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

ID:35026556

大小:2.05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3-16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_第1页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_第2页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_第3页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_第4页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524学号2014110204分类号密级硕士学位论文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学位申请人姓名周肖肖培养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唐红梅教授学科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4月28日学校代号:10524学号:21102037密级: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学位申请人姓名:周肖肖导师姓名及职称:唐红梅教授培养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名称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4月28日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5月17日答辩委员会主席:赵小琪教授CounterpointWritingofGender,RaceandIdentity——FromMiLi:AChineseFairyTaleToKByZhouXiaoXiao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Satisfaction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LiteratureInComparativeLiteratu

3、reandWorldLiteratureIntheGraduateSchoo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SupervisorTangHongMeiMay,2015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4、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

5、文摘要18世纪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普尔在《米立·中国童话》中,以强大的男性形象代表东方,以柔弱的女性形象代表西方,体现了作者崇尚东方的文化心理。性别、种族和身份在《米立:中国童话》中成为了构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重要元素。在无意之中,沃普尔开启了西方文学以性别、种族和身份的元素来构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叙事传统。这一叙事传统在19世纪以后的《蝴蝶夫人》、《西贡小姐》和《情人》中得到了延续。虽然《蝴蝶夫人》等三部作品,通过塑造强势的男性形象代表西方以及卑微的女性形象代表东方,颠覆了沃普尔时代的文化取向,但是《米

6、立:中国童话》中以性别、种族和身份的元素来构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叙事传统却得到了延续和固化。这一策略也被具有东方背景的作家沿用。《蝴蝶夫人》等作品由于其巨大的文学影响力,不仅对沃普尔时代的文化取向进行了逆转,还形成了西方人对东方一种模式化的假想,即“把亚洲人看作低①头垂首和羞红了脸的花朵。”美国华裔作家黄哲伦针对《蝴蝶夫人》中包含的丰富的种族歧视内涵,创作了《蝴蝶君》,对《蝴蝶夫人》中的东西方男女形象进行了解构。与此同时,《扶桑》和《K—英国情人》(以下统称《K》)也通过对作品中东西方男女形象的重新设

7、置来表达她们对西方种族歧视心理的不满。《蝴蝶君》、《扶桑》和《K》反映了东方作家试图重构《蝴蝶夫人》等作品中业已建构的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愿望。然而在重构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尝试中,《蝴蝶君》等三部作品却都沿用了《米立:中国童话》和《蝴蝶夫人》等西方作品以性别、种族和身份的元素来构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叙事策略。从18世纪的《米立:中国童话》到晚近以来的《K》,这七部作品形成了以性别、种族和身份的元素来构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叙事传统。在不同的时代,这七部作品中人物的性别、种族和身份这几个元素不断地被运用,也不断地

8、被调适,彼此之间形成了“对位书写”的关系。本文将《米立:中国童话》等七部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挖掘出这些文本中包含的以性别、种族和身份的元素来构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叙事传统,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对位书写”关系。文章包括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①[美]黄哲伦:《蝴蝶君》,张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5年版,第147页I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写作意义。首先,介绍了将《米立:中国童话》等七部作品进行整体研究的选题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