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实验中学章程

东莞实验中学章程

ID:35676713

大小:323.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4-11

东莞实验中学章程_第1页
东莞实验中学章程_第2页
东莞实验中学章程_第3页
东莞实验中学章程_第4页
东莞实验中学章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莞实验中学章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章程(征求意见稿)序言大亚湾第三中学前身是大亚湾西区一中,创建于1994年,2010年秋季搬到现址,更名为大亚湾第三中学。大亚湾第三中学坚持“激扬生命,励志人生”的办学理念,倾力打造“活力教育”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成为大亚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排头兵。292016年1月19日经教职工大会审议,2016年1月22日学校行政会通过,2016年月日经大亚湾区宣教局教育局核准同意,自2016年月日起正式生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校,保障

2、学校依法自主管理,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维护举办者、学校、教职工、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中文全称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简称“大亚湾第三中学”或“大亚湾三中”;英文全称为:DayawanNO.3MiddleSchool;住所地址为: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老輋村,邮政编码为:516083;官方网址为:http://www.dywsz

3、.com。第三条 学校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教局举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具体由宣教局管理。学校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四条29学校招生对象为大亚湾区西区街道辖区内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及部分符合认定条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办学规模为3个年级30个班级,学生总数不超过1500人。第五条学校积极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第六条 学校确立“激扬生命,励志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

4、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求真的个性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实基础。第七条学校确立办学特色为“活力教育”。第八条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名校,成为大亚湾区基础教育改革示范性窗口学校,惠州市教育现代化名校。第九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第十条教师发展目标是建立高效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自主、激扬、活力、互动的教研氛围,29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第十一条学校校训为“志业志学共进致远”;校风为“团结共进”;教风为“敬业精进”;学风为“好学上进”。第十二条 校徽为,校徽寓意为“学生是朝阳,在蔚蓝的大亚湾上扬帆启航,茁壮成长”;校旗为:;校刊为《大亚湾第三中学校报》,校庆纪念日为。第十三条学校按照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提

6、升质量的要求,定期制订五年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规划执行的督查和评估机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治理机构与运行体制第十四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主持学校全面工作,按照本章程自主管理学校。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后勤及安全等具体工作。中国共产党学校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社区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第十五条 校长依法履行下列主要职责:29(一)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指示

7、;(二)组织制定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检查和评价;(三)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常设机构,完善岗位设置,提议副校长人选,聘任中层干部和教职工,维护学校秩序;(四)负责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主持校务会议审议重大事项并领导集体作出决策;(五)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六)负责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职工专业发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七)负责规定范围内学校财务、基建及重要设施设备购置的审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八)负责学校安全工作;(九)自觉接受党组织、工会、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

8、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监督,充分发挥民主,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十)组织协调学校与政府、社区、家庭等方面关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第十六条 学校依靠中国共产党学校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民主党派等组织的作用。学校为党群组织和社团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