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合理使用

(临床医学)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合理使用

ID:36332646

大小:4.07 MB

页数:96页

时间:2019-05-09

(临床医学)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合理使用_第1页
(临床医学)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合理使用_第2页
(临床医学)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合理使用_第3页
(临床医学)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合理使用_第4页
(临床医学)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合理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抗感染药物与临床合理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感染药物及其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应用现状(1)应用面广,使用量大不适当预防用药不适当联合应用和疗程过长缺少依据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2)应用面广,量大销售量占药品总量的35%~40%前15位占10~11种,国外仅0~2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7%~82%呼吸科82.36%神经科32.96%中医科35.10%外科60%以上WHO调查4大州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30%美国20%英国22%2003年153家医院调查抗菌药物应用现状(3)不适当预防用药中位数35.44%内科22.89%外科42.03%产科71.86%围手术期预防乳腺手术平均用7.7~8.3天胃大部

2、分切除7.3~8.3天子宫全切5.6~8.3天2003年153家医院调查,2003年上海抽样抗菌药物应用现状(4)不适当联合应用和疗程过长?二联比率33.6%?三联或四联4.92%?出院带药1~2周多见?缺少依据频繁更换?年轻人肺炎≤3天更换10.4%?老年人肺炎≤3天更换20.8%?更换原因无效或疗效差分别占28.8%和49.2%?无明确原因或依据分别32.2%和27.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目的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细菌耐药性降低医疗费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

3、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1.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

4、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一.概述1.抗生素的概念以往的概念:在高稀释度下对一些特异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物。现将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仿制品、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等作用的微生物产物以及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等也统称为抗生素。有人将具有抗菌作用而非微生物产物的全合成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等也列为抗生素类,不妥。“抗菌素”的名称现已摒弃。“抗生素”与“抗菌药”有何区别?临床常用,经常混用。抗生素(antibiotics)完全由微生物生物合

5、成的自然产物,即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半合成抗生素(Semisyntheticantibiotics)以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如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二甲胺四环素、利福平、阿米卡星等。现已纳入抗生素。抗菌药(antibacterialdrug)完全由人工合成,如磺胺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源于人工的产物。2.抗感染药物分类抗革兰阳性细菌抗革兰阴性细菌广谱抗菌抗分支杆菌抗结核抗非结核抗麻风抗真菌抗厌氧菌抗病毒抗寄生虫原虫蠕虫(1)按生物活性分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糖

6、肽类四环素类(2)按结构分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类利福霉素类磺胺、硝基咪唑类、呋喃类其它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单环类氧头孢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普通青霉素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异肟唑类广谱青霉素氨基青霉素抗假单胞菌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苯咪唑类二.选用抗菌药物时需考虑的因素药物感染部位浓度对细菌MIC结果微生物学抗菌机制抗菌谱耐药性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给药方案药效学时间/浓度依赖型杀菌剂/抑菌剂组织渗透抗菌时效临床效果细菌清除患者依从性耐受性时效价格选择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方面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适用症、禁忌症)?是否特殊人群或

7、特殊病原体感染?是否了解所选抗菌药物的特点?有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何给药(给药途径.剂量、给药时间、疗程)?是否存在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需要协同抗感染的其他治疗(如穿刺引流或手术)?1.要注意感染的特殊人群的生理病理特点老人(人口老龄化)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肝功能不良者肾功能不良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免疫功能低下患者2.要注重感染病原学的诊断病原学诊断的意义:有利于初始治疗病情的评估和疾病诊断帮助后续序贯治疗的适时更改指导更改针对性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降低耐药率决定疾病治疗疗程恰当估计疾病预后。绝大多数CAP和HA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