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课件3

《落日》课件3

ID:36865298

大小:1.20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5-10

《落日》课件3_第1页
《落日》课件3_第2页
《落日》课件3_第3页
《落日》课件3_第4页
《落日》课件3_第5页
资源描述:

《《落日》课件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落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1945年9月2日上午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接受日本人投降美舰“密苏里”号上预习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作者简介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闻系典范教材。背景资料中华民族70年的奇耻大辱日本侵华年表1871年日本要求仿效西方

2、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被中国拒绝。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在台湾遇害为借口,出兵台湾。签订《北京条约》。1875年日本占领琉球。1880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琉球“分岛改约方案”。1885年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1894—1895年甲午战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896年中日签订《通商行船条约》、《通商口岸日本租界条约》。1900—1901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签订。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青岛。1915年日

3、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1919年巴黎和约,“五四运动”爆发。1928年“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日军袭击珍珠港,对美英开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抗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 无条件投降在华的日军俘虏在听天皇宣布投降的广播日本关东军缴械投降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 举行事出有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

4、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式应在一舰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下水典礼“密苏里”号作为候选军舰。签字仪式地点的选定BB—63“密苏里”号战列舰,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所在地麦克阿瑟前往“密苏里”号时搭乘的美军“布坎南”号驱逐舰运送出席签字仪式贵宾和记者的美军“尼古拉斯”号驱逐舰运送日本代表团

5、的美军“兰斯多夫”号驱逐舰要点评析这篇通讯以时间为顺序来记叙这一历史事件,请作简单的分析。上午7点多——上午8点多——上午8点半——上午8点50分——上午9点整——上午9点10分——上午9点18分——尾声记者团登上“密苏里”号战舰记者们都站在规定的位置,将领们陆续到来联合国签字代表团来到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来到,日本代表团随后也来到麦克阿瑟宣读签字开始日本代表签字完毕各国代表签字完毕1945年9月2日简析投降签字前的宏大的场景描写。开篇“密苏里”号四周环境主甲板甲板上的士兵、军官和记者舰身大炮灰云

6、海风海面上的舰船来往的小艇气氛:庄严肃穆而又欢乐喜悦作用: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之情回答:这样宏大的场景描写,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签字场所的?以空间为顺序,以桌子为中心、为参照。签字场所桌子里: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外:日本代表团左方:高级海军将领右方:高级陆军将领代表到来人物描写:外貌神态环境描写:乐声闹—静代表到来这一节,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展开描写的?各代表到来时乐声有什么变化?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日本代表团(乐声大起)(乐声响彻上空)(乐队寂然)日

7、本代表和联合国代表隔桌对立讽刺曾经不可一世重光葵,如今成了落水狗。形象、生动。插入对重光葵失去的一腿的介绍,有什么作用?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大将梅津美治郎率领到达密苏里号甲板上进行签署降书仪式签字仪式请分析一下签字的具体程序.麦克阿瑟将军宣读签字命令日方代表重光葵、梅津签字麦克阿瑟将军签字各国代表签字:美国、中国、其他国家日本投降代表团由外相重光葵在密苏里号甲板上签署投降文书梅津美治郎签字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签字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签字拓展:永志不忘历史告诉我们血与泪

8、永志不忘!“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的历史了。”“现在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