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件1

《登高》课件1

ID:36249728

大小:51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7

《登高》课件1_第1页
《登高》课件1_第2页
《登高》课件1_第3页
《登高》课件1_第4页
《登高》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高》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诗的发展脉络: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简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古体诗: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唐诗的分类近体诗:初唐四杰初唐成就最高:山水田园派:边塞诗派:盛唐成就最高者:元白诗派:韩孟诗派:晚唐小李杜: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陈子昂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李白、杜甫元镇、白居易韩愈、孟郊、贾岛、李贺李商隐、杜牧唐诗的发展一、

2、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杜甫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望岳》《兵车行》、《丽人行》《月夜》、《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介绍安史之乱之后,地方军阀们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代表作:《三吏》、《三

3、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整体感知这首诗给我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顿挫首联分析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的。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风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意境凄凉孤独无依漂泊痛苦品味语言天猿渚沙鸟颔联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呢?明确:“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颔联上下两句互相对

4、比着写的,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注: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落木长江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沉郁高昂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品味语言下来颈联分析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做客:漂泊它乡,流浪它乡。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

5、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尾联分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2)苦,是什么意思?苦,极度。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心有余而力不足)(3)“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不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晚年),且浑身是病,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是自己艰难的一生。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哀婉孤独沉郁高昂愁苦沉痛忧愤无奈情感蕴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