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导学案3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3

ID:36023780

大小:1.9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9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3_第1页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3_第2页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3_第3页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3_第4页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墙上的斑点》导学案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入了水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芙。学习本文,我们要注意体会“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注意鉴赏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批评家和散文作者,英国文学

2、界的一位传奇人物。她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她自幼深受父亲的熏陶,熟悉生活优裕又富有文化教养的名流和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深深影响了她的精神世界,成为她所撰写的作品的主要内容。代表作有小说《奥兰多》《一间自己的房间》《三个基尼》以及许多书评和散文。20世纪前期,西方社会开始动荡不安,传统的社会结构趋于瓦解。与此同时,西方文学也是空前活跃,流派众多。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一批先锋作家能够主动打破传统小说的束缚,进行大胆的革新;锁定人们纷乱复杂的意识,并以此为基点,着力表现和发掘人类深层次的内心世界以及潜藏其后的暗流涌动又瞬息万变的意识活动,进而创造出

3、独具一格的意识流小说。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的第一部意识流作品。尽管带有些许“探索”的性质,但作者在其中运用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在其后续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墙上的斑点》堪称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旗帜中风肖像熬药别墅湛蓝铁箍鳍翅警惕怂恿花籽一哄而上呆滞哄骗纤维哄传编纂宿宿营古冢三天两宿—星宿2.写汉字词语易错字词语易错字箭zú都duócù拥翻yìyàn品chāi解荣yīng干chè雄yīng金tuò3.解词义斑点: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变色之处。旗帜:各种旗子的总称;比喻有代表性的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

4、量。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赝品:①伪托原作的书画;伪造的文物。②以假充真的物品或物体,常指廉价的或以假乱真的仿制品,冒充真品来进行欺骗,尤指为了牟利。别墅:在风景区或在郊区建造的供休养的住所。湛蓝:晴天的蓝色;湖海等的深蓝色。节衣缩食:省吃省穿。形容节约。节、缩:节省。编纂:编辑,撰述。怂恿:从旁劝说鼓动。噩梦:引起极度不安或惊恐不已的梦。4.辨用法(1)证明 证实①我们半夜从一场噩梦中惊醒,也往往这样,急忙扭亮电灯,静静地躺一会儿,赞赏着衣柜,赞赏着实在的物体,赞赏着现实,赞赏着身外的世界,它______除了我们自身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事物。②英法两国海军官员16日____

5、__,本月早些时候,一艘英军的“先锋”号战略导弹核潜艇与来自法国的“凯旋”号战略导弹核潜艇在大西洋中部发生“碰撞”,给双方潜艇都造成了“大面积”损伤,但没有人员在本次事故中受伤。“证明”指从命题的假设出发,经过逐步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结论是否正确的过程。“证实”指证明这件事是事实。(2)掩盖 掩饰①我如果当真公开地这么干了,就会马上被自己抓住,我就会马上伸出手去拿过一本书来______自己。②观察家注意到,面对一系列恶性事件,中国政府和媒体并未因奥运召开在即而______,而是将真实讯息立即公布,不回避、不瞒报。“掩盖”指遮盖,是个中性词,适用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事物,如大雪掩盖着田地;也

6、可以用于好的或坏的思想行为,如掩盖罪行、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掩饰”含贬义,指通过某种手段掩盖真实情况,如掩饰错误、掩饰险恶用心等。答案:1.zhì xiào shù gū tì zǐ zhì xiān zuǎn zhǒng zhòng áo zhàn qí sǒngyǒng hòng hǒnghōng sù xiǔ xiù2.镞 簇 赝 膺 鹰 铎 译 拆 坼 柝4.(1)证明 证实 (2)掩盖 掩饰1.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点评:这是小说的开端。只是“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作者却心游万仞,浮想联翩,以“墙上的斑点”为行文的辐射点,并

7、以此作为引发思维流动和转向的“结”。由这个“结”,作品联结了众多的“意象”、众多的琐碎思维。但是,意识的流向并非凌乱,而是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看出,意识流小说是以某一点作为辐射点来组织意识的流动的。文章中的“墙上的斑点”就起到了引发思维、结构全文的作用。也就是说,它是文章琐碎思维的纽带。2.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点评:作者用她的生花妙笔把人类的思维特点描写得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