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晓宏教育学教程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

ID:35718651

大小:141.7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14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1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2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3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4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5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6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7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8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9页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司晓宏教育学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一、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特定社会目的和要求,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其对象是多层次的,其方式和组织可以是正规的也可是非正规的。狭义的驾驭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通过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组织机构——学校来实施的教育活动。)二、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的起源,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等。(一)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维持下去。评价: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二)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而此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评价: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三)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主要观点: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

3、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评价:为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三、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时期的教育、古代时期的教育、现代时期的教育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中介系统(教育影响)五、教育的基本形态尽管教育的层次和种类繁多,但从其存在形态上看,不外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形态。这三种基本形态,涵盖了人类教育的主要方面,构成了人类教育的基本形态。(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其他年长家庭成员对新生一代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从其含义上来讲,也有广义

4、和狭义之分。广义:主要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接受的来自家庭成员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影响。狭义:主要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二)社会教育(1)定义: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有意识培养人、影响人的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除去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团体、组织、个人等,对社会成员所施加和进行的教育。--WORD格式--可编辑---精品资料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2)特点: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

5、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第一,活动余地更为广阔。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阔,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面向全社会。社会教育具有广泛的适应面,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还可以通过整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第三,形式灵活多样。社会教育没有制度化学校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很少受阶级、阶层、行业、年龄、资历等因素的限制,能很好体现出教育的民主性,此外,社会教育还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

6、、融合性等特点。(3)学校教育(1)定义: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主导教育形态。对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学校教育也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形态。(2)特点优点: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组织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及形式的稳定性等特点。缺点:其一,从时空上来看,它占个体活动的部分时间和空间,并不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特定阶段产生影响;其二,从活动特点来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容易被制度化、组织

7、化、非主体化以及符号化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功能、作用和特点,同时彼此也都存在特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实现有机整合。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思想与教育学教育思想是教育学产生的根基和前奏。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确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意义首先,确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判断教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教育学而言,只有明确了它的研究对象,才能开始科学的研究,也才会建立起严格的教育学科学理论。其次,确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能是教育学有效地应用与教育实践。(二)对教育学研

8、究对象的界定1、教育现象是一种涉及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方面的融于整个社会现象之中的客观存在,它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指的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表现形态。2、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客观联系。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学与教育经验和教学方针政策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4、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教育学是普通教育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小学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现象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