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3

《20.2.2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3

ID:36168205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20.2.2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3_第1页
《20.2.2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3_第2页
《20.2.2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3_第3页
资源描述:

《《20.2.2 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2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教学目标:1、会利用方差、标准差公式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2、能充分体会理解方差、标准差是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两个重量的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方差、标准差公式及运算.难点:方差、标准差能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B厂:39.8,40.2,

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1)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极差.(2)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二、合作交流(一)方差1.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采取许多方法,在统计中常先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求这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用这个平均数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设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那么我们求它们的平均数,即用2.请你归纳一下方差概念,并说说公式中每一

3、个元素的意义.3.谈谈方差的作用?4.说说你的疑问:(1)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方差?(2)为什么对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不取其绝对值,而要将它们平方?(3)为什么要除以数据个数n?(是为了消除数据个数的影响).5.初步运用在学生理解了方差概念之后,再回到了引例中,通过计算两组数据的方差,再根据理论说明.(二)标准差1.问题:方差的单位与愿数据的单位相同吗?应该如何办?2.引出新知----标准差概念有些情况下,需用到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方差与标准差的

4、区别与联系:计算标准差要比计算方差多开一次平方,但它的度量单位与原数据一致,有时用它比较方便三、巩固练习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甲:9、10、11、12、7、13、10、8、12、8;乙:8、13、12、11、10、12、7、7、9、11;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2.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测试次数12345段巍1314131213金志强10131614123、甲乙两位技工进行

5、比赛测得它们的直径(单位:毫米)甲加工的零件:15.0515.0214.9714.9615.00乙加工的零件:15.0015.0115.0214.9715.001.分别求两个样本的平均数与方差2.你应该推荐谁去比赛?四、课堂小结(同学自己总结)五、当堂达标测试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6、8、6、5、9、10、7、4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S,所以确定去参加

6、比赛.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甲:0、1、0、2、2、0、3、1、2、4乙:2、3、1、2、0、2、1、1、2、1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4.若1,2,3,a的平均数是3,又4,5,a,b的平均数是5,则0,1,2,3,4,a,b的方差是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