济可行性,在后续的实验中,选取最佳溶剂比为0.3。3.2.3回流比的确定在塔釜中加入工业甲醇l约2000mL,一次性加入萃取剂DMSO,溶剂比为1:3,采出前馏分和采出产品取相同的回流比,前馏分采出量为原料甲醇投料体积的20%,随后采出的60%(v/v)作为产品,考察产品含水量和在指定紫外波长(207nm、220rim、232nm、242nm和260rim)处的透过率随回流比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3.3所示。由图3.3可以看出,随着回流比的增大,产品在紫外段各波长下的透过率均先增大然后趋于平缓;产品的含水量随回流比的增大逐渐减少。分析可知,这是因为随着回流比的增大,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随之减少,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分离能力;另一方砸,回流比增大后,要采出同样数量的前馏分就延长了前馏分的采出时间,从而延长了萃取剂与被分离组分的作用时间。对于塔釜一次进料的萃取精馏工艺,萃取作用主要发生在塔釜及接近塔釜的几块塔.板上,因此,当回流比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增加回流比对于高纯溶剂纯化效果的提升就不明显了。由此可见,若一味提高回流比,不但会增加因操作分离过程中的波动造成重组分的浃带进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几率,而且还会损害工艺的经济性。因此,选取 最佳回流比R=8。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图3—3回流比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Figure3-3EffectofrefluxratioOilthequalityindexofproduct67.毋.瓣翊擎}畚灏举.诗翊娶f武装乎.褂捌煅畚冁,I.得鼎霎}武龋哪d4.蛐长如誉.得捌蝌彘凝 第三章工业甲醇l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3.3指定塔板上连续加入萃取剂连续加入方式即萃取剂从塔顶或塔的某一块塔板处连续加入,将塔分为萃取段和精馏段,萃取剂在加入塔板处以下每层塔板上均起到萃取作用。所用的间歇萃取精馏实验装置(见图2.9)塔体为两段,溶剂进料口上段填料高度为lOOmm,下段填料高度为900mm。萃取精馏过程中萃取剂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萃取剂加入量过少,萃取效果不明显;萃取剂加入量过大时,不但增加萃取剂的损耗和再沸器的能耗,还会导致重组分杂质的引入。后续实验中将萃取剂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结合在一起考虑,使用有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的采出量和无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的采出量两个参数来体现。3.3.1有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采出量的确定有萃取剂加入时采出前馏分的具体实验操作工艺为:(1)在塔釜中加入工业甲醇1约2000mL;(2)以368mL/h的流率加入萃取剂,同时全回流0.5h;(3)萃取剂继续加入,同时以回流比RJ-8采出前馏分;(4)分别控制前馏分采出量为甲醇投料量的0%、5%、10%、15%、20%和25%(V/功:(5)停止采出前馏分,同时也停止加入萃取剂,并以回流比飓=5采出产品;(6)控制产品收率为甲醇投料量的60%(V/V)。考察产品含水量和在指定紫外段各波长(207nm、220nm、232nm、242nm和260nm)处的透过率随前馏分采出量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3—4所示。由图34可以看出,随着有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采出量的增加,产品的紫外透过率也随之增大;产品的含水量逐渐减少。分析可知,这是因为当回流比固定而前馏分采出量增大时,意味着延长了采出前馏分的时间,这样萃取剂的加入量和作用时间也随之增加,此时萃取剂的作用更加显著,从而改善了产品的质量指标。但前馏分采出量过大时,萃取剂的损耗和再沸器能耗都随之增加,同时,如果要控制产品的收率不变,则塔釜甲醇釜残液量减少,必然使得产品的质量指标降低。综合考虑,有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的采出量取甲醇投料量的20%(V/V)为宜。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图3.4有萃取N/Jn入时前馏分采出量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Figure3-4Qualityindexoftheproductversusthefore·runoutputwithsolventadded69.掌.静捌譬}武氍霉.辟糟馨f畚裴母.瓣锻孥f畚浆毋.哥明挈f畚氍mdQ.删*姐毋.褂捌娶f畚凝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3.3.2无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采出量的确定//10+105+153+仃∞(无裥衲馏分f黼莉馏铹黜置%基A岫{簧缸图3—5(无溶剂+有溶剂)前馏分采出情况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Figure3-5Qualityindexofproductversusthevarietyoffore-runoutput.70.重.哥擅蝴去龌术.糌翘煅畚精毋.碍翊蝈畚龋罅.瓣蜊窑f女凝毋.糌捌缎蠹凝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考虑萃取剂的损耗和再沸器的能耗问题,在保证萃取效果的前提下,保持前馏分采出总量(工业甲醇1投料体积的20%)不变,考察调节无溶剂加入时前馏分的采出量和有溶剂加入时前馏分采出量的比例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具体实验操作工艺为:(1)在塔釜中加入工业甲醇1约2000mL;(2)以368mL/h的流率加入萃取剂,同时全回流0.5h;(3)中止加入萃取剂,同时以回流比R严8采出前馏分,采出量为a(占甲醇投料量的体积分数);(4)恢复以368mL/h的流率加入萃取剂,继续以回流比RJ=8采出前馏分,采出量为b(占甲醇投料量的体积分数);(5)保持a+b=20%,分别控制无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的采出量a为10%、5%、3%和0%:(6)停止采出前馏分,同时也停止加入萃取剂,并以回流比飓=5采出产品;(7)控制产品收率为甲醇投料量的60%(V/V)。考察产品含水量和在指定紫外段各波长(207rim、220hm、232nm、242nm和260hm)处的透过率随前馏分采出量(无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的采出量+有萃取剂加入时前馏分的采出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5所示。由图3-5可以看出,在前馏分采出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无萃取剂时前馏分采出量的减少,产品的紫外透过率逐渐增大,产品的含水量逐渐减少。同时也可以看出,加大无萃取剂时前馏分采出量不如加大有萃取剂时前馏分采出量对提高萃取精馏作用的效果明显,无萃取剂时采出5%的前馏分与全程有萃取剂采出前馏分效果相当。由此可见,对于萃取精馏技术而言,必须保证萃取剂与分离物系有充分的作用时间,才能较好的完成分离任务。综合考虑分离效果和经济因素,无萃取剂时采出5%的前馏分,之后有萃取剂时采出15%的前馏分的工艺比较适宜。3.3.3前馏分采出回流比的确定实验操作工艺为:(1)在塔釜中加入工业甲醇1约2000mL;(2)以598mL/h的流率加入萃取剂,同时全回流0.5h;(3)中止加入萃取剂,同时分别以回流比RJ等于4、6、8、10和12采出前馏分,采出量为甲醇投料体积的5%;(4)恢复以598mL/h的流率加入萃取剂,继续以原定的回流比采出前馏分,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采出量为甲醇投料体积的15%;回流比图3-6前馏分采出回流比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Figure3-6Effectoftherefluxratio011thequalityindexoftheproduct.72.罅.静材煅畚凝毋.料材警f武凝毋.瓣捌霪}武凝誉.钋放銎f畚凝眦dA.嘶*姐希.哥麓霉f畚繁;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5)停止采出前馏分,同时也停止加入萃取剂,并以回流比Re=5采出产品;(6)控制产品收率为甲醇投料量的60%(V/V)。考察产品含水量和在指定紫外段各波长(207rim、220nm、232nm、242nm和260rim)处的透过率随前馏分采出回流比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3-6所示。由图3-6可以看出,随着前馏分采出回流比的增大,产品在紫外段各波长下的透过率也随之增大且增幅趋于平缓;产品的含水量逐渐减少,且均在要求的范围内。分析可知,情况和塔釜一次加入萃取剂时相似,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装置的分离能力增强了,因而产品质量指标得到提高;但同时,回流比增大使得单位时间内回到塔内的液相增加j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系的溶剂比,相当于稀释了萃取剂浓度,因而,回流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于高纯溶剂纯化效果的提升就不明显了。综合考虑,选取前馏分采出段的最佳回流比RJ=8。3.4两种萃取剂加入方式的比较工艺条件l:塔釜中投料量为2000mL,以598mL/h的萃取剂流率在指定塔板上加入萃取剂,无萃取剂前馏分采出量为甲醇投料体积的5%,有萃取剂前馏分采出量为甲醇投料体积的15%,前馏分采出回流比R尸8,产品采出回流1:1",R2=5,控制产品收率为甲醇投料体积的60%。工艺条件2:釜中投料量为2000mL,塔釜一次加入萃取剂,溶剂比1:3,前馏分采出回流比R广8,前馏分采出量为甲醇投料体积的20%,产品采出回流比尺2=5,控制产品收率为甲醇投料体积的60%。经过实验,采用工艺条件l时共加入萃取剂DMSO约670mL,这与塔操作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工艺条件2所加入的萃取剂量相当。因此,依照塔釜一次加入萃取剂时最佳溶剂比%MSO-"VcH,oH=1:3,在指定塔板上加入萃取剂时取598mL/h为最佳萃取剂流率,不再另行考察。对两种萃取剂加入方式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如表3.3所示。从表3.3可以看出,采用指定塔板上加入萃取剂方式的萃取精馏制得的产品在紫外透过率和水含量等质量指标上都好于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方式制得的产品。可见,虽然采用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方式进行萃取精馏时,共沸物和络合物也可以被打破,轻重关键组分可以被分离,但是要获得较高纯度的产品无论从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是不适宜的;采用指定塔板上连续加入方式就相对比较容易获得高纯的产品。表3-3两种萃取剂加入方式的比较Table3-3Comparisonbetweenthetwokindsofextractivedistillation产品质量指标工艺条件1工艺条件2含水量/oA0.018紫外透过率/%(1cm,参比高纯水)207砌13.3220nlil46.7232Rill79.7242nin90.9260nm97.60.0239.240.477.990.296.5分析可知,由于选取的萃取剂DMSO沸点很高,采用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的萃取精馏方式时,萃取剂几乎完全残存于再沸器中,故仅在再沸器中发挥其改变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作用,对物系分离效果较差;采用指定塔板上加入萃取剂的萃取精馏方式时,萃取剂在加入塔板处以下每层塔板上均起到萃取作用,因而纯化效果较好。综上所述,采用指定塔板上加入萃取剂的萃取精馏方式更具优势。3.5间歇萃取精馏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通过大量实验,在现有实验装置上,确定了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纯化制备符合ME0315标准高纯甲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在塔釜中加入工业甲醇1约2000mL;(2)以DMSO为萃取剂,以598mL/h的流率在指定塔板处连续加入,同时全回流0.5h;(3)中止加入萃取剂,同时以回流比RJ=8采出前馏分,采出量为甲醇投料体积的5%;(4)恢复以598mL/h的流率加入萃取剂,继续以回流比RJ=8采出前馏分,采出量为甲醇投料体积的15%;(5)停止采出前馏分,同时也停止加入萃取剂,并以回流比飓=5采出产品;(6)控制产品收率为甲醇投料量的60%(V/V),记为产品7。产品7的质量指标及其与原料甲醇1和目标ME0315甲醇质量指标的对比情况见表3-4。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表34间歇萃取精馏产品的质量指标Table3-4Productqualityindexofbatchextractivedistillation检测项目工业甲醇1产品7ME0315含量(G.C.)/%99.799.9酸度(甲酸计)/%2x10d2x10。4碱度(以氨计)/%5×10r4未检出铝(AI)/%未检出2x1旷钡(Ba)/%2x10~5.2x10√硼(B)/%2.5×10由1.1×10。镉(Cd)/%未检出1.2×10由钙(Ca)/%5xIO-"4.3x10。铬(Cr)/%1.3×10由6.5x10由钴(Co)/%未检出1.8×10曲铜(Cu)/%9x10。1.6×lO。铁(Fe)/%7.5x1041.4x1酽铅(Pb)/%未检出3.6×lO。镁(Mg)/%9x10"51.3x10。’锰(Mn)/%2x10—7.9x10由镍(Ni)/%1.3×10七8.6×10由锡(Sn)/%未检出6×10ro锌(Zn)/%1.3×10。5.3×10。乙醇(G.C.)/%2×10。z5×10。醛酮/%(丙酮计)未检测1.2×10‘4不挥发物/%2.3×10。3.5×10‘4水分/%(K.F.)O.1880.018最小紫外透过率/%(1cm池,参比水)207hill220nm232sin242nin260nlll0.32.537.461.675.513.346.779.790.997.699。9lxl0-33x10.41×10.51×10.62xlife1×10.63×10-52x0_60.60_62x10_61×10‘51×10-51×life2x10击1×10。51×10_61×10"l1×10-33×10_40.0301050809098由表3-4可以看出,原料工业甲醇l的质量指标得到了大幅提升,除个别离子含量外,检测的指标都已到达或十分接近ME0315高纯甲醇的标准。可以预见,通过增大设备的分离能力和优化操作条件,针对工业甲醇l采用萃取精馏技术可以纯化生产出符合ME0315标准的高纯甲醇产品。.75.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3.6间歇萃取精馏的数学模拟准稳态假设就是将间歇精馏塔看作一个进料不断变化的连续精馏塔,进而采用连续精馏塔的逐板计算方法,理论上可以处理各种物系和间歇精馏塔的各种非理想情况。然而常见的间歇精馏快捷模型并不适用于间歇萃取精馏的模拟。如基于恒摩尔流假设的FUG模型,大量高沸点萃取剂的加入必将引起塔内气、液相流率大的改变;ISC模型的无限块理论塔板假设使得间歇萃取精馏中精馏段无法确窖墨[149—150]^匕O本文在Galindezn5订和徐柱亮n011等人基于“时间步长’’的准稳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用于间歇萃取精馏过程模拟的准稳态方法。通过模拟计算,考察高纯甲醇产品收率的影响因素,为实验过程中选择适宣的理论板数、溶剂比和回流比等工艺参数提供参考依据。3.6.1模型的基本假设(1)恒摩尔持液:假设塔身每块理论板的摩尔持液量相等且恒定,假设冷凝器、再沸器的摩尔持液量在精馏过程中维持恒定不变;(2)全混级假设:假设塔板上的液体及塔板间的气体完全混合,具有均匀的压力、温度和浓度,即只需用一个压力,温度和组成来描述;(3)忽略塔内气相滞料量,只考虑液相持液量;(4)平衡级假设:假设精馏过程中,每一块理论板的气.液两相迅速达到平衡;(5)塔釜相当于一个平衡级;(6)忽略流体力学的滞后:(7)忽略塔身热损失。3.6.2模型的建立实验选择有代表性的四元物系甲醇、水、丙酮和乙醇为模拟原料,其质量含量依次为98%、1%、0.5%和0.5%,选用DMSO作为萃取剂。3.6.2.1物料和热量衡算方程(1)冷凝器J=0—d=u_o:K一(Lo+D)西‘(3—11)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鲁=‰,也+D)xo。,%等=巧(日y。捌。)+Qc(3—12)(3-13)式中,U为摩尔持液量;L为每一理论缴上的累积液体流重;x为液布H组成;Y为汽相组成;H矿为摩尔汽相焓;H工为摩尔液相焓;Q为冷凝器的累积冷量;J为理论级序号。(2)任意平衡级j=l、2、..·、N盟:三H+yj+l--.Lj一_(3-14)—d上t。‘一l+一巧%粤:■一。巧一Yju一‰一巧乃,f(3-15)Xj_I,i-_I-Ys%—萨2■一-巧+·扎r—t_,r一巧乃,;%等4。叱嵋。叱一-日Li-VjH矿,(3-16)(3)塔釜,:N+I1dUN厂+l=“一%+,‰等=“‰吨。‰%+。争=翰+厶H‘Ⅳ一%+。H矿州3.6.2.2归一化方程∑xj,,=1,t=l∑乃,。=1i=1(f=1、2、..·、m,J=1,2、..·、N+1)3.6.2.3相平衡方程由气液平衡条件有:%咆%^,巩呼(i=1,2、⋯、m,歹=1、2、⋯、N+I)其中,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力pO,,用Antoine方程求解,其表达式为:.77.(3—17)(3-18)(3-19)(3—20)(3—21)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峨,_4-蠢(3_22)式中,A,、BI、G为组分i的Antoine常数。各级压强弓表达式为:e=∑乃,,口P0"吗,;i=1(3—23)系统处于常压状态,根据假设汽相可以按理想气体处理即汽相的逸度系数为1,液相为非理想状态,活度系数用UNIFAC基团贡献法计算。在UNIFAC模型中,将组分活度系数以分为组合部分和剩余部分:lny,=ln以(c)+Iny_f(R)(3—24)其中,以‘c’称为组合活度系数,反映了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乃‘置’称为剩余活度系数,反映了分子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分别由下式求得:(1)组合活度系数以‘c’h肛h要+三22咖弘一要手_。)口:x。_‘‘式中,‘2主(,;一甄)一(,;一1),配位数z=10谚2丽xiqi一=∑xi西rij‘=∑咋‘‘’R,吼=∑K‘‘’Ok111∥=∑[1nL-IntO'’].nr。斗h莓玩一窜剖嶙钮卜轨一;轰](3—25)(3-26)(3-27)(3—28)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热巧2箍∑矾o’以=∑∑_咋u’jky。=exp(一‰/T)非酝硭k茹研究物系所有基团及其相关模型参数见附录三,其中基团划分的规则和所有基团参数值均取自文献[152]。3.6.3方程的数值解法考虑持液量时的间歇萃取精馏独立变量和指定方案见附录四。3.6.3.1泡点的计算图3。7泡点计算流程Figure3-7Flowchartofbubblepointcalculation 第三章工业甲醇I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已知液相组成及总压,求泡点温度T及对应的汽相组成,具体求解步骤如下:温度初值的设定:牛顿法迭代公式为:T‘州’=T‘⋯一F(T‘”’)/F’(丁‘”’)F(T佃’)=∑乃-I删∞=号警3.6.3.2全回流稳态条件的计算图3.8迭代计算流程Figure3-8Flowchartofiterativecalculation(3—29)(3-30)(3-31)(3-32)(3-33)产品采出过程的模拟以全回流稳态为起始点,全回流达到稳定后,塔内汽液相组成、汽液相流率都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由物料衡算可得其稳态条件:耐一n.乃B一■薯.一一;弦毪、气,.=o:删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巧+。=‘,乃+l’t=■,t(i=1.2、⋯、m,J=1、2、⋯、N+I)(3-34)全回流稳态基于上式用迭代方法求解。若YN。已知,x,;可由式(3.21)得到,通过泡点计算并结合汽液平衡关系求得Y¨,再按此法逐板计算,由塔釜液相组成求出全塔的浓度分布。随后,通过总物料衡算求得新的塔釜中的组成。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前后两次迭代塔釜组成不变为止,这时塔内的浓度和温度分布即为全回流稳态下的浓度和温度分布。最后根据塔釜加热量,由热量衡算求得全回流稳态下的汽液相流率。迭代收敛标准:(3-35)其中,上标s表示迭代计算前一次的值,s+l表示迭代计算的当前值。迭代步骤如图3.8所示。3.6.3.3计算过程的开动(1)给定理论板数、原料组成、溶剂比/溶剂流率、溶剂进料位置、回流比、热负荷等数值。(2)全回流计算各塔板的温度、组成、压力以及气液两相流的值,作为间歇萃取精馏的计算初值。(3)萃取精馏塔的过程模拟①相平衡计算,求得各板上的气相组成和温度;②各板总物料恒算,获得各板上的液相流率;⑨各组分物料恒算,求得各板上的液相组成;④计算各塔板处的气、液相焓值;⑤物料恒算方程与热量恒算方程联立,消去第.,块塔板上的液相流率后,以第.,块塔板上气相流率值迭代,重复(1)直到收敛为止。(4)经以上计算,获得所有组分的分割,判断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是则收集产品,否则继续运行。(5)前进一个时间步长,回到步骤(3)进行新的序列计算。(6)满足条件后,结束。3.6.4模拟结果与分析讨论分别讨论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和指定塔板上连续加入萃取剂两种情况下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理论板数/溶剂进料位置、溶剂kk./溶剂流率、回流比等因素对高纯甲醇收率的影响。高纯甲醇的产品收率用式(3.36)计算。刁:监×100%(3-36)F。·XF式中,rl:产品段组分收率7PR:产品段馏出量,Kmol:XDm:产品段目标组分的平均摩尔分数;F:塔釜投料量,Kmol;姊:原料中目标组分的摩尔分数。3.6.4.1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1)理论板数在砟=98%、‰纯甲醇≥99.9%、溶剂比S/,=0-3、前馏分段回流比蜀=8、产品段回流比是=5的条件下,考察不同理论板数坼对高纯甲醇收率77的影响,结果如图3-9所示。加30柏∞理论板数肌图3-9理论板数坼对高纯甲醇收率77的影响Figure3-9EffectofnumberoftheoreticalplatesOn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由图3-9可知,随着辨的增加77呈上升趋势,当Nr≤<35时刁随肼的增大显著增加,当Nr>35时r/随鹏增大而增加的速度放缓。结果表明,原料组成即=98%的甲醇原料,前馏分段回流比墨=8,产品段阳∞X.£r瓣擎g融吁蒙恒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回流比R=5,当要求产品浓度x高纯甲醇≥99.9%时,理论板数所取35左右较宜,此时单程收率在60%左右。(2)溶剂比在矗=98%、‰纯甲醇≥99.9%、理论板数坼=35、前馏分段回流比R=8、产品段回流比恐=5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溶剂比对高纯甲醇收率77的影响,结果如图3—10所示。0.00.20.40.81.0溶剂比图3-lO溶剂比对高纯甲醇收率r/的影响Figure3-10Effectofsolventratioon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由图3.10可知,当S/F≤0.3时77随溶剂比的增大而增加,当0.30.5时瑁随溶剂比的增大而减少。结果表明,原料组成xF=98%的甲醇原料、理论板数Ⅳr=35、前馏分段回流比R=8、产品段回流比心=5,当要求产品浓度‰纯甲醇≥99.9%时,溶剂比取0.3为宜。(3)前馏分段回流比在XF=98%、z高纯甲醇≥99.9%、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S/F=0.3、产品段回流比足=5的条件下,考察前馏分段回流比足对高纯甲醇收率r/的影响,结果如图3。11所示。由图3.11可知,刁随蜀的增大而增加,当墨≤7时,r/随R的增大而明显增加,当足>7时,随足的增大刁增加比较平缓。结果表明,原料组成xF=98%的甲醇原料、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S/F=0.3、产品段回流比心=5,当要求产品浓度‰纯甲醇≥99.9%时,前馏分段回流比R取8为宜。晒∞骶∞辐柏X.z,瓣馨岛醚昏蛾键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2345678910'1前馏分段回流比毋图3-11前馏分段回流比R对高纯甲醇收率刁的影响Figure3-11EffectofslopcutwithdrawalrefluxratioOll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够methanol(4)产品段回流比在即=98%、石高纯甲醇≥99.9%、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s/F=O.3、前馏分回流比足=8的条件下,考察产品段回流比R对高纯甲醇收率刁的影响,结果见图3.12。65∞鬟弱皆50褥:擎45g链40融嘏35幄∞252345678产品段回流比易图3-12产品段回流比R对高纯甲醇收率刁的影响Figure3-12Effectofoutputrefluxratioon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由图3-12可知,77随心的增大而增加,当恐<5时77随心的增大而明显增加,当R>5时随足的增大刁增长缓慢。结果表明,原料组成h=98%的甲醇原料、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加∞装.夸辟擎g铸}斌恨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S/F=0.3、前馏分回流比足=8,当要求产品浓度‰纯甲醇≥99.9%时,产品段回流比恐取5为宜。3.6.4.2指定塔板上连续加入萃取剂(1)溶剂流率xr=98%、z高纯甲醇≥99.9%、理论錾数坼=35、溶剂从指定塔板上连续加入、前馏分段回流比墨=8、产品段回流比a2=5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溶剂流率(折合成溶剂比)对高纯甲醇收率叩的影响,结果如图3—13所示。0.0020|40.81.0溶剂比图3-13溶剂比对高纯甲醇收率rl的影响Figure3-13Effectofsolventratioon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由图3.13可知,当溶剂比小于0.4时刁随溶剂比的增大而增加,当溶剂比大于0.4时刁随溶剂比的增大而减少。结果表明,原料组成XF=98%的甲醇原料、理论板数NT=35、前馏分回流比墨=8、产品段回流比R2=5,当要求产品浓度x高纯甲醇≥99.9%时,溶剂比取0.3较为适宜。(2)溶剂加入位置xr=98%、x高纯甲醇≥99.9%、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为0.3、前馏分段回流比冠=8、产品段回流比足=5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溶剂加入位置对高纯甲醇收率77的影响,结果如图3.14所示。由图3.14可知,当溶剂加入位置低于第lO块理论板时,77随溶剂加入位置的升高而增加;当加入位置高于第10块理论板后,77随溶剂加入位置的升高而减少。结果表明,原料组成zF=98%的甲醇原料、理论板数坼=35、前馏分回流鼹∞科救∞鼹∞H艟∞毒.々讲娶窖链}蒙框 第三章工业甲醇1间歇萃取精馏实验与模拟研究比R1=8、产品段回流比R=5,当要求产品浓度x高纯甲醇≥99.9%时,溶剂在第10块理论板上加入为宜。∞X∞褥警“窖融蛾E-82帽80-50510152025303540溶剂加入位置,理论板数图3一14溶剂加入位置对高纯甲醇收率77的影响Figure3-14Effectofaddingsolventpositionon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3)前馏分回流比XF=98%、‰纯甲醇≥99.9%、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为0.3、产品段回流比是=5的条件下,考察前馏分段回流比尼对高纯甲醇收率77的影响,结果如图3.15所示。70∞X料50擎藿柏吁蓬30202345678O10"前馏分段回流比尼图3—15前馏分段回流比R,对高纯甲醇收率r/的影响Figure3—15Effectofslopcutwithdrawalrefluxratioonrecoveryfractionofhi曲puritymethanol由图3-15可知,r/随尼的增大而增加,当足≤7时,r/随尼的增大而明显增加,当墨>7时,r/随尼的增大而增加缓慢。结果表明,对于原料组成矗=98%的甲醇原料、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为0.3、产品段回流比恐=5时,当其产品浓度要求x高纯甲醇≥99.9%时,前馏分回流比尼=8为宜。(4)产品段回流比7盔.XF=98%、h纯甲醇≥99.9%、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为0.3、前馏分回流比冠=8的条件下,考察产品段回流比尼对高纯甲醇收率r/的影响,结果如图3.16所示。70美∞锝擎∞窨镳蚤40键302345678产品段回流比尼图3—16产品段回流比恐对高纯甲醇收率刁的影响Figure3—16Effectofoutputrefluxratioon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由图3-16可知,刁随尼的增大而增加,当R2<5时,叩随尼的增大而明显增加,当是>5时,77随尼的增大基本不再变化。结果表明,原料组成矗=98%的甲醇原料、理论板数坼=35、溶剂比为0.3、前馏分回流比墨=8,当其产品浓度要求‰纯甲醇≥99.9%时,产品段回流比尼=5为宜。3.6.4.3小结将采用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和指定塔板上连续加入萃取剂两种操作方式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比较适宜的操作条件均为:溶剂比为O.3,前馏分段回流比为8,产品段回流比为5。而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指定塔板上连续加入萃取剂时的高纯甲醇收率明显高于塔釜一次性加入萃取剂的情况。 第四章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模拟研究及实验验证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然气资源被大量开采。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便于运输、适于加压操作,用于甲醇生产可以降低装置的投资与生产成本。尤其是在性能较好的转化催化剂和耐高温的合金钢管出现以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工艺成为主流。目前,世界甲醇总产量中有70%左右以天然气为原料,我国在建和拟建的大型甲醇生产装置也以天然气为原料者居多。以天然气为原料低压法生产的甲醇(工业甲醇2)杂质种类少、含量低,易于净化,适于纯化生产HPLC甲醇。4.1工业甲醇2精馏纯化生产技术的选择常规间歇精馏的初步评价(2.4.1)显示,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得到的产品其水含量、纯度(甲醇含量)以及中间波段紫外透过率等检测结果均可达到ME0315的标准要求(见表2—7)。而3.5的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工业甲醇1经间歇萃取精馏,产品的质量指标都已到达或十分接近ME0315高纯甲醇的标准。针对工业甲醇2,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对常规间歇精馏和间歇萃取精馏进行了类比,从而确定更适宜工业甲醇2纯化的生产技术。采用3.5得到的纯化工业甲醇1的最佳工艺(间歇萃取精馏),对工业甲醇2进行纯化,得到产品8.1。采用与3.5近似的操作工艺,常规间歇精馏法纯化工业甲醇2,得到类比产品8—2,具体工艺为:(1)在塔釜中加入工业甲醇2约2000mL;(2)全回流0.5h;(3)以回流比R,=8采出前馏分,采出量为甲醇投料体积的20%;(4)停止采出前馏分,并以回流比飓=5采出产品;(5)控制产品收率为甲醇投料量的60%(V/V)。将产品8.1、产品8.2以及产品1.2的质量指标与原料工业甲醇2及目标高纯甲醇ME0315的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4.1所示。从表4.1可以看出,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得到的产品8.1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同等条件下间歇萃取精馏得到的产品8.2;前馏分和后馏分去除比较多的常规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间歇精馏得到的产品8.2在水含量和两端波长的紫外吸收率要优于产品1.2,但中间波长的紫外吸收指标不如全回流更充分的产品1.2。表禾l不同甲醇产品的质量指标Table4-1Qualityindexofthedifferentproductsofmethan01分析可知,对于天然气合成的工业甲醇2而言,由于杂质种类及含量很少,尤其是形成的共沸物和络合物的有机杂质相对较少,所以采用间歇萃取精馏分离工艺对紫外透过率指标的改善不明显;常规间歇精馏前后馏分量和全回流时间的控制对于产品质量指标有较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工业甲醇2更适合用常规精馏进行纯化,通过优化控制和增强装置的分离能力,工业甲醇2可以纯化得到符合ME0315标准的高纯甲醇产品。因而,通过建立针对工业甲醇2的间歇精馏分离过程模型,优化控制,为确定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指导,进而获得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4.2常规间歇精馏的数学模拟尽管间歇精馏过程的研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完善的间歇精馏的设计计算方法。无持液设计方法由于忽略了持液量的作用只能用来设计持液量相当小的间歇精馏过程。对持液量不可忽略的间歇精馏过程的设计,现有的方法主要采用有持液模拟计算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和优选,虽然称不上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设计方法,但却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手段。本文对于高纯甲醇的间歇精馏过程的设计计算正是基于这种设计思路,采用恒摩尔持液模型,模拟分析影响塔顶产品(高纯甲醇)收率的各种因素,从而根据分离任务设计合理可行的提纯方案。4.2.1模型的基本假设(1)恒摩尔持液:假设塔身每块理论板的摩尔持液量相等且恒定,假设冷凝.R9. 第四章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模拟研究及实验验证器、再沸器的摩尔持液量在精馏过程中维持恒定不变;(2)恒摩尔流假设:假设任意时刻每块理论板的上升蒸气量相等,下降的液体量也相等;(3)忽略塔内气相滞料量,只考虑液相持液量;(4)平衡级假设:假设精馏过程中,每一块理论板的气.液两相迅速达到平衡;(5)塔釜相当于一个平衡级;(6)忽略流体力学的滞后;(7)忽略塔身热损失。4.2.2模型的建立图4一I常规间歇精馏塔模型图Figure4—1Modelschemeofnormalbatchdistillationcolumn常规间歇精馏塔模型如图缸l所示。实验选择有代表性的四元物系作为模拟原料:甲醇、水、丙酮和异丙醇,其质量含量依次为98%、1%、O.5%和0.5%。4.2.2.1物料衡算方程由恒摩尔假设有:dLl=dL2=d%=⋯=d‰+3=dV.90.(4-1)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心=dL4=⋯=班Ⅳr+2=dL=WdV(4-2)其中,V为累积塔釜上升蒸气量,三为累积液体回流量(Km01),W为液气比,形=券=矗。(1)塔顶冷凝器i=1Ul堕:霞,x3一墨dV’1其中曩为气液平衡常数向量,的液相浓度向量。(2)回流罐i=2u:斋=墨一五(4-3)U。为冷凝器持液量(Km01),墨为冷凝器中(3)任一平衡级i=3,4,⋯,胛+2u雾=眠一。一(∥+重)墨+砖+,i+。(4)塔釜再沸器i=胛+3—dUm—+3:一1+形dy—d(Um'+—3XNT+3):WYur+2一而+3X—N,/,+3dV十‘』VjtJ十j4.2.2.2相平衡方程由气液平衡条件有:f÷=yixiP:=辞=PrY。式中,∥:组分i的液相逸度,Pa;Z矿:组分i的气相逸度,Pa;乃:组分i的活度系数;P:系统压力,Pa;‘:组分i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4-4)(4-5)(4—6)(4-7)(4—8) 第四章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模拟研究及实验验证Y,:组分i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p?:纯组分i的饱和蒸汽压,Pa。纯组分i的饱和蒸气压力p?可采用Antoine方程求解,其表达式如下:hp=Aj一南(4—9)式中,4、E、Cf为组分i的Antoine常数。分离操作在常压下进行,甲醇、水、丙酮、异丙醇都属于极性物质,其物系状态呈现非理想性,根据实际情况,其物系汽相可视为理想状态,液相为非理想状态,活度系数7,≠1,因此甲醇体系的气液平衡计算式如下:(4-lo)(4—11)式中K;:组分i的气液平衡常数;P:系统压力,Pa;t:系统温度,℃。对于活度系数,会随着压强、温度及组成而变,其中压强影响较小,一般可忽略,而组成的影响较大。常用的活度系数方程n州制一般有Wilson方程、NTRL方程、UNIQUAC方程和UNIFAC方程。对于不同的活度系数模型,其适用性和优劣针对不同的物系而不同。郭天民n531曾对Wilson、NTRL、UNIQUAC和UNIFAC模型进行过较系统的评价,研究发现,对于多元系,Wilson、NTRL模型的关联参数少,预测的气相组成一般相当接近,但预测的泡点温度有时偏离2~3℃,对具有中等正偏差的体系,Wilson方程的方差略小一些。UNIQUAC模型形式最复杂,对有些体系(如甲醇.丙酮.水)的预测有较大差别。在Gmehling等n541编纂的DECHEMAVLEDataCollection中,应用不同的活度系数模型对所收集的实验数据(共3563组)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出:在醇类的收集部分中,Wilson活度系数模型的最佳拟合出现率最高。多元的Wilson方程如下:式斌、】._r_L.F一(,一.呲南等珊小粤一巾乃一墨m乃一p墨将鹭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式中旦:一羔北(∑m再~)RT智、-j=l。”(4-12)~=詈exp(-警)(4.13)对多元溶液中任一组分k,其活度系数可由下式计算lnyk=1一111(羔力山)一芝尝扛1扛1∑xjAoJ=l(4—14)求出各物质的活度系数以后,即可用式(4-11)计算气液平衡常数,随后由公式yi=后Ⅸf求出各组分的气相组成。4.2.3模型的数学解法4⋯231数值解法采用两点隐含法求解由微分方程(4.1)--一(4.7)所构成的微分方程组,两点隐含法的基本思想为:将微分方程华=厂(z)转化为积分方程的形式y=ff(x)ax,然后采用下面的CEll。差分方法:y—Y。=I:m)出J,一少。:陟(x)+(1一矽)厂(工。)必睇=埘(x)+(1一q6)Axf(x。)其中上标。代表各差分区I司的起点,缸=x—X。,为差分区间长度,痧为差分格式,采用Galerkin差分格式矽=0.6(相当于二次插值,稳定性好)。令G:旦i丛yG?:旦’丛矿z:坐≯1主t(4—3)有: 第四章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模拟研究及实验验证U.墨一ul并=必VK3x3+(1一矽)△yK;葛一咖△M.1一(1一≯)△厩?整理可得:i:堕+鱼兰i?+丝墨11+G,。l+G.:l+G。由(4—2)有:U2i2一U2i;=西△巧.1+(1一矽)△M耳一面△珩2一(1一≯)△珩;墨一(1十G2).砭=一z耳+(Z—G2)王;将(4—15)代入上式有:(4-15)(4—16)_(1+G2)x2+丽K3州z_G2)爰一矗豸一等豸(4.17)由(4.5)有:U置一U耳=弘"喝一。+(1一矽)△朋。耳一雄矿(形+墨)墨一(1一矽)△矿(形。+群)耳+弘形K+。墨+,+(1一≯)△形畦。.蕞。既一l一(形+K+G:『)暑+墨+,墨+l=一z形。不l+[z(形。+霹)一q]i一破。夏。由(4.6)有:u胛+3=U品+3+必y(形一1)+(1一≯)△y(形。一1)Gk+3=G品+3+形一(1+Z)+z形。由(4—7)有:u胛+3稀+3一u诫岛+3=雄V胍肌2+(1一@)Avp/。稀+2一口尬形KJⅣr+3jk+3一(1一矽)△矿Kjr+3磊r+3胍^,r+2一(K|vr+3+GⅣr+3)王Ⅳr+3=一z∥。i品r+2+(拟品+,一G品+,)磊r+3..94..(4-18)(4—19)(4-20)(4·21)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17)、(4-18)、(4-21)构成三对角矩阵,THOMAS法求得为(扛2,3,⋯,胛+3)后,由(4-15)求出XlJ。4.2.3.2子程序流程(1)将上一时刻的状态参数如嘞、KU、l、‰+3、∥、咫、硝等传送给前一时刻的状态寄存变量《、蟛、互。、%+,、矿。、揿。、印丐。这样做实际上是将上一时刻的状态值作为下一时刻状态值的初值。(2)将蟛、Z。反传给%、正。将K;、Z。反传给K矿、互是考虑到迭代几次后还不收敛时需压缩步长重新开始迭代时的需要而设置的。(3)确定步长AV。采用下式确定步长:AV=CS·U胛+2(4-22)其中CS为步长系数,其值由程序视收敛的难易自动调节。确定AV后应用式(4.19)检验下一时刻的塔釜持料量是否为正。如果下一时刻的塔釜持料量不为正采用下式重新确定步长AV:AV:一——丝生_1.0514(1一形)+(1一≯)(1一形。)j(4—23)上式是由(4.19)推导而来,其中的1.05为安全系数。(4)用(4-2))计算G胛+3。(5)用THOMAS法解(4.17)、(4.18)、(4-21)构成三对角矩阵解出%O=2,3,⋯,Ⅳ丁+3),后由(4—15)求出X1,。(6)归一化校正。由归一化条件有:>X=1(江1,2,⋯,NT+3)(4-24)』■_●’』=lNc∑巧吻=l(f-3'¨,NT+3)(4—25)J-l定义两个归一化误差ERX和ERY作为迭代收敛的判据:脚⋯隆一tl忙墟,⋯册3,ERY=rnax静矿-l胪3^⋯一3,对液相归一化误差采用下式进行校正:(4-26)(4—27) 第四章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模拟研究及实验验证(勃)。=面L(4-28)∑勤j=l其中(%)。为校正后的液相组成,对气相归一化误差的校正将在步骤(7)中进行。(7)归一化校正、气液平衡计算、计算互、K茚。对组分守衡校正后得到的液相组成采用步骤(6)中的(4.25)进行气液平衡计算,计算出各理论级处的温度Z及气液平衡常数%。(8)用(4—20)求Gk+3,(4—19)求u胛+3。(9)判断迭代是否达到收敛。规定迭代达到收敛的条件为下列两式同时得到满足:ERX≤0.001(4-29)ERY≤0.001(4-30)为保证真正达到收敛精度,第1次迭代即使达到收敛精度也必须返回步骤(5)再进行迭代,若已迭代5次还没达到收敛精度则转入步骤(10),若没达到收敛精度但迭代次数少于5次则返回步骤(5),否则转入步骤(11)。(10)将迭代次数计数置为零,步长系数CS减半,即:CS‘=O.5CS(4.31)返回步骤(2)。(11)判断是否满足步长放大条件,若满足则放大步长系数CS。规定步长放大的条件为下列两式同时成立:ERX≤0.0001(4—32)ERY≤0.0001(4-33)步长放大采用下式:CS‘=1.5CS(4.34)(12)计算塔顶馏出物接收器中的物料量及其组成,计算所经历的时间。由塔顶馏出物接收器处的的物料衡算有:—dP—R:1一WPR=PR。+qtAV(1一形)+(1一矽)△y(1一∥。)其中,瞅为塔顶馏出物接收器中的物料量。由各组分在塔顶馏出物接收器处的衡算有:(4—35)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P万Rxp—rj)=(1一W)x2,PRxprj=袱。印哆+雄y(1一W)x2,+(1一孕t)AV(1一W。)x;』(4-36)其中印_为塔顶馏出物接收器中的浓度。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可按塔釜上升蒸气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计算,例如填料塔可假设塔底上升蒸气恒定不变来计算过程所经历的时间。(13)返回。4.2.3.3计算过程的开动计算过程开始之前必须给所有的状态变量赋初值。图4.2间歇精馏过程恒回流比操作模拟计算总流程Figure4-2Flowchartofsimulationprocedureonbatchdistillationmanipulatedbythewayofconstantrefluxretio 第四章工业甲醇2常规问歇精馏模拟研究及实验验证(1)计算进料液体的初始相平衡数据和泡点温度。(2)将进料组成、泡点温度和气液平衡常数赋给各个理论级,计算塔釜的初始持料量,塔釜的初始持液量为投料量减去塔内其余各部分的初始持液量。若塔顶冷凝器的持液量为零则将与进料液成气液平衡的气相组成为冷凝器的初始组成,若回流罐的持液量为零则它的初始组成与冷凝器初始组成相同。塔顶馏出物接收器中的物料量置零。(3)结束。间歇精馏操作过程模拟计算流程见图4.2,其中在开动子程序中将初始塔顶液气比矿赋为1,Ⅳ,为所出的产品段数,工为产品段和前馏分段的序号。全回流开工过程的计算流程如图4.2所示,其中子程序SVOT由前一时刻的状态计算下一时刻的状态,即恒摩尔持液子程序(流程图见附录六)。●NO图4—3全回流开工阶段计算流程Figure4-3Flowchartofprocessonthephaseoffullreflux4.2.4结果与讨论(1)最小理论板数计算在多组分的精馏中,一般先规定关键组分在塔顶和塔底产品中的组成或回收率,其它组分的分配应通过物料衡算或近似估算得到。根据甲醇、丙酮、水、异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丙醇的相对挥发度的差异,规定甲醇为轻关键组分,水为重关键组分。由于两关键组分不是相邻组分,为非清晰分割情况,因此,最小理论板数采用芬斯克全回流公式进行估算:log[(旦)D(竺)。】Ⅳ曲+1:—丝_卫.109口,^(4—37)式中:%加+1:最小理论板数(包括塔釜):XlD"塔顶产品中轻关键组分的平均摩尔分率;XhD:塔顶产品中重关键组分的平均摩尔分率;鲫∥:塔釜产品中轻关键组分的平均摩尔分率;确矿:塔釜产品中重关键组分的平均摩尔分率;07h:轻重关键组分的平均相对挥发度。(2)最小回流比计算在多元精馏过程中,常采用恩德伍德(Underwood)的简化公式估算最小回流比,即:兰i=1署U等0=·一g‘一口一1R曲=喜器一,(4-38)(4-39)国:组分i对基准组分(重关键组分)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口:参数值,介于轻重关键组分对基准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之间;g:加料热状态参数;脚:进料产品中各组分的平均摩尔分率;胗,:塔顶产品中各组分的平均摩尔分率。用试差法求解式(4.38),求出口后,带入式(4—39)中,求出尺肘加。若有多个‰加时,取如加的平均值。(3)产品收率计算采用式(3.36)。在塔顶压力为常压和每块塔板压力降鸹=20Pa的条件下,利用式(4.37)、(4-38)并11(4—39),计算在XF20.98、关键组分‰纯甲醇=0.999、X水=0.0003时的最小理论板数幌加=20,最小回流比Rm加=4。在此条件下,考察影响高纯甲醇产品收率的因素。 第四章工业甲醇2常规间歇精馏模拟研究及实验验证4⋯241产品段回流比对收率的影响在XF=O.98、X高纯甲醇≥0.999、理论板Ⅳr=35的条件下,考察产品段回流比飓对高纯甲醇收率77的影响,计算结果如图4.4所示。产品段回流比尼图“产品段回流比彤对高纯甲醇收率的影响Figure4-4Effectofoutputrefluxratioonrecoveryfractionofhighpuritymethanol由图4-4可以看出,随着产品段回流比尼的增加,高纯甲醇的单程产品收率卵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三段不同变化:(1)当R,≤6时,即随着尼增大而显著增大;(2)当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