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

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

ID:35314354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3

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_第1页
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_第2页
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_第3页
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_第4页
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普卢利沙星片说明书修订详情修订内容修订项目修订前修订后【黑框警告】无警告: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和重症肌无力加剧。•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普卢利沙星片),已有报告同时发生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参见【注意事项】),包括:o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参见【注意事项】)o周围神经病变(参见【注意事项】)o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参见【注意事项】)当发生这些严重不良反应(参见【注意事项】),应立即停用普卢利沙星片并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氟喹诺酮类药品可能会加

2、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无力症状。已知有重症肌无力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普卢利沙星片(参见【注意事项】)。•由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普卢利沙星片)已有报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参见【注意事项】),对于属于下列适应症的患者,应在没有其他药品治疗时方可使用普卢利沙星片:o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参见【适应症】和【用法用量】)o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参见【适应症】和【用法用量】)【适应症】用于治疗对普卢利沙星敏感的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莫拉克斯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杆菌、沙门氏菌(伤寒菌、副伤寒菌除外)、柠檬酸细

3、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消化链球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浅表性皮肤感染症(急性浅表性毛囊炎、传染性脓痂疹)、深层皮肤感染症(蜂窝织炎、丹毒、疖、疖肿症、痈、化脓性甲周炎)、慢性脓皮症(感染性皮脂腺囊肿、化脓性汗腺炎、皮下脓肿)。用于治疗对普卢利沙星敏感的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莫拉克斯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杆菌、沙门氏菌(伤寒菌、副伤寒菌除外)、柠檬酸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消化链球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浅表性皮肤感染症(急

4、性浅表性毛囊炎、传染性脓痂疹)、深层皮肤感染症(蜂窝织炎、丹毒、疖、疖肿症、痈、化脓性甲周炎)、慢性脓皮症(感染性皮脂腺囊肿、化脓性汗腺炎、皮下脓肿)。2.肛门周围脓肿、外伤和烫伤以及手术创伤等浅表性继发感染。3.2.肛门周围脓肿、外伤和烫伤以及手术创伤等浅表性继发感染。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继发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等)和肺炎。4.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5.胆囊炎、胆管炎。6.感染性肠炎、细

5、菌性痢疾、沙门氏病、霍乱。7.子宫内感染、子宫附件炎。8.眼睑炎、麦粒肿。9.中耳炎、鼻窦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继发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等)和肺炎。由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普卢利沙星片)已有报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对于一些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自限性,应在没有其他药物治疗时方可使用普卢利沙星片。4.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由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普卢利沙星片)已有报道发生严重不良

6、反应,且对于一些患者,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有自限性,应在没有其他药物治疗时方可使用普卢利沙星片。5.胆囊炎、胆管炎。6.感染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沙门氏病、霍乱。7.子宫内感染、子宫附件炎。8.眼睑炎、麦粒肿。9.中耳炎、鼻窦炎。【不良反应】据资料介绍,在进行安全性评价的2936例患者中,共有131例(4.46%),172件副作用发生,主要为腹痛、腹泻、嗳气等。在临床检查值变化方面,2584例患者中共有148例(5.73%),240件异常变化发生,主要包括AST(GOT)及ALT(GPT)升高等。1)本品可能引起

7、的严重不良反应如下①休克、过敏样症状(发生频率不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血压地下、全身发红、荨麻疹、面部浮肿等症状,应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②伴有以肌肉疼痛、脱力感、CK(CPK)升高、血及尿液中肌红蛋白升高为特征、伴有肾功能迅速恶化的横纹肌溶解症(0.1%以下)。如出现异常应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③低血糖(频率不明)(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及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意识模糊、痉挛、全身倦怠感等症状,应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2)本品同其他新喹诺酮类抗菌药一样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下:

8、据资料介绍,在进行安全性评价的2936例患者中,共有131例(4.46%),172件副作用发生,主要为腹痛、腹泻、嗳气等。在临床检查值变化方面,2584例患者中共有148例(5.73%),240件异常变化发生,主要包括AST(GOT)及ALT(GPT)升高等。1.严重和其他重要的不良反应l·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l·肌腱病和肌腱断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