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享受学习》教案

2.2《享受学习》教案

ID:36056212

大小:2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9

2.2《享受学习》教案_第1页
2.2《享受学习》教案_第2页
2.2《享受学习》教案_第3页
2.2《享受学习》教案_第4页
2.2《享受学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2《享受学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把握学习节奏第二框享受学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学习,感受学习,从而领悟学习带来的快乐,能够喜欢学习。  教学重点: 学习中的苦与乐。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学习权利本身就是幸福。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事,正确对待学习的压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调查:你们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为父母而学B为实现自己的梦想C为找到一份好工作D喜欢读书E有与以上不同的想法同学们,你们对于学习是一种什么感受呢?A有些辛苦B还可以C很愉快D苦中有乐二、学习中的苦与乐

2、 1、小小辩论:正方:学习是快乐的反方:学习是痛苦的2、课件展示学习中的乐A好奇心得到满足B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和天赋C了解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D受到表彰的时候学习中的苦A作业多,需要克服困难,B刻苦努力C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少D长期的努力与坚持,压力大3、你们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在成功时,在失败时.4、大家来讲故事: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刻苦学习的感人的故事(见下材料)悬梁刺股苏秦凿壁借光匡衡囊萤照读车胤5、想一想: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呢?古人尚能珍惜学习的机会我们是否也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呢?6、让我们

3、一起走出校门,跟我们的同龄人一起来体味求学的艰辛吧!渴望学习的孩子中国贫困山区的小学丧失父亲的小刚生活在定西县一个小山村,因家穷付不起学费,当了两年旁听生,读书学习是他最高兴的事,他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能真正走进课堂。小霞生活在甘肃清水县一山区农村,上学一年就失学了,她只有一本书,天天带在身上,利用干活之余拿出来读读。东湖镇暑适村的小照慧,四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现与爷爷和奶奶艰难度日。只上过两年学就与学校无缘的她在沙丘上写下自己的心事。7、你知道吗?中国占世界文盲数量的比例:四分之一我们国家目前的文盲数量:近2亿中国中

4、小学生失学人数:3700万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适龄儿童:109万8、想一想:看了以上的数据和图片资料,你最大的感受什么?拥有学习权利和机会是一种幸运和幸福9、名人名言: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以上两则名人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影响和激励人们学习的动力呢?—兴趣与爱好10、想一想:怎样做才能变苦为乐呢?制定明确的目标培养学习兴趣上课认真听讲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虚心向同学、老师请教培养毅力三

5、、探索世界的奥妙(板书)  荀子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丰富,我们懂得了许多,却也发现我们不懂的更多。世界是如此奇妙,它以变幻莫测的姿态让我们感到新奇,也让我们感到困惑。1、思考:小时候不能理解、现在已经理解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2、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知道的或不能理解的现象?插入:多幅有关世界未解之谜的图片对于世界的未解之谜会使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觉呢?A激起我们的求知欲望B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理C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3、说一说:每个

6、人提出一个现在还不明白的问题,看看全班共有多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后也。——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4、谁能说一说,这两句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5、评一评:班级之最1上课听讲最专注的人2作业最工整的人3笔记最认真全面的人4最爱提问思考的人5学习计划性最强的人四、总结: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把握初中三年的学习机会。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课后后记:本课比较贴近学

7、生的实际生活,加上课件上的例子比较多、生动、形象,学生好理解,效果比较好。课件材料车胤囊萤晋朝的车胤从小酷爱读书,但是,贫寒,借书。车胤为减轻家里负担,力所能及干活,白天打柴、浇地,很少有时间读书,夜晚太黑,家里卖不起油灯,不能看书。有一天晚上,他见到萤火虫飞来飞去。闪亮的尾巴好象灯一样用绢做了一个小袋子,把捉来的萤火虫放到里面。在这种“灯”下,他读了很多书。苏秦刺股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七雄并立,战争连年不断,各国都想统一中原。年轻的苏秦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口才游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希望得到重用。但是由于商鞅嫉妒他的才能

8、,处处与他为难,没能如愿。他曾经十次上书秦王,诉说心志,都没有被采纳。后来决定离开秦国,游说六国联合抗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把家产卖了后,得到路费、衣物、车马、和仆人。在游说的过程中勘察各国的山川地形,风土人情。好几年,他仍然无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钱财用完了,只好辞了仆人,卖了车马,自己担着行囊徒步回家。父母原以为倾家荡产的苏秦能换来仕途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