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ID:36659098

大小:2.3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09

上传者:U-145848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_第1页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_第2页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_第3页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_第4页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同学们知道这座佛像吗? 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汇流处,为石刻弥勒坐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式,筹集人力、物力雕凿的,用了90年时间(公元713年--公元803年),建凿完工的。1996年12月6日,“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大佛体态匀称,神势严肃,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前些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后面的山,像“睡佛”,“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乐山大佛的简介 中国古代雕塑的分类1.制作材料2.功能陵墓雕刻佛教雕刻石雕 中国古代雕塑1.陶塑.石雕23.彩塑 中国古代石雕陵墓雕刻佛教雕刻《立马》(《马踏匈奴》)《龙门石窟》 陵墓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秦始皇兵马俑一帮博得气势,雄浑的美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秦始皇陵兵马俑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望。将军俑 跪射俑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立射俑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登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击鼓说唱俑艺术家截取说唱艺术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形体夸张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看似头大身小,躯体粗短,身材比例失调,但恰恰如此,其丰富的说唱内容醉人的表演形式,及演艺成功者的自然流露(图人),被刻划的惟妙惟肖,恰到好处。 对书俑对书俑,西晋永宁作品。瓷质高17.3厘米,底板长15.8厘米,1958年湖南长沙市金盆岭九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俑胎灰白,青绿色釉开片,多已剥落。两俑相对跪坐。中间为一长方形尖脚案,上饰斜方格纹。案的一端置一长方形书箱,中间有笔架,可平放笔三枝,俑手中握一枝,笔架上留有两枝。两俑均戴高冠,帽带系于下颔,脑后有笄。圆脸,大眼,合嘴,若有所思。身著尖领长袍,一俑左手持长方形版,似为简牍,右手执笔作书写状。另一俑相对跪坐,双手捧案,前置册,后置六边形物,顶住对方俑手中之简牍,以便作书。两俑相靠紧密,似有所语。此俑的衣袍、手等的塑造十分简朴,而对帽及案、书箱、笔却又注意细部的刻画,如案上的纹饰、书箱上的提手和所系的绳子,都表现得相当逼真。 红陶高髻女立俑红陶高髻女立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高49cm。女俑圆脸丰润,高髻,双手置于胸前。内着抹胸,外穿对襟大衣,衣外加云肩华袂,腰系丝带,长袖下垂,裳外微露出上翘的鞋头。从其华丽的服装、雍容的气质分析,此女俑象征着一位地位相当尊贵的妇女形象。在塑造手法上,它继承了唐朝雕塑的优秀传统,如敷粉、施朱、面庞圆润等,依稀可见唐朝风韵。此女俑1950年出土于江苏江宁祖堂山南唐烈祖的钦陵,所以其不仅是五代雕塑的珍贵遗存,也为我们研究南唐宫廷生活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汉代霍去病墓雕刻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是西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名将。18岁时既被武帝任命为校尉,随同大将军卫青出征,屡建奇功,令匈奴闻风丧胆。可惜,在24岁时因病去世。对霍去病的早逝,汉武帝极为痛惜,他亲自选择霍的墓地,赐予陪葬于自己陵墓(茂陵)的特殊待遇。 《伏虎》 《石麒麟》 《立马》(《马踏匈奴》) 《飒露紫》 《拳毛騧》 《立狮》 佛教雕刻在我国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作品中,最主要的最多的是佛教造像,而佛教造像最主要的就是石窟艺术。代表性的石窟:1.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2.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3.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4.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石窟(石刻)(泥塑) 云岗石窟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麋,开凿于北魏时期,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5.1万个。代表作《云岗石刻大佛(释迦佛)》位于第20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现存洞窟1300余个,大小佛像10万余尊。代表作《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 补充说明:四川大足石刻四川大足的宝顶山共有摩崖造像18处,大约开凿于南宋年间。《养鸡女》 《养鸡女》 小结1.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2.佛教石窟产生的原因:佛教大约在东汉时代从印度传入我国,为了利于将难懂的宗教教义变成通俗易懂,易于人们接受的东西,随着佛教的传播,从南北朝起,佛教壁画和佛像便大量产生。3.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与之相适应的作品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宏伟,想象神奇,富于审美想象,是中国古代雕刻作品突出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