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枫桥夜泊

王崧舟枫桥夜泊

ID:36831709

大小:26.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6

王崧舟枫桥夜泊_第1页
王崧舟枫桥夜泊_第2页
王崧舟枫桥夜泊_第3页
王崧舟枫桥夜泊_第4页
王崧舟枫桥夜泊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崧舟枫桥夜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崧舟《枫桥夜泊》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  生:(自由应答)听过。  师:好听吗?  生:(自由应答)好听。  师:看来,这首在上个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大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  (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歌词)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

2、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一句话,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生:(齐读歌词)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1:钟声。  生2:钟声。 

3、 生3:钟声。  师: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注意,这是古诗。你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有了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师:读得好!那么,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  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整整十年,可

4、见这钟声的魅力!那么,这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就在一首诗中写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高启所写的钟声,也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高启总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张继?张继何许人也?为什么几度经过都要忆张继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师: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  生:(

5、齐读诗句)  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生1:枫桥寺。  师:没错,寒山寺又名枫桥寺,因为它就在枫桥的边上。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生1:钟声。  师: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生2:又到了寒山寺。  师:又听到了什么?  生2:钟声。  师:七年不变是钟声啊!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这番感慨。  生:(齐读诗句)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生1:(朗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

6、”,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生2:(朗读)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生3:(朗读)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  (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陈小奇的笔下有钟声,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陈小奇的歌词)  师:听!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7、—  生:(齐读王士祯的诗句)  师:听!高启的笔下也有钟声——  生:(齐读高启的诗句)  师:再听!陆游的笔下还有钟声——  生:(齐读陆游的诗句)  师: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1: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写钟声?  生2:钟声的魅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呢?  生3:张继是谁?  生4:钟声为什么能够留传这么长的时间?  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  师:问得好!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