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

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

ID:35887069

大小:53.5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22

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_第1页
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_第2页
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_第3页
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_第4页
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教育心理学考前100题1.下列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d)。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d)。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3.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b)。A.概念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上位学习4.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的这种行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2、,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的学习B.智慧技能的学习C.认知策略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5.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6.“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桑代克D.奥苏贝尔7.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有意义学习,这是( )的学习观。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学派D.行为主义8.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

3、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第12页共12页10.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1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12.( )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

4、化相应的学习行为。A.自我强化B.外部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13.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探究学习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1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漫画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漫画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漫画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漫画的行为D.规定每周看漫画的适当时间15.(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

5、鲁纳C.苛勒D.加涅16.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17.掌握学习是由( )提出的。A.布鲁纳B.布卢姆C.斯金纳D.艾里斯18.加涅提出了()的模式。A.累积学习B.发现学习C.观察学习D.接受学习19.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20.()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它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A.人本主义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

6、.建构主义21.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第12页共12页D.道德知识22.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好孩子”取向阶段23.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24

7、.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25.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26.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A.有序问题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27.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A.明确问题B.模糊问

8、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28.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29.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