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性细菌》PPT课件

《厌氧性细菌》PPT课件

ID:36810613

大小:7.1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5-10

《厌氧性细菌》PPT课件_第1页
《厌氧性细菌》PPT课件_第2页
《厌氧性细菌》PPT课件_第3页
《厌氧性细菌》PPT课件_第4页
《厌氧性细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厌氧性细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概述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是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1.厌氧芽胞梭菌属2.无芽胞厌氧菌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分布自然界,人/动物的肠道人体正常菌群的主要构成部分(口腔、皮肤、肠道、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源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深部伤口①机体的屏障作用受到破坏(皮肤、粘膜)创伤如:手术、拔牙、肠穿孔、导管、插管。毒素食物中毒②机体整体免疫功能下降.如:慢性消耗性

2、疾病、癌症、烧伤、手术化疗、放疗、长期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AIDS等③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如:组织缺血坏死、与需氧菌共同生长造成局部Eh下降,有利于厌氧菌生长。④正常菌群失调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厌氧芽胞梭菌无芽胞厌氧菌致病性致病性强条件致病菌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感染源临床诊断临床症状较典型临床症状不典型细菌学检查意义不大细菌学检查有意义定性/定量/药物敏感试验免疫力类毒素防不胜防!涉及因素

3、众多/防治抗毒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全面提高患者免疫力趋势逐年减少日趋增多概述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ium严格厌氧革兰染色阳性形成芽胞,芽孢直径比菌体粗,使菌体膨胀成梭状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破伤风的病原菌存在人和动物肠道,由粪便污染环境以芽胞形式长期存在当机体受到外伤,创口被污染,或新生儿接生时使用不洁用具切断脐带,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发芽繁殖,释放毒素发病后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可因窒息或呼吸衰竭死亡称破伤风,或“脐带风”。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有周身鞭毛、无荚膜

4、顶端芽孢形成芽胞后,使细菌呈鼓槌状革兰染色阳性一、生物学性状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芽胞染色革兰染色鞭毛染色芽胞扫描电镜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生物学性状严格厌氧血平板上,爬行生长,有b溶血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很强75~80℃10min仍保持活力100℃1小时可完全被破坏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十年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致病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

5、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毒素致病条件致病物质破伤风溶血素(tetanolysin)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神经毒素:对中枢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质粒编码,蛋白质,不耐热,65℃30分钟即被破坏可被肠道的蛋白酶破坏毒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毒素,对人致死量<1mg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致病物质多肽链(160kD)细菌蛋白酶切割重链(B链,100kD)-S~S-轻链(A链,55kD)受体:神经细胞表面经节苷脂

6、结合毒性作用:封闭抑制性神经突触阻止释放抑制性介质:g-氨基丁酸、甘氨酸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1.与神经系统的结合: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抗毒素便不能中和毒素。毒素重链识别神经肌肉结点处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并与之结合,促使毒素进入细胞内形成小泡。2.内在化作用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达运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3.膜的转位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质溶胶。4

7、.胞质溶胶中作用靶的改变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强直性痉挛。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致病物质牙关紧闭,脸部苦笑角弓反张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免疫性主要依靠抗毒素的中和作用,但一般不会获得牢固的免疫力毒性很强:致死量的毒素还不足以产生抗体抗毒素与游离的痉挛毒素结合,可阻断毒素进入易感细胞但抗毒素对已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的毒素无中和保护作用获得抗毒素的方法:主动免疫——类毒素被动免疫——抗

8、毒素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四、防治原则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预防原则:预防接种类毒素(白百破三联菌苗DPT)正确处理创口、清创扩创——不造成厌氧环境早期、足量注射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