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毕业论文--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ID:35715584

大小:2.27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13

毕业论文--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_第1页
毕业论文--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_第2页
毕业论文--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_第3页
毕业论文--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_第4页
毕业论文--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专业:测绘工程班级:11级测绘工程二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资源工程学院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资源工程学院11级测绘工程【摘要】近年来,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福州城区着手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为了解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状况是否具有改善作用,需要对其影响程度进行调查分析。本文围绕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典型路段和站点,利用GIS软件的地图数字化和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线路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轨道交通沿

2、线的交通区位现状及公交可达性的评价。通过对比1号线开通前后的交通状况,表明轨道交通对沿线交通可达性具有促进作用。【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GIS;交通可达性目录1.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11.3轨道交通1号线概况12.数据资料12.1数据来源12.2数据预处理13.以火车站-斗门站为例研究1号线对交通区位的影响33.1站点附近交通区位的现状分析33.2斗门站附近居民出行方式调查分析44.1号线对公交可达性的影响44.1公交可达性及评价方法44.2以火车站到达西湖站为例的公交可达性评价54.3可达性变化率评价65.结语与展望75.1结语75.2展望7致谢语

3、8参考文献91.引言1.1研究背景当前,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地面交通的负担也在日益加剧。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容量、快捷、安全、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国家着手在部分城市建设轨道交通设施。其中,福州市作为全国“十二五”规划落实的主要城市之一,发展重心落实到优势交通,益于城市发展。根据《福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提出,福州交通发展的最终选择应以公共交通为主,构建集约化紧凑型的交通体系。同时借助自身优势,致力于实施沿海战略,打造以“一中心区三轴线八新城”的城市空间格局。结合《海西规划》进

4、一步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实现格局的部署。1.2研究目的和意义轨道交通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的负担,提高沿线交通可达性,降低乘客的出行时间成本。可达性指通过一定类型的某种交通工具从某一区域到达目的区域的便利程度,反映出空间实体之间克服距离障碍进行交流的难易程度,表达了空间实体之间的疏密关系[1]。结合互联网数据,借助GIS技术对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1号线对沿线交通可达性的影响,预测轨道交通建成后对交通区位和公交可达性的改善状况。1.3轨道交通1号线概况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连接南北城区,全长29.2km,北起新店北部秀峰路,南至东部新城。其中包括地下段

5、24.55km,高架线段4.0km,敞开段0.65km。全线共设24座车站,其中地下2层站17座,地下3层站3座,高架3层站4座。最大站间距为1.896km,最小站间距为0.869km,平均站间距为1.237km。本文研究主要截取福州火车站至火车南站段,共18座车站,路线穿过中心城区,连接鼓楼、台江、仓山三个区。2.数据资料2.1数据来源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通过稻歌V2.2软件截取关于福州市城区的街道地图,空间分辨率为1.19m。2.2数据预处理在ArcMap中添加福州市城区的街道地图作为数字化底图。参考互联网中关于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资料分别建立站点和线路图层,之后在

6、站点图层中标记出每个站点的位置。再在线路图层中将各点用线连接,并在属性表中添加站点名、线路名。对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周围500m范围内做缓冲区,将缓冲区范围内的道路分成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并分别使用不同粗细和不同的颜色样式在底图中标记,构成1号线沿线交通线路图,如图1所示。统计站点附近各等级道路数量,计算各站点道路密度[2],并得出1号线沿线总体道路密度为6.82km/km2,见图2。11图1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交通线路图图2轨道1号线各站点500m缓冲区道路密度113.以火车站-斗门站为例研究1号线对交通区位的影响3.1站点附近交通区位的现状分析福州站地处晋安区华

7、林路终段,作为福建地区最大的客运枢纽站之一,每年旅客发送量可达1300万人次。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车流量不断增多,福州站至斗门附近的道路时常发生交通滞留的状况,对进出火车站的客流造成严重的不便。1号线建成后,轨道站点的设置是否会对附近的交通状况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站点附近交通区位的条件进行研究。以站点500m缓冲区内三个等级的道路作为影响因素赋予不同权重,对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250m缓冲区,依次赋值3、2、1。通过ArcGIS叠加分析,得到1-2、3-4、5-6三个范围数值,分别对应三级区位、二级区位、一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