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

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

ID:34920114

大小:3.71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19-03-14

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_第1页
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_第2页
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_第3页
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_第4页
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S565密级:公开UDC:编号:2015220120122012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时间的QTL定位分析ConstructionofGeneticLinkageMapandIdentificationofQuantitativeTraitLoci(QTL)forDaystoFloweringinSpringRapeseed(BrassicanapusL.)指导教师:杜德志研究员学生姓名:柳海东学科专业名称: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春油菜遗传育种学院(系、部):农牧学院论文起止时间:2012.10—2015.12Qingh

2、aiUniversityDoctorDissertationConstructionofGeneticLinkageMapandIdentificationofQuantitativeTraitLoci(QTL)forDaystoFloweringinSpringRapeseed(BrassicanapusL.)Supervisor:DeZhiDuCandidate:HaidongLiuAcademicMajor:CropGeneticsandBreedingResearchField:SpringRapeseedGeneticBreedingCollege(Depar

3、tment):QinghaiUniversity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CollegeDec,2015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4、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青海大学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请在相应方框内打“√”),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摘要在甘蓝型油菜中,开花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数量性状,油菜开花时间与种子成熟、产量、品质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植物在合适的时机开花对于避开自然的不利因素和产生更多的后代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海拔春油菜区,主要种植白菜型油菜,比起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在产量、抗性和含油量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但

5、甘蓝型油菜在高海拔地区无法成熟,如果能选育出在高海拔区能正常成熟的早熟性甘蓝型油菜来替代白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产区的油菜产量势必会大大提高,本研究通过对开花时间进行QTL定位和分析,开发主效紧密连锁标记,旨在为后期早花基因聚合和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小孢子培养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加倍方法及单倍体苗移栽环境对单倍体苗成活率和加倍成功率的影响,在三种不同加倍方法中,泡根方法的加倍率是最高的,为90.9%,对从单倍体苗的损失率来看,泡根方式也是最高的,综合各种因素,培养基加倍为最优方式;不同的基因型,在成胚,胚成苗,以及加倍率等都存在差异(P<0.

6、05);在单倍体苗移栽环境上,温室-温室为最优加倍前和加倍后移栽模式。2.有效积温是促进早花亲本No.4512及早花株系开花的直接影响因子,此外,热感应途径是影响春性甘蓝型油菜开花的一条主要途径;开花时间符合正态分布,也有超亲分离现象,开花时间遗传不仅受环境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环境与基因型的互作更不能忽略。3.利用SSR标记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构建了一张包含495个位点总长2252.7cM的春性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连锁群遗传距离长度范围49.1cM-201.8cM;两位点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4.5cM。4.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开花时间QTL进行

7、定位,结果显示:五个环境中共检测到48个QTL与开花时间有关,这些QTL分别位于染色体A2,A3,A5,A6,A7,A10,C2和C8,解释表型变异的3.2~46.5%,其中位于A7的cqDTFA7a和位于C2的cqDTFC2a和cqDTFC2c,在五个环境下可以重复检测到,位于C8的cqDTFC8在四个春性环境下被定位在同一区域,整合分析后发现cqDTFA7,acqDTFC2a和cqDTFC8为三个主效QTL,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0.4%,I23%和10%,其携带的等位基因表现为负效应,即缩短晚花材料开花天数,属于早花位点。上位性分析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