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2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2

ID:36146632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6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2_第1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2_第2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2_第3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2_第4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二、教学重难点1、本文寓意的理解。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3、文言基础知识用本文寓意。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学过的柳宗元诗歌导入,提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推荐作品里有一首七律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请问作者是谁?明确:柳宗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明确:政治失意,仕途不达的愁苦之情。我们学习这

2、首诗是说过“愁”是此诗的情感基调,作者的愁完全缘于自身的政治遭遇,从这一点可看出作者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在这里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情感,大家还可以思考一下,既然作者对政治比较敏感,那么他还能不能用其他的作品体裁去发表自己的政治远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2、作者简介1、生卒:公元773年—公元819年,享年47岁,中唐时期文学家。2、字号、称呼: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故有“柳河东”之称。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古文成就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

3、称“唐宋八大家”。819年病卒于任所柳州,故有“柳柳州”之称。3、生平概括:柳宗元的一生可用16个来概括:早立远志,少有英才,关心政治、数遭贬谪。早立远志少年时代曾立下“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的志向。少有英才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就中了进士,几年后又官至礼部员外郎。关心政治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运动数遭贬谪805年,政治改革运动失败后,由礼部员外郎被贬为邵阳(湖南邵阳)刺史。被贬途中,又被贬为永州(湖南零陵)司马。3、背景简介、解题7社会背景:简单介绍了柳宗元的一生,这样一来大家对作者的印象便有了较为形象、深刻的了解,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

4、写作背景。柳宗元处于中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现象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富者兼地数万重,贫者无容足之活”官吏繁政扰民,百姓苦不堪言。总结起来,便是四个字:繁政扰民。写作时间。当时柳宗元在长安任职,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象,便作此文。解题: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引]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启发;写人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4、整体感知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2)转入正题,道出郭橐

5、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3)郭橐驼谈种树经验。(4)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5)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郭橐驼名号由来以及性格特征。第二部分(第2段—第3段)记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第三部分(第4段—第5段)郭橐驼感悟为官治民之道。四、赏析第一自然段姓名由来:隆然伏行,病偻性格特征:豁达——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1、为何郭橐驼要自称“驼”?明确: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简评]“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而为号,并不雅,但显得很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

6、。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使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了。第一自然段紧扣了题目中“郭橐驼”三个字,介绍主人公名字由来、形象特征。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2、为什么这位驼者有着豁达的个性?驼自信什么?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写主人公的籍贯、职业、身份和技艺,紧扣题目“种树”7两字,然后分三方面写他精于种树。1、侧面烘托:“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从欢迎他的人看,作者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

7、),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说明他种树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2、正面描叙主人公精于种树:“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藩。”前半句强调种树或移栽树没有不成活的,隐含一个“寿”字;后半句强调种的树高大茂盛,且果实结得早、多,隐含一个“孳”。这句直叙主人公种树技艺之高明。又说明了“争迎取养”的原因。技艺高超: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整体而言具体而言:且硕茂,早实以蕃树:树冠——大树叶——多果:不但成

8、熟早而且多。3、以对比手段来反衬郭橐驼精于种树:“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以种树技艺进行对比:郭橐驼——————(对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