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陕130319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319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ID:36166797

大小:132.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319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319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319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319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319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研究-陕130319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14627数列不等式分期付款基本不等式偶伟国发表在陕130319上属于教法、模式、活动题为《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二版)》[1]提出:中国传统的数学“双基”教学,应该发展为“四基”教学,即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一提法对髙中数学教学来说,应该也是同样适用的.如果说,基本思想的教学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践,那么基本活动经验如何开展还没有太多的报道.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提出以下教学建议.广义地说,一切的数学观察、数学抽象、数学演算、数学证明、数学解题都是数学思维活动.在这一意义上,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没

2、有特别提出的必要.因此,这里要讨论的是单独设计的数学活动.所谓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史宁中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2]”.张奠宙等指出:“所谓基本数学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3]”.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的数学活动是要通过纯思维活动以外的动作,用数学的角度去解读人们的行为.数学活动课是“研究性学习”或者“探索性”教学的一种形式.就笔者的实践来看,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要关注以下五个要点:(1)目标要结合教学需要,不要离题太远;(2)活动内容要切实可行,节

3、约时间成本;(3)要有创新思考空间,引起学生的兴趣;(4)学生要有集体活动,不能仅仅是个人独立思考;(5)将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理性认识,具有切实的数学收获.这样的活动需要精心设计,一个大单元一般只能进行一两次.近年来,笔者有意识地设计了几节数学活动课,进行了教学实践.下面结合案例谈一些具体的做法.1基于加深内容理解的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活动,多半和数学技能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解三角形”的教学时用仪器进行测量校园建筑的活动等.笔者觉得,应该更多地设计一些能对数学内容加深理解的数学活动.案例1二分法.用二分法求方程的根,如果就事论事地讲解也未尝不可.但是要真正理解

4、它的意义和价值,设计一些数学活动,并进行抽象概括,就显得十分必要.活动目标:通过设计猜价格活动,让学生理解“二分法”的本质.活动过程:教师手拿一支钢笔,问哪位学生可以在一分钟内猜出它的价格.教师话音刚落,学生都跃跃欲试.一名学生猜30元,教师说髙了.“20”“低了”,学生又接着猜“25”,随即在髙了、低了的一片喊声中,慢慢接近了真实价格.一分钟的计时结束时,还没有猜中.这是一个社会行为,我们如何从数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呢?教师顺势引导大家分析刚才猜的过程中的得失并探讨改进的措施.热烈的讨论中注意到:(1)钢笔的价格是存在的,而且是确定的,所以一定可以猜出结果;(2

5、)乱猜,是凭经验的,也许一猜就中,也许多次还猜不中.实验过程猜了5次,仍旧没有猜中.(3)能不能避免盲目性,寻找规律呢?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就是要设计一种算法,按部就班地将这个确定的价格找出来.二分法就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接下来的活动是教师拿出一本笔记本,请学生按照二分法猜其价格.三次就非常接近答案了.趁热打铁,教师建议学生回顾这样猜价格的方法,思考其有效的原因何在?大家一致的观点是:(1)应用二分法的前提是价格必须存在某一区间内,且唯一确定.(2)二分法是一种算法,逐次逼近,误差越来越小.最后是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归纳:(1)为什么现在专门学习近似求根的二分法?

6、因为我们处于计算机时代,二分法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做.(2)有没有比二分法更好的算法?有.例如,华罗庚提倡的0.618优选法.(3)答案不是唯一的情形怎么办?这就是运筹学、优化理论等研究的课题了.由于时间关系,建议学生课后探索研究,也可通过上网搜索了解.应该说,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对“二分法”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掌握求方程近似解的内容扫清了思维障碍,而且用时不多.类似的数学活动案例还有“指数爆炸和对数缓增指数爆炸在初中可能已经有所理解(例如,国王在棋盘格上赏米的故事,一张纸的对折次数与珠穆朗玛峰髙度的比较,等等).髙中则可以进行指数爆炸、多项式增长、

7、对数函数缓慢增长的比较,理解三者与“事物复杂程度”的关联.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这样的活动,亲身体验函数增长速度的差异,可以使得印象深刻.2基于数学建模的数学活动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展现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活动过程.具体来说,可以是一次数学建模活动.案例2分期付款.活动目标:通过活动,理清分期付款中的一些关系,得出计算每期付款额的一般方法.活动过程:提出问题,实例:(苏教版《数学5》第52页)某人2004年初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万元购买住房,月利率3.375%,按复利计算,每月等额还贷

8、一次,并从贷款后的次月初开始还贷.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