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寺庙传说

迎江寺庙传说

ID:35021815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6

迎江寺庙传说_第1页
迎江寺庙传说_第2页
迎江寺庙传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迎江寺庙传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去过迎江寺的人,说得更为夸张点,只要是安庆人。都知道迎江寺有一个全国任何一个寺庙都没有的奇观。就是寺门两侧台阶上各置放一个重约3吨的大铁锚。想知道是何缘故吗?请随我来。    据民间传说,安庆城地形像一艘大船,迎江寺是船头,寺内高高耸立的振风塔是桅杆。有一年,朝廷任命一位姓彭的举人任安庆知府,可左等又等,一个多月过去了,也不见这位彭知府前来上任。原来这位彭知府听人说安庆像条船,不利于姓彭(蓬)的人做官,一旦“蓬”挂上了桅杆,安庆城就要漂到大海里去,于知府.百姓皆不利。彭知府转喜成愁,不去上任吧,这抗命不遵之罪又如何

2、承担得起?为此,彭知府整日在家长吁短叹。彭母毛老夫人见儿子满脸焦虑之色,便询问缘由,听了儿子说出的顾虑后,想了想.道:“儿啊,你不用担心,我自有良策。看来安庆的官忌讳彭(蓬)字,我姓毛,娘与你一道去安庆,这毛(锚)把船栓住,不就平安无事了吗?”   彭知府一听大喜,马上命人连夜打造两只大铁锚。第二天一早,彭知府和母亲各乘一副大轿,家人们套马驾车,装上这对大铁锚,前呼后拥赴安庆上任。进城后,彭知府径直来到迎江寺,将这对大铁锚安放在迎江寺正门台阶上,又进寺求神拜佛之后,才前往府衙接印。   说来也怪,自打有了这对大铁锚

3、,安庆果然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数百年来这对大铁锚一直断断实实的放在迎江寺门前。当你游览迎江寺时,可别忘了看一看这对护佑安庆人民平安的大铁锚3/3振风塔矗立寺中,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原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远看如同一直立的圆锥体,挺拔秀丽,气势雄伟;近看由砖石砌成的楼阁式建筑,嵌空玲珑,庄重华美。该塔七层八角,内共有168级台阶,每层有石栏环卫。塔中心为八角瓜皮顶空厅。振风塔塔门布局多变,游人登上二层以后往往入而碰壁,不得其门而上,因此人声笑语不绝,一旦得门而上,则又

4、勃然而悟,其乐无穷。每层檐角发戗,戗下系铜铃,随风作响,悠扬远送。  迎江寺塔的底层供奉一尊5米高的接引佛,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佛,四层以上有浮雕佛像600多尊,塔顶为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形覆钵和5个铁球(佛称相轮),1个葫芦宝瓶,用铜轴串在一起构成塔刹。浑厚的塔身衬着造型优美的塔刹,巍然高耸,直入云霄。“塔影横江”是一幅晴空月夜美丽奇异的图画,被誉为安庆胜景之一。“过了安庆不说塔”、“万里长江第一塔”和“宝塔王”的美称,引得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美好诗篇.振风塔是迎江寺最具特色的建筑,又名“万佛塔

5、”3/3。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现存的振风塔共七层,高60米。塔身平面形状为正八边形,底层边长约5.5米,两对边距离约13米,逐层收缩。塔内空心,有石级直通塔顶。  万佛塔二层由塔外入口,三层以上设在两道正八边形夹墙之间。塔中心八角瓜皮顶空另有三或四面设供涵直通塔外,石级出入口设在拱涵一侧,无拱涵之塔面设一拱形壁龛,各层拱涵或壁龛两侧对称设一至五个小壁龛,龛内供六百多座砖雕佛像,龛后有缝直通塔内夹道和空厅顶部各壁佛,使佛灯常明。塔底层高一宽约三米的有柱长廊,两层以上设无柱长廊,檐角发戏,戏下系铜铃,梵声常

6、鸣。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勒座,上接覆钵、相轮、瓶等,以铜轴相连构成塔刹。振风塔已被安徽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江寺建立以来,历朝香火兴盛,延绵不绝。1949年后,政府多次对寺庙进行维修、保护。1983年迎江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1984年移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近年来,迎江寺成立了由僧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恢复了丛林制度,办起了素餐馆,实现了以寺养寺。迎江寺的殿堂楼阁也都修葺一新,成为安庆市的一颗明珠,镶嵌在长江之滨。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