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墙上的斑点》导学案

中学语文《墙上的斑点》导学案

ID:38741558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中学语文《墙上的斑点》导学案_第1页
中学语文《墙上的斑点》导学案_第2页
中学语文《墙上的斑点》导学案_第3页
中学语文《墙上的斑点》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墙上的斑点》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墙上的斑点》导学案编写:范秀林审核:范秀林审批:时间: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弗吉尼亚·伍尔芙及其作品、风格。2、了解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3、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4、以某种叙述腔调进行写作实践。【重点难点】1、了解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2、以某种叙述腔调进行写作实践。【学法指导】以“话题”引领“阅读”,以“阅读”感悟“话题”,以“思考与实践”加深“阅读”。▲多用归纳法,少用演绎法▲多感性领悟,少理性概括▲多学后评析,少学前提示▲多书面训练,少浅表问答【知识链接】

2、一、关于作者: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芙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

3、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伍尔芙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

4、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二、意识流小说与心理小说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

5、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忧郁的情绪。【学习过程】阅读创新设计上“开卷有益”一栏,导入新课。1、在课文中,“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具体地说,主人公对于斑点的联想和猜测共有六次,请你浏览课文后找出来划上线,然后概括地写在下面。(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

6、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2)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

7、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2、“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读了《墙上的斑点》后,想一想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  4、关于小说的主题,有人曾经指责伍尔夫的小说过分关注自我和内心,缺乏社会性。你怎么看?其实,当我们读到伍尔夫发出的“该死的战争;让战争见鬼去吧”的心声时,读到她想象出的那个“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也没有“尊卑序

8、列表”的“十分可爱的世界”时,社会的“微尘”已然落到了作者的心灵上,并且激起了回响与反应。这说明不描写社会生活,并不等于远离社会生活。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同样能表现出社会性。这正如伍尔夫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地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附在生活之上。”因此,从作者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我们依然可以着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